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的捍卫者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ing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广程,笔名肖良,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心理学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创作员,1951年参加南海舰队文工团,历任乐手、海军军乐队音乐创作员、海政歌剧团领导、海军文艺创作室创作员。
  今年(公元2015年),是芬兰著名音乐家让·西贝柳斯(Jean·Sibelius)诞辰150周年。西贝柳斯被公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浪漫主义音乐晚期重要代表、民族乐派的代表,一位响铛铛的民族音乐的宣示者和捍卫者。
  芬兰(Finland),位于欧洲北部,海岸线长1100公里,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1581年起芬兰被瑞典占领,成为瑞典的一个公国,由瑞典王国统治。1809年俄国、瑞典战争,瑞典战败,芬兰转为被俄国占领并成为沙俄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沙皇兼任芬兰大公。由此,芬兰民族反抗外族侵略、压迫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建立共和国。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远离欧洲文化中心的北欧小国,何以产生一个影响世界的音乐巨匠的?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地处高寒地带、人口不足500万、远离欧洲文化中心的小国,何以产生影响世界的音乐巨匠?
  1865年12月8日,西贝柳斯出生在芬兰中南部小市镇海门林纳,当时芬兰正处于瑞典国王统治之下。西贝柳斯的父亲是海门林纳镇的一名军医,西贝柳斯在家中三个小孩里排行第二,姐姐琳达,弟弟克里斯蒂安。弟弟克里斯蒂安年轻时也希望成为音乐家,后来却当了精神病医生。西贝柳斯有两个叔叔,约翰和佩尔,都对年轻的西贝柳斯有过很重要的影响。约翰是个浪迹天涯的船长,时时对西贝柳斯讲述海上的历险故事和各国见闻,激起西贝柳斯无垠的遐想和梦幻。佩尔则是个业余音乐家,对音乐相当热衷,会拉小提琴,同时喜爱唱歌,还是个成功的商人。
  应该说西贝柳斯的家庭境况相当殷实,物质生活并不匮乏。但是在西贝柳斯不到两岁时,父亲就在一场伤寒大流行中去世。父亲死后留下一大笔烂账,使得母亲陷入破产的边缘。母亲带着三孩子回到外祖母家(也在海门林纳镇)。纵是幼年失父,西贝柳斯在外祖母的呵护下,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虽然西贝柳斯年幼时就表现出对音乐的爱好,但他一点也没有表现出音乐神童的样子,很难看出他日后会成为世界知名的音乐家。他的小姨伊芙琳娜性格开朗,喜爱音乐,她鼓励孩子们接触音乐,西贝柳斯9岁开始学习钢琴,成绩虽并不突出,却喜欢即兴演奏,常常在键盘前冥思默想。西贝柳斯15岁时向海门林纳镇的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古斯塔夫·勒冯德学习小提琴,小姨还经常带着孩子去鎮上乐团欣赏音乐演奏,算是真正踏上了音乐之路。这个时期的西贝柳斯,一心想成为国际知名的小提琴大师,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到小提琴练习上,心无旁骛,连学校课业也置之脑后。尽管他刻苦学习小提琴,但是起步太晚,最后还是没有实现他成为小提琴家的梦想,然而对他后来成为作曲家、配器大师,却奠定了厚实的乐器学基础。
