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我国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3.5万亿元;实现增加值3.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4%,实现利润总额4818亿元。随着新一轮的城镇化的启动,建筑业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会更加凸显。
关键词:建筑业 集约化管理
1、我国建筑业的现状
但另一方面,当前建筑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方式落后,技术进步缓慢,人员素质总体水平不高,推动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艰巨。建筑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因此,如何改变建筑企业的经营模式,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是当前做好行业发展工作,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我国建筑业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也必然跟着演化、升级,以适应更高级别的经济形态,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也是必然的。根据发达国家建筑业发展的经验,今后我国建筑业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向着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管理型企业转变。由于建筑产品的单件性、产生的流动性、季节性、受环境影响性等特点,使建筑业生产技术标准化和机械化程度低,因此,建筑业本质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技术进步较慢的一个行业。由于上述原因,施工老板这种小生产者组织形式还会在一定时期继续存在,但这种生产方式毕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首先,这种小生产方式不利于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挂靠人所组建的项目管理班子是围绕项目组建的,项目一旦结束,这个项目班子的成员就解散了,去寻找另外的雇主了。他们没有时间、没有义务、也没兴趣去总结项目管理的得失,好的经验得不到传承,不成功的教训得不到很好的汲取,而企业的经营是持续的,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总结项目管理的各方面的经验教训。而由于以包代管现象的存在,企业的管理技术优势也无法在挂靠项目上得到应用的发挥。其次,挂靠项目的工程利润被挂靠人赚取了,被挂靠企业仅仅收取管理费,使得企业资金积累较少。没有资本的积累就没办法吸引到合适的人才、无法承揽的合适的项目,建筑企业之所以接受挂靠,缺少资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因此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得不到发展,没有实力,也就只有继续接受别人的挂靠,这是个恶性循环,转型升级也就无从谈起。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工程建设的总体规模和单体规模都在不断增大,建筑业又必须跟随时代特征,逐渐向集约化、大规模化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转型,向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变。
阜阳市地处皖西北,以传统农业为主要产业,全市户籍人口1014万人,居安徽省首位,其中农业人口846万人。外出务工人员254万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的占到30%。2011年阜阳市GDP85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44.38亿元、房地产投资76.9亿元。
2012年阜阳市城区(不含下辖5个县)已签订的工程合同金额为28.5亿元,每个企业平均合同额仅为1938万元,而其中外地进境施工企业拿走了合同总额的60%(数据来源:阜阳市建筑业管理处业务台账),过度竞争特征十分显著。
3、对策和建议
3.1、加强银企合作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资金匮乏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而由于各种各样的保证金、工程垫资等因素影响,使得建筑业企业的资金压力就更大。政府能为中小建筑业企业搭建融资平台,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资金有了保障,建筑企业就可以自己直接承揽工程项目,采取集约化的项目管理方式,也采取BT、BOT等经营模式,变生产建筑产品为经营建筑商品,为建筑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加强项目管理
针对施工企业项目分散,各个项目部距离总部比较远以及项目现场复杂、流动性大、涉及的关联环节较多,不可控风险多,企业集中管理难度大等业务特点,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优势,对工程项目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提高项目施工的综合配套管理能力,加强对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等的控制能力,以及对合同、变更、支付、资金等的管理能力,有效的解决施工企业分散作业与集中管理的矛盾,解决工程项目管理的委托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为实现公司直营项目搭建信息平台。
3.3、建立信用体系
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自发的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当前信用缺失已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障碍。市场经济是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还是原始的一对一的交换时,信息是充分的、确定的,而当市场规模扩大以后,信息就变得不那么充分了,不确定性增大了,人与人在进行交换时就会产生不信任感。这时就需要建立一定形式的信用体系,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第一步,要靠政府推动。我国有明目繁多的行政许可,政府各部门掌握着大量的企业信息,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市场行为信息、人员信息、项目信息等等,目前在我国政府部门有权威、有能力、有条件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库。建立诚信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国的政府官员的权利受到的约束较小,他们往往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信息进行寻租,因此,要整合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把信息收集、整理、发布规范化、法制化。
第二步,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政府也会失灵,政府一旦失灵,破坏力会更大,纠正起来会更困难。因此,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更多地要依靠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当一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以后,企业诚信经营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违背诚信所获得收益时,企业自然就会有动力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当全社会形成守信受奖、失信受罚的机制后,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长期化,自然会注重自身信誉的建立,在产品质量、增值服务、售后服务等等各方面都会信守契约,并会通过积极创新,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树立企业自己的品牌。就建筑业来讲,企业自然就会自动杜绝转包、挂靠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改变过去那种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集约化经营,从而推动建筑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建筑业 集约化管理
