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题班会是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会计学院为例,探索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有效路径。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主题班会相结合,搭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连续化平台,辅导员引导学生将体验和感悟升华为理论知识,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持续融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之中。
关键词:课程思政;主题班会;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78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令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针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于近两年激增。但其中绝大多数的课程思政研究聚焦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或是推进课程思政示范专业,鲜少有课程思政视域下主题班会教育的研究,由此可见大家对于课程思政视域下主题班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均有所欠缺。但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辅导员需要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推进班风学风建设、党团建设、职业规划、心理疏导、应对危机事件,进而落实学校管理工作。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专业人员,辅导员不仅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更应该将其融合到主题班会的教育之中。
1 “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有效路径
笔者在前期的调研当中,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将“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根据学生入学后的成长与发展划分为入学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党性修养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模块,将会计学院2019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整合近三年的班会主题与模式,探寻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主题班会新形式,由课题组成员依托各自负责的模块与分工,结合自身专业与专长进行指导,在每一个模块都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伦理道德、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等切入点,通过课堂讨论互动,游戏环节,作品展示等寓教于乐的方式,令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由此总结出“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有效路径。
1.1 全员参与课程设计、寓教于行
传统的班会由辅导员主导,采用讲授的方式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生参与度低,实效性不高。在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的相关研究后,课题组成员调整了班会主题遴选的方式。由班委和学生党员在既定模块范围内协商选定班会主题,由非班委学生主持班会,令教育的主体发挥作用。由学生确定主题并制作课件,再由辅导员将重点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部分与之融合和细化,全员参与课程设计并寓教于行。这种班会形式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参与度与教育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每一次班会都等同于一次班级团建,有助于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1.2 第二课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有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或主题班会的照本宣科,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主题班会教育,出于学生对枯燥乏味与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的抗拒心理的考量,如何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兴趣来增添感悟,成了课题组关注的焦点。
以“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为例,我们一改往日主题班会时做理论宣讲,或者观看主旋律题材影片等俗套的方式,而是在国庆前的数次班会上安排了“国庆到我的家乡走走”“线上三下乡之金山银山拍照分享会”“我为扶贫产品做一次吃播”等主题,从而激发同学们采用灵活的手段展现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同,在班会的最后才由具象行为升华到广大青年须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形式上看,班会不仅与时俱进地借用了新媒体时代年轻人关注的社交媒體平台,还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了具体的人民所关注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当中,通过参与活动引导学生见证时代的变迁,让学生有亲历时代变革、伴随时代成长的自豪感,学生以此脱离课本中生硬的理论,得以感悟和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现实的应用。
1.3 立足生活引发共鸣、以微知著
众所周知在信息高速传播的碎片化时代,人们的注意力难以持久,因此如何在班会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辅导员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难题。如同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教学的艺术也是艺术,应当立足于生活、源自于细节,选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应当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发共鸣、以微知著。例如在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块中,会计学院的学生需要培养金融行业的职业道德素养,如果辅导员只是讲解何为职业道德,空谈作为一个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不能贪污、不可以做假账、不要参与金融诈骗,告诉学生这样做是在违法犯罪,再要求学生谈感想、写心得,那么学生极大可能会通过上网检索,将网上那些成熟的范例读给大家听,这般情形是可以预见的,此类旧式班会的教学效果不佳,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较为高效的处理方式是在制定班会方案时就将研究范围“化小”,从具体的实际案例出发,比如,“证监会对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调查处置一事给金融专业带来的影响和警示”,或者“银保监会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对应届毕业生择业的机遇和影响”,对这种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真实案例的探讨更容易吸引学生去研究、去归纳、去反思。
