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靈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巧用多媒体诱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创设了新奇的情境,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逐渐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也为形成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
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怎样将一个圆柱体分割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再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如果直接利用教具割、拼,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圆柱进行切割、分解,将圆柱体最大限度地多次等分,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越接近长方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一关键的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化静为动的演示操作,步步引导,环环推进,把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学生亲自经历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就突破了本节课知识的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在现实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常常遇到一些比较费时的活动,如大量的板书,一些用传统方法的教学活动等。在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内,如仍采用传统的板书、说教方法,会消耗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如不板书而口头说明,则往往会词不达意。这时候,如采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显示功能,不仅避免教师在课堂上某些环节上时间的浪费,同时能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教学容量,带来了课堂效益的提高。如教“角的度量”一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多媒体电脑的动画功能——让量角器在角上旋转,所量的角的两条边用不同颜色闪现,一目了然,所反馈的教学效果是常规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尽管整节课的容量很大(常规教学要两课时才能完成),但学生学而不感其难,教学效果相当好。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练习,因材施教。
老师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每节数学课老师都会让学生做些练习,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如果单一的依靠黑板、卷子、书本等传统呆板的练习形式,全班学生一味只做同样的练习。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感到不合胃口,时间久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表现出厌倦,甚至不做作业。数学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实现了因材施教,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制作了分层练习。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好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超越时空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高认识水平,更能激发学生自己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我发现或者创造出来,从而发掘其创造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用着色、闪烁的方法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个数;用三组颜色表示相对面、相对棱,用动画平移的方法将相对的面、相对的棱平移后完全重合,使学生认识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降低了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坡度,通过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反复思索,学生会深刻掌握和发现事物规律,在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实践表明,只有合理掌握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时的使用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我深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随着网络教学的逐渐完善,我们的教育信息化也会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让我们瞄准未来,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姜月宝,袁中学主编.《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设计》白山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7页.
[2] 刘俊强.《新课程教师教学技术和多媒体运用能力培养与训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至第60页.
[3] 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3页至第50页.
[4] 周广强.《新课程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培养与训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至第60页.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靈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巧用多媒体诱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创设了新奇的情境,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逐渐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也为形成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
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教学“圆柱体体积”时,怎样将一个圆柱体分割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再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如果直接利用教具割、拼,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圆柱进行切割、分解,将圆柱体最大限度地多次等分,使学生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越接近长方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一关键的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化静为动的演示操作,步步引导,环环推进,把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学生亲自经历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就突破了本节课知识的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在现实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常常遇到一些比较费时的活动,如大量的板书,一些用传统方法的教学活动等。在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内,如仍采用传统的板书、说教方法,会消耗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如不板书而口头说明,则往往会词不达意。这时候,如采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显示功能,不仅避免教师在课堂上某些环节上时间的浪费,同时能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教学容量,带来了课堂效益的提高。如教“角的度量”一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多媒体电脑的动画功能——让量角器在角上旋转,所量的角的两条边用不同颜色闪现,一目了然,所反馈的教学效果是常规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尽管整节课的容量很大(常规教学要两课时才能完成),但学生学而不感其难,教学效果相当好。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练习,因材施教。
老师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每节数学课老师都会让学生做些练习,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如果单一的依靠黑板、卷子、书本等传统呆板的练习形式,全班学生一味只做同样的练习。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感到不合胃口,时间久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表现出厌倦,甚至不做作业。数学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实现了因材施教,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而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制作了分层练习。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学习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好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超越时空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高认识水平,更能激发学生自己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我发现或者创造出来,从而发掘其创造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用着色、闪烁的方法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个数;用三组颜色表示相对面、相对棱,用动画平移的方法将相对的面、相对的棱平移后完全重合,使学生认识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降低了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坡度,通过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反复思索,学生会深刻掌握和发现事物规律,在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实践表明,只有合理掌握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时的使用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我深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随着网络教学的逐渐完善,我们的教育信息化也会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让我们瞄准未来,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姜月宝,袁中学主编.《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设计》白山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7页.
[2] 刘俊强.《新课程教师教学技术和多媒体运用能力培养与训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至第60页.
[3] 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3页至第50页.
[4] 周广强.《新课程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培养与训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3至第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