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许多令人惊叹的设计发明都是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合作的结果,例如人工智能在家居领域的普及、多元化理念的服装设计等,不难看出,对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分科教学难以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分科教学将完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分割,看似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实则割裂了事物本身内在的固有联系,不利于学生整体系统地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将难以建立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难以从多方面的角度思考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此基础上,许多学校纷纷响应政策设置了综合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单独设置的综合课程往往流于形式,成为“副科”,因此,设置跨学科主题教学势在必行。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指通过一个主题或话题,同时将多门学科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思维品質等有意识地组合在一起,融会贯通、交叉渗透,通过自然的交叉互汇,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它不拘泥于课堂形式及科目,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与主题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以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学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为例探索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
二、小学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以“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为例
1.跨学科主题的确定
跨学科主题的确定是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第一步。跨学科主题教学强调通过不同学科有机地融合贯通,在一个教学单元中实现多门学科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主题的选择应具有以下特征:从学生视角出发,小学跨学科主题应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共鸣的主题;从教学内容出发,跨学科主题教学应涉及语文、数学、音乐等多科教学内容,多方位诠释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并以主题为线索对各科教学资源进行灵活整合,而非简单的堆砌叠加;从核心素养落实点出发,主题的选择应涵盖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应具有积极向上的能量,应能够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珍惜时间,保护环境等。
“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这一主题构想来源于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学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语文教师潘萍在研磨苏教版五级下册第20课《七律·长征》时,反思以往的教学经验大多是结合视频等资源带领学生学习诗中字词句的含义,体会长征精神,但由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潘老师发现“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好涉及小学数学中的路程、速度、时间等概念,于是在研讨活动时向数学教师请教是否可以结合数学课程拉近学生与长征之间的距离,得到沈俊杰老师的积极响应,一番讨论之后,最终确定以语文、数学、音乐三科为一个大教学单元,以“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为主题对五年级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
2.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主题确定之后,要结合各科教学材料选取能够与主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由于分科教学打乱了知识本身的完整性,故同一事物涉及的相关知识在不同的科目教材中呈现的时间、方式等有所不同,故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各科教材中的知识、方法进行选择及改造,使之融入主题,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数学、音乐基础知识,掌握了各个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对于主题教学中的语文学科内容——《七律·长征》,学生在此之前已学习过诗歌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诗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具备学习此内容的知识基础。对于数学学科,五年级教材中未出现与长征精神相关的教学资源,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涉及的路程、时间、速度等概念在数学教材中早已体现,学生已经掌握并能通过具体数据计算三者之间的联系,此外,小数、整数的乘除法运算及实际意义;时间的换算;估算等知识也是五年级学生所掌握的,因此,主题教学中的数学学科内容为从长征的角度,通过数据的运算及实际意义的理解来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是一堂整理与复习课。对于音乐学科,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歌词、歌曲的韵律等理解歌曲作者要传达的感情,能够产生一定的共鸣体验。
3.教学目标确定
跨学科主题教学将多门学科有意识地组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主题展开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跨学科主题的教学目标应具有全局观念,即通过各科教学从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层面提升学生对主题的整体掌握。
“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跨学科主题教学总目标为:从语文、数学、音乐三方面,带领学生回顾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在语文教学单元中,学生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理解诗句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英勇精神,以及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在数学教学单元中,让学生从红军长征所走过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牺牲的人数等数据直观感受长征的艰难险阻,弘扬长征精神。
在音乐教学单元中,学生通过欣赏歌曲、舞蹈,感受艺术的魅力,从感官层面升华主题。
4.教学实施过程
跨学科主题教学不拘泥于课堂形式及科目,在实施教学时,依据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认知发展逻辑顺序,合理安排课时,使整个教学单元完整、流畅。
根据对学生学情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目标的设计,对“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教学实施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①教师朗诵《苦难岁月》。②数学教学单元——《长征里的数学》,课前谈话了解学生参与田径运动情况及感受,引入长征并观看片段视频;复习单位换算,二万五千里转换为千米;从路程角度出发,通过估算比较数据大小,如长征路程相当于昆明到大理路程的几倍?相当于跑多少次马拉松?相当于学生每天跑步的路程数的几倍?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几圈等,巩固理解除法的现实意义;从时间及速度角度,计算红军行走的速度,若老师每天行走5公里,多长时间能走完长征路?同时巩固复合单位的应用;最后,呈现红军总牺牲人数,计算平均每天牺牲人数、每走一千米牺牲人数等问题,让学生深切感受红军战士们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③播放视频《向革命先烈致敬》介绍长征其他相关数据,如战士年龄等。