  中学毕业后,西贝柳斯遵从母亲和外祖母的意愿,考入了赫尔辛基大学的法律系。但是他心底里执着地爱着音乐,仍然坚持音乐专业的学习,在学习法律的同时,又以特别生的身份入音乐学院从师匈牙利教师H.奇拉格学习小提琴,并向学院院长M.韦盖柳斯学习音乐理论。不久西贝柳斯终于放弃了法律,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怀抱。1889年,西贝柳斯以两部颇受好评的室內乐──《A大调弦乐三重奏》和《a小调弦乐四重奏》,结束了在音乐学院的学习。随即获得一笔奖学金,去柏林深造,从师A.贝克尔学习作曲理论。1890年秋,西贝柳斯回到芬兰,短暂停留后,又去维也纳进修,受教于R.富克斯和K.戈德马克。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的音乐舞台上,可以说是群雄并立的时代。一方面,浪漫派音乐家,如瓦格纳、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音乐仍在发出巨大的响声;而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拉威尔的音乐已经闪亮登场;表现主义(新维也纳乐派)音乐家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的音乐正在争妍斗艳;现代派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正闹得风风火火。
  西贝柳斯在柏林和维也纳的音乐生活,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各个流派的音乐,使他艺术眼界大为开阔,获益匪浅。西贝柳斯说:“我居住在柏林时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能够听到许多管弦乐队和重奏乐队的演奏。在家乡,我只能满足于音乐学院乐队和一些家庭音乐会,在这里有一个大城市和各大音乐中心的异常丰富的音乐生活。”然而,维也纳的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生活也让西贝柳斯感到理想迷茫。1891年西贝柳斯毅然决然从维也纳回国,受聘于赫尔辛基音乐学院任教,同时从事创作。他的创作成就,逐渐受到国内舆论界的重视。从1897年起,西贝柳斯得到皇家议会给予的年金,使他得以减轻教学负担,用更多时间从事创作。至20世纪初,他终于辞去教学工作,专心于音乐创作。这个时期,西贝柳斯的创作,仍显得稚嫩,带有模仿的成份,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个性。
  西贝柳斯学习作曲和创作的时期,正是芬兰民族反抗异族入侵、压迫的时代。压迫者企图用自己的文化形态代替被压迫者的文化,以图扼杀芬兰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时,被压迫者以一切方式宣示自己民族的文化特征,就成为反抗异族的重要手段。西贝柳斯的音乐作品,多采用民间音调,而且题材也多采自芬兰民族史诗或民间传说。
  《库勒沃》交响组曲是西贝柳斯1891年从维也纳回到祖国后,创作的第一部大型合唱加管弦乐的作品,这首乐曲选自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中第二十一至三十卷的内容,表现了作曲家为自己祖国而创作的坚定决心。
  《卡勒瓦拉》(芬兰语:Kalevala),又译作《卡莱瓦拉》、《卡列瓦拉》等,是芬兰的民族史诗。由芬兰诗人艾里阿斯·隆洛特收集了大量的民歌,汇编成的一部完整的史诗。在1835年出版,长达23000余行,内中还收集了50首芬兰民歌手吟唱的古代民歌。这部史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芬兰人。卡勒瓦拉,意即卡勒瓦人定居的地方,也就是现今的芬兰。作品主要人物有华奈摩伊宁老人,易尔马里宁铁匠,勒明卡伊宁勇士和命运多舛的库勒仸。史诗叙述主人公们向北方的女霸主夺回象征着幸福与富足的神奇的三宝磨坊以及他们与北方国家波赫约拉的斗争。