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给游客提供独特、新奇的旅游体验,而且有利于农村的生产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有利于调整乡村的经济结构,有利于营造文明乡风,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金溪县浒湾镇疏山村、李家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对旅游产业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乡村旅游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2006年和2007年分别提出了“中国乡村旅游年”和“中国和谐城乡游”的宣传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龙头,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如何结合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资源开展乡村旅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疏山寺始建于唐朝,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寺。2009年当地政府募集2个亿资金欲将疏山寺打造成集慈善、教育、观光旅游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名寺。这为疏山寺西南仅一墙之隔的疏山村和李家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文以疏山村、李家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初步探讨了如何利用该地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用地布局和规划调整,挖掘地域历史文脉,田园风光的特征,依托周边风景旅游区,打造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
一、现状概述
疏山寺位于抚河右侧,距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四公里;始建于唐朝,为皇家钦封的寺院;三面环山,一面环水,风景优美;历代高僧辈出,声名远播;帝王和文人墨客,留下不少的著名诗篇,被列为江西省3l处重点开放的寺观教堂之一。
金溪县浒湾镇疏山村、李家村是两个相连在一起的自然村。东北紧靠疏山寺,西倚抚河,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雅。现有村民60户,270人。两村地势东高西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适于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生态优势明显。村北紧临疏山寺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二、规划目标与原则
2009年,为打造现代化国际名寺,传承、弘扬佛教文化积极向上,改造民风,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同时发展慈善事业,度假旅游为辅助功能的目的,当地政府募集海内外2个亿资金建设集慈善、教育、观光旅游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机构。这为疏山寺西南仅一墙之隔的疏山村和李家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完善配套的特色乡村旅游服务也将促进疏山寺的观光旅游。因此在新农村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相关因素,使得乡村旅游与周边旅游资源协调发展。
(一)规划设计目标
合理有序地进行村庄改造建设,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创造环境优美、配套服务设施齐全的集旅游、度假、观光、民俗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型新村。
(二)规划设计原则
1 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创造具有与疏山寺建筑风格相匹配的典型南方传统村落特色的农村居住环境。同时从当地农村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现代化新农村的居住目标。
2 重视生态环境,结合山、水、植被等自然环境特色,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力求最佳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设计内容
(一)用地布局
充分挖掘村庄毗邻疏山寺的区位景观优势,将总体规划与旅游产业规划有机结合,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全村整体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
(二)住宅规划
1 规划模式。村庄同疏山寺一样,历史非常久远,仍然保留有体现南方典型村落风貌和历史文化的建筑物,所以在改建和新建建筑物时,均需要注重延续历史文脉,与疏山寺建筑风格相匹配,创造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人文环境。对砖混结构,质量较好,与村庄环境与整体规划冲突不大的,采取保留措施。对靠近疏山寺的建筑外立面及内部平面进行整治和改造,保持其建筑风貌和外观与疏山寺建筑风貌相匹配。拆除简陋建筑、质量较差的土屋及因为规划需要改变,或对村庄风貌有较大负而影响、建筑质量差的建筑。
2 新村设计。新村单体设计中着重考虑了农居未来旅游接待的功能,新村房型中大多数都进行了旅游接待的功能设计,新建住宅以独立式布置,主要集中在中部,沿道路南北沿线布局,一层大面积的房间可以布置成农家乐餐厅,二层房间均可作为留宿旅客的客房,院落空间在气候较好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院落绿化作为环境清新的休息餐饮空间。
(三)道路交通规划
1 道路建设。对外交通为村级公路在疏山村、李家村西由北向西南穿过;内部道路体系为环状道路系统,南北向主村道与过境道路连接起来,形成主干路网;同时,由主干路网延伸出去的次干道将各个居住组团联系起来形成次干道路网。
道路建设标准:基本上以水泥路面为主;部分步行道路可以灵活建设,甚至就地取材,以碎石铺砌,塑造地域特色和乡村风情。
2 停车场设置。机动车停车场的设置主要考虑方便、就近的原则,并尽可能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干扰。机动车停车场设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疏山寺入口处的大型停车场。第二部分为沿着主要道路设置带状停放带,该停车带主要用于外来旅游车辆的停车,对各功能区内环境影响较小。第三部分为新村房型中的院内停车场,考虑农居旅游接待的功能,每户均设置一个停车位。
(四)绿化规划
保留原有绿化元素,丰富绿化带的功能内涵。尽量利用原有的植被、水系,充分挖掘现状自然风光脉络,设计出层次丰富的绿化体系:街心村民广场建设绿地、宅旁道路绿化带及居住区内部庭院绿化体系。绿化带不仅有满足视觉、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还要考虑到公益性和产业性的使用功能。把观赏树种、用材树种、经济树种合理搭配。
(五)公共设施规划
考虑在村庄的中部建设一个旅游服务中心,主要为旅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六)开展产业农家乐
可考虑开展由农家乐延伸的产业链,包括种植养殖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农特旅游产品销售、餐饮服务业、运输业等,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可以利用资源优势,配套开发蔬菜、林果、鱼、土鸡土鸭放养等种植养殖基地,发展一批专门为农家乐提供食品原材料的专业户,并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现产业联动开发,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总结
