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蛙声十里出山泉》是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在1951年为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画面极具想象力,不见青蛙,却闻蛙声,用几只畅游的蝌蚪表现蛙声,其特殊的联想手法,表现的恰到好处,动静结合,实乃绝妙的构思。而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则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蛙声十里出山泉》出发,分析美术作品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蛙声十里出山泉》;高中;美术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又要迎合艺术欣赏的特征来设计教学程序和步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笔者尝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兴趣——心动,仔细观察——眼动,语言描述——口动,身心体验——脑动,着手实践——手动。使学生在观察中去想象,去思维,去评述,去体验,加深对美术作品的再认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达到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老先生所绘,在其作品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看到《蛙声十里出山泉》,引人入胜,画面生动,几只蝌蚪逆流而上,其中齐白石老先生对于蝌蚪的描绘惟妙惟肖,画法精湛,让静止的画面给人以动感,就好似蝌蚪已经在画面上活蹦乱跳起来了,在水中欢快的畅游。对于溪流的描绘,齐白石老先生采用了线条式的勾勒手法,线条是那么流畅,那么柔美,好像在画面上的涓涓细流一样,还仿佛听到了“哗啦啦,哗啦啦”的流水声,让人身临其境,从而衬托出了隐隐的青蛙叫声。慢慢地由远到近,最后直到青蛙叫声响彻云霄。给人一种无限的回味与亲切。仿佛置身在画面之中,欣赏着淋漓尽致的美景,听着这轻快而优美的流水声,喝着那美酒。画中可缺少不了面,一缺少面就显得画面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再怎么好也没有轻快感。本画的面就用在了山石上,感到有轻有重,下笔明确。整个画面因山石而舞动起来仅这幅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
每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创作故事,当然,《蛙声十里出山泉》也不例外。偶然的一次,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老舍先生去齐白石老先生家做客,在聊得兴起的时候,老舍先生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一首诗,从中选取了一句,让齐白石老先生以这句诗为题做一幅画,来表达诗中的意境,而这句诗就是——“蛙声十里出山泉”。
说到绘画,好多人会想,这样的主题肯定难不倒齐白石老先生,因为齐老先生是绘画大家,绘画方面应该没有什么能难倒他。其实不然,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存在很大的难度,更何况它涉及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1],这样的话,如果构思不好那就表达不出来其中的意境与真谛。
作为艺术大家,齐白石经过认真琢磨,决定以蝌蚪来代表蛙声,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通过静态的画面表现出深远的意境。把蛙声这种听觉感受运用绘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画卷上,完成了听觉与视觉之间美轮美奂的转化。
当画作完成之后,老舍先生成了它的第一个鉴赏者。老舍先生看到画作的第一感觉是惊为天人,仿佛蛙声随着画面的展开扑面而来。展开画卷,迎面而来的是一条急流,夹在山涧之中,溪流之中六只蝌蚪在欢快的玩耍、嬉闹,好似刚离开的家孩子一般,天真无邪。整个画面虽没有青蛙的身影,但是齐白石老先生通过幼小的蝌蚪,让人联想到青蛙的叫声,再结合奔腾的泉水声,真正做到动静结合,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齐白石老先生通过自己几十年的创作素养,以诗人的情怀结合文人的气质创作出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完美阐释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韵味。就如张光明在其文章《简析〈蛙声十里出山泉〉》所说:“齐白石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驾驭的游刃有余,对‘时’‘空’的掌握和处理表现得闲庭信步。”[2]
现如今的美术作品,有些作品平淡无奇,缺少韵味,或者是没有情节性,纯粹表达的是很表面的一些东西,食之无味,加之学生不太熟悉作品和作者,因而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并不十分感兴趣。加之教师如果仅从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美因素去分析,显然他们是不太愿听的。而《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为优秀的画作,在美术教学中经常讲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从画作的创作背景出发,从情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因为学生一旦能深入一个画作之中,那他们就能感受到当时创作者的感受和思想,这样他们就真正能做到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从而学习优秀创作者的创作方式和方法。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是用眼睛欣赏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直观的和形象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首先要使所选择的美术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苏军国.《蛙声十里出山泉》赏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1(1).