长诗从远古时代叙述起,一直到圣女玛丽亚塔生下卡累利阿王为止,展示了中世纪芬兰历史的跌宕起伏和社会生活的立体层次,讴歌古代芬兰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库勒沃》交响组曲分为五个乐章,故事表现库勒沃和一个少女相爱,后来发现这个少女竟是他幼年时失散的同胞妹妹,结果导致悲剧的结局──妹妹投水自尽,库勒沃也拔剑自杀。   《库勒沃》交响组曲在1892 年 4 月 29 日由作者亲自指挥演出。在芬兰首都听众中产生了巨大的轰动,音乐厅的听众一直挤到门口,喝彩声如同暴风雨般经久不息。并引起音乐家和评论家的极大兴趣,纷纷热情赞扬。但是也有人提出,这部作品在风格上似乎带有俄罗斯乐派痕迹之嫌。西贝柳斯并不护短,首演之后,立即撤回总谱,而且在西贝柳斯有生之年内再也没有上演过。直到1958年,也就是西贝柳斯去世后的第二年,《库勒沃》交响组曲才再次上演,同时被肯定它在西贝柳斯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库勒沃》在首演之后之所以被西贝柳斯撤回总谱,重要的原因是这部作品确乎受到俄罗斯乐派的影响,尤其是受到柴可夫斯基风格的影响。西贝柳斯曾说:“那人(指柴可夫斯基)的风格已深深融入我心中。”西贝柳斯的爱国主义情怀,不允许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俄罗斯音乐痕迹,为了捍卫芬兰音乐的纯洁性,也为了反对俄罗斯民族的压迫,他必须忍痛割爱。由此可以窥见,西贝柳斯创作中的严谨态度和精品意识。
  1892 年是西贝柳斯一生中的重要岁月。下半年,西贝柳斯娶了芬兰爱国志士、赫尔辛基行政长官贾尼菲尔特将军的女儿爱诺·贾尼菲尔特为妻,伉俪俩来到芬兰边远地区卡雷利亚度蜜月。在那里,西贝柳斯亲耳从乡民口中听到了《卡勒瓦拉》的原生态吟唱,感到无比兴奋和震撼,他亲自对史诗的一些段落作了记录。这些沉绽在芬兰民族史诗里的神话,强烈地剌激了西贝柳斯的创作神经,在后来的岁月里,芬兰传奇长诗《卡勒瓦拉》成为西贝柳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题材及灵感源泉。同时,西贝柳斯这次蜜月旅行,亲身感受到边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情绪,使他更加坚定以音乐作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手段的决心。
  1893年,西贝柳斯开始创作《勒明基宁组曲》(又名《四部传奇》)。这部《勒明基宁组曲》也是取材于前面所述的芬兰传奇长诗《卡勒瓦拉》。勒明基宁是《卡勒瓦拉》史诗中三个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勇敢、机智、大胆,曾陷入危难而被自己或他母亲的魔法拯救出来。乐曲包括四个部分:《勒明基宁和少女们》、《勒明基宁在图奧內拉》、《图奧內拉的天鹅》(又名黄泉的天鹅)、《勒明基宁的归来》。其中《图奧內拉的天鹅》写得最为成功。图奧內拉是芬兰神话中的冥府,它被一条黑水河环绕,河中游着一只天鹅。乐曲可以说是一首小型的英国管协奏曲,在加弱音器的弦乐群的背景下,英国管奏出带有明显芬兰人性格的旋律,有如天鹅悲凄的歌声,意境幽深。这个作品,从题材内容到音乐风格,都富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在芬兰人民反对沙皇俄国入侵,民族意识高涨的背景下创作的,鼓舞了芬兰民族意识的觉醒。 组曲于 1896 年 4 月 13 日首演,随后作者再次修改,1897年 10 月在新作品演奏会上连续演出两场。后来《图奥内拉的天鹅》成为世界名曲,常常被各国的交响乐队演奏。在《图奥内拉的天鹅》总谱出版时,作曲家附上如下说明:“图奥内拉,死亡之国,芬兰神话中之冥府,被一条宽广而隐伏着激流的黑水河围绕着,天鹅以高贵的姿势在河面上游荡,并昂首引吭高歌。”显然,天鹅被寓意为与死神搏斗之鸟。关于这部音乐,评论家罗莎·纽马奇写了如下的话:“这段音乐是庄严的,但是有着强烈的伤感。开始时,在加了弱音器的弦乐和后来加入的柔软、持续不断的鼓声伴奏下,独奏的英国管吹出了优雅的旋律。第一大提琴和中提琴 不时地回味这旋律。这些可以解释为图奥内拉的灵魂发出的叹息。