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简介:《不跪着教书》是一本教育随笔,收录了吴非先生(本名王栋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近年来的教育随笔一百篇。《不跪着教书》从教育教学问题入手,分析现象,提供思路,充分展现了一位资深教师、教育专家对中国教育问题,尤其是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文笔老练,促人深思。文章篇幅虽短,但篇篇掷地有声,视角极广,涉及教师素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阅读教学、品德教育、教育制度问题等,对许多大家都已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有见地的犀利分析,洋溢着浓郁的责任意识和人文气息。
刚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颇感讶异,什么叫“跪着教书”?日日站在三尺讲台,面对自己的学生们,一直都是用“传道授业”的姿态出现,何来“跪着”一说呢?不禁自动把此书归类到标题哗众取宠一类。抱着质疑的心态翻开书籍,读下几章,深感自己浅薄。教师若是跪着教书,“那么学校就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出驯服的思想奴隶”,痛心的指责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教师是什么?韩愈《师说》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老师放在了一个极高的地位,关于老师的比喻比比皆是,辛勤的园丁、无私的春蚕、燃烧的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吴非看来,“工程师”并非是老师的一个恰当比喻,因为老师的天职是“传”与“授”,而不是像工程设计师一样把自己的思想注入原本没有生机的灵魂中。记得一个漫画:一群群形态各异的铅笔小学生排队走入卷笔刀形状的校园内,走出的时候每一位都变成了千篇一律标准的尖脑袋。这样的“塑造”真的是正确的吗?在我看来,老师不应该是把自己想法强加给学生的“工程师”,老师应该是阳光,他给予种子成长所需的养料,安静地呵护着他们的成长,看着一个个小小的幼苗最终长成笔直的参天大树,或是姹紫嫣红开满山间。
要做到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的成长,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何谓跪着教书呢?现在大多数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自身的精神思想,臣服于名师,臣服于领导,臣服于教参,老师的存在仿佛是高级的电脑教授机一样,本身不存在思考性与创新性,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如何具有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呢?教师如果自身不读书、不进取,就无法向学生展示广阔的知识海洋,学生所学习到的也只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举个简单的例子,作为一个英语老师,如果仅仅局限在课本后单词表上对于单词的解释的话,如何教导学生一词多义、同义词辨析呢?buffet和cafeteria中文意思都是自助餐,但其实前者才是真正意义的自助餐,而后者则是医院学校里附带的餐厅。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充电,没有较广阔的知识面,学生所学到的也只是“自助餐”这样的解释而已。相反,如果可以向学生指出两者的区别,既丰富了枯燥的课堂,教授学生更多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知识,又把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对学问深入探究的精神,何乐而不为?
再者,教师想要“不跪着读书”,就必须具有思辨与质疑。教师不是步步高点读机,书本写什么就读什么,《尚书》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还是从英语老师的角度来举例子,80后的学生对于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英语课本一定不陌生,课本中那段经典对话至今都可以倒背如流:“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I am fine,too.”这段对话被广泛运用到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交流之中,为何?因为中学时候的书本是这么说的,老师也是这么教的,但是实际情况呢?当你真正对一个外国人说“How are you?”的时候,他们的回应又是什么呢?当你回应别人“Fine,thank you,and you?”的时候,他们讶异或不解的原因是什么呢?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所教授的只是“僵尸英语”,而学生学到的也只是模式化的中式英语。学会思辨得思考,要敢于质疑权威,引导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不愿想,不敢说,是现在很多老师的共同毛病,很多教学问题,老师如果解释不了,就用“你记住就行了,以后会明白的”这样的理由来搪塞,和旧时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读三字经有何差别?很多时候因为怕学生记不住,或者记得太多反而搞混,一些形容词辨析常常一带而过,反正考试考不到;在发音问题上,反正升学不考口语,音发错也不予纠正,或者教师自身并不清楚这个音确切的读法,这些现象令人痛心。如果教师的目标仅仅是升学率、应付检查、拿奖金,那么还如何“育人”?
