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激发学生阅读期待时渗透本土文化资源
在《桂花雨》(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笔者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以家乡建水的县花——凤凰花来启发学生讨论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师:同学们,每年的五六月份,在我们建水城里的大街小巷,小桂湖边和广慈湖边有一种花,开得特别的鲜艳,让建水市民和外地游客驻足观看,争先拍照留念。同学们应该对这种花并不陌生,大家可以告诉我这是什么花吗?
生(齐):凤凰花。
师:大家说得很对,就是凤凰花,现在请大家仔细观看一组凤凰花的照片,说一说,当你看到凤凰花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出示一组凤凰花的照片,指名让学生交流)
生1:看到凤凰花,我就想起去年和表哥在广慈湖边拍凤凰花照片的事情,我们拍得很开心,让我很难忘!
生2:每当看到凤凰花,我就想起去世的奶奶,因为奶奶在世时,她很爱看凤凰花,每当凤凰花开时,我们一家人都要带着奶奶到小桂湖或广慈湖去看凤凰花。奶奶看到凤凰花后开心地说:“现在的好日子就像凤凰花一样,过得很红火。”
……
师:同学们看了凤凰花的照片,勾起了这么多的美好回忆,感谢同学们的真情吐露!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琦君写的一篇与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谁来读一遍课题?(指名读课题)请同学们像这位同学一样再齐读一遍课题,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作者都回忆了哪些与桂花相关的事情。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笔者充分挖掘了身边的课程资源,合理地渗透了本土文化资源,既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抓住契机,相机引出学习的课文,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课文,收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二、在教学习作单元时渗透本土文化资源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一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这种习作单元自成体系,由五部分组成,即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基于以上编排體系,教师在教学习作单元时,可以结合身边的本土文化资源,搭建习作单元的学习支架,让学生看得见,想得到,有内容可写,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笔者在教学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初试身手”一课时,先让学生朗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之后启发学生思考:你学习了《太阳》和《松鼠》这两篇课文后,对于写作方法,你有哪些收获?在指名学生交流后笔者小结:“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详细地交流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课文《太阳》的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写出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而作者布封在写《松鼠》时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智敏捷的行为特征及高超的搭窝技巧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初试身手》,看看同学们会不会运用这些方法来写作文。”接着,笔者让学生齐读第一题,明确写作的要求,并出示描写电视塔的句子,让学生读了句子后回答:“这段话是怎样描写电视塔的?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的学生交流:“这段话描写了电视塔的高度和外形。”有的学生交流:“这段话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电视塔的高度,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电视塔的外形。”笔者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国家级风景区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很多的历史建筑,现在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这些说明方法,选择一处我们家乡的历史建筑写一写。”(笔者相机出示家乡朝阳楼、文笔塔、双龙桥等历史建筑的图片供学生选择)在学生习作时,由于家乡的这些历史建筑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是亲自体验并看到过的,他们很快就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写出了一篇篇介绍家乡历史建筑的习作。
三、在教学阅读策略单元时渗透本土文化资源
阅读策略单元的设置,是统编语文教材的亮点之一。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里,共安排了四次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安排了“猜测阅读策略单元”,四年级安排了“提问阅读策略单元”,五年级安排了“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六年级安排了“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这四次阅读策略单元的设置,呈螺旋式上升,既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又教会了学生阅读的方法,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因此,教师在教学阅读策略单元时,要合理利用教材,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如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编排的,编者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前两篇课文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地阅读”来学习课文,相机渗透阅读方法,而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则是让学生带着学到的“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笔者在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有目的地阅读”方法是:浏览课文的方法(跳读和细读),寻找中心句的方法,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查找资料的方法。接着,笔者让学生结合介绍家乡朱家花园的材料完成练习单(练习单上有介绍朱家花园的材料,其中有两篇介绍朱家花园的文章,一篇游览朱家花园的须知,一张朱家花园的平面示意图和阅读任务,阅读任务以表格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练习单上)。(如下图)
由于学生在教学中已经接触过这种表格,加之朱家花园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同学们都游览过,对里面的景点也很熟悉,再结合老师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这张表格。笔者随机请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价。这样教学,既训练了学生有目的阅读的能力,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家乡的宝贵遗产,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教育。
四、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时渗透本土文化资源