铜管乐一直是沉默的,直到第一圆号(加弱音器)突然极生动地奏出了天鹅主题的几个音符时,音乐逐渐进入高潮,而且是极洪亮的。接着是轻微的高音,弦乐用弓背演奏着;这种伴奏暗示着天鹅拍动虚弱的翅膀,唱出最后的歌声。弦乐恢复了原来的弓法,乐曲结束在大提琴那特有的叹息之中。”在《勒明基宁组曲》中,人们注意到西贝柳斯已经形成自己特有的音乐风格,不再受到俄罗斯音乐风格的影响。作品为西贝柳斯带来巨大的声誉,引起国内艺术界的普遍重视。《勒明基宁组曲》首演之后,芬兰皇家议会决定给西贝柳斯每年两千马克的终生年俸。这在当时已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基本上解决了他专心创作的后顾之忧。
  1899年夏,处于沙俄统治下的芬兰人民不满于统治者的压迫和独裁政治,掀起了一场捍卫芬兰的自由和维护宪法权利的运动,人们为了声援被迫相继停刊的报界,组织起为新闻记者募集资金的义演活动。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和运动正在兴起。西贝柳斯积极地支持民族主义运动,在他的音乐中也有意识地表达出这种情感。期间,他应卡雷利亚地区(西贝柳斯结婚度蜜月的地方)中心城市威波利学生协会委托,为卡雷利亚13世纪至19世纪历史露天广场剧配乐伴奏。配乐包括一首序曲、每一场的前奏曲、为诗朗诵而作的柔和伴奏、以及一首终曲。配乐共8个章节,起名《卡雷利亚组曲》。这部配乐的终曲后来成为西贝柳斯座标性的作品《芬兰颂》。该曲曾在巴黎博览会上以《祖国》为名演出过。后因沙俄禁演,不得不改名为《即兴曲》。直到1917年芬兰独立后才以《芬兰颂》命名。
  《芬兰颂》音乐一开始,铜管组奏出宛如教堂中管风琴的音响,粗犷、强烈而沉重,被称为“苦难的动机”,表达出受压抑的人民所蕴藏着的火山般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音乐的进行突然加快,在低音弦乐器阴森森的背景的衬托下,铜管乐器和定音鼓突然爆发出极其刺激的节奏音型,如同天空闪过劈雷,振聋发聩。这个音型在不断反复,成为主导动机,把听众的激烈情绪不断推进,到达一个充满紧张的戏剧性冲突的战斗场面,掀起了强有力的高潮;随后,音乐由低音乐器反复的音型中,传来了一曲胜利者的颂歌,旋律由铜管乐器的战斗号角中发展而来,纯朴、明朗。逐渐地,出现了舞蹈性节奏的欢快民歌。紧接着,那个强烈的主导动机再次出现,整个乐队加了进来,必胜的信念和对人民的颂歌的主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欢庆的场面。然后,乐曲出现了感恩的主题,曲调庄严舒缓,渗透了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而神圣的感情。乐曲只有九分多钟,却产生惊人的效果。
  《芬兰颂》是一部具有广泛国际声誉作品,为世界各国交响乐队经常演奏,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向全世界诉说北极圈内的这个小国为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斗争,并向全世界宣示,芬兰决不做沙俄独裁统治下的一个附属国。芬兰人无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只要听到《芬兰颂》的音响,都会肃然起敬,摘下帽子,仰望苍天,心中默念:“天佑芬兰”。它已经成为芬兰人民的第二国歌。   西贝柳斯一生为戏剧配乐共十一部。其中为亚涅菲特创作的戏剧《库奥莱玛》谱写的配乐共有三段音乐,内中的第三段音乐起名《忧郁圆舞曲》,是最著名的一首,成为世界各大交响乐团的保留曲目。
  《忧郁圆舞曲》是为戏剧的主人公—垂死母亲的一个幻觉而写:夜晚,备受折磨的母亲躺在床上,守护着入睡的儿子。阴森的光线布满小屋。远处传来不祥的音乐声,荡起稳稳约约圆舞节奏音型。母亲从昏迷中醒来,站起身来。只见她全身素裹,仰望苍天,伸出双手,仿佛向上天哀求着,随着她的手势,从四面八方涌来了一大群男女幽灵,成双结对地跳起了圆舞。母亲加入到圆舞群中,她身心疲惫,挣扎着,一次次跌倒,却又坚持着站了起来,还想加入舞蹈。此时,传来了敲门声。幽灵消失了,音乐也停止了,母亲发现死神站在她的面前。