1、我国建筑业的现状
但另一方面,当前建筑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方式落后,技术进步缓慢,人员素质总体水平不高,推动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艰巨。建筑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因此,如何改变建筑企业的经营模式,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是当前做好行业发展工作,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我国建筑业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也必然跟着演化、升级,以适应更高级别的经济形态,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也是必然的。根据发达国家建筑业发展的经验,今后我国建筑业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向着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管理型企业转变。由于建筑产品的单件性、产生的流动性、季节性、受环境影响性等特点,使建筑业生产技术标准化和机械化程度低,因此,建筑业本质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技术进步较慢的一个行业。由于上述原因,施工老板这种小生产者组织形式还会在一定时期继续存在,但这种生产方式毕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首先,这种小生产方式不利于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挂靠人所组建的项目管理班子是围绕项目组建的,项目一旦结束,这个项目班子的成员就解散了,去寻找另外的雇主了。他们没有时间、没有义务、也没兴趣去总结项目管理的得失,好的经验得不到传承,不成功的教训得不到很好的汲取,而企业的经营是持续的,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总结项目管理的各方面的经验教训。而由于以包代管现象的存在,企业的管理技术优势也无法在挂靠项目上得到应用的发挥。其次,挂靠项目的工程利润被挂靠人赚取了,被挂靠企业仅仅收取管理费,使得企业资金积累较少。没有资本的积累就没办法吸引到合适的人才、无法承揽的合适的项目,建筑企业之所以接受挂靠,缺少资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因此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得不到发展,没有实力,也就只有继续接受别人的挂靠,这是个恶性循环,转型升级也就无从谈起。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工程建设的总体规模和单体规模都在不断增大,建筑业又必须跟随时代特征,逐渐向集约化、大规模化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转型,向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变。
阜阳市地处皖西北,以传统农业为主要产业,全市户籍人口1014万人,居安徽省首位,其中农业人口846万人。外出务工人员254万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的占到30%。2011年阜阳市GDP85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44.38亿元、房地产投资76.9亿元。
2012年阜阳市城区(不含下辖5个县)已签订的工程合同金额为28.5亿元,每个企业平均合同额仅为1938万元,而其中外地进境施工企业拿走了合同总额的60%(数据来源:阜阳市建筑业管理处业务台账),过度竞争特征十分显著。
3、对策和建议
3.1、加强银企合作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资金匮乏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而由于各种各样的保证金、工程垫资等因素影响,使得建筑业企业的资金压力就更大。政府能为中小建筑业企业搭建融资平台,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资金有了保障,建筑企业就可以自己直接承揽工程项目,采取集约化的项目管理方式,也采取BT、BOT等经营模式,变生产建筑产品为经营建筑商品,为建筑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加强项目管理
针对施工企业项目分散,各个项目部距离总部比较远以及项目现场复杂、流动性大、涉及的关联环节较多,不可控风险多,企业集中管理难度大等业务特点,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优势,对工程项目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提高项目施工的综合配套管理能力,加强对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等的控制能力,以及对合同、变更、支付、资金等的管理能力,有效的解决施工企业分散作业与集中管理的矛盾,解决工程项目管理的委托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为实现公司直营项目搭建信息平台。
3.3、建立信用体系
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自发的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当前信用缺失已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障碍。市场经济是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还是原始的一对一的交换时,信息是充分的、确定的,而当市场规模扩大以后,信息就变得不那么充分了,不确定性增大了,人与人在进行交换时就会产生不信任感。这时就需要建立一定形式的信用体系,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第一步,要靠政府推动。我国有明目繁多的行政许可,政府各部门掌握着大量的企业信息,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市场行为信息、人员信息、项目信息等等,目前在我国政府部门有权威、有能力、有条件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库。建立诚信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国的政府官员的权利受到的约束较小,他们往往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信息进行寻租,因此,要整合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把信息收集、整理、发布规范化、法制化。
第二步,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政府也会失灵,政府一旦失灵,破坏力会更大,纠正起来会更困难。因此,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更多地要依靠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当一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以后,企业诚信经营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违背诚信所获得收益时,企业自然就会有动力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当全社会形成守信受奖、失信受罚的机制后,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长期化,自然会注重自身信誉的建立,在产品质量、增值服务、售后服务等等各方面都会信守契约,并会通过积极创新,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树立企业自己的品牌。就建筑业来讲,企业自然就会自动杜绝转包、挂靠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改变过去那种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集约化经营,从而推动建筑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