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不懂就要问》一课,勤于思考、勤学好问的孙中山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那以后,我就萌生出一个心愿——前往南京中山陵,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假日期间,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南京中山陵。
站在中山陵脚下,首先看到的是青铜铸造的孝经鼎。与孝经鼎相对的,是墓道南端的入口处。这里巍然屹立着中山陵牌坊,亦称博爱坊,谒陵凭吊者必经于此。整座牌坊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风格,牌坊的顶端覆有蓝色琉璃瓦。在牌坊中门的横楣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个镏金大字。
陵门建筑在中山陵中轴线的正中,两旁各有一个汉白玉石狮,颈毛光滑柔软,张口正视着前方,好像一对忠诚的卫士一样,时刻守护着陵区的安全。陵门的三个拱门正上方镶有一方石额,上面刻有“天下为公”四个镏金大字。
祭堂为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处在山顶的最高峰,采用的是蓝色屋顶灰白色墙身。祭堂三座拱门的门楣上分别刻有“民族”“民生”“民权”字样,中门上还嵌着“天地正气”四个镏金大字。在祭堂的东西两侧,矗立着一对高大的华表。华表直插青天,立体感十足。祭堂石阶边的两侧石座上,分别放置着紫铜带盖的铜鼎一尊。华表与铜鼎,把祭堂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又增添了肅穆和寄托哀思的气氛。祭堂正中间,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像正襟危坐。我仰望着先生,默默地在心里说:现在祖国越来越好,先生,您安息吧!
虽然心愿已经顺利达成,但在返程的路上,我的内心深处还是久久地、久久地不能平静……
老师小评
小作者的心愿是参观南京中山陵,当她的心愿达成,却“内心深处还是久久地、久久地不能平静”,可见南京中山陵庄严肃穆的景象。通过参观中山陵,小作者真切感受到“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先生的胸襟气魄。
【作者系安徽淮南市洞山中学四·5班学生,指导并置评:邱红双】
站在中山陵脚下,首先看到的是青铜铸造的孝经鼎。与孝经鼎相对的,是墓道南端的入口处。这里巍然屹立着中山陵牌坊,亦称博爱坊,谒陵凭吊者必经于此。整座牌坊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风格,牌坊的顶端覆有蓝色琉璃瓦。在牌坊中门的横楣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个镏金大字。
陵门建筑在中山陵中轴线的正中,两旁各有一个汉白玉石狮,颈毛光滑柔软,张口正视着前方,好像一对忠诚的卫士一样,时刻守护着陵区的安全。陵门的三个拱门正上方镶有一方石额,上面刻有“天下为公”四个镏金大字。
祭堂为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处在山顶的最高峰,采用的是蓝色屋顶灰白色墙身。祭堂三座拱门的门楣上分别刻有“民族”“民生”“民权”字样,中门上还嵌着“天地正气”四个镏金大字。在祭堂的东西两侧,矗立着一对高大的华表。华表直插青天,立体感十足。祭堂石阶边的两侧石座上,分别放置着紫铜带盖的铜鼎一尊。华表与铜鼎,把祭堂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又增添了肅穆和寄托哀思的气氛。祭堂正中间,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像正襟危坐。我仰望着先生,默默地在心里说:现在祖国越来越好,先生,您安息吧!
虽然心愿已经顺利达成,但在返程的路上,我的内心深处还是久久地、久久地不能平静……
老师小评
小作者的心愿是参观南京中山陵,当她的心愿达成,却“内心深处还是久久地、久久地不能平静”,可见南京中山陵庄严肃穆的景象。通过参观中山陵,小作者真切感受到“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先生的胸襟气魄。
【作者系安徽淮南市洞山中学四·5班学生,指导并置评:邱红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