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后进生”三个字都不陌生,甚至是专家学者都在为后进生的转化在做大量的工作。“后进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摆在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进生”的转化,而学校的教育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具体体现。在三尺的讲台上我已度过近20年的风雨春秋,我最大的的体会就是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你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下面我就工作中的点滴谈谈我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一、赏识激励,触动心弦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好孩子越来越好;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常听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何等重要。为充分发挥赏识教育对后进生的转化作用,要做到:善于关心“后进生”;善于赏识“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用赏识性评语;善于用赏识教育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我班石杰同学,长得很可爱,可就是喜欢调皮捣蛋。上课的时候,别的同学都能专心地听,认真地回答问题,可他呢?一会儿和后面同学说话,一会儿又睡觉等,搅得老师的课都没法正常进行。课后我与这学生多次谈心,并在上课时多给他表现的机会,多鼓励他,适时表扬他,只要发现他有一点点的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很喜欢他,很重视他,一段时间之后他明显得进步了。为了在学生中树立他的形象,我特意几次在课前透漏他课上要检查的内容,并告诉他课上一定检查他。结果课堂上他的表现让全班同学刮目相看。他也特别高兴。通过做这个“扣”,改变了同学的看法,他也找回了自信。以后,我根据活泼好动的特点,推举他当了一名班级宣传员,从那以后他更卖力啦,本来就很聪明,学习和品行不断进步,老师和家长都说:石杰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二、母爱关怀,心灵交融。
教育需要爱,更需要那种无私无畏的母爱。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对那些因受家庭和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学生,我们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他们,只有对他们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使他们感到到师爱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我班的朱力同学,是单亲家庭,从小疏于管理,所以很顽皮且不好好学习,在宿舍里喝酒喝、唱歌。不遵守纪律,扣分是经常的事。自从我接班主任了解这件事后,就以妈妈的口吻多次跟他谈话,处处关心他,爱护他。甚至是一些小错误,也故意不声张,有意隐瞒。宽容、呵护是我改变他的第一步。逐渐的,我们开始接近了、交流啦。他在慢慢的改变,从最开始的不让我为他操心到现在的他主动承担班务,且努力学习,由于基础较差虽然成绩提高的不快,但毕竟孩子在进步,看到他的成长心里很高兴。由此也深深让我明白,用博大的母爱关心后进生,就如一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更像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老师们,就让我们用母亲的深情呵护幼小的心灵。用母亲的爱,为他们引领导航。
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其能力,而且还要按照一定的世界观塑造学生的灵魂。有一句普通的名言说得好“一名好的班主任能带出一班好的学生”。这里的“好的班主任”就是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的文化知识。这对于“后进生”尤为重要。我们常听家长说过这样的话“自从我的孩子进了某某老师的班级,孩子的进步太大啦”“真心的感谢某某教师”等等。除了父母,教师和学生最近,教师的渊博知识、讲课艺术、个人魅力、品德修养直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甚至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用。渊博的知识可能会一下子点燃“后进生”智慧的火花;个人的魅力也会一下子吸引“后进生”向上的动力。难怪有的“后进生”总是说“我就喜欢某某老师的课”。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我们每位教师每天必须做好的事情。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心里,教师既是敬爱的师长,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更要充当好这三种角色:良师、益友和慈母。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朵花都展开美丽的花瓣,每一轮朝阳都发出灿烂的光芒。
慢工出细活,润物细无声。再怎么触动心灵的教育都只是使教育对象迈动了发展的步伐,而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如果没有后续的有效教育终不能创造教育奇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對待“后进生”我们要真正做到“动之以情,基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做到尊重、宽容、赏识、严中有爱、爱中有导”,那么“后进生”的转化就会水到渠成,终成正果。
一、赏识激励,触动心弦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好孩子越来越好;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常听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何等重要。为充分发挥赏识教育对后进生的转化作用,要做到:善于关心“后进生”;善于赏识“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用赏识性评语;善于用赏识教育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我班石杰同学,长得很可爱,可就是喜欢调皮捣蛋。上课的时候,别的同学都能专心地听,认真地回答问题,可他呢?一会儿和后面同学说话,一会儿又睡觉等,搅得老师的课都没法正常进行。课后我与这学生多次谈心,并在上课时多给他表现的机会,多鼓励他,适时表扬他,只要发现他有一点点的进步就及时给予肯定。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很喜欢他,很重视他,一段时间之后他明显得进步了。为了在学生中树立他的形象,我特意几次在课前透漏他课上要检查的内容,并告诉他课上一定检查他。结果课堂上他的表现让全班同学刮目相看。他也特别高兴。通过做这个“扣”,改变了同学的看法,他也找回了自信。以后,我根据活泼好动的特点,推举他当了一名班级宣传员,从那以后他更卖力啦,本来就很聪明,学习和品行不断进步,老师和家长都说:石杰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二、母爱关怀,心灵交融。
教育需要爱,更需要那种无私无畏的母爱。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对那些因受家庭和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学生,我们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他们,只有对他们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使他们感到到师爱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我班的朱力同学,是单亲家庭,从小疏于管理,所以很顽皮且不好好学习,在宿舍里喝酒喝、唱歌。不遵守纪律,扣分是经常的事。自从我接班主任了解这件事后,就以妈妈的口吻多次跟他谈话,处处关心他,爱护他。甚至是一些小错误,也故意不声张,有意隐瞒。宽容、呵护是我改变他的第一步。逐渐的,我们开始接近了、交流啦。他在慢慢的改变,从最开始的不让我为他操心到现在的他主动承担班务,且努力学习,由于基础较差虽然成绩提高的不快,但毕竟孩子在进步,看到他的成长心里很高兴。由此也深深让我明白,用博大的母爱关心后进生,就如一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更像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老师们,就让我们用母亲的深情呵护幼小的心灵。用母亲的爱,为他们引领导航。
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其能力,而且还要按照一定的世界观塑造学生的灵魂。有一句普通的名言说得好“一名好的班主任能带出一班好的学生”。这里的“好的班主任”就是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的文化知识。这对于“后进生”尤为重要。我们常听家长说过这样的话“自从我的孩子进了某某老师的班级,孩子的进步太大啦”“真心的感谢某某教师”等等。除了父母,教师和学生最近,教师的渊博知识、讲课艺术、个人魅力、品德修养直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甚至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有用。渊博的知识可能会一下子点燃“后进生”智慧的火花;个人的魅力也会一下子吸引“后进生”向上的动力。难怪有的“后进生”总是说“我就喜欢某某老师的课”。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我们每位教师每天必须做好的事情。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心里,教师既是敬爱的师长,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更要充当好这三种角色:良师、益友和慈母。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朵花都展开美丽的花瓣,每一轮朝阳都发出灿烂的光芒。
慢工出细活,润物细无声。再怎么触动心灵的教育都只是使教育对象迈动了发展的步伐,而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如果没有后续的有效教育终不能创造教育奇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對待“后进生”我们要真正做到“动之以情,基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做到尊重、宽容、赏识、严中有爱、爱中有导”,那么“后进生”的转化就会水到渠成,终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