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认知模型看汉语“吃”类词语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Lakoff提出的理想认知模型,“吃”类词语可以分为命题模型,意象图示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四种类型。同时也发现汉语“吃”的隐喻和转喻表达来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体验,即来自人的感觉器官。同时由于较高的使用频率以及“吃”作为始源域的突显次数之多和对食物体验面的增加,关于“吃”的隐喻转喻表达也就越多,汉语“吃”类表达也具有中国汉语文化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认知模型;吃;隐喻
  一、引言
  理想认知模型(The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本文以下简称ICM)这一概念自1987年由Lakoff提出,至今虽已过去30年但依然是当下认知语言学探究人类概念结构和语义范畴的一个重要认知分析切入口。认知模型是指人类关于客观世界知识的心理构建。这种构建往往是模式化的,反映出以特定而固化的方式勾勒客观现象,表现出一种理想化了的思维定势。Lakoff提出的ICM认知模型,依据结构型式,可分为四个子模型: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其中在对ICM的四个子模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述性研究中发现,转喻和隐喻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论认为意义来源于我们的感觉运动的体验, 通过想象机制,如概念隐喻、转喻、范畴辐射、以及种种概念合成的方式, 这种体验的意义得以扩展, 形成了抽象的概念化和推理。莱考夫曾对自然体验下过一个定义:自然体验是我们的身体(包括感觉、运动器官、智力、情感等)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包括运动、操作物体、吃饭等), 以及我们与同一文化(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教环境)中不同的人群的互动的结果。中国文化讲究“衣食住行”,“吃饱穿暖”“民以食为天”,因此可见“吃”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从而也涌现出一系列与人们“吃”的体验相关的词语。如:吃饭,吃水,吃白食,吃醋,吃红,吃黑,吃食堂,吃豆腐,吃大锅饭,吃干饭,吃功夫,吃官司,吃回扣,吃亏,吃小灶,吃回头草等系列含吃的词语。吃”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体验之一, 这种每天反复发生的自然体验固化成为体验格式塔, 具有很强的认知力, 这种思维模式和特定的中国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这写民族特色词语有的是对吃本身的一种解释,因为饿了所以要吃饱,而有的词语就发生一定含义转化,隐喻、转喻也相应而生。
  “而理想认知模型正是一种认知模型集,由许多相对简单的认知模型集合在一起而形成。ICM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不是对客观世界原原本本的反应,而是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说话人对某一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之上的一种复杂结构。比如“狗”并不是指那一只特定的狗(邻居家养的那一只狗),那一种类的狗(金毛;博美;萨摩;牧羊犬等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狗”作的解释是:哺乳动物,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种类很多,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由此可见对狗的解释中則包括各种狗所具有的典型性特点,也就是说对“狗”所作的解是框架是完型的。根据ICM认知模型,以下将从四个子模型:命题模型。意象图示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来分析“吃”,从而发现吃类表达的认知特点。
  二、命题模型
  命题模型:该原则详细解释了CM中所涉及到的概念、特性以及概念间关系,具有判断性特点,是客观世界在心智中的真实性映射。若用这个结构构建的ICM 来确定词义,这就是词语的字面意义或基本意义。根据赵艳芳的定义,命题结构就是表示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结构。也就是说,命题结构是由命题知识和事实知识构成。按照Lakoff的观点,命题结构并不使用诸如隐喻、转喻、或心理意象等想象性手段,而是带有客观性,即命题结构包含具有诸种特性的诸种实体以及表达这些实体的诸种关系。但是Lakoff同时又提出,命题模型属于认知模型,而不是现实的诸种细节体现,所说的实体是心理实体,而不是客观事物。本文认为,所谓命题结构就是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作出判断的心理表征。例如:
  (1)那个人简直丧尽天良,禽兽不如。
  (2)—你中午吃饭了吗?—吃过了。
  (1)是一个命题,表明“那个人”与“禽兽”之间具有某种关系,共享某种特性,是对“那个人“的特性与“禽兽”的特性相同性所作的一个判断。(那个人在某些事情上缺乏人性)。(2)也是一个命题,表达“吃”和“饭”之间具有一定关系,饭具有可以吃的特性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吃类动词,我们发现,此类词语已经相当对较少,多数已经通过隐喻转喻将“吃”类词语更加加抽象化和概念化了具有一定的引申含义,而属于命题模型的“吃”类词语还有:吃不服(不习惯于某种饮食:生冷的东西我总吃不服);吃长斋(信佛的人常年吃素,叫吃长斋。);吃斋(吃素,和尚吃饭);吃饭(生活,生存,靠打猎吃饭),吃水(喝水,吃水不忘挖井人)吃烧饼、吃汤圆等等这些类词语都是吃的本身意义,吃在这里都是指把食物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吞咽下下,包括吃和喝。即便是通过查阅“爱汉语”语料库也发现这类词语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小康生活的普及,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有所降低,人们更多的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和品质生活,而不单纯是通过吃来满足温饱和生活需要。
  三、意象图示模型
  人类在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式样就是意象图式,它兼有“意象”和“图式”的含义。前者指的是特定的、体验性经验的心智表征,具有非命题性;后者指人们把经验的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可以长期储存于记忆之中。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互动性体验形成了基本的意象图式,也就形成了CM,多个CM构成了ICM。人们由意象图式为起点,通过隐喻映射进行范畴化、建立范畴、获得了概念和意义。lakoff认为意象图示结构是指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对空间的经验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概念,一般借助意象图示而建构起来的心理表征,如出发地-路径-目标、部分-整体、中心-边缘。上下等。这种结构能反应概念结构的特性,同时也是概念结构形成的基础。王文斌认为意象图示也是指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往往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背景去关照客观诸事物。例如:   (3)父亲病了,家里顶梁柱一下子坍塌了。