第二课时:①语文教学单元——《七律·長征》,【创设氛围,激情导入】鼓励学生表达第一课时的学习感受,引入《七律·长征》;【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认识字词并理解难词意思;【精度理解,品味赏析】品味诗中对“山、水”等的写作手法,介绍智取金沙江、恶战大渡河两大战役,感受红军战士们勇斗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拓展延伸,感受伟人风采】展现毛主席其他长征作品,感受伟人风采。【找七律特点】由《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到韶山》三首诗中,根据格式对比,找七律特点;【悟长征,感受新长征精神】长征已经结束,但长征精神永远留存,引导学生向革命先烈们学习,弘扬新时代长征精神,更努力,更拼搏。②欣赏音乐《美丽中国》,欣赏舞蹈《芳华》。
三、教学反馈
在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学开展“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之后,对参与教学活动的部分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及测试,得出以下反馈:从学生反馈来看,跨学科主题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相较分科教学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更全面;从教师反馈来看,许多教师反映跨学科主题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跨越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但对执教教师要求较高,教学准备难度较大,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本次活动中的数学教学单元,不同于以往的复习整理课,教师需在课前做大量关于红军长征数据及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结准备,是一堂关于长征主题的开发课程。
四、总结与反思
做好反思,关注学生,为主题选择奠定基础。以本次跨学科主题教学为例,选择主题的灵感来源于授课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及善于思考改变教学的态度,当分科教材呈现的内容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时,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主题教学的形式结合其他学科共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如,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学开展的另一个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春天的故事”,以改革开放作为主题,将语文教材中《在大海中永生》及拓展选文《怀念小平》的内容与数学教材中折线统计图的内容进行融合,让学生深切的感受邓小平爷爷改革开放的壮举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统筹规划,做好内容整合,合理安排课时。跨学科主题教学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要将分开的知识整合,势必就要对原有的知识呈现方式等做出选择及重构,进行合理的安排,得到1+1>2的教学效果。
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全面发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本学科专业素养过硬,还要求更多的涉猎其他学科,从原有的“术业专攻型”教师转型为“一专多能型”教师。
完善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发展。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指标,本次教学活动采取的评价机制一为对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二为从学生的作业中得到反馈,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评价机制,因此,要做好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还需不断探索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许多令人惊叹的设计发明都是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合作的结果,例如人工智能在家居领域的普及、多元化理念的服装设计等,不难看出,对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分科教学难以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分科教学将完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分割,看似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实则割裂了事物本身内在的固有联系,不利于学生整体系统地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将难以建立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难以从多方面的角度思考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此基础上,许多学校纷纷响应政策设置了综合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单独设置的综合课程往往流于形式,成为“副科”,因此,设置跨学科主题教学势在必行。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指通过一个主题或话题,同时将多门学科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思维品質等有意识地组合在一起,融会贯通、交叉渗透,通过自然的交叉互汇,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它不拘泥于课堂形式及科目,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与主题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以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学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为例探索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
二、小学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以“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为例
1.跨学科主题的确定
跨学科主题的确定是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第一步。跨学科主题教学强调通过不同学科有机地融合贯通,在一个教学单元中实现多门学科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主题的选择应具有以下特征:从学生视角出发,小学跨学科主题应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出发点,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共鸣的主题;从教学内容出发,跨学科主题教学应涉及语文、数学、音乐等多科教学内容,多方位诠释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并以主题为线索对各科教学资源进行灵活整合,而非简单的堆砌叠加;从核心素养落实点出发,主题的选择应涵盖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应具有积极向上的能量,应能够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珍惜时间,保护环境等。
“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这一主题构想来源于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学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语文教师潘萍在研磨苏教版五级下册第20课《七律·长征》时,反思以往的教学经验大多是结合视频等资源带领学生学习诗中字词句的含义,体会长征精神,但由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潘老师发现“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好涉及小学数学中的路程、速度、时间等概念,于是在研讨活动时向数学教师请教是否可以结合数学课程拉近学生与长征之间的距离,得到沈俊杰老师的积极响应,一番讨论之后,最终确定以语文、数学、音乐三科为一个大教学单元,以“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为主题对五年级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
