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节选)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_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點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心语点点
   选文对荷塘和月色的景致进行详细的描写,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的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如“一粒粒的明珠”,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而写月色时,作者把它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描写,使月色有了光上的变化。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教师口语评价作为一种即时性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管理、导向、调控、激励的作用,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口语评价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策略提高教师口语评价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与思考    新课
【摘要】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接近生活,内容丰富的学科,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 、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 。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本文立足探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思
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你一开始就抢先一步  一场商战下来,有人身家全无,有人苦苦挣扎,而有人却大获全胜,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我的脑海里一直想着这个问题。  在2007年“商战特训营财经传媒九强联赛”中,《经理人》团队以遥遥领先的优势获得第一名。此次联赛由人众人教育主办,国内负盛名的九家财经媒体《经理人》、《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日报》、《FT中文网》、《中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