实际上任何专业的职业道德类课程,都与培养学生的个人品格与专业素养相关,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相关,可以纳入“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主题班会当中。
1.4 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协同共进
从现有的关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研究当中不难发现,无论是肖婷在《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践与探索》指出的将主题班会课程化需要“加强主题班会的规范性及系统性”“提高组织制度建设”“创新高效主题班会课程化内容”;还是邱曦露在《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现路径探究——基于“课程思政”视角》当中提到的高校主题班会应当注重“建立主题班会课程化落实相关制度”“集体备课”“定期做好课程总结评估”;抑或是张洋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之研究》一文中所做的分析,应当通过“讲授与引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方式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作为素材“融入每一个模块中”。这些探讨都是以教师的视角,将教师作为主导的主题班会设计,而忽略了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力量。 在学生群体当中,朋辈引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前期调研当中有明确地计划应当鼓励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引领班会设计。以国家禁毒日主题班会为例:在班会设计前期,积极鼓励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作为班会分组的组长,带领同学们准备关于国家禁毒政策的材料和所在辖区内禁毒的案例,由各组组长来整合材料和培养班级禁毒发言人。朋辈引领的举措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组织能力,还有助于青年学生互帮互助、协同共进。
1.5 弥补代际思想差异、教学相长
根据调研显示,此次研究对象中的“零零”后已经超过了人数的90%,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八零”后和“九零”后的辅导员有着一定的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双方互相影响。在以学生为主导的班会设计中,学生转换了“受教育者”的身份,并做出“自我教育”的尝试;相应的,辅导员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而非主导者,并且辅导员试图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而弥补代际思想差异。
对于学生而言,作为主题班会教育的主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主动、学会学习、学会总结,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在做中学,最终实现“自我教育”。
对于老师而言,无论是“情景教学”还是“翻转课堂”都给予了辅导员充分发挥的空间,但这也对辅导员自身的职业素质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在教学活动中精准的把握教学的脉络和走向,还要在直面学生的时候通过一言一行率先垂范,给予学生正向引导,实现与学生间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 “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经验总结
2.1 “与时俱进”是吸引学生兴趣的核心要素
旧式的班会得不到学生认可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形式单一、缺乏互动、大多只是辅导员对理论的宣讲,究其原因,根本上是内容脱离当前实际。学生认为辅导员所宣讲的大道理与自己无关,难以引发共鸣。
生硬而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更多的是在思想上的“脱离群众”,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为了治愈这一痼疾,选题和班会设计的主动权被交到了学生的手上。辅导员把握大方向、划分主题班会的模块,具体的选题和方式则由学生自己决定,这种举措一方面可以敦促学生“与时俱进”、关心时事,主动探寻自身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间的连接点,另一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定学生喜欢的选题,更容易让学生在主题班会教育当中有所收获。
比如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导致了应届毕业生求职难,李克强总理曾在考察烟台时提出“地摊经济”“小店经营”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于是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块选定了“识得人间烟火味”作为其中一期主题,探讨如若毕业后无法应聘到专业对口岗位,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或兴趣爱好灵活就业能做什么,或者如果参与到“地摊经济”“小店经营”当中去创业有何竞争优势。通过这一期班会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全面地审视其所学知识和所积累的经验,比对求职目标岗位的招聘条件查漏补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了更明确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正确择业观,开拓了新的求职思路。
2.2 “对症下药”是引导学生参与的关键因素
在深化“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的探索过程中,研究对象对于主题班会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變。有别于对旧式主题班会的排斥,学生乐于从新形式的主题班会当中获得教育和启迪,发现自己思想当中的不足再“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的优势在于“一会一案”“一班一案”甚至是在班会进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而“一人一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也会因自己得到关注而对主题班会抱有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大的热情。
两汉戴圣的《虽有佳肴》中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学生知道由于年龄与经验,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存在着不成熟的成分,因此学习的意义就是“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新式主题班会的主要功能就是在辅导员的带领下,由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去反省应当如何改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3 “学生主导”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尝试
《虽有佳肴》当中不仅谈到学生应当自省,还指出教师对教学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教然后知困”,知道自己的困顿,“然后能自强也”,这便是教学相长。对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的探索表明,辅导员应当主动做出改变,成为鼓励学生释放自己创意和想法的重要“推手”。
