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门诊患儿的危急值报告是个难点,因为门诊患儿流动性强,通常等试验室结果出来,报告给医生或护士时,经常很难找到患儿,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可通过信息系统查询门诊患儿联系方式,通知患儿及时就诊,以保证患儿的安全。
关键词:儿科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缺陷;措施
儿科门诊是医务人员接触病儿的第一个窗口,是所有急诊患儿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由于小儿的生理、心理、病理、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因年龄不同而有其特殊性,缺乏主诉能力,常常需要借助辅助检验协助医生行门诊诊断,如果检验结果与正常值参考范围偏离较大(如过高或过低),表示病儿有危及生命的状况存在,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儿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门诊医生能及时得到准确的检验信息中一些重要的异常检验值,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儿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出现严重后果。因此,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也有人将危急值称为“超生命警戒值”。患儿年龄(新生儿、儿童)、性别、种族、地域等不同,危急值界限会有可能不同。门诊患儿的危急值报告是个难点,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可通过信息系统查询门诊患儿联系方式,通知患儿及时就诊,以保证患儿的安全。因此,要做好危急值管理,必须要确保危急值的数据准确、报告及处理及时等。
1.儿科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安全隐患分析
1.1危急值管理制度不完善
科室未固定专人负责危急值的管理,缺乏对“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
1.2挂号室人员缺乏危急值管理意识,责任心不强
在挂号室人员中,有少数人员不懂病儿信息与其检验危急值管理的关系,责任心不强,工作中往往将病儿的年龄、出生日期、性别、门诊号、就诊卡号登记错误或联系电话缺失,有时甚至将其家属的信息登记为病儿信息,造成检验标本错误,有时甚至影响检验危急值的判断或报告。
1.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低
在护理队伍中,仍有少数护士风险意识低,不了解危急值的意义、对危急值报告的管理不够重视。在工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粗心大意,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采集血标本的方法不当或错误,对小儿动脉静脉穿刺技术操作不够熟练,标本传送欠及时或非医务人员送标本,导致标本不符合要求(质量有溶血、凝血或凝块、量过多、过少、标本有污染等)、标本错误、标本丢失,影响患儿的检验结果,甚至出现“危急值”或影响“危急值”的报告。
1.4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的医疗事业不断完善,危急值报告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现阶段护理队伍中仍存在着一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牢,血标本采集技术不精,不能深刻理解危急值对护理方面的指导作用,沟通能力不强等缺点,这些都是导致在儿科门诊工作中,影响危急值准确性及其报告处理的原因。
1.5病儿及其家属的原因
由于小儿血管细且不合作,静脉暴露不充分,肥胖患儿较多,操作时找不到理想的血管,而导致抽血过程不顺利;病儿及其家属无电话或电话无电无信号、家属不清楚自己的电话号码、家属提供的不是自己(在场的家属)的电话号码而是别人(不在场的家属)或家里的电话号码,导致有“危急值”报告时,无法联系到病儿及其家属,使病儿有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出现严重后果。
2.对策
2.1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加强质控与考核
指定专人负责门诊“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并对所有和危急值有关的资料、定期总结,以便能够发现危急值管理各环节的缺陷、漏洞,及时整改,每年至少有一次总结,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并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2.2提高挂号室工作人员急值管理知识的认识,强化工作责任心
加强挂号室工作人员危急值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准确、完整的病儿信息在危急值管理中的意义及作用的认识,加强宣教工作,通过口头、墙上宣传栏及网络等方式告知家属:患儿第一次就诊时,家属尽量带好患儿的户口本或准确无误地记录好患儿有关信息;患儿再次就诊时,家属务必带好患儿的病历及就诊卡;为家属提供纸、笔等便民措施,方便家属向工作人员提供患儿的准确信息。
2.3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2.3.1 认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危急值相关知识,对新到门诊的护士,要将危急值管理知识常规加入培训内容,深刻理解危急值管理的意义,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对年轻护士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以及危急值对护理方面的指导作用,对如何正确留取标本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对正确留取标本重要性的认识,要定期检查条码打印机,保证(条码卡)贴标本的标签信息完整、清晰,在国外,采好血标本在现场贴标签是强制性措施,要求护士尽量实行采好血标本在现场贴标签,同时一次只能采集一个病儿的血标本,不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培养护士的责任心,高度重视危急值管理。