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既要让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又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立足文本内容和单元语文要素,合理、巧妙地利用本土资源搭建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在教学过程中拓展。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值得细细揣摩和阅读。但往往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理解的句子,成为学生学习课文的绊脚石。如果教师能联系学生身边的资源相机进行拓展,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如《只有一个地球》(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学生在理解这句话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地球太可爱了,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时,教师可以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还可以结合家乡的实际进行拓展延伸。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出示家乡朝阳楼、文庙、张家花园等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一个可爱又美丽的地方,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历史建筑物,比如朝阳楼、文庙、张家花园等,为了让这些历史建筑物保存下来,留住昔日的辉煌,每年政府都要进行维修。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政府和人们不保护这些历史建筑物,现在我们和后人还能看到它们的雄伟壮观吗?所以,我们家乡的这些历史建筑物太美丽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样的道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在太空中看上去很美丽可爱,但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没有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资源,地球总有一天也会破碎。所以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此时的拓展延伸,笔者抓住“可爱”和“破碎”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理解,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要保护好家乡的历史文物,还进一步体会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感受到了语言表达的生动,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2.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进行拓展。在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刻,有智慧的教师会把教学向课外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让语文学习不间断。如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三篇民间故事,即《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民间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们通过口耳相传传下来的,作者就是人民群众。在教学时,教师要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如笔者在教学《牛郎织女(二)》的结课环节时,联系建水的民间故事进行了拓展:“同学们,我们家乡建水也有很多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流传了数百年上千年,就像陈年老酒,让人越品越耐人尋味。请介绍一下你听到的建水的民间故事。”经过指名交流介绍,学生们说出了《疯窑陈》《狗咬吕洞宾》《村姑对秀才》等建水的民间故事,笔者及时引导学生:“这些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可以说是建水人百听不厌的,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民间故事大胆想象,进行创编,看谁讲的民间故事最有趣,最能吸引同学们!”在学生讲述建水的民间故事后笔者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课后要求:“刚才听了同学们讲的建水民间故事,的确很精彩,非常吸引人,这些民间故事体现了建水的历史文化,作为建水的一个小公民,应该了解家乡的一些民间文化,这也是爱家乡的一种表现,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开展活动,采访建水的一些老人,请他们讲一讲建水的民间故事,搜集建水的民间故事,做一个热爱家乡文化的好学生。”笔者在结课尾环节合理渗透了建水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到教学中,在创造性地讲述建水的民间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凸显了教材编者的意图。
在《桂花雨》(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笔者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以家乡建水的县花——凤凰花来启发学生讨论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进行了有效的铺垫。
师:同学们,每年的五六月份,在我们建水城里的大街小巷,小桂湖边和广慈湖边有一种花,开得特别的鲜艳,让建水市民和外地游客驻足观看,争先拍照留念。同学们应该对这种花并不陌生,大家可以告诉我这是什么花吗?
生(齐):凤凰花。
师:大家说得很对,就是凤凰花,现在请大家仔细观看一组凤凰花的照片,说一说,当你看到凤凰花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出示一组凤凰花的照片,指名让学生交流)
生1:看到凤凰花,我就想起去年和表哥在广慈湖边拍凤凰花照片的事情,我们拍得很开心,让我很难忘!
生2:每当看到凤凰花,我就想起去世的奶奶,因为奶奶在世时,她很爱看凤凰花,每当凤凰花开时,我们一家人都要带着奶奶到小桂湖或广慈湖去看凤凰花。奶奶看到凤凰花后开心地说:“现在的好日子就像凤凰花一样,过得很红火。”
……
师:同学们看了凤凰花的照片,勾起了这么多的美好回忆,感谢同学们的真情吐露!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琦君写的一篇与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谁来读一遍课题?(指名读课题)请同学们像这位同学一样再齐读一遍课题,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作者都回忆了哪些与桂花相关的事情。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笔者充分挖掘了身边的课程资源,合理地渗透了本土文化资源,既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抓住契机,相机引出学习的课文,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课文,收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二、在教学习作单元时渗透本土文化资源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一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这种习作单元自成体系,由五部分组成,即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基于以上编排體系,教师在教学习作单元时,可以结合身边的本土文化资源,搭建习作单元的学习支架,让学生看得见,想得到,有内容可写,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笔者在教学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初试身手”一课时,先让学生朗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之后启发学生思考:你学习了《太阳》和《松鼠》这两篇课文后,对于写作方法,你有哪些收获?在指名学生交流后笔者小结:“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详细地交流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方法,课文《太阳》的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写出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而作者布封在写《松鼠》时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松鼠乖巧驯良的外形特点、机智敏捷的行为特征及高超的搭窝技巧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初试身手》,看看同学们会不会运用这些方法来写作文。”接着,笔者让学生齐读第一题,明确写作的要求,并出示描写电视塔的句子,让学生读了句子后回答:“这段话是怎样描写电视塔的?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的学生交流:“这段话描写了电视塔的高度和外形。”有的学生交流:“这段话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电视塔的高度,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电视塔的外形。”笔者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国家级风景区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很多的历史建筑,现在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这些说明方法,选择一处我们家乡的历史建筑写一写。”(笔者相机出示家乡朝阳楼、文笔塔、双龙桥等历史建筑的图片供学生选择)在学生习作时,由于家乡的这些历史建筑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是亲自体验并看到过的,他们很快就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写出了一篇篇介绍家乡历史建筑的习作。
