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聆听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讲座,当时为之一振:“还有不用老师讲的课堂?” 当我拿到《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时,如沐春风,第一次阅读,竟然一口气读了50页,之后爱不释手。书中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成长在前,成绩在后。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它的儿童观: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作的才能,儿童是先天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它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它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上述观点不正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努力寻找的吗?新学期开始,我以“学习名校,以生为本,实实在在地做好教学工作”为题,及时转达给了我校的教师们,以期得到共鸣。
生本教育用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以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的生本教育确实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选择课堂为科研的主阵地,每一节课不是教师在传授知识,而是学生在研究学问,郭教授把这样的课称为“评研课”,学生的侃侃而谈代替了教师的津津乐道,学生在课前积极钻研,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主动学习;学习小组在课上分工协作,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团结奋进;学生亮丽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高素质是怎样锻炼而成的!我深深地体会到“动”是生本教育课堂最显著的特征。
一、生本教育的課堂是活动的
生本教育特别重视学习小组建设,生本课堂主要是小组活动。一般由4名或6名学生结为一组,有的班级还要建立中心组,把学习最好的十几个人组成一组,不是让他们一枝独秀,而是在特别的时候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上课时,不再像传统课堂那样,学生齐刷刷地面对教师,而是小组成员面对面,有些时候学生可以自由出入别的组,可以主动登上讲台,更多时候小组成员齐上讲台。学生可以主动站起发言,不像传统课堂那样,教师提问,学生举手等待,教师让谁发言谁就发言(每次仅有一人发言),很多不被叫到的学生无奈地放下了手,久而久之,他们不再举手了,我们的课堂就是这样沉闷下来的!这不是学生的错(很多老师埋怨学生死气沉沉),这是老师自己的错,我们的做法压抑了学生。
生本教育十分重视学习素材的选用,即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展现出生动活泼的学习劲头,才能够全情地投入学习。如果教师上课时死扣课本或考本不放,将宝贵的上课时间用来分析研究大量的知识点、知识片断,那学生所学到的就只能是缺乏生命力的知识。而在生本的课堂上,学生列举的实例都是他们感兴趣的、熟悉的,甚至是身边的,如二年级某学生记忆“三七二十一”这句乘法口诀时说“我哥哥说过不管三七二十一”,多么有趣的回答呀!这样获得的知识能不牢固吗?
因此说,生本的课堂,不但座位是活动的,而且学习内容也是鲜活的。
二、生本教育的课堂是主动的
在生本课堂上,学生对教材那么熟悉,选用的学习素材那么恰当,学生之间很少雷同,没有课前的主动学习是达不到的;教师不用启发“谁说一说,谁会?”经常听到“某某同学,我来回答你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请某某同学回答”,以及学生引经据典的陈述,同学之间主动发问、主动解答已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和谐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什么是集思广益,什么是取长补短,什么是不教而教?听了学生的话语,观摩了生本的课堂,我恍然大悟!
一位非实验班学生转到实验班后这样说“以前的课堂,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机械方式。可生本教育很不一样,一节课40分钟基本上都是我们讲、我们问,我们自己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导火线’。在我们自己讲的过程中,不仅自己懂了,也让别人懂了。我认为上课就是这样才对,它真正让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提高。讲台不再是老师自己的舞台,也是我们学生的舞台。”
静下心来想一想周伟峰校长的话“我们缺的不是有潜力的学生,缺的是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老师”是
多么正确!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生本教育的课堂是互动的
开展生本实验,一般都有前置作业,就是教师安排学习内容,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先学,而且要尽力学会,这跟传统意义上的预习不一样,预习是找到不懂的地方,便于课上认真听讲,而学生先学要“尽力学会”,课上以小组活动形式展开研究,然后全班交流。生本实验班流行这样一句话“有问题找同学”。也难怪,学生作为同龄人,为了同样的目标,有共同语言,他们的言语要么容易被同学接受,要么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要知道“真理越辩越明”。就这样某个同学或某个小组提出一个问题或一种观点,立刻引起全班同学的讨论、发言,有争论、有补充,不断引起大家阵阵的赞叹声、掌声。
四、生本教育的课堂是联动的
观看生本教育的每一节课,他们不局限于教学内容,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有时会把几课时的内容用一课时完成,这就是教学内容上的联动。这当然离不开教师的居高临下,成功的实验专家周伟峰、胡守双都提到不写教案、不批改作业、不讲课,但是不等于他们不备课,有的教材他们要读上五六遍,然后才给学生设置前置作业。
观看生本教育的每一节课,我们都为执教者担心,一个班十几个组,每个组都想表现,40分钟的课堂只允许两三个组表现,怎么办?教师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同学们与听课者交流,这就引起全屋人的联动,我们这些听课者不再是旁观者,成了参与者。
五、生本教育的课堂是生动的
在生本课堂上,我们看不到打瞌睡的学生,并不是事先准备、有人听课等原因,而是教育回归到本体,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言权,不再是教师发问,而是学生间的共同讨论、研究,最终解决问题,他们都感到学习是那样快乐,自己表现之后是那样阳光,这就是郭教授创作《教育走向生本》的意义所在。
