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盐如花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838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盐,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朝着这个碌碌塵世不同的方向。颗粒晶莹,有一线光照射的灶台上,闪烁光泽,在时光的氤氲岁月里,冷静如花。
  盐在古代就有了,就像有空气、水、阳光。古人煮海为盐,用海盐做菜,演绎着他们的咸淡
  人生。
  《说文解字》里说,盐者,“咸也。从卤监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我这里说的,是海盐,是淮盐,盐的品种,地理
  方位。
  古盐,姓古,古意盎然。有几次,我沿苏北海岸线到一个地方去,坐车经过的几个小镇,过去都是古盐场,盐的痕迹,至今还在,有宋代的石桥、古堤、水井、老树、简陋的老房子。
  围堰晒盐,这些千年古镇的名字,都与海和盐有关,海边煮制的盐,运出去,成就别人的财富人生。所以,扬州园林里有许多精致的老宅子,都是盐商故居,盐商们从贩盐的过程中,获得巨大利润空间。
  盐煮好了,用麻袋装。一只只装满古盐的麻袋,鼓鼓囊囊,用船运出去。
  古运盐河上,帆樯林立,大船小船首尾相衔。运送古盐的船,驶往扬州。那是一条人工运河,河道里,浩浩汤汤,风推船动,一袋袋古盐,开始了它们在时空里的旅行。
  河流如线,船如瓢,流泻、奔淌、飘摇。
  河流如藤,古镇如瓜。古镇是河流这根歪歪扭扭老藤上结出的瓜。那些千年古镇,是古盐供给它最大的营养。
  这样就想起我的家乡,一座因盐而兴的城市,古代产盐之区,从前有盐宗庙,香火缭绕,明明灭灭,供奉着盐之宗祖。其时,两淮盐工,众者如蚁。
  用古法烧制海盐,《太平寰宇记》里记载,先民用“散皂角于盘内”来絮凝食盐的散晶,皂角是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其豆粉放入水中可产生泡沫,吸附食盐小晶粒,使它们凝聚起来。这是煎盐工艺中的一项有趣的发明。如果在古代,我可能是某个盐民的邻居。
  我现在住在一条河流的旁边,这条河叫老通扬运河,如果某天有兴致,可弃岸登舟,坐在一条船上,直达扬州。
  老,即意味着是过去,过去是从前,从前经我窗下飘过的运盐船上,装着古盐,一路浩浩
  荡荡。
  在煮海为盐的人群中,出过诗人吴嘉纪。吴是一个低调的人,他不张扬,身穿布衣,在海边打铁烧盐。吴能写出很好的诗,却不屑于炒作,一个诗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他边写诗,边煮古盐。
  范仲淹也曾做过盐官。他在一个名叫西溪的古镇上办公。两个文人,相隔了几百年。
  古盐是民间。民间这个词,说起来抽象,有了烟熏火燎,酱醋油盐的灶台,就很具体了。民间,有时候就是一袋盐,从前那种粗颗粒的盐,腌咸菜、萝卜干、五月端午里的咸鸭蛋,温存而实在。
  我在儿时的酱园店里,见人卖过白花花的粗盐,细若绵白糖的精盐。它们虽不是古盐,但一脉相承了古盐的遗风。盐,用勺铲起,听到它的声音,呱丝、呱丝响,称好的盐,倒入一只纸袋里,卖盐的人,将它折叠好,一小袋,有棱有角。
  古盐是古代的盐,它有不规则的棱角,浸入粗蔬,溶化在菜汤,融入古人的血液、汗液,甚至是泪水之中,所以,血液、汗和泪都是咸的。
  “人迹板桥霜”,是季节里的霜,也是一个人心里的盐,看到人生驿旅上有霜,就有了生活历练中盐的析出,思与悟的
  结晶。
  大热天,我在古盐场小镇上,看见路边卖西瓜的汉子,恍若是看见一个宋代的西瓜小贩,守在路边卖瓜。汗水浸湿了衣裳,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汗液里的那些盐分一一析出,在脊背上,白花花,凝结,呈一朵写意的花。
  假如没有盐,饭菜变得没滋味,还真得如李逵那厮所说:“嘴里淡出个鸟来。”
  一小袋盐,被分装入瓶中,站立在灶台上。装在瓶中的盐,是一小片浓缩的海。
  盐是苍老的,古盐如花。
其他文献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二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宋史》卷三一四有专传。范仲淹自幼苦读,二十七岁便考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初任地方官时,他兴利除弊,深得民心。后入京为官,因直谏得罪当权者,而被外放。但范仲淹仍不改初心,忠于职守、清白做官、刚直不阿。面对西夏的侵扰,他以文人之才出任武官,很好地解决了北宋的西北边患。后来,他官至
期刊
《孝经》作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篇幅很短,全文不到两千字,却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孝道思想体系。《孝经》在中国古代不仅被统治者视为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著作,而且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  《孝经》的作者及书名问题  关于《孝经》的作者,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就目前的了解,大致有八种说法。  一是孔子所作。根据是《汉书·艺文志》:“《孝经》者,孔