2.3.2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采血部位皮肤必须干燥,避免血标本污染而影响检验结果,甚至出现“危急值”,强调最基本的“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如病儿姓名、性别、年龄、ID号(其中一项必须为ID号),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确保病儿身份识别的有效性。强化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和业务指导,创造条件,减少护士操作的失误,止血带不可扎过久,合理选择静脉,要求护士选择饱满而富有弹性的静脉进行穿刺,熟练掌握小儿静脉或动脉穿刺技术等各种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其有关注意事项,以保证抽血的顺利进行。避免输液病儿在输液的同一侧上肢或下肢采血,必要时应以生理盐水冲注,并将先抽取的5mL血液弃去后获取血标本),抽血时速度不可过快,以免血细胞破坏,采血后应卸下针头再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试管内,最好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管采集血标本,从源头解决标本质量问题,完整登记好病儿的有关信息,包括病儿姓名、性别、年龄、ID号及其联系电话,保证接到检验科检验危急值报告时能及时通知到病儿或其家属。检验标本尽量由医护人员及时传送,若护工送标本时需要经过血标本检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授权,保证检验标本正确无误,确保病儿检验危急值的有效性,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2.4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三基、三严”的培训,科室请资深的护士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危急值相关知识和危急值管理制度,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及配合医生处理的演练,培训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患沟通能力,要求护士在接待患儿时态度和蔼亲切,消除患儿紧张心理,注意询问患者饮食服药情况要做好各种疾病患儿的心理护理和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使家长和患儿能配合护士正确留取各种检验标本,出现“危急值”时能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有效干预或治疗,确保病儿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杜绝医疗事故的出现。
3.总结
危急值报告是医疗纠纷、事故处理中举证的重要依据。危急值报告制度使医院内部形成了一个快速联动的反应机制,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系统分析影响儿科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各种因素,提出解决应对措施,提高护士对危急值的敏感度,有利于门诊护理中的观察和医护配合,以便对患儿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为紧急的抢救治疗赢得时间,从而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同时危急值管理是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为病儿服务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陈迎春 “危急值”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海南医学》2011年20期
[2] 戴隽.舒铭 检验危急值在临床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中国医药2012(3)
[3] 邓泽蓉 临床护士血标本采集差错的分析与对策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10期
关键词:儿科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缺陷;措施
儿科门诊是医务人员接触病儿的第一个窗口,是所有急诊患儿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由于小儿的生理、心理、病理、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因年龄不同而有其特殊性,缺乏主诉能力,常常需要借助辅助检验协助医生行门诊诊断,如果检验结果与正常值参考范围偏离较大(如过高或过低),表示病儿有危及生命的状况存在,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儿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门诊医生能及时得到准确的检验信息中一些重要的异常检验值,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儿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出现严重后果。因此,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也有人将危急值称为“超生命警戒值”。患儿年龄(新生儿、儿童)、性别、种族、地域等不同,危急值界限会有可能不同。门诊患儿的危急值报告是个难点,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可通过信息系统查询门诊患儿联系方式,通知患儿及时就诊,以保证患儿的安全。因此,要做好危急值管理,必须要确保危急值的数据准确、报告及处理及时等。
1.儿科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安全隐患分析
1.1危急值管理制度不完善
科室未固定专人负责危急值的管理,缺乏对“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
1.2挂号室人员缺乏危急值管理意识,责任心不强
在挂号室人员中,有少数人员不懂病儿信息与其检验危急值管理的关系,责任心不强,工作中往往将病儿的年龄、出生日期、性别、门诊号、就诊卡号登记错误或联系电话缺失,有时甚至将其家属的信息登记为病儿信息,造成检验标本错误,有时甚至影响检验危急值的判断或报告。
1.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低
在护理队伍中,仍有少数护士风险意识低,不了解危急值的意义、对危急值报告的管理不够重视。在工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粗心大意,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采集血标本的方法不当或错误,对小儿动脉静脉穿刺技术操作不够熟练,标本传送欠及时或非医务人员送标本,导致标本不符合要求(质量有溶血、凝血或凝块、量过多、过少、标本有污染等)、标本错误、标本丢失,影响患儿的检验结果,甚至出现“危急值”或影响“危急值”的报告。
1.4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的医疗事业不断完善,危急值报告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现阶段护理队伍中仍存在着一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牢,血标本采集技术不精,不能深刻理解危急值对护理方面的指导作用,沟通能力不强等缺点,这些都是导致在儿科门诊工作中,影响危急值准确性及其报告处理的原因。
