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悟式教学在现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感悟是指有感触而领悟,具体而言,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某现象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作家常常通过多种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不同的形式,艺术地表现他们不同的感悟。根据这些不同,笔者把感悟式教学分为以下几类。
一、意象感悟式
意象感悟式即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或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物,来感悟全文的思想情感,达到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例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就应紧紧抓住父亲的“背影”这一象征性的意象,来引导学生感悟。学生联系全文内容,仔细体会感受“背影”:寒冬季節,萧索的车站,一个“肥胖的”“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显得那样醒目而凝重,它坚韧、真诚、执拗地向前走去。而爬月台的背影,更把背影的内在精神与力量具体化了。父亲已经衰老,但为了越过深而险的铁路,他手攀脚缩,倾尽全力,他自信自己还有力量,生活的希望总在前面。面对这样一个浓缩着历史沧桑、人生使命和自强不息精神的父亲的背影,谁能不怦然心动,潸然泪下呢?作者就是把代表父亲全部精神品格的背影,在创作中转化成一种意象,赋予它丰富的象征内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体验,深刻感悟全文意蕴。
二、语言品悟式
语言品悟式即是学生用多种方式、方法感受和体味语言,来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会有所不同,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和理解。
例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从语言文字上看,作者的描述朴实无华,自然亲切,准确生动,其中有不少动词用得极为精当。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动词。如写阿发下田后的动作是“往来的摸了一回”,这个“摸”字契合语境;归航途中,“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夜色如此,既然看不清豆,只能弯下腰去,用手来“摸”。
又如:“偷豆”这一片段中的“偷”字就很值得我们分析体味,这里的“偷”并非带有贬义,因为这不是把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而是主动分享自家的东西,反映出农家子弟忠厚老实的性格和纯洁无私的品质。“偷”字起到了凸显主题的作用,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意美、童趣美,读来令人陶醉,能给人莫大的精神享受。
三、联想创悟式
联想创悟式即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联想中结合课文主旨去大胆创新,从而进一步领悟作品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内涵。不少作品的结尾往往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来感悟深刻的主题。
例如:笔者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时,曾让学生续写原作。不少学生都进行了大胆而有新意的想象。如有一学生想象本已落魄的孔乙己在离开酒店之后,又做了黄粱一梦,最终在饥寒中永远地睡去。通过续写,学生对文章主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然,这首先源于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同样是学《孔乙己》一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请学生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进行角色互换,然后进行合理的想象。因为两文都是批判科举制度的,在创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两文的理解来作深入分析。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感触。
四、情感领悟式
散文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作者的情感来源于生活。我们体会作者的情感时,也可借助自己的生活实践。学生从小生活在父母的身边,每天都沐浴在亲情之中,正因为距离太近,他们反而不知道这就是美。现在读中学了,来到了课堂,做教师的就必须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时,启发他们去感知这种亲情美。
例如:教《背影》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品味:“我”是个20岁的人了,做父亲的为什么老“不放心”,还要拖着个多病的身子,坚持送“我”去北京呢?送到车站时还要亲自为儿子“拣”座位,并反复嘱托茶房要照应“我”?看见月台上有卖东西的,他又坚持去给儿子买橘子?穿过铁路的时候,父亲“跳下去又爬上来”,全然不顾年老体弱?这一连串的语言和行动体现了父亲一种怎样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体会亲情,这样做儿女的必然会从父母平常的言行中去体味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感悟,是思想的火花,真理的闪光,人生的航标。教学中有了感悟,学生就能更准确地领悟文章的内涵。
一、意象感悟式
意象感悟式即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或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物,来感悟全文的思想情感,达到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例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就应紧紧抓住父亲的“背影”这一象征性的意象,来引导学生感悟。学生联系全文内容,仔细体会感受“背影”:寒冬季節,萧索的车站,一个“肥胖的”“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显得那样醒目而凝重,它坚韧、真诚、执拗地向前走去。而爬月台的背影,更把背影的内在精神与力量具体化了。父亲已经衰老,但为了越过深而险的铁路,他手攀脚缩,倾尽全力,他自信自己还有力量,生活的希望总在前面。面对这样一个浓缩着历史沧桑、人生使命和自强不息精神的父亲的背影,谁能不怦然心动,潸然泪下呢?作者就是把代表父亲全部精神品格的背影,在创作中转化成一种意象,赋予它丰富的象征内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体验,深刻感悟全文意蕴。
二、语言品悟式
语言品悟式即是学生用多种方式、方法感受和体味语言,来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我们知道,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会有所不同,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和理解。
例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从语言文字上看,作者的描述朴实无华,自然亲切,准确生动,其中有不少动词用得极为精当。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动词。如写阿发下田后的动作是“往来的摸了一回”,这个“摸”字契合语境;归航途中,“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夜色如此,既然看不清豆,只能弯下腰去,用手来“摸”。
又如:“偷豆”这一片段中的“偷”字就很值得我们分析体味,这里的“偷”并非带有贬义,因为这不是把他人的东西占为己有,而是主动分享自家的东西,反映出农家子弟忠厚老实的性格和纯洁无私的品质。“偷”字起到了凸显主题的作用,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意美、童趣美,读来令人陶醉,能给人莫大的精神享受。
三、联想创悟式
联想创悟式即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联想中结合课文主旨去大胆创新,从而进一步领悟作品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内涵。不少作品的结尾往往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来感悟深刻的主题。
例如:笔者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时,曾让学生续写原作。不少学生都进行了大胆而有新意的想象。如有一学生想象本已落魄的孔乙己在离开酒店之后,又做了黄粱一梦,最终在饥寒中永远地睡去。通过续写,学生对文章主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然,这首先源于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同样是学《孔乙己》一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请学生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进行角色互换,然后进行合理的想象。因为两文都是批判科举制度的,在创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两文的理解来作深入分析。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感触。
四、情感领悟式
散文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作者的情感来源于生活。我们体会作者的情感时,也可借助自己的生活实践。学生从小生活在父母的身边,每天都沐浴在亲情之中,正因为距离太近,他们反而不知道这就是美。现在读中学了,来到了课堂,做教师的就必须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时,启发他们去感知这种亲情美。
例如:教《背影》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品味:“我”是个20岁的人了,做父亲的为什么老“不放心”,还要拖着个多病的身子,坚持送“我”去北京呢?送到车站时还要亲自为儿子“拣”座位,并反复嘱托茶房要照应“我”?看见月台上有卖东西的,他又坚持去给儿子买橘子?穿过铁路的时候,父亲“跳下去又爬上来”,全然不顾年老体弱?这一连串的语言和行动体现了父亲一种怎样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体会亲情,这样做儿女的必然会从父母平常的言行中去体味他们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感悟,是思想的火花,真理的闪光,人生的航标。教学中有了感悟,学生就能更准确地领悟文章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