旧式的主题班会通常都是辅导员单方面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虽然理论正确,但是从形式上来说,学生只是空洞理论被动的接收者和消化者,长此以往便会产生抵触心理。新形式的班会,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里,可能在球场、草坪、网络;教学方式也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而可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辩论赛、配音创作、情景短剧等。当辅导员把班会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自己担任掌控方向和进度的观察员时,更便于配合学生把新想法、新观念、新思想展现出来,也更便于观察学生的反馈,并针对反馈加以指导,从而引出主题或是升华主题。
这种“教学相长”于学生而言,是由他们主导的“自我教育”,学生可以针对主题结合所搜集的材料畅所欲言,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吸收知识;于辅导员而言,则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方式方法,将学生搜集来的“快餐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工细作,再研究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其中。因此“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探索也是辅导员实现自我提升与时俱进的一种途径。
3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的反思
课题组通过“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主题班会教育探索寻求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班会新形式,对此亦有几点反思:
首先,在调查研究期间,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在内的“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主题班会教育课程体系已见雏形。但这种主题班会的新形式对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技能要求较高,课题组成员均有三年及以上的一线工作经验,于新入职的辅导员而言较难把握。
其次,主题班会的新形式发挥了第二课堂的作用,这既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也是第一课堂改革的前期准备。综合以上研究,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
4 结论
总之,主题班会也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主题班会的质量和水平,也是为高校打造“金课”助力;同时,随着“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探索的深入,通过辅导员与学生一起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代表着向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参考文献
[1]郑云云.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施的必要性研究[J].才智,2017,(15):194-195.
[2]陈月龙.高校主题班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智库时代,2020,(09):84-85.
[3]邵尹佳.辅导员的参与对高校主题班会的影响研究[J].智库时代,2019,(13):294-294+298.
[4]肖婷.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23):94-95.
[5]邱曦露.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现路径探究——基于“课程思政”视角[J].智库时代,2019,(07):86-87.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外国语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探索”(2020KY3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欣(199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广西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与工作。
关键词:课程思政;主题班会;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78
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令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针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于近两年激增。但其中绝大多数的课程思政研究聚焦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或是推进课程思政示范专业,鲜少有课程思政视域下主题班会教育的研究,由此可见大家对于课程思政视域下主题班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均有所欠缺。但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辅导员需要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推进班风学风建设、党团建设、职业规划、心理疏导、应对危机事件,进而落实学校管理工作。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专业人员,辅导员不仅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更应该将其融合到主题班会的教育之中。
1 “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有效路径
笔者在前期的调研当中,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将“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根据学生入学后的成长与发展划分为入学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党性修养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模块,将会计学院2019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整合近三年的班会主题与模式,探寻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主题班会新形式,由课题组成员依托各自负责的模块与分工,结合自身专业与专长进行指导,在每一个模块都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伦理道德、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等切入点,通过课堂讨论互动,游戏环节,作品展示等寓教于乐的方式,令学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由此总结出“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有效路径。
1.1 全员参与课程设计、寓教于行