  (4)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显而易见,(3)中父亲这个概念被图式性地认知为顶梁柱(一个房子主要承重部分,柱体形状)由此可见父亲在这个家庭的重要性,而父亲在中国文化中也常被解读为“大山”一样的存在。因而才有坍塌。(4)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并不是真的“吃山”或者“吃水”,而是把山和水作为一种整体环境,或者容器,吃的是“山、水”这个大环境下所生长的可以用以食用的东西。这里的“山”和“水”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里面种种通过某些方式可以用以生存吃饭的个体才是这一表达结构中和吃存在相关性的特点的实体。
  而通过查询现代汉语词典,以及“爱汉语”语料库我们发现这类词语新出现的也不是很多,数量上相对较多。吃白饭(吃饭不付钱;只吃饭不干活儿)、吃不消(不能支持,支持不住,受不了。爬這么高的山。上年纪的身体真怕吃不消)、吃刀(切削金属时刀具切入工件:吃刀要深浅适宜、吃挂落(受连累,你捅了娄子,害得大家都跟着吃挂落。也做吃挂絡)、吃回扣(采购物品或代卖主招揽顾客的人向卖主索要或收取一定份额的交易所得)、吃官司、吃紧、吃空额、吃亏(受损失,不能让群众吃亏)等这类词语,“吃”后面的词语并不是“吃”动作的直接承受着,而是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词。这里的“吃”主要表示承受,经受;受,挨;吸收之类的意思。
  这种词语产生的原因一是因为人们对“吃”的熟悉程度较高,而是和中国文化相关,因此在社会发展中,自然而然的就用“吃”来表达而不用“听、看、闻”等。人们选择“吃”这一相对熟悉的心理表征,同生活中的客观事物相联系,从而致使了这类词语的产生。
  四、转喻和隐喻模型
  根据认知语言学,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其认知立足点是“意象图式”,这些图式均产生于人类的基本经验,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并由此获得意义。所谓隐喻结构,就是将始源域的ICM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中的相应结构上。说得简单一些,隐喻结构就是将始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的心理表征,借此达到表达或解释目标域的目的。Lakoff & Turner认为,映射就是两个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集。这一对应集可能是“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外在表象联系”,或是“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内在特性的关联”,或是是“两者兼而有之的关系。”任何隐喻都隐含着施喻者对某一特定事物的一种认识、理解和阐释,表现出对特定事物的一种认知的心路历程。隐喻的相似性基本有两种:一是“物理相似性”,二是“心理相似性”。前者是指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存在客观上的共有特征,而后者就是指这两个域之间存在主观上的共有特性。Lakoff指出,隐喻仅存在于人的大脑,存在于人的概念性映射,而隐喻的意义肯定与思维相关,它不存在于词语,也不存在于客观世界,而是人的思维将一种新的意义强施于目标域。隐喻的基础—相似性,不是绝对客观的,而是相对于人们的经验而言的,是可以创造的。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转喻不再是传统的修辞方式,而是一种认知过程,Langacker认为转喻是一种参照体现象,便于人们在心理上建立与目标的联系,Radden&Kovecses认为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同一理想认知模式内的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Lakoff认为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是同一个认知域的内部投射;他还认为转喻是一种参照点现象,转喻词语指称的概念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想要描述的概念体提供心理通道。转喻结构的成分来源在语义层上的分析必须以不同概念在语义范畴上的统一与协调为基础,建立不同概念之间的或隐或显的关联所谓转喻结构,就是在由ICM建构的同一概念域中,某个成分与另一成分之间或某一成分与整体之间构成替代关系(“standstill-for ralation)的心理表征。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概念域中,成分与成分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发生某种联系,而且在特定的情境中,某一部分得到认知上的突显而被用来指称其整体,反之亦然,即整体得到认知上的突显而被用来指称其某一成分。例如:
  (5)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已经过时了。
  (6)水壶开了。
  (7)吃回头草。
  (5)和(7)为隐喻;(6)为转喻。(5)中始源域“过时”映射到目标域“观点”上,从中可知,施喻者将“观点”看做为一种时尚,其英语结构为“观点是时尚的”这种类似的还有“一朝天子一朝臣,文章合为时而著“等。(6)中,我们知道一般是液体的(水,油)等会开,但是我们同时知道,水壶一般是盛水的器皿,从而用“水壶”代替“水”,“水壶”和“开”成为同一个语义范畴,形成转喻。(7)吃回头草(比喻重又做以前放弃的事情),这里始源域“回头草”映射到“吃”上,施喻者将回头草看做一种食物,可以吃,其所具有的特性又映射为过去的事情可以重做。
  而通过查询现代汉语词典,以及“爱汉语”语料库我们发现“吃”类词语中这种词用的频次相对较高。吃醋(产生嫉妒情绪,多指男女关系)、吃错药(言行举止不太正常或有违常理)吃大锅饭、吃皇粮(指在政府部门或靠国家开支经费的事业单位任职)、吃现成饭、吃小灶(受到特殊照顾)等这些词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到同一或另一认知域,而形成这些词所代表的特有意义。同时由于较高的频率以及“吃”作为始源域的突显次数之多和对食物体验的增加,关于“吃”的隐喻转喻表达也就越多,汉语“吃”类表达也具有中国汉语文化的民族特色。同时也通过这些词的使用频率发现在实际应用中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相差不大,概念区分不是很明显。而这类词语在以后有可能会产生更多。
  五、结论
  “吃”类词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中国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文化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信会应运而生各种吃类词语(时下“吃货,逛吃逛吃”的流行就是代表)。本文从ICM理论出发分析“吃”类词语,并分析了四中模型下的“吃”类词语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了“吃”类词语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学者关注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词语表达形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也为中国文化传播提供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Croft,W.& D.A. Cr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Lakoff,G.& M. 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3]Langacker,R.W.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