三、在教学阅读策略单元时渗透本土文化资源
阅读策略单元的设置,是统编语文教材的亮点之一。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里,共安排了四次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安排了“猜测阅读策略单元”,四年级安排了“提问阅读策略单元”,五年级安排了“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六年级安排了“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这四次阅读策略单元的设置,呈螺旋式上升,既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又教会了学生阅读的方法,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因此,教师在教学阅读策略单元时,要合理利用教材,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如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编排的,编者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前两篇课文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地阅读”来学习课文,相机渗透阅读方法,而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则是让学生带着学到的“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笔者在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有目的地阅读”方法是:浏览课文的方法(跳读和细读),寻找中心句的方法,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查找资料的方法。接着,笔者让学生结合介绍家乡朱家花园的材料完成练习单(练习单上有介绍朱家花园的材料,其中有两篇介绍朱家花园的文章,一篇游览朱家花园的须知,一张朱家花园的平面示意图和阅读任务,阅读任务以表格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练习单上)。(如下图)
由于学生在教学中已经接触过这种表格,加之朱家花园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同学们都游览过,对里面的景点也很熟悉,再结合老师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这张表格。笔者随机请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价。这样教学,既训练了学生有目的阅读的能力,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家乡的宝贵遗产,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教育。
四、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时渗透本土文化资源
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既要让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又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立足文本内容和单元语文要素,合理、巧妙地利用本土资源搭建学习平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在教学过程中拓展。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值得细细揣摩和阅读。但往往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理解的句子,成为学生学习课文的绊脚石。如果教师能联系学生身边的资源相机进行拓展,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如《只有一个地球》(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学生在理解这句话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地球太可爱了,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时,教师可以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还可以结合家乡的实际进行拓展延伸。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出示家乡朝阳楼、文庙、张家花园等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一个可爱又美丽的地方,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历史建筑物,比如朝阳楼、文庙、张家花园等,为了让这些历史建筑物保存下来,留住昔日的辉煌,每年政府都要进行维修。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政府和人们不保护这些历史建筑物,现在我们和后人还能看到它们的雄伟壮观吗?所以,我们家乡的这些历史建筑物太美丽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同样的道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在太空中看上去很美丽可爱,但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没有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资源,地球总有一天也会破碎。所以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此时的拓展延伸,笔者抓住“可爱”和“破碎”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理解,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要保护好家乡的历史文物,还进一步体会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感受到了语言表达的生动,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2.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进行拓展。在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刻,有智慧的教师会把教学向课外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让语文学习不间断。如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三篇民间故事,即《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民间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们通过口耳相传传下来的,作者就是人民群众。在教学时,教师要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如笔者在教学《牛郎织女(二)》的结课环节时,联系建水的民间故事进行了拓展:“同学们,我们家乡建水也有很多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流传了数百年上千年,就像陈年老酒,让人越品越耐人尋味。请介绍一下你听到的建水的民间故事。”经过指名交流介绍,学生们说出了《疯窑陈》《狗咬吕洞宾》《村姑对秀才》等建水的民间故事,笔者及时引导学生:“这些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可以说是建水人百听不厌的,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民间故事大胆想象,进行创编,看谁讲的民间故事最有趣,最能吸引同学们!”在学生讲述建水的民间故事后笔者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课后要求:“刚才听了同学们讲的建水民间故事,的确很精彩,非常吸引人,这些民间故事体现了建水的历史文化,作为建水的一个小公民,应该了解家乡的一些民间文化,这也是爱家乡的一种表现,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开展活动,采访建水的一些老人,请他们讲一讲建水的民间故事,搜集建水的民间故事,做一个热爱家乡文化的好学生。”笔者在结课尾环节合理渗透了建水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到教学中,在创造性地讲述建水的民间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凸显了教材编者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