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对教育要求不断提高,其中,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和实现学生和谐发展的关键。文章针对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教育培养,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语文课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利用各种方式辅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
1关于核心素养的定义
素养一词最初出现时,意义在于人的知识、学问、重在读写方面的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素养一词开始泛用。比如,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法制素养、音乐素养,等等。现在,素养一词的意义接近于人经过训练学习后主观智力上达到的某种水平或者认识阶段。学科素养作为的承载主体是学生,针对于当前教育环境,意义在于学生通过课堂和教师教育之后在学科教育范围内达到的一种认识水平和认识阶段。具体可以分为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科要求的基本技能,学科倡导的某种思考方式、情感、价值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提出,教育的核心素养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是终生学习的必备条件,也是终生学习所带来的提升之一。其中,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学会求知,学会必要的学习方式,能够集中注意力,记忆所需要的知识。二是学会做事,使用需要的社交能力,学会在合作中,利用身边的资源解决遇到的问题。三是学会共处,对自己和其他人有正确的认知,分工协作完成共同的目標。四是学会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自己与环境的综合提高。五是学会改变,通过自身的改变适应外界的改变,将改变的方向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方向引导。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现状
2.1在语文课程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很多教师都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重,对学生的教育以学习成绩为中心,一味地以学生升学率为主要目标,让学生进行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的思维,对很多语文知识都是单纯地进行背诵学习,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这样的现象使得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出现问题,更是影响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2.2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够发挥
随着在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也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独立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够发挥,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对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压制。不少教师都对学生不放心,认为这样会过于放纵学生,让学生失控,因此不愿意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行,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视,不能过于压制学生的自主学习。
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3.1强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活跃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索,促使其形成独特的思维阅读方式,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注意教授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其大胆地进行讨论和联想,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2聚焦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在于逻辑思维形成,借助学习将思维有效地迁移转化的能力。所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健全学生个体发展和日常行为管理,并以注重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为主,简化知识的领导地位,确保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能够突出学生的探索能力,改变教师在教学上的禁锢思维,能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到台下融入到学生中,陪伴着学生一起去学习领悟新知识。如:在学习第二单元,古诗《山行》时,这首诗的诗人杜牧是为了感叹深秋中的山林美景而作的诗。教师教学时先板书这首七言诗,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播放几幅深秋季节的山林美景,询问学生通过图片观察到了什么,再借用图片来讲解诗句诗意,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更好地领悟诗词意境。在课后背诵古诗时学生会想起课堂上老师展示的图片,结合诗词大意背起来也会比以往轻松许多。如果学生在学习或者背诵时,生搬硬套,学习成效不见得会有所提升,时间长了反倒会对背诵有抵触心理。可当我们以本着培养核心素养为主开展教学时,学生也沉浸在寓教于乐的快乐中,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3.3创设各种语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对语文情境的创设,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各种视频资料的整合,形成多样性的视频课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中的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关于人教版语文课程中《圆明园的毁灭》的内容时,教师单纯地教导学生学习其中的语句文字,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要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在视频屏幕中进行展示,就可以给学生极大的情感冲击,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己的民族责任感,从而加强学生自身的危机意识,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3.4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渗透道德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道德教育,是培养正确价值观念,提升学生人格魅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内容,陶冶学生情操,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有效运用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强化学生的审美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另外,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积极在课文教学中渗透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如以讲故事的方式,穿插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故事、寓言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下学习的学生,其创造力、自我约束力、个性发展均要比死板的学习完善许多。由此可知,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新知时思想上的提升。在核心素养教学下的学生,寓教于乐,知识能力齐头并进,有趣的学习降低了疲劳度的产生,能够让知识变得有趣起来,促使学习变得丰富多彩,最终得以展现核心素养下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62.
[2]刘玉萍.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学周刊,2019(6).
[3]饶鼎新,刘正伟.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拓展性课程建设探索——基于杭州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考察[J].上海教育科研,2018(11).