  [4]王文斌,林波.论隐喻中的始源之源[J].外语研究,2003,(4).
  [5]王文斌.汉英“一量多物”现象的认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直接反映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通过有效地语文写作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但是,在长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及内容逐渐暴露了教学的弊端,当前我们急需优化和改进现有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式,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写作环境。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总结出有效地写作教学对策,从
期刊
摘要:小学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可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既能够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可拓宽其阅读视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重点探讨了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以期为大家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培养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使之学会求知,提高其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基本理念[1]。而课外阅读则是课外
期刊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8个和11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懂得应该热爱劳动,凭着自己的劳动,才能丰衣足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理解“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 课前准备1.课件。2.小黑板。  3.朗读课文录音带。  4.引导学生在家中盆里或空地上栽种一两样蔬菜或花草,每天观察写出小日记。教学时间 2课时。  一、谜语揭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渴求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对他们学好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数学的情趣,使他们由厌学、
期刊
摘要:生物学实验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学生认知水平、教学条件,有目的地安排、设计一些类似科学实验的模式、程序,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和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活动。生物学实验教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验的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从基础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过渡
期刊
一、聂耳作品创作背景和主要主题  聂耳的群众歌曲唤醒了麻痹的国人精神,他将一个个音符串联在一起,用音符和文字一起创造出了对付敌人的锋利武器,激发许多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将音乐化为锐利的武器,激发了国民的爱国良知和热枕。  歌咏也随着历史的变迁被划分为“救亡歌曲”和“抗日歌曲”。在特殊的时期战事逐步恶化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时间段创作歌咏的主题为“一切为了救亡”。鲜活的事迹是创作的灵魂,能激发了创作者无
期刊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至4页“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是根据台湾著名儿童文字作家陈木城先生的散文改编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由9个自然段构成,作者通过对春雨的声音、春雨唤醒春天、春雨催发种子的细致、形象的描写,说明无私的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和谐、生机和希望,充分表现了自己对春雨、对美好的大自然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对于春雨,学生并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风的流行,传统民间艺术元素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一些优秀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对传统民间艺术非常重视。如今,人们接触包装十分频繁。包装的设计中加入传统民间艺术元素不仅能传递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感受到民族情。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包装设计,阐述了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并对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
期刊
摘要:在众多西方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中都出现过很多“鬼”这个元素,本文从比较文化的角度,以此元素为切入点,以西方戏剧《哈姆雷特》和中国传统戏曲《窦娥冤》为例,试图在中西宗教文化鬼魂形象概念的基础上,对中西方戏剧背后的文化差异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关键词:西方戏剧;中国戏曲;鬼魂形象  前言  鬼魂形象地大量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其中多以文学这一形式为主,同时它作为人类艺术创作中一种十分特殊的表现形态,广
期刊
摘要:《一首桃花》是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的独唱唱段。这首作品难度较高,意境高雅清新,是众多声乐表演者在音乐会和比赛中的首选曲目。该曲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浪漫主义色彩的曲词,给听众带来深深的震撼。本文将从创作特色、演唱处理、情感表达方面来分析该作品。  一、创作特色  (一)旋律分析  《一首桃花》是林徽因的主要唱段。歌曲的伴奏器乐主要有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是一个钢琴三重奏形式的室内乐。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