  《忧郁圆舞曲》结构简单,主题变化不大,然而全曲笼罩在压抑、凄凉和无望之中。最后,乐曲以四把独奏小提琴轻声奏出主题动机作为结束。乐曲的管弦乐色彩运用十分丰富,旋律带有明显的芬兰民族性格,历来受到听众的好评。起先乐曲并没有名子,《忧郁圆舞曲》之名是后起的。
  1905年10月,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柏林公演,反应强烈。这是西贝柳斯唯一的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是西贝柳斯情有独钟的乐器,15岁开始正规学琴,一向自视甚高。大学期间,他是音乐学院四重奏小组的小提琴手,能演奏很艰深的协奏曲了,他一直期望自己成能够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小提琴演奏家,可惜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为此曾经沮丧过。但他娴熟地掌握和了解小提琴的性能及各种演奏技巧,使他的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小提琴协奏曲》开始创作于1903年,试奏时由小提琴家是维多·诺瓦切克演奏,由于这部作品在技巧上太过艰深,加上演奏者不能自如地演奏等原因,同时作品一些段落也不够完善,所以演出反映平平。当时就有评论家预言,这部作品的首演将成为告别演出,将永远被束之高阁。然而西贝柳斯不信这个邪,他坚信作品是好的,他晓得,历史上曾有过演奏者不能驾驭作品而毁掉作品的情况。于是他将作品重新修改,同时等待着,他要寻觅更高水准的演奏家来演绎这部作品。机会终于来了,1905 年 10 月 19 日,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在柏林公演,由著名小提演奏家卡尔·哈林担任独奏,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理查德·施特劳斯担任乐队指挥,施特劳斯为这部作品排练了三次,可见这位音乐家对西贝柳斯的重视。这次演奏大获成功。尔后,1906 年 11 月 30 日,美国小提琴家莫德·鲍威尔在纽约爱乐协会卡耐基大厅举行的音乐会上,将这部作品介绍到了美国;1907 年 1 月 25 日,西奥多·托马斯交响乐团演出了这部作品;同年 4 月 20 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出了这部作品,由伟大的小提琴家海菲兹担任独奏,从此,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便风靡世界乐坛。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争的结束,芬兰人看到了祖国独立的曙光。西贝柳斯为此欢欣鼓舞,心中涌起强烈的创作欲望。 1918 年末,他创作了合唱与乐队《我们的祖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这是一首“歌颂芬兰的美景和白夜的赞美诗”。芬兰独立后,西贝柳斯的创作热情创作欲望越加高涨,乐思不断,灵感如泉,创作出七部交响乐和多部戏剧配乐,还有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 从此,西贝柳斯的国际声誉日渐提高,他的作品经常在国外一些重要的音乐中心演出,西贝柳斯成为世界级著名音乐家。
  西贝柳斯是个多产作曲家,20世纪之初,写了大量具有强烈芬兰民族色彩的作品,在众多体裁的作品中,音乐评论家普遍认为,西贝柳斯在创作上最重要的成就应该是他的7部交响曲。这7部交响曲都是非标题性的作品,反映了他在创作道路进程中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点的变化。
