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演奏者的角度来分析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4第一乐章,从演奏前的准备工作到练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再到演奏时的舞台表现来逐步分析乐曲。本文分二个章节论述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4第一乐章(以下简称奏鸣曲)。第一章,简述贝多芬人物历程与奏鸣曲乐曲分析。第二章,从准备工作与演奏方面分析奏鸣曲。
关键词:奏鸣曲;演奏;准备;舞台表现
1 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4第一乐章作品分析
1.1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一生著作了很多作品,交响曲、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序曲等等。而他的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其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以及众人耳熟能详的主旋律《欢乐颂》的出处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的钢琴作品生涯也出现了多数主题较突出,令人听过难以遗忘的代表作,其中32首钢琴奏鸣曲首首都是经典之作,并且现在仍旧围绕多数钢琴演奏者的指尖,如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E大调第九号钢琴奏鸣曲op.14等等。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
1.2乐曲分析
E大调第九号钢琴奏鸣曲op.14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第一乐章的主部是一个不完整乐段,第一句以主调上的半终止结束,第二乐句则变成连接段落,停止在重属和弦上,接着就进入副部。第一段落是比较歌唱性的,随着左手和弦的递进引出下面的左右手交替单音跑动,呈迂回式。本段声部较多,左右手各自有保留音部分,使得乐曲富有层次感,推动乐曲的发展。第二段由右手单音进入,控制好指尖的呼吸与力度为后半段八度递进与装饰音的回旋音做铺垫。本段力度变化较大,左手音符多为分解和弦伴奏形式,右手为音阶上升趋势。第三段由
P的力度进入主题,左手重复第一段的和弦到分解和弦的连续跑动,右手为旋律中心,以八度音成音阶式连贯迂回,主题清晰,旋律优美,主题是a小调。最后回到再现部。
2 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4第一乐章演奏分析
在钢琴作品的演奏之前,我们定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
阅谱重要性。在弹奏乐曲前要熟悉乐谱中自己的弹奏部分,更要熟悉谱中所有的标识、术语等。提前阅谱是演奏前必做的事情,它能使演奏者对乐谱的风格、情绪、节奏、速度得到一定的了解。使练习与演奏时能得心应手些。《奏鸣曲》全曲有160个小节,篇幅长,因此在提前阅谱期间必须先分析曲式。本曲为奏鸣曲式,有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与尾声,每一段都有主次之分,但主题旋律明显,且较好把握,但也需提前阅谱找到主题走向。
踏板的区分。过去踏板之所以被大家认为“钢琴的灵魂”起源于俄罗斯钢琴家鲁宾斯坦曾经说过:“踏板是钢琴的灵魂。”而我认为,踏板之所以作为钢琴的灵魂是由于演奏者本身。“每位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对踏板的运用也各不相同。”而踏板在演奏时能够正确的使用就犹如通向成功的阶梯,如不能正确的使用踏板,则乐曲的音色、强弱都毫无饱和感,整首乐曲毫无生命力,就如干巴巴的面包一样无人愿意品尝,而乐曲就无人愿意欣赏。因此,灵活的运用踏板是一种技术,仍是一门艺术。而贝多芬《奏鸣曲》中踏板的运用对乐曲起到重要的作用。踏板分为弱音踏板、持续音踏板与延音踏板,也称之为左踏板、中踏板与右踏板。通常使用最多的是延音踏板,用以延长弹奏的音,并且有扩大音响效果、保留余音、突出声部的作用。音符可以不再单调,更加饱满。右踏板在使用时又分音前踩、与音同时踩和音后踩,不同运用方式带来的音乐效果也不同。右踏板的技巧运用上,切分踏板也是常用的一种,如贝多芬的《E大调奏鸣曲》中,第一段开头与结尾有多处使用的痕迹。而演奏过程中钢琴声部的对比处及音乐情绪强烈时,需要切分踏板的润色,使音乐更有线条美。
舞台表现。对于本曲演奏来说,润色的一步无疑是表演;再者,想表演时吸引观众,就不得不在舞台表现上下功夫了。都说钢琴演奏是指尖在钢琴上的舞蹈,既要让人赏心悦目,又得让观众闭上眼睛时也能融入音乐之中。而这些功夫在于演奏时把握音符的准确性很重要,对于乐曲速度、音高、节奏更要拿捏地恰到好处。乐曲中强弱变化的处理与踏板的运用是音乐表现的重点,也是给观众的直观感受。因此,这是本首《奏鸣曲》演奏中的要点之一,必须进行长期的练习与磨合。
结束语:
贝多芬的钢琴著作颇多,演奏者需要从作者出发,先了解其各类著作以及音乐风格;在以演奏出发,从音符到指尖的转换需要有足够的准备工作与丰富的演奏经验。将乐曲以大化小,从细节剖析,才能将乐曲更好演奏出来。
參考文献:
[1]《钢琴右踏板技法教学的探究》张代吕;-《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
[2]《柴可夫斯基舞剧音乐《胡桃夹子》钢琴组曲演奏研究》赵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
关键词:奏鸣曲;演奏;准备;舞台表现
1 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4第一乐章作品分析
1.1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一生著作了很多作品,交响曲、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序曲等等。而他的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其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以及众人耳熟能详的主旋律《欢乐颂》的出处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的钢琴作品生涯也出现了多数主题较突出,令人听过难以遗忘的代表作,其中32首钢琴奏鸣曲首首都是经典之作,并且现在仍旧围绕多数钢琴演奏者的指尖,如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E大调第九号钢琴奏鸣曲op.14等等。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
1.2乐曲分析
E大调第九号钢琴奏鸣曲op.14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第一乐章的主部是一个不完整乐段,第一句以主调上的半终止结束,第二乐句则变成连接段落,停止在重属和弦上,接着就进入副部。第一段落是比较歌唱性的,随着左手和弦的递进引出下面的左右手交替单音跑动,呈迂回式。本段声部较多,左右手各自有保留音部分,使得乐曲富有层次感,推动乐曲的发展。第二段由右手单音进入,控制好指尖的呼吸与力度为后半段八度递进与装饰音的回旋音做铺垫。本段力度变化较大,左手音符多为分解和弦伴奏形式,右手为音阶上升趋势。第三段由
P的力度进入主题,左手重复第一段的和弦到分解和弦的连续跑动,右手为旋律中心,以八度音成音阶式连贯迂回,主题清晰,旋律优美,主题是a小调。最后回到再现部。
2 贝多芬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4第一乐章演奏分析
在钢琴作品的演奏之前,我们定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
阅谱重要性。在弹奏乐曲前要熟悉乐谱中自己的弹奏部分,更要熟悉谱中所有的标识、术语等。提前阅谱是演奏前必做的事情,它能使演奏者对乐谱的风格、情绪、节奏、速度得到一定的了解。使练习与演奏时能得心应手些。《奏鸣曲》全曲有160个小节,篇幅长,因此在提前阅谱期间必须先分析曲式。本曲为奏鸣曲式,有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与尾声,每一段都有主次之分,但主题旋律明显,且较好把握,但也需提前阅谱找到主题走向。
踏板的区分。过去踏板之所以被大家认为“钢琴的灵魂”起源于俄罗斯钢琴家鲁宾斯坦曾经说过:“踏板是钢琴的灵魂。”而我认为,踏板之所以作为钢琴的灵魂是由于演奏者本身。“每位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对踏板的运用也各不相同。”而踏板在演奏时能够正确的使用就犹如通向成功的阶梯,如不能正确的使用踏板,则乐曲的音色、强弱都毫无饱和感,整首乐曲毫无生命力,就如干巴巴的面包一样无人愿意品尝,而乐曲就无人愿意欣赏。因此,灵活的运用踏板是一种技术,仍是一门艺术。而贝多芬《奏鸣曲》中踏板的运用对乐曲起到重要的作用。踏板分为弱音踏板、持续音踏板与延音踏板,也称之为左踏板、中踏板与右踏板。通常使用最多的是延音踏板,用以延长弹奏的音,并且有扩大音响效果、保留余音、突出声部的作用。音符可以不再单调,更加饱满。右踏板在使用时又分音前踩、与音同时踩和音后踩,不同运用方式带来的音乐效果也不同。右踏板的技巧运用上,切分踏板也是常用的一种,如贝多芬的《E大调奏鸣曲》中,第一段开头与结尾有多处使用的痕迹。而演奏过程中钢琴声部的对比处及音乐情绪强烈时,需要切分踏板的润色,使音乐更有线条美。
舞台表现。对于本曲演奏来说,润色的一步无疑是表演;再者,想表演时吸引观众,就不得不在舞台表现上下功夫了。都说钢琴演奏是指尖在钢琴上的舞蹈,既要让人赏心悦目,又得让观众闭上眼睛时也能融入音乐之中。而这些功夫在于演奏时把握音符的准确性很重要,对于乐曲速度、音高、节奏更要拿捏地恰到好处。乐曲中强弱变化的处理与踏板的运用是音乐表现的重点,也是给观众的直观感受。因此,这是本首《奏鸣曲》演奏中的要点之一,必须进行长期的练习与磨合。
结束语:
贝多芬的钢琴著作颇多,演奏者需要从作者出发,先了解其各类著作以及音乐风格;在以演奏出发,从音符到指尖的转换需要有足够的准备工作与丰富的演奏经验。将乐曲以大化小,从细节剖析,才能将乐曲更好演奏出来。
參考文献:
[1]《钢琴右踏板技法教学的探究》张代吕;-《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
[2]《柴可夫斯基舞剧音乐《胡桃夹子》钢琴组曲演奏研究》赵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