[2]张光明.简析《蛙声十里出山泉》[J].美术之友,1998(4).
(编辑:李艳松)
【关键词】《蛙声十里出山泉》;高中;美术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又要迎合艺术欣赏的特征来设计教学程序和步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笔者尝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兴趣——心动,仔细观察——眼动,语言描述——口动,身心体验——脑动,着手实践——手动。使学生在观察中去想象,去思维,去评述,去体验,加深对美术作品的再认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达到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老先生所绘,在其作品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看到《蛙声十里出山泉》,引人入胜,画面生动,几只蝌蚪逆流而上,其中齐白石老先生对于蝌蚪的描绘惟妙惟肖,画法精湛,让静止的画面给人以动感,就好似蝌蚪已经在画面上活蹦乱跳起来了,在水中欢快的畅游。对于溪流的描绘,齐白石老先生采用了线条式的勾勒手法,线条是那么流畅,那么柔美,好像在画面上的涓涓细流一样,还仿佛听到了“哗啦啦,哗啦啦”的流水声,让人身临其境,从而衬托出了隐隐的青蛙叫声。慢慢地由远到近,最后直到青蛙叫声响彻云霄。给人一种无限的回味与亲切。仿佛置身在画面之中,欣赏着淋漓尽致的美景,听着这轻快而优美的流水声,喝着那美酒。画中可缺少不了面,一缺少面就显得画面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再怎么好也没有轻快感。本画的面就用在了山石上,感到有轻有重,下笔明确。整个画面因山石而舞动起来仅这幅画的创作就非同一般。
每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创作故事,当然,《蛙声十里出山泉》也不例外。偶然的一次,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老舍先生去齐白石老先生家做客,在聊得兴起的时候,老舍先生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一首诗,从中选取了一句,让齐白石老先生以这句诗为题做一幅画,来表达诗中的意境,而这句诗就是——“蛙声十里出山泉”。
说到绘画,好多人会想,这样的主题肯定难不倒齐白石老先生,因为齐老先生是绘画大家,绘画方面应该没有什么能难倒他。其实不然,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存在很大的难度,更何况它涉及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它是一个文学家和一个书画家在艺术领域对高层次艺术理论的共同探讨[1],这样的话,如果构思不好那就表达不出来其中的意境与真谛。
作为艺术大家,齐白石经过认真琢磨,决定以蝌蚪来代表蛙声,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通过静态的画面表现出深远的意境。把蛙声这种听觉感受运用绘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画卷上,完成了听觉与视觉之间美轮美奂的转化。
当画作完成之后,老舍先生成了它的第一个鉴赏者。老舍先生看到画作的第一感觉是惊为天人,仿佛蛙声随着画面的展开扑面而来。展开画卷,迎面而来的是一条急流,夹在山涧之中,溪流之中六只蝌蚪在欢快的玩耍、嬉闹,好似刚离开的家孩子一般,天真无邪。整个画面虽没有青蛙的身影,但是齐白石老先生通过幼小的蝌蚪,让人联想到青蛙的叫声,再结合奔腾的泉水声,真正做到动静结合,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齐白石老先生通过自己几十年的创作素养,以诗人的情怀结合文人的气质创作出了如此优美的意境,完美阐释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韵味。就如张光明在其文章《简析〈蛙声十里出山泉〉》所说:“齐白石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驾驭的游刃有余,对‘时’‘空’的掌握和处理表现得闲庭信步。”[2]
现如今的美术作品,有些作品平淡无奇,缺少韵味,或者是没有情节性,纯粹表达的是很表面的一些东西,食之无味,加之学生不太熟悉作品和作者,因而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并不十分感兴趣。加之教师如果仅从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美因素去分析,显然他们是不太愿听的。而《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为优秀的画作,在美术教学中经常讲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从画作的创作背景出发,从情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因为学生一旦能深入一个画作之中,那他们就能感受到当时创作者的感受和思想,这样他们就真正能做到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从而学习优秀创作者的创作方式和方法。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是用眼睛欣赏美术作品,它的特点是直观的和形象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首先要使所选择的美术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苏军国.《蛙声十里出山泉》赏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1(1).
[2]张光明.简析《蛙声十里出山泉》[J].美术之友,1998(4).
(编辑:李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