  《第一交响曲》创作于1899年,当时西贝柳斯三十四岁,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创作技巧已经相当娴熟。一般认为,这部交响曲是按古典传统方式写成,具有史诗般的气氛,其中既有紧张的戏剧冲突,也有抒情的自然景色;全曲结构紧凑,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浪漫主义激情和浓郁的民族色彩,突出地表现出他的幻想、忧郁和渴望,曲中大起大落,悲伤和喜悦,明朗与幽暗的对比十分强烈。然而这部交响曲与他的其它六部交响曲相比较,作品较缺少个性。《第二交响曲》创作于1902年,标志着一种新风格的建立。乐曲开始时,燥动着烦躁不安的情绪,音调忧郁、神秘,慢慢地音乐到达宏伟庄严的凯旋结局,宣示着从苦难经过斗争走向光明的哲理性。他已经摆脱了传统形式的束缚,也摒弃了俄罗斯乐派的影响,彰显出独特的创造性。《第三交响曲》创作于1907年,只有三个乐章,是一部明朗、抒情的交响曲,充满了青春和活力,有时澎湃热情,有时阳光欢乐,很像是一对恋人在祖国美丽的田园中漫步。《第四交响曲》创作于1911年,气氛晦暗、低沉,富于冥想性,是一部独特的表现内心世界的作品。被公认为西贝柳斯7部交响曲中最优秀的一部,有些评论家甚至说:“这部交响曲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多余的音符”。《第五交响曲》创作于1914年, 有一天,西贝柳斯在野外看到空中飞过16只天鹅,他突发灵感,脑子里出现一段音乐,他立即把它记下来,那乐思后来发展成为他的《第五交响曲》。那是一种对飞翔的感叹和对自然力的一次礼赞;“那是我生命中一次最伟大的经历。噢,上帝,那有多美!”他写道。这是一部欢快、嘹亮而又庄严的作品。作者创作此曲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肆虐之际,人们心中充满郁闷和彷徨。但西贝柳斯在这部交响曲中却对人类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仿佛已经看到芬兰民族独立的曙光。《第六交响曲》创作于1923年,相比于他的其它交响曲,显得平淡了些,色泽也比较幽暗。《第六交响曲》常常与各个国家的大音乐厅擦肩而过。《第七交响曲》创作于1924年,在斯德哥尔摩首演,该曲只有一个乐章,所以起初冠以《交响幻想曲》之名。这部交响曲显示出作者是一位掌握了当代一切音乐表现手法和完美技巧的杰出大师。它以亲切温柔的音乐语言,表达了生命的欢乐。西贝柳斯以其深邃的意境、内在的力量和严谨的构思,把《第七交响曲》雕塑成自己的交响乐创作的巅峰,其艺术价值堪称 20 世纪初最伟大的交响乐作品之一。   1925年,西贝柳斯写下了最后一部戏剧配乐(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配乐)。虽然不是他最出色的作品,却是他为交响乐队而作的最庞大的配乐,显现出炉火纯青的配器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色彩绚烂,是他所有戏剧配乐中最高超的,成为他演出频率较高的乐曲。
  1925年下半,西贝柳斯创作了交响诗《塔皮奥拉》。这是他应纽约爱乐乐团之邀而作。这一年的 12 月 20 日,在瓦尔特·达姆罗什指挥下首演于纽约。两年后才在芬兰上演。《塔皮奥拉》取材于芬兰神话。塔皮奥拉是森林之神塔皮奥居住的地方。这部作品与其说是描写神仙的故事,不如说是借着神话传说来描写芬兰的大好河山,着意描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采取了概略的、全镜头式的手法,甚至运用了印象派方式来处理。在作品出版时,应出版商的要求,他在总谱上写了如下四行诗作为题句:“北方遍处是幽暗的丛林,古老、神秘、阴险的野人在梦幻之中;森林中住着林木的大神,草木的精灵在黑暗中故弄玄虚。”它提示了作品的基本格调。作品开始,一个简单短小的主题在大师的笔下极有趣地反复出现了二十多次,各种乐器的组合带来了变幻莫测的色彩,形成了一个发展上升的弦乐段落,逐步到达强烈的高潮,乐队发出雷鸣般的巨响;尾声是优美的,仿佛整个森林置身于夕阳映照之中,陶醉于热情和快乐的气氛里。音乐富于幻想,略为夸张地使用了配器手法,色彩丰富绚丽;听众仿佛看见枝叶在摇曳,阳光透过叶缝时隐时现,情趣盎然。很难感觉出,这部作品出自一位六十岁的老人之手。