传统的班会由辅导员主导,采用讲授的方式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生参与度低,实效性不高。在开展“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的相关研究后,课题组成员调整了班会主题遴选的方式。由班委和学生党员在既定模块范围内协商选定班会主题,由非班委学生主持班会,令教育的主体发挥作用。由学生确定主题并制作课件,再由辅导员将重点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部分与之融合和细化,全员参与课程设计并寓教于行。这种班会形式不仅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参与度与教育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每一次班会都等同于一次班级团建,有助于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1.2 第二课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有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或主题班会的照本宣科,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主题班会教育,出于学生对枯燥乏味与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的抗拒心理的考量,如何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兴趣来增添感悟,成了课题组关注的焦点。
以“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为例,我们一改往日主题班会时做理论宣讲,或者观看主旋律题材影片等俗套的方式,而是在国庆前的数次班会上安排了“国庆到我的家乡走走”“线上三下乡之金山银山拍照分享会”“我为扶贫产品做一次吃播”等主题,从而激发同学们采用灵活的手段展现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同,在班会的最后才由具象行为升华到广大青年须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形式上看,班会不仅与时俱进地借用了新媒体时代年轻人关注的社交媒體平台,还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了具体的人民所关注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当中,通过参与活动引导学生见证时代的变迁,让学生有亲历时代变革、伴随时代成长的自豪感,学生以此脱离课本中生硬的理论,得以感悟和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现实的应用。
1.3 立足生活引发共鸣、以微知著
众所周知在信息高速传播的碎片化时代,人们的注意力难以持久,因此如何在班会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辅导员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难题。如同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教学的艺术也是艺术,应当立足于生活、源自于细节,选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应当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才能引发共鸣、以微知著。例如在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块中,会计学院的学生需要培养金融行业的职业道德素养,如果辅导员只是讲解何为职业道德,空谈作为一个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不能贪污、不可以做假账、不要参与金融诈骗,告诉学生这样做是在违法犯罪,再要求学生谈感想、写心得,那么学生极大可能会通过上网检索,将网上那些成熟的范例读给大家听,这般情形是可以预见的,此类旧式班会的教学效果不佳,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较为高效的处理方式是在制定班会方案时就将研究范围“化小”,从具体的实际案例出发,比如,“证监会对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调查处置一事给金融专业带来的影响和警示”,或者“银保监会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对应届毕业生择业的机遇和影响”,对这种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真实案例的探讨更容易吸引学生去研究、去归纳、去反思。
实际上任何专业的职业道德类课程,都与培养学生的个人品格与专业素养相关,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相关,可以纳入“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主题班会当中。
1.4 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协同共进
从现有的关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研究当中不难发现,无论是肖婷在《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践与探索》指出的将主题班会课程化需要“加强主题班会的规范性及系统性”“提高组织制度建设”“创新高效主题班会课程化内容”;还是邱曦露在《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现路径探究——基于“课程思政”视角》当中提到的高校主题班会应当注重“建立主题班会课程化落实相关制度”“集体备课”“定期做好课程总结评估”;抑或是张洋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之研究》一文中所做的分析,应当通过“讲授与引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方式将课程思政的内容作为素材“融入每一个模块中”。这些探讨都是以教师的视角,将教师作为主导的主题班会设计,而忽略了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力量。 在学生群体当中,朋辈引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前期调研当中有明确地计划应当鼓励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引领班会设计。以国家禁毒日主题班会为例:在班会设计前期,积极鼓励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作为班会分组的组长,带领同学们准备关于国家禁毒政策的材料和所在辖区内禁毒的案例,由各组组长来整合材料和培养班级禁毒发言人。朋辈引领的举措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组织能力,还有助于青年学生互帮互助、协同共进。
1.5 弥补代际思想差异、教学相长
根据调研显示,此次研究对象中的“零零”后已经超过了人数的90%,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八零”后和“九零”后的辅导员有着一定的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双方互相影响。在以学生为主导的班会设计中,学生转换了“受教育者”的身份,并做出“自我教育”的尝试;相应的,辅导员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而非主导者,并且辅导员试图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而弥补代际思想差异。
对于学生而言,作为主题班会教育的主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主动、学会学习、学会总结,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在做中学,最终实现“自我教育”。
对于老师而言,无论是“情景教学”还是“翻转课堂”都给予了辅导员充分发挥的空间,但这也对辅导员自身的职业素质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在教学活动中精准的把握教学的脉络和走向,还要在直面学生的时候通过一言一行率先垂范,给予学生正向引导,实现与学生间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 “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经验总结
2.1 “与时俱进”是吸引学生兴趣的核心要素
旧式的班会得不到学生认可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形式单一、缺乏互动、大多只是辅导员对理论的宣讲,究其原因,根本上是内容脱离当前实际。学生认为辅导员所宣讲的大道理与自己无关,难以引发共鸣。