[4]郑新丽.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培养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24).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教育培养,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语文课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利用各种方式辅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
1关于核心素养的定义
素养一词最初出现时,意义在于人的知识、学问、重在读写方面的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素养一词开始泛用。比如,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法制素养、音乐素养,等等。现在,素养一词的意义接近于人经过训练学习后主观智力上达到的某种水平或者认识阶段。学科素养作为的承载主体是学生,针对于当前教育环境,意义在于学生通过课堂和教师教育之后在学科教育范围内达到的一种认识水平和认识阶段。具体可以分为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科要求的基本技能,学科倡导的某种思考方式、情感、价值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提出,教育的核心素养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是终生学习的必备条件,也是终生学习所带来的提升之一。其中,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学会求知,学会必要的学习方式,能够集中注意力,记忆所需要的知识。二是学会做事,使用需要的社交能力,学会在合作中,利用身边的资源解决遇到的问题。三是学会共处,对自己和其他人有正确的认知,分工协作完成共同的目標。四是学会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自己与环境的综合提高。五是学会改变,通过自身的改变适应外界的改变,将改变的方向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方向引导。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现状
2.1在语文课程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育中,很多教师都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重,对学生的教育以学习成绩为中心,一味地以学生升学率为主要目标,让学生进行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的思维,对很多语文知识都是单纯地进行背诵学习,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这样的现象使得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出现问题,更是影响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2.2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够发挥
随着在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也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独立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够发挥,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对学生的自主性比较压制。不少教师都对学生不放心,认为这样会过于放纵学生,让学生失控,因此不愿意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行,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视,不能过于压制学生的自主学习。
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3.1强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活跃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索,促使其形成独特的思维阅读方式,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注意教授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其大胆地进行讨论和联想,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2聚焦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在于逻辑思维形成,借助学习将思维有效地迁移转化的能力。所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健全学生个体发展和日常行为管理,并以注重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为主,简化知识的领导地位,确保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能够突出学生的探索能力,改变教师在教学上的禁锢思维,能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到台下融入到学生中,陪伴着学生一起去学习领悟新知识。如:在学习第二单元,古诗《山行》时,这首诗的诗人杜牧是为了感叹深秋中的山林美景而作的诗。教师教学时先板书这首七言诗,利用多媒体幻灯片播放几幅深秋季节的山林美景,询问学生通过图片观察到了什么,再借用图片来讲解诗句诗意,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更好地领悟诗词意境。在课后背诵古诗时学生会想起课堂上老师展示的图片,结合诗词大意背起来也会比以往轻松许多。如果学生在学习或者背诵时,生搬硬套,学习成效不见得会有所提升,时间长了反倒会对背诵有抵触心理。可当我们以本着培养核心素养为主开展教学时,学生也沉浸在寓教于乐的快乐中,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3.3创设各种语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对语文情境的创设,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各种视频资料的整合,形成多样性的视频课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中的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关于人教版语文课程中《圆明园的毁灭》的内容时,教师单纯地教导学生学习其中的语句文字,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要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在视频屏幕中进行展示,就可以给学生极大的情感冲击,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己的民族责任感,从而加强学生自身的危机意识,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3.4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渗透道德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道德教育,是培养正确价值观念,提升学生人格魅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内容,陶冶学生情操,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有效运用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强化学生的审美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另外,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积极在课文教学中渗透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增强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如以讲故事的方式,穿插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故事、寓言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下学习的学生,其创造力、自我约束力、个性发展均要比死板的学习完善许多。由此可知,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新知时思想上的提升。在核心素养教学下的学生,寓教于乐,知识能力齐头并进,有趣的学习降低了疲劳度的产生,能够让知识变得有趣起来,促使学习变得丰富多彩,最终得以展现核心素养下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62.
[2]刘玉萍.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J].学周刊,2019(6).
[3]饶鼎新,刘正伟.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拓展性课程建设探索——基于杭州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考察[J].上海教育科研,2018(11).
[4]郑新丽.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培养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