  西贝柳斯活到了92岁,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就在他创作技能登峰造极、创作灵感极其旺盛、想象力极为丰富 的时候,他的音乐创作生活却突然戛然而止。从他写完交响诗《塔皮奥拉》之后,直到去世,将近三十年时间,他的创作销声匿迹。人们都在等待着他的新作,尤其是众望所盼的《第八交响曲》。他曾对友人说过,一定会写出《第八首交响曲》,并宣称那将是他最伟大的一部作品,然而一直没有结果。据说,他确乎创作了《第八首交响曲》,但不知什么原因,却把这部巨著的手稿烧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他做出如下解释:“专制和战争使我厌恶,只要想起暴政和压迫、集中营和捕人、就使我心理上和生理上发病。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二十多年中未能创作的主要原因。”
  在芬兰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文化人像西贝柳斯那样,享有如此崇高的礼遇。芬兰首都的赫尔辛基音乐学院,改名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芬兰中央银行专门发行印有西贝柳斯头像的货币;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中心,以西贝柳斯之名建造了一座公园,公园内建有两尊纪念雕像,一尊为600根钢管组成的类似管风琴雕塑,另一尊为大师的头像;在西贝柳斯七十岁时,芬兰政府立法,将他的生日定为国定假日;当他过七十五岁、八十岁、八十五岁及九十岁生日时,芬兰政府为他举办盛大宴会,全国各地都分别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祝寿活动,开专题音乐会,总统及各阶层的民众贺词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以表达对这位乐坛耆宿的崇高敬意。
  芬兰人民把西贝柳斯视为民族英雄,是文化偶像。西贝柳斯1957年9月29日去世,他的葬礼场面备极哀荣。赫尔辛基万人空巷为西贝柳斯送行。各地乐队都在演奏他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芬兰颂》和《图翁内拉的天鹅》。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贝柳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光茫四射的音乐殿堂。他成为芬兰历史上最有名的音乐大师,被誉为世界级的著名作曲家,他的作品誉满全球。
  《牛津音乐大词典》写道:“西贝柳斯在交响音乐发展史上占据的地位是确定的,他是与马勒及后期浪漫乐派诸巨匠相得益彰的人物。”
  美国著名音乐史学家约瑟夫?马克利斯如是说:“西贝柳斯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七部交响曲的基础上。头两部具有浪漫主义的传统,没有特别的标题。以后的几部显示出思想的见解和结构的紧密稳定发展。在这些作品里,西贝柳斯阐述了十九世纪音乐中的宏伟主题——自然、人、命运。他的音乐语言是少有的,避免了感觉上的美丽。他挖掘了管弦乐队的暗色彩和低音区,并采用短小、深刻而且适于交响发展的主题。他的音乐语言直截了当、精辟简练。”
  德彪西这样评论西贝柳斯的音乐:“没有美丽冰原上惬意的溜冰景致,也没有沉浸在圣诞佳节欢乐中的自我陶醉,只有冰天雪地中尖锐刺耳的音响与残酷的现实,还有大雪弥漫的森林和想要催毁一切的无情风暴,它既呈现了北欧的凄绝景色,也刻画出人类心灵的荒原。”
  1935年,西贝柳斯被纽约爱乐协会投票选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票数甚至超过贝多芬;有的音乐评论家认为西贝柳斯是继贝多芬和勃拉姆斯之后最杰出的交响曲作曲家。美誉之辞铺天盖地……
  回过头来说,一个地处高寒地带、人口不足500万、远离欧洲文化中心的小国芬兰,何以产生影响世界的音乐巨匠?