传说人原本就是泥做的,因为得到了一口灵气而开始了生命。我们今后所要做的,就是要传承这股灵气,让更多的生命有新的呼吸。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质疑,教会学生深入学习,才不会错误培养出有知识无文化的高学历文盲。吴非的文章让我受益良多,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我需要向他学习,在琐碎的教育工作中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能“站直了教书”,教会学生也挺直腰杆,迎接祖国和民族更加辉煌的明天。
文摘
爱好,取之不尽的“快乐存款”
爱好可以说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你一次性存入银行里却永远也取之不尽的“快乐存款”。
给自己培养了一种爱好,就等于为自己开辟了一片鲜花盛开的林园。
给自己培养了一种爱好,就等于为自己创作了一支充满激情和期待的歌。
给自己培养了一种爱好,就等于找到了一个终生都能够陪伴你的朋友,不管岁月是如何的流逝,也不管命运是如何的变幻,从此你将不再感到寂寞和孤单。
给自己培养了一种爱好,就等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似乎永远都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一个让你充满征服激情的对手,每一次的胜利都让你意气昂扬,心灵燃烧,而每一次的失败又都为你积聚着力量, 不断地增加着自己的能耐,渴望着下一次的较量会成为自己最得意的杰作。
爱好有时就像是停泊在岁月河边的一只小船,也许你并没想到过要乘着它去远航,但每一次挥桨荡舟的轻松,都能使你享受到心灵与自然相融的诗意。
爱好有时又会像一颗种子,她会在你精心的培植和呵护之下,在漫长的岁月里长成一棵挺拔的巨树,并且还会为你结下丰硕的果实,铸就你人生的辉煌。
(《心理健康》 2003年第1期)
刚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颇感讶异,什么叫“跪着教书”?日日站在三尺讲台,面对自己的学生们,一直都是用“传道授业”的姿态出现,何来“跪着”一说呢?不禁自动把此书归类到标题哗众取宠一类。抱着质疑的心态翻开书籍,读下几章,深感自己浅薄。教师若是跪着教书,“那么学校就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出驯服的思想奴隶”,痛心的指责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教师是什么?韩愈《师说》曾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老师放在了一个极高的地位,关于老师的比喻比比皆是,辛勤的园丁、无私的春蚕、燃烧的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吴非看来,“工程师”并非是老师的一个恰当比喻,因为老师的天职是“传”与“授”,而不是像工程设计师一样把自己的思想注入原本没有生机的灵魂中。记得一个漫画:一群群形态各异的铅笔小学生排队走入卷笔刀形状的校园内,走出的时候每一位都变成了千篇一律标准的尖脑袋。这样的“塑造”真的是正确的吗?在我看来,老师不应该是把自己想法强加给学生的“工程师”,老师应该是阳光,他给予种子成长所需的养料,安静地呵护着他们的成长,看着一个个小小的幼苗最终长成笔直的参天大树,或是姹紫嫣红开满山间。
要做到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的成长,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何谓跪着教书呢?现在大多数老师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自身的精神思想,臣服于名师,臣服于领导,臣服于教参,老师的存在仿佛是高级的电脑教授机一样,本身不存在思考性与创新性,那么教出来的学生如何具有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呢?教师如果自身不读书、不进取,就无法向学生展示广阔的知识海洋,学生所学习到的也只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举个简单的例子,作为一个英语老师,如果仅仅局限在课本后单词表上对于单词的解释的话,如何教导学生一词多义、同义词辨析呢?buffet和cafeteria中文意思都是自助餐,但其实前者才是真正意义的自助餐,而后者则是医院学校里附带的餐厅。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充电,没有较广阔的知识面,学生所学到的也只是“自助餐”这样的解释而已。相反,如果可以向学生指出两者的区别,既丰富了枯燥的课堂,教授学生更多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知识,又把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对学问深入探究的精神,何乐而不为?
再者,教师想要“不跪着读书”,就必须具有思辨与质疑。教师不是步步高点读机,书本写什么就读什么,《尚书》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还是从英语老师的角度来举例子,80后的学生对于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英语课本一定不陌生,课本中那段经典对话至今都可以倒背如流:“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I am fine,too.”这段对话被广泛运用到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交流之中,为何?因为中学时候的书本是这么说的,老师也是这么教的,但是实际情况呢?当你真正对一个外国人说“How are you?”的时候,他们的回应又是什么呢?当你回应别人“Fine,thank you,and you?”的时候,他们讶异或不解的原因是什么呢?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所教授的只是“僵尸英语”,而学生学到的也只是模式化的中式英语。学会思辨得思考,要敢于质疑权威,引导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不愿想,不敢说,是现在很多老师的共同毛病,很多教学问题,老师如果解释不了,就用“你记住就行了,以后会明白的”这样的理由来搪塞,和旧时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读三字经有何差别?很多时候因为怕学生记不住,或者记得太多反而搞混,一些形容词辨析常常一带而过,反正考试考不到;在发音问题上,反正升学不考口语,音发错也不予纠正,或者教师自身并不清楚这个音确切的读法,这些现象令人痛心。如果教师的目标仅仅是升学率、应付检查、拿奖金,那么还如何“育人”?
传说人原本就是泥做的,因为得到了一口灵气而开始了生命。我们今后所要做的,就是要传承这股灵气,让更多的生命有新的呼吸。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质疑,教会学生深入学习,才不会错误培养出有知识无文化的高学历文盲。吴非的文章让我受益良多,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我需要向他学习,在琐碎的教育工作中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能“站直了教书”,教会学生也挺直腰杆,迎接祖国和民族更加辉煌的明天。
文摘
爱好,取之不尽的“快乐存款”
爱好可以说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你一次性存入银行里却永远也取之不尽的“快乐存款”。
给自己培养了一种爱好,就等于为自己开辟了一片鲜花盛开的林园。
给自己培养了一种爱好,就等于为自己创作了一支充满激情和期待的歌。
给自己培养了一种爱好,就等于找到了一个终生都能够陪伴你的朋友,不管岁月是如何的流逝,也不管命运是如何的变幻,从此你将不再感到寂寞和孤单。
给自己培养了一种爱好,就等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似乎永远都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一个让你充满征服激情的对手,每一次的胜利都让你意气昂扬,心灵燃烧,而每一次的失败又都为你积聚着力量, 不断地增加着自己的能耐,渴望着下一次的较量会成为自己最得意的杰作。
爱好有时就像是停泊在岁月河边的一只小船,也许你并没想到过要乘着它去远航,但每一次挥桨荡舟的轻松,都能使你享受到心灵与自然相融的诗意。
爱好有时又会像一颗种子,她会在你精心的培植和呵护之下,在漫长的岁月里长成一棵挺拔的巨树,并且还会为你结下丰硕的果实,铸就你人生的辉煌。
(《心理健康》 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