生硬而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更多的是在思想上的“脱离群众”,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为了治愈这一痼疾,选题和班会设计的主动权被交到了学生的手上。辅导员把握大方向、划分主题班会的模块,具体的选题和方式则由学生自己决定,这种举措一方面可以敦促学生“与时俱进”、关心时事,主动探寻自身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间的连接点,另一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定学生喜欢的选题,更容易让学生在主题班会教育当中有所收获。
比如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导致了应届毕业生求职难,李克强总理曾在考察烟台时提出“地摊经济”“小店经营”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于是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块选定了“识得人间烟火味”作为其中一期主题,探讨如若毕业后无法应聘到专业对口岗位,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或兴趣爱好灵活就业能做什么,或者如果参与到“地摊经济”“小店经营”当中去创业有何竞争优势。通过这一期班会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全面地审视其所学知识和所积累的经验,比对求职目标岗位的招聘条件查漏补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了更明确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正确择业观,开拓了新的求职思路。
2.2 “对症下药”是引导学生参与的关键因素
在深化“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的探索过程中,研究对象对于主题班会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變。有别于对旧式主题班会的排斥,学生乐于从新形式的主题班会当中获得教育和启迪,发现自己思想当中的不足再“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的优势在于“一会一案”“一班一案”甚至是在班会进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而“一人一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也会因自己得到关注而对主题班会抱有更积极的态度和更大的热情。
两汉戴圣的《虽有佳肴》中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学生知道由于年龄与经验,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存在着不成熟的成分,因此学习的意义就是“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新式主题班会的主要功能就是在辅导员的带领下,由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去反省应当如何改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3 “学生主导”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尝试
《虽有佳肴》当中不仅谈到学生应当自省,还指出教师对教学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教然后知困”,知道自己的困顿,“然后能自强也”,这便是教学相长。对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的探索表明,辅导员应当主动做出改变,成为鼓励学生释放自己创意和想法的重要“推手”。
旧式的主题班会通常都是辅导员单方面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虽然理论正确,但是从形式上来说,学生只是空洞理论被动的接收者和消化者,长此以往便会产生抵触心理。新形式的班会,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里,可能在球场、草坪、网络;教学方式也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而可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辩论赛、配音创作、情景短剧等。当辅导员把班会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自己担任掌控方向和进度的观察员时,更便于配合学生把新想法、新观念、新思想展现出来,也更便于观察学生的反馈,并针对反馈加以指导,从而引出主题或是升华主题。
这种“教学相长”于学生而言,是由他们主导的“自我教育”,学生可以针对主题结合所搜集的材料畅所欲言,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过程、吸收知识;于辅导员而言,则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方式方法,将学生搜集来的“快餐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工细作,再研究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其中。因此“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探索也是辅导员实现自我提升与时俱进的一种途径。
3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的反思
课题组通过“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主题班会教育探索寻求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班会新形式,对此亦有几点反思:
首先,在调查研究期间,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在内的“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主题班会教育课程体系已见雏形。但这种主题班会的新形式对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技能要求较高,课题组成员均有三年及以上的一线工作经验,于新入职的辅导员而言较难把握。
其次,主题班会的新形式发挥了第二课堂的作用,这既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也是第一课堂改革的前期准备。综合以上研究,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
4 结论
总之,主题班会也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主题班会的质量和水平,也是为高校打造“金课”助力;同时,随着“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探索的深入,通过辅导员与学生一起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代表着向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参考文献
[1]郑云云.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施的必要性研究[J].才智,2017,(15):194-195.
[2]陈月龙.高校主题班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智库时代,2020,(09):84-85.
[3]邵尹佳.辅导员的参与对高校主题班会的影响研究[J].智库时代,2019,(13):294-294+298.
[4]肖婷.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23):94-95.
[5]邱曦露.高校主题班会课程化实现路径探究——基于“课程思政”视角[J].智库时代,2019,(07):86-87.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外国语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探索”(2020KY3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欣(199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广西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