期刊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也称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事迹记载于《明史·王守仁传》中。王阳明一生成就显著,他成功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清除了明朝内部的一大政治危机;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心学大师  今
期刊
继秦朝之后出现的西汉和东汉王朝共存在四百余年,两汉的国家机构和官僚体制在承袭秦朝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和创新,从两汉的监察制度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一、西汉多种中央监察体制  1.御史大夫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完善官僚制度,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他在中央继续实行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核心的“三公”官僚体制。其中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并兼负监察全责,是监察机构御史府
期刊
西汉永光元年(前43)秋天,汉元帝出长安城祭祀宗庙。从长安城便门出来的时候要经过一条河,或许是为了试试新鲜,心血来潮的汉元帝提出换乘楼船。命令传下去后,御史大夫薛广德突然上前拦住御驾车马,一边摘下帽子,一边叩首劝汉元帝说:“宜从桥。”意思是当从桥上过而不应乘船。摘帽这个举动颇不寻常,意在表明进谏心意已决,即使被罢官免职也在所不惜。也因此,汉元帝不禁感到有些惊讶与意外,很不高兴地说:“你先把帽子戴好
期刊
〔宋〕欧阳修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b,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c。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d,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e。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  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
期刊
魏丞相泰以军旅未息,吏民劳弊,命所司斟酌古今可以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条新制,奏行之。a  泰用武功苏绰为行台郎中b,居岁馀,泰未之知也,而台中皆称其能,有疑事皆就决之。泰与仆射周惠达论事c,惠达不能对,请出议之。出,以告绰,绰为之区处,惠达入白之,泰称善,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且称绰有王佐之才,泰乃擢绰为著作郎d。泰与公卿如昆明池观渔,行至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e泰召绰问之,
期刊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a。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b,与国朝争雄c,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d。  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
期刊
〔清〕汪中  嘉树挺秀色,深山交沍阴。  朔风一以至,琤琤传远音。  岂畏岁时晚,幽独委空林。  但恐春华发,无复霜雪心。  (《容甫先生遗诗》)  【品读】  汪中,字容甫,生于扬州,是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在经学、子学以及文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他与著名诗人黄仲则是好友。两人的性情很接近,都非常狷介、自负,容易与人不和,为此吃了许多苦头,但终生不变高傲之性格。不同的是,黄仲则几乎把毕生精力都放
期刊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进入夏日,时常雷雨交加,古人是怎么防雨的呢?  蓑衣和斗笠  蓑衣和斗笠,一般合稱蓑笠。说起蓑笠,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唐代柳宗元《江雪》中描绘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画面。其实,蓑笠在我国上古时期就出现了。《诗经》里就有人们穿蓑衣戴斗笠的记载,《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蓑衣最初用草编织而成,相当于古代的雨衣。蓑草皮滑中空,用来制作蓑衣,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