  笔者认为,接地气是最重要原因。西贝柳斯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民族,在芬兰民族遭受异族压迫时候,他站在人民一边,以音乐作为武器,同压迫者进行斗争,与自己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共胜利;接地气也意味着西贝柳斯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山山水水,他说:“我喜爱田野、森林和山河的神秘声音。我喜欢被称为大自然的诗人,因为大自然对我来说是真正的书中之书”,所以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芬兰史诗和民间音调;接地气还意味着他广泛接纳近代音乐的表现手段,却不落痕迹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了北欧大自然特色和芬兰民族沉静、悠长和略带忧郁的风格。他竖起民族音乐的大旗,向世界宣示这种独特的风格。他时时刻刻警惕着,不让异族风格侵蚀自己的作品。他是响铛铛的民族音乐捍卫者。为此,芬兰人民热爱他,称他为“芬兰最伟大的儿子”。
  谨以此文纪念不朽的芬兰音乐巨匠让·西贝柳斯诞辰150年。
其他文献
珠穆朗玛峰之歌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重视音乐教育。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多数大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音乐鉴赏课教育,流行音乐冲击着高校音乐教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找准流行音乐与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契合点,激发大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发挥流行音乐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是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音乐教育 流行音乐  公共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大
期刊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乐教现代复兴”的呼声不绝于耳,其背后体现着“逾越西限”、“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彰显。本文从乐教传统理念和演变过程切入,以古琴为例,梳理了士阶层跨越千年的琴学建设以及对于民间文化的贡献,以此来探讨乐教如何复兴的可能性问题。  关键词:乐教现代复兴 民族文化自觉 古琴  在中华大地上,引进西学曾是20世纪的思想主潮。自从19世纪后半以来,痛感民族生存危机。为了民族不遭灭
期刊
如果A-Lin以她的本名“黄丽玲”出道的话,多年走来的蝴蝶效应,或许会和现在不太相同——当然了,那也是个温柔美丽的名字,但“A-Lin”更具一股独特的气质,一如她首次亮相就展示给人们的坚强气息,以及从容不迫的外在气场一般。“A-Lin”这个名字像她的歌声一样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A-Lin是阿美族原住民,嗓音浑厚、质感纯粹,却还有着惊人的圆润与精致,这是她与其他高音歌手最为不
期刊
摘要:在学习声乐艺术演唱的道路上,发声与语言的统一与否直接关系到演唱者的歌唱水平。而歌词的准确表达需要掌握汉字中声母、韵母的发音规律,才能形成吐字、咬字的统一。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语言与歌唱发声有效结合方面做些探讨、研究。  关键词:声乐艺术 拼读字音法 歌唱状态  声乐艺术与语言有直接关系,它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艺术形式。而声乐艺术与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关系密切,在歌唱艺术中,研究和掌握汉语言声、韵母的
期刊
摘要:“钢琴教学史”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在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都有开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由于这是一门理论课程,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实践知识的传递,而我们知道,钢琴演奏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艺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传授理论知识,而不讲解乐谱或者音响等的实践问题,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重点分析的是以《平均律钢琴曲集》为例,笔者以一名任课教师的身份,提出一
期刊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是其生命力的灵魂所在。不同的乐曲,其节奏要求与节奏表现都存在差异。在小学阶段,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音乐素质成长的基础。把握节奏感,就是把握音乐的脉搏。本文将通过对生活现象、肢体语言、打击乐器等诸多方面进行节奏感培养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音乐节奏感 音乐教学 节奏感悟力  《新课程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学须以适合学生个体素质的方式方法来设计课堂。在小
期刊
摘要:高师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一直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诟病,如何改革该专业的器乐教学,让其适应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笔者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为例,简要地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师音乐学 器乐教学改革 中小学器乐教学  高师音乐学专业是我国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主要渠道,该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以及相关工作,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目前我国
期刊
摘要:修海林先生撰写的2013版《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是音乐史学领域一部有文化史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作者首先站在宏观层面对中国古乐历史进行审视与评价,其次从微观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具有的代表性论著进行剖析,最后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传播和共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存在的地理文化特征及音乐文化的流变进行了阐述。这是一本创新性的音乐史著作,以音乐美学的视角书写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大众合唱团体的蓬勃发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使大众合唱团变得更加专业,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大众合唱中的重要问题,就要在其排练的具体步骤中,加以思考和研究。文章就笔者自身经历出发,简要总结出了大众合唱排练的几个具体的基本步骤,为广大大众合唱的爱好者在实际操作上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大众合唱 合唱队员 指挥 排练  一、培养合唱队员正确的声音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