1.5病儿及其家属的原因
由于小儿血管细且不合作,静脉暴露不充分,肥胖患儿较多,操作时找不到理想的血管,而导致抽血过程不顺利;病儿及其家属无电话或电话无电无信号、家属不清楚自己的电话号码、家属提供的不是自己(在场的家属)的电话号码而是别人(不在场的家属)或家里的电话号码,导致有“危急值”报告时,无法联系到病儿及其家属,使病儿有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出现严重后果。
2.对策
2.1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加强质控与考核
指定专人负责门诊“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并对所有和危急值有关的资料、定期总结,以便能够发现危急值管理各环节的缺陷、漏洞,及时整改,每年至少有一次总结,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并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2.2提高挂号室工作人员急值管理知识的认识,强化工作责任心
加强挂号室工作人员危急值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准确、完整的病儿信息在危急值管理中的意义及作用的认识,加强宣教工作,通过口头、墙上宣传栏及网络等方式告知家属:患儿第一次就诊时,家属尽量带好患儿的户口本或准确无误地记录好患儿有关信息;患儿再次就诊时,家属务必带好患儿的病历及就诊卡;为家属提供纸、笔等便民措施,方便家属向工作人员提供患儿的准确信息。
2.3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2.3.1 认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危急值相关知识,对新到门诊的护士,要将危急值管理知识常规加入培训内容,深刻理解危急值管理的意义,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对年轻护士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以及危急值对护理方面的指导作用,对如何正确留取标本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对正确留取标本重要性的认识,要定期检查条码打印机,保证(条码卡)贴标本的标签信息完整、清晰,在国外,采好血标本在现场贴标签是强制性措施,要求护士尽量实行采好血标本在现场贴标签,同时一次只能采集一个病儿的血标本,不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培养护士的责任心,高度重视危急值管理。
2.3.2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采血部位皮肤必须干燥,避免血标本污染而影响检验结果,甚至出现“危急值”,强调最基本的“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如病儿姓名、性别、年龄、ID号(其中一项必须为ID号),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确保病儿身份识别的有效性。强化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和业务指导,创造条件,减少护士操作的失误,止血带不可扎过久,合理选择静脉,要求护士选择饱满而富有弹性的静脉进行穿刺,熟练掌握小儿静脉或动脉穿刺技术等各种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其有关注意事项,以保证抽血的顺利进行。避免输液病儿在输液的同一侧上肢或下肢采血,必要时应以生理盐水冲注,并将先抽取的5mL血液弃去后获取血标本),抽血时速度不可过快,以免血细胞破坏,采血后应卸下针头再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试管内,最好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管采集血标本,从源头解决标本质量问题,完整登记好病儿的有关信息,包括病儿姓名、性别、年龄、ID号及其联系电话,保证接到检验科检验危急值报告时能及时通知到病儿或其家属。检验标本尽量由医护人员及时传送,若护工送标本时需要经过血标本检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授权,保证检验标本正确无误,确保病儿检验危急值的有效性,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2.4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三基、三严”的培训,科室请资深的护士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危急值相关知识和危急值管理制度,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及配合医生处理的演练,培训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患沟通能力,要求护士在接待患儿时态度和蔼亲切,消除患儿紧张心理,注意询问患者饮食服药情况要做好各种疾病患儿的心理护理和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使家长和患儿能配合护士正确留取各种检验标本,出现“危急值”时能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有效干预或治疗,确保病儿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杜绝医疗事故的出现。
3.总结
危急值报告是医疗纠纷、事故处理中举证的重要依据。危急值报告制度使医院内部形成了一个快速联动的反应机制,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系统分析影响儿科门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各种因素,提出解决应对措施,提高护士对危急值的敏感度,有利于门诊护理中的观察和医护配合,以便对患儿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为紧急的抢救治疗赢得时间,从而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同时危急值管理是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为病儿服务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陈迎春 “危急值”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海南医学》2011年20期
[2] 戴隽.舒铭 检验危急值在临床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中国医药2012(3)
[3] 邓泽蓉 临床护士血标本采集差错的分析与对策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