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德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古人强调德在才前,由此可见品德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正是儿童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教师我们更要注重这个阶段的品德教育。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状
由于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在时间分配上,教学主要还是偏重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太重视,上课往往流于形式,偏向教师对学生单一地说教。这样的上课形式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既不能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上得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也未能达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开设目的。笔者针对这样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二、小学低年纪《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建议
(一)将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素材
明代著名大思想家王守仁曾在《传习录》上说过:“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以种树培根为喻,说明道德修养要从心底开始。意谓道德修养只有发自内心的自觉要求才有效果。在小学对低年级开展品德教育如果知识对学生简单的说教,学生是很难对说教的内容产生共鸣的,最好选用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素材,这样既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对课堂内容又代入感。
例如,在执教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时,我首先通过举手调查的方式简单了解了一下全班学生的上学方式,让不同方式的学生说说他们在上学路上需要注意的东西。然后通过出示交通安全卡通宣传短片让学生对放学路上需要注意的交通安全问题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播完视频后,我将视频里面正确示范的图片和错误示范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判断,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利用生活经验作为素材,让知识最终回到生活实践中,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二)通过角色扮演规范学生的行为
正所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对于学生来说,真实的实践比单调的说教更能让他们印象深刻。而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角色的扮演获得体验以及宝贵的经历。教师亦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对学生的行为加以指导,让学生了解作为不同的社会主体,应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例如,我在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家人的爱》中,先回忆妈妈一天要为他们做的事情,然后让他们扮演妈妈的角色,思考妈妈的一天辛苦吗?妈妈对我们的付出与我们对妈妈的付出相比,谁更多?妈妈做这些事情有得到报酬吗?我们可以如何关爱妈妈?让学生明白妈妈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由此类推其他家人对他们的关爱行为。这样的角色体验让学生懂得了感恩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并学会了怎样正确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
(三)善用课本的图画故事进行课堂对话
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本针对儿童喜爱读图的学习特点,采用了绘本设计思路,令课本跟适合儿童阅读,更好地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从叙事要點和主旨出发,把握绘本叙事的“情景内涵”与学生展开多角度的课堂对话,搭建教材生活与儿童现实生活的桥梁,引导儿童过更好的道德生活。
因为统编《道德与法治》以图为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含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图画呈现的例子进行主动构建。教材本质上是对话文本,教师在教导学生时要避免“看图说话”要让图中儿童与教室里的学生进行对话,让图中情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话。
(四)通过小组合作加深认识
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小组讨论时,所有学生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从小组同伴的观点中发现自身思考问题的不足,通过思维的碰撞得到更全面客观的结论。从被动地听老师讲,变成自己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学生在讨论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小组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并且从中互相启示、互相补充、共同进步,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可爱的动物》里的“怎样才是真喜欢” 环节中,我让学生先小组讨论书中四种情景中,哪些是“真”喜欢,哪些是“假”喜欢?理由是什么?只有做对动物本身有益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欢。与传统的老师直接把答案都告诉学生相比,这种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答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深的代入感和认同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要明白这门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课堂不要流于形式,要通过多种教学途径让课堂教学更有效,了解课本的编排特点和教学目标,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令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将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素材,通过角色扮演规范学生行为,善用课本的图画故事进行课堂对话,通过小组合作加深认识等方法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现状
由于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在时间分配上,教学主要还是偏重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太重视,上课往往流于形式,偏向教师对学生单一地说教。这样的上课形式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既不能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上得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也未能达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开设目的。笔者针对这样的现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二、小学低年纪《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建议
(一)将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素材
明代著名大思想家王守仁曾在《传习录》上说过:“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以种树培根为喻,说明道德修养要从心底开始。意谓道德修养只有发自内心的自觉要求才有效果。在小学对低年级开展品德教育如果知识对学生简单的说教,学生是很难对说教的内容产生共鸣的,最好选用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素材,这样既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对课堂内容又代入感。
例如,在执教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上学路上》时,我首先通过举手调查的方式简单了解了一下全班学生的上学方式,让不同方式的学生说说他们在上学路上需要注意的东西。然后通过出示交通安全卡通宣传短片让学生对放学路上需要注意的交通安全问题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播完视频后,我将视频里面正确示范的图片和错误示范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判断,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利用生活经验作为素材,让知识最终回到生活实践中,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二)通过角色扮演规范学生的行为
正所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对于学生来说,真实的实践比单调的说教更能让他们印象深刻。而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角色的扮演获得体验以及宝贵的经历。教师亦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对学生的行为加以指导,让学生了解作为不同的社会主体,应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例如,我在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家人的爱》中,先回忆妈妈一天要为他们做的事情,然后让他们扮演妈妈的角色,思考妈妈的一天辛苦吗?妈妈对我们的付出与我们对妈妈的付出相比,谁更多?妈妈做这些事情有得到报酬吗?我们可以如何关爱妈妈?让学生明白妈妈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由此类推其他家人对他们的关爱行为。这样的角色体验让学生懂得了感恩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并学会了怎样正确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
(三)善用课本的图画故事进行课堂对话
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本针对儿童喜爱读图的学习特点,采用了绘本设计思路,令课本跟适合儿童阅读,更好地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从叙事要點和主旨出发,把握绘本叙事的“情景内涵”与学生展开多角度的课堂对话,搭建教材生活与儿童现实生活的桥梁,引导儿童过更好的道德生活。
因为统编《道德与法治》以图为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含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图画呈现的例子进行主动构建。教材本质上是对话文本,教师在教导学生时要避免“看图说话”要让图中儿童与教室里的学生进行对话,让图中情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话。
(四)通过小组合作加深认识
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小组讨论时,所有学生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从小组同伴的观点中发现自身思考问题的不足,通过思维的碰撞得到更全面客观的结论。从被动地听老师讲,变成自己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学生在讨论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小组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并且从中互相启示、互相补充、共同进步,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可爱的动物》里的“怎样才是真喜欢” 环节中,我让学生先小组讨论书中四种情景中,哪些是“真”喜欢,哪些是“假”喜欢?理由是什么?只有做对动物本身有益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欢。与传统的老师直接把答案都告诉学生相比,这种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答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深的代入感和认同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要明白这门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课堂不要流于形式,要通过多种教学途径让课堂教学更有效,了解课本的编排特点和教学目标,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令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将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素材,通过角色扮演规范学生行为,善用课本的图画故事进行课堂对话,通过小组合作加深认识等方法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氛围中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