在生本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精彩的表现——思维活跃、知识广博、语言畅达、友爱合群、自信大方、积极向上,教师不再为培养学习兴趣发愁,成为高明的帮学者,这就是郭教授创作《教育激扬生命》的意义所在。
观察生本教育的所有课堂,它是那样的生动活泼,学生表现出的良好学习状态来源于教学活动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真正以生活为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知识,让他们不断地在自己的活动中取得进展和提升,整个学习过程就会生动活泼,显现出无穷的乐趣。
生本教育用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以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的生本教育确实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选择课堂为科研的主阵地,每一节课不是教师在传授知识,而是学生在研究学问,郭教授把这样的课称为“评研课”,学生的侃侃而谈代替了教师的津津乐道,学生在课前积极钻研,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主动学习;学习小组在课上分工协作,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团结奋进;学生亮丽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高素质是怎样锻炼而成的!我深深地体会到“动”是生本教育课堂最显著的特征。
一、生本教育的課堂是活动的
生本教育特别重视学习小组建设,生本课堂主要是小组活动。一般由4名或6名学生结为一组,有的班级还要建立中心组,把学习最好的十几个人组成一组,不是让他们一枝独秀,而是在特别的时候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上课时,不再像传统课堂那样,学生齐刷刷地面对教师,而是小组成员面对面,有些时候学生可以自由出入别的组,可以主动登上讲台,更多时候小组成员齐上讲台。学生可以主动站起发言,不像传统课堂那样,教师提问,学生举手等待,教师让谁发言谁就发言(每次仅有一人发言),很多不被叫到的学生无奈地放下了手,久而久之,他们不再举手了,我们的课堂就是这样沉闷下来的!这不是学生的错(很多老师埋怨学生死气沉沉),这是老师自己的错,我们的做法压抑了学生。
生本教育十分重视学习素材的选用,即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展现出生动活泼的学习劲头,才能够全情地投入学习。如果教师上课时死扣课本或考本不放,将宝贵的上课时间用来分析研究大量的知识点、知识片断,那学生所学到的就只能是缺乏生命力的知识。而在生本的课堂上,学生列举的实例都是他们感兴趣的、熟悉的,甚至是身边的,如二年级某学生记忆“三七二十一”这句乘法口诀时说“我哥哥说过不管三七二十一”,多么有趣的回答呀!这样获得的知识能不牢固吗?
因此说,生本的课堂,不但座位是活动的,而且学习内容也是鲜活的。
二、生本教育的课堂是主动的
在生本课堂上,学生对教材那么熟悉,选用的学习素材那么恰当,学生之间很少雷同,没有课前的主动学习是达不到的;教师不用启发“谁说一说,谁会?”经常听到“某某同学,我来回答你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请某某同学回答”,以及学生引经据典的陈述,同学之间主动发问、主动解答已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和谐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什么是集思广益,什么是取长补短,什么是不教而教?听了学生的话语,观摩了生本的课堂,我恍然大悟!
一位非实验班学生转到实验班后这样说“以前的课堂,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机械方式。可生本教育很不一样,一节课40分钟基本上都是我们讲、我们问,我们自己解决问题,而老师只是‘导火线’。在我们自己讲的过程中,不仅自己懂了,也让别人懂了。我认为上课就是这样才对,它真正让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提高。讲台不再是老师自己的舞台,也是我们学生的舞台。”
静下心来想一想周伟峰校长的话“我们缺的不是有潜力的学生,缺的是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老师”是
多么正确!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生本教育的课堂是互动的
开展生本实验,一般都有前置作业,就是教师安排学习内容,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先学,而且要尽力学会,这跟传统意义上的预习不一样,预习是找到不懂的地方,便于课上认真听讲,而学生先学要“尽力学会”,课上以小组活动形式展开研究,然后全班交流。生本实验班流行这样一句话“有问题找同学”。也难怪,学生作为同龄人,为了同样的目标,有共同语言,他们的言语要么容易被同学接受,要么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要知道“真理越辩越明”。就这样某个同学或某个小组提出一个问题或一种观点,立刻引起全班同学的讨论、发言,有争论、有补充,不断引起大家阵阵的赞叹声、掌声。
四、生本教育的课堂是联动的
观看生本教育的每一节课,他们不局限于教学内容,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有时会把几课时的内容用一课时完成,这就是教学内容上的联动。这当然离不开教师的居高临下,成功的实验专家周伟峰、胡守双都提到不写教案、不批改作业、不讲课,但是不等于他们不备课,有的教材他们要读上五六遍,然后才给学生设置前置作业。
观看生本教育的每一节课,我们都为执教者担心,一个班十几个组,每个组都想表现,40分钟的课堂只允许两三个组表现,怎么办?教师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同学们与听课者交流,这就引起全屋人的联动,我们这些听课者不再是旁观者,成了参与者。
五、生本教育的课堂是生动的
在生本课堂上,我们看不到打瞌睡的学生,并不是事先准备、有人听课等原因,而是教育回归到本体,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言权,不再是教师发问,而是学生间的共同讨论、研究,最终解决问题,他们都感到学习是那样快乐,自己表现之后是那样阳光,这就是郭教授创作《教育走向生本》的意义所在。
在生本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精彩的表现——思维活跃、知识广博、语言畅达、友爱合群、自信大方、积极向上,教师不再为培养学习兴趣发愁,成为高明的帮学者,这就是郭教授创作《教育激扬生命》的意义所在。
观察生本教育的所有课堂,它是那样的生动活泼,学生表现出的良好学习状态来源于教学活动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真正以生活为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知识,让他们不断地在自己的活动中取得进展和提升,整个学习过程就会生动活泼,显现出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