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应大力推进素质拓展计划。确立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创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管理新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开发学生素质拓展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计划,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和管理程序,完善学生教育管理考核、监控、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计划;模式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等中央有关部委联合推行的一项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普遍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已在100余所高校进行试点,终将在全国高校铺开。高职院校也应该重视,积极的参与进来。
一、高职院校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必要性
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提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这两者的目标一致。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三校生”,他们的基础不一,基本素质普遍不高。将来学生走向社会,也只是有技能的专才,而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都有所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积极的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学生情况,制定完整、科学的体系,把素质拓展落到实处。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新模式
(一)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传统的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专才”化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不足,难于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我们在培养“专才”的同时,应突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抓好全面素质养成教育。也就是在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及格、具有从事某项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或获得规定的学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发展,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和快速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二)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到素质拓展计划中来
素质拓展计划是针对每一个大学生展开的,由于学生的基础和性格存在差异性。有的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很低,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和愿望。有的学生对自己素质发展目标认识模糊,不清楚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培养哪些方面的素质。高职院校的任务是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通过简便易行的途径参与其中。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开展适应大学生个体差异的素质教育活动。使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创新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教育家布卢姆在《教育学的无知》中指出:历来的课程研究专注于显性课程,而忽略了潜在课程。潜在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是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情操、训练各种能力、掌握更多的技能、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堂以外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活动作为一种潜在课程,已日益成为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成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环节。
其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把素质拓展课程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模块,理论教学主要以讲座、报告、教育大会等为主,开发整合了以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以各种文化活动、技能大赛、拓展训练、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弘扬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和管理程序
传统的学生素质教育管理特别是素质教育虽然有计划,但不够系统全面,一般都没有按照教育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忙时不搞,不忙时搞,没经费时不搞,有经费时搞的问题。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应该将教育管理工作以教学计划的形式明确固定下来,保证了教育管理的法规性、科学性,同时也保证了时间和质量。教学计划应该将部分学生管理工作纳入教学体系,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辅助课程,也是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将大学生文明行为教育作为统领的学生常规管理工作及勤工助学工作、劳动课程、养成教育与大学生各种课外业余活动结合起来开展,解决了原来管理办法单一、教育管理脱节的问题,形成了教师管理、自我管理、活动管理、社团管理、公寓管理、网络管理多途径多方式的管理局面。
还应建立一套严谨、规范的教育管理程序。例如:制定《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流程》、《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积分细则》、《素拓教育教师聘任暂行办法》等素质教育程序,从而严肃了学生教育管理行为,保证了教育管理实施过程的有效运行,提高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
(四)完善学生教育管理考核、监控、评价体系
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对素质拓展工作的评价都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应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学校、社会多方评价与学生个人评价相结合,评价结果与促进成长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探讨与完善科学、规范、易操作、实用性强的评价体系。
素质拓展认证评价体系是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积分细则,将考评的结果落实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上,本证书最终根据得分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作为学生评优、获得毕业证书和求职的依据,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相应的素质学分,获得初级以上的证书方能毕业。
素质拓展工作检查评价体系是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素质拓展工作的实效性,此体系采取自评、互评、上级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素质拓展教师经过聘任产生,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经过学生测评、素质拓展中心综合考核后给予一定评价,作为是否聘任与否的依据。
总之,高职院校要从培养特色学生出发,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出发,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才需要出发,根据当前职业院校的招生就业情况和生源状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拓展计划。普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探索出一条有利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管理之路,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钟玉海.高等教育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9.
[2]卢铁城.科学发展探索创新[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2.
[3]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8.
[4]柳海民.教育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
[5]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作者简介:孙丽娜(1978—),女,福建安溪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前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计划;模式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等中央有关部委联合推行的一项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普遍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已在100余所高校进行试点,终将在全国高校铺开。高职院校也应该重视,积极的参与进来。
一、高职院校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必要性
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提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这两者的目标一致。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三校生”,他们的基础不一,基本素质普遍不高。将来学生走向社会,也只是有技能的专才,而综合素质和能力不高。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都有所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积极的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学生情况,制定完整、科学的体系,把素质拓展落到实处。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新模式
(一)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传统的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专才”化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不足,难于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我们在培养“专才”的同时,应突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抓好全面素质养成教育。也就是在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及格、具有从事某项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或获得规定的学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发展,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和快速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二)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到素质拓展计划中来
素质拓展计划是针对每一个大学生展开的,由于学生的基础和性格存在差异性。有的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很低,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和愿望。有的学生对自己素质发展目标认识模糊,不清楚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培养哪些方面的素质。高职院校的任务是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通过简便易行的途径参与其中。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开展适应大学生个体差异的素质教育活动。使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创新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教育家布卢姆在《教育学的无知》中指出:历来的课程研究专注于显性课程,而忽略了潜在课程。潜在课程由学生自愿参加,是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情操、训练各种能力、掌握更多的技能、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堂以外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活动作为一种潜在课程,已日益成为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成为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环节。
其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把素质拓展课程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模块,理论教学主要以讲座、报告、教育大会等为主,开发整合了以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以各种文化活动、技能大赛、拓展训练、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弘扬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和管理程序
传统的学生素质教育管理特别是素质教育虽然有计划,但不够系统全面,一般都没有按照教育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忙时不搞,不忙时搞,没经费时不搞,有经费时搞的问题。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应该将教育管理工作以教学计划的形式明确固定下来,保证了教育管理的法规性、科学性,同时也保证了时间和质量。教学计划应该将部分学生管理工作纳入教学体系,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辅助课程,也是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将大学生文明行为教育作为统领的学生常规管理工作及勤工助学工作、劳动课程、养成教育与大学生各种课外业余活动结合起来开展,解决了原来管理办法单一、教育管理脱节的问题,形成了教师管理、自我管理、活动管理、社团管理、公寓管理、网络管理多途径多方式的管理局面。
还应建立一套严谨、规范的教育管理程序。例如:制定《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流程》、《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积分细则》、《素拓教育教师聘任暂行办法》等素质教育程序,从而严肃了学生教育管理行为,保证了教育管理实施过程的有效运行,提高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
(四)完善学生教育管理考核、监控、评价体系
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对素质拓展工作的评价都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应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学校、社会多方评价与学生个人评价相结合,评价结果与促进成长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探讨与完善科学、规范、易操作、实用性强的评价体系。
素质拓展认证评价体系是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积分细则,将考评的结果落实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上,本证书最终根据得分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作为学生评优、获得毕业证书和求职的依据,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相应的素质学分,获得初级以上的证书方能毕业。
素质拓展工作检查评价体系是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素质拓展工作的实效性,此体系采取自评、互评、上级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素质拓展教师经过聘任产生,教师的授课水平、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经过学生测评、素质拓展中心综合考核后给予一定评价,作为是否聘任与否的依据。
总之,高职院校要从培养特色学生出发,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出发,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才需要出发,根据当前职业院校的招生就业情况和生源状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拓展计划。普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探索出一条有利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管理之路,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钟玉海.高等教育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9.
[2]卢铁城.科学发展探索创新[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2.
[3]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8.
[4]柳海民.教育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
[5]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作者简介:孙丽娜(1978—),女,福建安溪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