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武健体修身论道传承文化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的民族精神。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2004年4月2日由中宣部与教育部联合出台的文件)精神与推广和普及传统武术的重大举措,学生参与“武术进校园”活动,能通过武术掌握一些相关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的同时领悟中华武术的魅力,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一、激发习武热情,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能否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与学生的活泼、积极参与和高昂的情绪密切相关。武术具有较强的娱乐观赏价值和丰富文化生活的特点,加上武术的套路运动中动作的节奏美,踢、打、摔、拿、跌等巧妙的结合美,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和谐美等运动特色,更能激发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
  武术对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首先,武术套路内容十分丰富,各种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及蹿蹦跳跃等动作,对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改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机能等有良好的效果。其次,武术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它的各种功法、套路及技击方法都具有强筋骨、增体力、调精神之作用,长期锻炼对促进人体肌肉弹性、骨骼、关节韧带以及力量素质、灵敏素质的发展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再者,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是既讲究动作的形体规范,又要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而武术学习中的各种演练就在技术上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了手到眼到,形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达到了学校落实体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学校根据《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的要求,把武术引入课堂,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营造积极、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创新与合理调控武术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练习武术,感受武术给自己身体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武术的兴趣,并能持之以恒地练习武术。同时,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武术表演,增加校园武术的观赏性。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与目前开展的“三点半”课后服务,也可以融入武术元素,为“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学习武术创造有利条件。
  二、感悟武术文化,培养道德情操
  中华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武以观德”“习武以德为先”“来曾巧武先明德”等武训说明了武术历来十分重视武德教育。尚武崇德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已等良好高尚的道德情操。“武术进校园”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在校园中有学习武术、练习武术的机会,更要培养他们的武术涵养,要让武术活动能够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做到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教师在教学武术与开展“武术进校园”的活动中要强化武德教育,一是通过利用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和民族风格促进学生修心养性,形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通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功法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三是通过刚柔相济、形象逼真、变化多端的套路运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四是通过武术对抗性的攻防技术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果断的心理品质;五是在团队合作中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精神境界,做到修身养性,规范举止,品评善恶,培养学生尊师重道、讲礼守信、不凌弱逞强的良好品质,让学生在武术练习的过程中,不但具有吃苦耐劳,坚持不解的精神与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还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领悟习武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狩猎和搏斗中逐渐形成发展了拳打、脚踢、劈、砍、刺等基本的武术攻防技能,具体体现了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身体活动方式。中华武术发展至今,其特有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竞技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功能,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共享的资源。教师在武术进课堂的教学中,要以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渗透。线上通过让学生观看介绍与展示中华武术的视频(如:叶问、李小龙、霍元甲的英雄事迹),从中感悟中华武术文化,体会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学习武术的坚持及英雄人物的事迹与高尚的品德,燃起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线下则在武术技能技巧上充分体现出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独具民族风格的运动形式和练功方法。例如:长举类套路中屈伸、回环、跳跃、翻腾、跌扑等动作,通过内在神情的贯注和呼吸的配合及人体各个器官的参与,锻炼了人体的速度、力量、柔韧、灵巧、耐力等体能,对增强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又如太极拳和许多武术练功方法,都注重调息运气和意念活动,注重动作的舒缓均衡,静中寓动,动中求静,神气内守,内外兼修,长期练习,还能够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内壮外强,延年益寿的目的。
  少年强则国强。“武术进校园”活动吧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让学生掌握一种健身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同时更能作为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在领悟中华武术的魅力的同时,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一、在激发学生阅读期待时渗透本土文化资源  在《桂花雨》(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笔者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以家乡建水的县花——凤凰花来启发学生讨论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师:同学们,每年的五六月份,在我们建水城里的大街小巷,小桂湖
期刊
20多年,桃红柳绿,硕果压枝。她是同行眼中的“最美女校长”。  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始于一片痴心。一路撒种,一路耕耘,随时开花,带着同行的人,踏着泥泞,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1995年7月,窦艳波毕业于昆明师范学校普师专业,被保送到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习。1997年7月,她获评“昆明市优秀毕业生”,被分配到昆明师专附小工作至今。这个看似特简单的履历,其中却隐藏着一段段光辉灿烂的教育往事。
期刊
类比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类比思想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学生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数学认知的发展,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类比思想的教育价值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思考与研究。  一、类比,有助于学生获取新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要学习的新知与相关的旧知沟通联系,目的是通过比较发现新、旧知识之
期刊
正、反比例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六年级下学期解决问题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些解决问题,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实际上都已经接触过。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沟通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为中学的后继学习作好铺垫。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突出思维训练、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就正反比例解决问
期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许多令人惊叹的设计发明都是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合作的结果,例如人工智能在家居领域的普及、多元化理念的服装设计等,不难看出,对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分科教学难以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分科教学将完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分割,看似降低了教师教学的
期刊
【导读】  “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是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内容的实际应用。  对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特殊规律”,教材中并没有明确地给出范例,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却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案例中,来自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的李凤仙老师以“相差数”问题为载体,在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轻松理解了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一些“特殊规律”。赋予了数学知识丰富的表现形式,使学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深度学习是学科教学走向数学核心素养的突出表现,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图构数学、拓展探索空间、优化教学策略、开发作业设计等,引导学生更深更广地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数学,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创新图构数学,提升数学思维  发展学生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图构数学。图构数学是
期刊
爱比克泰德说:“写作就等于流汗,要想工于运笔,就得勤于练笔。”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习作知识,掌握写作技巧,通过合理想象来进行习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启发想象,展开奇思妙想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打破常规,想出新意,并结合语文教材中提供的例子,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出来。如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2的要求是: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奇思妙想,想发明一
期刊
你、我、他,都是“大家”或“大伙”的一分子。说自己,或许也在说大伙;谈自己的,或许也在谈大家的。曾瞄准自己,写了《疏导好自己》《建设好自己》《使用好自己》,谈了谈自己抑或大伙的心绪、能力和用场,以为差不多,又觉得缺了什么。一日,重温美,读了美育部分,幡然开窍——“哦,缺了美育光顾”,何况自己抑或大家都有美的需要。于是,命笔流溢“美育好自己”。  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已是共识。
期刊
在小学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把握住文言文的体式特点,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多元学习、参与体验、质疑思辨,努力实现有“韵味”的教学,让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神韵和活力。  文言文的文本体式特点是语言凝练、意蕴丰赡、音韵和谐;文本内容特点是寓意雋永、言志载道、叙事见长。基于上述特点,笔者认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韵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抑扬有致的“声韵”,激扬宛转之中尽显气韵生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