2.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主题确定之后,要结合各科教学材料选取能够与主题相关联的教学内容,由于分科教学打乱了知识本身的完整性,故同一事物涉及的相关知识在不同的科目教材中呈现的时间、方式等有所不同,故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各科教材中的知识、方法进行选择及改造,使之融入主题,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数学、音乐基础知识,掌握了各个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对于主题教学中的语文学科内容——《七律·长征》,学生在此之前已学习过诗歌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诗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具备学习此内容的知识基础。对于数学学科,五年级教材中未出现与长征精神相关的教学资源,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涉及的路程、时间、速度等概念在数学教材中早已体现,学生已经掌握并能通过具体数据计算三者之间的联系,此外,小数、整数的乘除法运算及实际意义;时间的换算;估算等知识也是五年级学生所掌握的,因此,主题教学中的数学学科内容为从长征的角度,通过数据的运算及实际意义的理解来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是一堂整理与复习课。对于音乐学科,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歌词、歌曲的韵律等理解歌曲作者要传达的感情,能够产生一定的共鸣体验。
3.教学目标确定
跨学科主题教学将多门学科有意识地组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主题展开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跨学科主题的教学目标应具有全局观念,即通过各科教学从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层面提升学生对主题的整体掌握。
“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跨学科主题教学总目标为:从语文、数学、音乐三方面,带领学生回顾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在语文教学单元中,学生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理解诗句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英勇精神,以及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在数学教学单元中,让学生从红军长征所走过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牺牲的人数等数据直观感受长征的艰难险阻,弘扬长征精神。
在音乐教学单元中,学生通过欣赏歌曲、舞蹈,感受艺术的魅力,从感官层面升华主题。
4.教学实施过程
跨学科主题教学不拘泥于课堂形式及科目,在实施教学时,依据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认知发展逻辑顺序,合理安排课时,使整个教学单元完整、流畅。
根据对学生学情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目标的设计,对“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教学实施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①教师朗诵《苦难岁月》。②数学教学单元——《长征里的数学》,课前谈话了解学生参与田径运动情况及感受,引入长征并观看片段视频;复习单位换算,二万五千里转换为千米;从路程角度出发,通过估算比较数据大小,如长征路程相当于昆明到大理路程的几倍?相当于跑多少次马拉松?相当于学生每天跑步的路程数的几倍?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几圈等,巩固理解除法的现实意义;从时间及速度角度,计算红军行走的速度,若老师每天行走5公里,多长时间能走完长征路?同时巩固复合单位的应用;最后,呈现红军总牺牲人数,计算平均每天牺牲人数、每走一千米牺牲人数等问题,让学生深切感受红军战士们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③播放视频《向革命先烈致敬》介绍长征其他相关数据,如战士年龄等。
第二课时:①语文教学单元——《七律·長征》,【创设氛围,激情导入】鼓励学生表达第一课时的学习感受,引入《七律·长征》;【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认识字词并理解难词意思;【精度理解,品味赏析】品味诗中对“山、水”等的写作手法,介绍智取金沙江、恶战大渡河两大战役,感受红军战士们勇斗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拓展延伸,感受伟人风采】展现毛主席其他长征作品,感受伟人风采。【找七律特点】由《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到韶山》三首诗中,根据格式对比,找七律特点;【悟长征,感受新长征精神】长征已经结束,但长征精神永远留存,引导学生向革命先烈们学习,弘扬新时代长征精神,更努力,更拼搏。②欣赏音乐《美丽中国》,欣赏舞蹈《芳华》。
三、教学反馈
在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学开展“教学形态的爱国情怀”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之后,对参与教学活动的部分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及测试,得出以下反馈:从学生反馈来看,跨学科主题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相较分科教学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更全面;从教师反馈来看,许多教师反映跨学科主题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跨越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但对执教教师要求较高,教学准备难度较大,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本次活动中的数学教学单元,不同于以往的复习整理课,教师需在课前做大量关于红军长征数据及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结准备,是一堂关于长征主题的开发课程。
四、总结与反思
做好反思,关注学生,为主题选择奠定基础。以本次跨学科主题教学为例,选择主题的灵感来源于授课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及善于思考改变教学的态度,当分科教材呈现的内容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时,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主题教学的形式结合其他学科共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如,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学开展的另一个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春天的故事”,以改革开放作为主题,将语文教材中《在大海中永生》及拓展选文《怀念小平》的内容与数学教材中折线统计图的内容进行融合,让学生深切的感受邓小平爷爷改革开放的壮举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统筹规划,做好内容整合,合理安排课时。跨学科主题教学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要将分开的知识整合,势必就要对原有的知识呈现方式等做出选择及重构,进行合理的安排,得到1+1>2的教学效果。
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全面发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本学科专业素养过硬,还要求更多的涉猎其他学科,从原有的“术业专攻型”教师转型为“一专多能型”教师。
完善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发展。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指标,本次教学活动采取的评价机制一为对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二为从学生的作业中得到反馈,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评价机制,因此,要做好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还需不断探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