农村人居环境是我们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最初定居从事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生活形态,是与大自然长期共生、相互依存的恬静生活。通过新农村规划,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同时,将改造后的民宅转化成生产资料,用于旅游接待,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升级。以旅亲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既是旅游业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骆中钊,张惠芳,郭炳南.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2]董艳芳,陈敏,单彦名.新农村建设设计实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赵辉,王宁,熊燕,新农村规划指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4]潘雏,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水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乡村旅游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2006年和2007年分别提出了“中国乡村旅游年”和“中国和谐城乡游”的宣传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是龙头,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如何结合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资源开展乡村旅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疏山寺始建于唐朝,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寺。2009年当地政府募集2个亿资金欲将疏山寺打造成集慈善、教育、观光旅游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名寺。这为疏山寺西南仅一墙之隔的疏山村和李家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文以疏山村、李家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初步探讨了如何利用该地区位和资源优势,通过用地布局和规划调整,挖掘地域历史文脉,田园风光的特征,依托周边风景旅游区,打造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
一、现状概述
疏山寺位于抚河右侧,距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四公里;始建于唐朝,为皇家钦封的寺院;三面环山,一面环水,风景优美;历代高僧辈出,声名远播;帝王和文人墨客,留下不少的著名诗篇,被列为江西省3l处重点开放的寺观教堂之一。
金溪县浒湾镇疏山村、李家村是两个相连在一起的自然村。东北紧靠疏山寺,西倚抚河,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雅。现有村民60户,270人。两村地势东高西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适于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生态优势明显。村北紧临疏山寺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二、规划目标与原则
2009年,为打造现代化国际名寺,传承、弘扬佛教文化积极向上,改造民风,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同时发展慈善事业,度假旅游为辅助功能的目的,当地政府募集海内外2个亿资金建设集慈善、教育、观光旅游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机构。这为疏山寺西南仅一墙之隔的疏山村和李家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完善配套的特色乡村旅游服务也将促进疏山寺的观光旅游。因此在新农村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相关因素,使得乡村旅游与周边旅游资源协调发展。
(一)规划设计目标
合理有序地进行村庄改造建设,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创造环境优美、配套服务设施齐全的集旅游、度假、观光、民俗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型新村。
(二)规划设计原则
1 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创造具有与疏山寺建筑风格相匹配的典型南方传统村落特色的农村居住环境。同时从当地农村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现代化新农村的居住目标。
2 重视生态环境,结合山、水、植被等自然环境特色,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力求最佳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设计内容
(一)用地布局
充分挖掘村庄毗邻疏山寺的区位景观优势,将总体规划与旅游产业规划有机结合,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全村整体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
(二)住宅规划
1 规划模式。村庄同疏山寺一样,历史非常久远,仍然保留有体现南方典型村落风貌和历史文化的建筑物,所以在改建和新建建筑物时,均需要注重延续历史文脉,与疏山寺建筑风格相匹配,创造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人文环境。对砖混结构,质量较好,与村庄环境与整体规划冲突不大的,采取保留措施。对靠近疏山寺的建筑外立面及内部平面进行整治和改造,保持其建筑风貌和外观与疏山寺建筑风貌相匹配。拆除简陋建筑、质量较差的土屋及因为规划需要改变,或对村庄风貌有较大负而影响、建筑质量差的建筑。
2 新村设计。新村单体设计中着重考虑了农居未来旅游接待的功能,新村房型中大多数都进行了旅游接待的功能设计,新建住宅以独立式布置,主要集中在中部,沿道路南北沿线布局,一层大面积的房间可以布置成农家乐餐厅,二层房间均可作为留宿旅客的客房,院落空间在气候较好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院落绿化作为环境清新的休息餐饮空间。
(三)道路交通规划
1 道路建设。对外交通为村级公路在疏山村、李家村西由北向西南穿过;内部道路体系为环状道路系统,南北向主村道与过境道路连接起来,形成主干路网;同时,由主干路网延伸出去的次干道将各个居住组团联系起来形成次干道路网。
道路建设标准:基本上以水泥路面为主;部分步行道路可以灵活建设,甚至就地取材,以碎石铺砌,塑造地域特色和乡村风情。
2 停车场设置。机动车停车场的设置主要考虑方便、就近的原则,并尽可能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干扰。机动车停车场设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疏山寺入口处的大型停车场。第二部分为沿着主要道路设置带状停放带,该停车带主要用于外来旅游车辆的停车,对各功能区内环境影响较小。第三部分为新村房型中的院内停车场,考虑农居旅游接待的功能,每户均设置一个停车位。
(四)绿化规划
保留原有绿化元素,丰富绿化带的功能内涵。尽量利用原有的植被、水系,充分挖掘现状自然风光脉络,设计出层次丰富的绿化体系:街心村民广场建设绿地、宅旁道路绿化带及居住区内部庭院绿化体系。绿化带不仅有满足视觉、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还要考虑到公益性和产业性的使用功能。把观赏树种、用材树种、经济树种合理搭配。
(五)公共设施规划
考虑在村庄的中部建设一个旅游服务中心,主要为旅客的吃、住、行、游、购、娱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六)开展产业农家乐
可考虑开展由农家乐延伸的产业链,包括种植养殖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农特旅游产品销售、餐饮服务业、运输业等,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可以利用资源优势,配套开发蔬菜、林果、鱼、土鸡土鸭放养等种植养殖基地,发展一批专门为农家乐提供食品原材料的专业户,并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现产业联动开发,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总结
农村人居环境是我们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最初定居从事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生活形态,是与大自然长期共生、相互依存的恬静生活。通过新农村规划,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同时,将改造后的民宅转化成生产资料,用于旅游接待,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升级。以旅亲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既是旅游业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骆中钊,张惠芳,郭炳南.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2]董艳芳,陈敏,单彦名.新农村建设设计实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赵辉,王宁,熊燕,新农村规划指引[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4]潘雏,贺雪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