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区早期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中小型城市社区早期教育发展不尽如人意。文章认为,发展社区早期教育对于该区域婴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家长育儿观的改变和社区教育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小型城市典型社区为突破口,调研该区域社区早教的发展现状,提出可行的开发解决方案。
【关键词】社区早教;现状;中小型城市;婴幼儿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从全球视角来看,婴幼儿早期教育社区化是发达國家早期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据欧盟委员会统计办公室近期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大约有1/4的三岁前儿童被送入集体托儿所或其家庭所在街区的临时托儿所。教师及家长要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地投入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减轻和分担家庭育儿的压力。
社区早教是以一定的区域为基地进行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组织形式。社区早教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坚持社区为根,特色发展;坚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的呼声愈加响亮。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普惠,庞大的婴幼儿数量逐渐成为社区人口的核心元素,不失时机地开展早期教育则是社区教育建设和教育社会化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典型社区的实地调查和分析,以小见大探索中小型城市社区早教的开发方向,以促进社区教育的全面发展。
上海市“真如中学社会教育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社区教育开始发展。此后,社区教育逐步在我国北京等大城市发展起来。2016年6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为着力点,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但是,受地域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小型城市社区早教的发展极其缓慢,根据相关文献和社会实践调查,国内中小型城市社区早期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一)教育经费不足
近几年中国政府用于早期教育的投入只占全国教育经费的1.5%,对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投入甚微,对中小型城市的社区早教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
(二)早教市场机制紊乱,缺乏行业准入机制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3000万的0-6岁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到正规的早期教育。一方面,中国的早期教育市场鱼龙混杂,目前以东方爱婴、红黄蓝、小豆丁为代表的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逐渐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另一方面,对早教机构监管不力,行业无统一准入标准,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导致教育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三)社区早教结构单一,集资困难
现存的社区早教多依靠个体单独经营,由于股权结构单一容易造成资金不足,缺乏稳定的造血能力。目前大多数社区早教只能通过个体或少量的政府模块来维持,难以定期购买及更换早教教具,建立婴幼儿亲子各类专业活动室的经济压力较大,使得经营者投入社区早教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挫。
(四)社区早教依托幼儿园与第三部门,稳定性和实践性不强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社区早期教育在幼儿园和第三部门的推促下得以缓慢发展,因其公益性突出,呈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实践主体分工不明确,导致其实践性不强。
二、现状调查
(一)研究抽样
本研究对金虎小区居民发放问卷,对所得的数据采用概率抽样的系统抽样。
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问卷调查表打乱顺序,并将挑选出的500个有效调查问卷随机编上号码,制定样本抽样框;
第二步:按公式求出抽样间距, K=E/F=500/50=10。此次抽样间距为10,即每隔10个样本抽取1个;
第三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确定系统抽样的随机起点;
第四步:在抽样框中,由第三步确定的随机起始点间距K位抽取样本的第二个数字,其对应的个体为样本的第二个个体,再隔10位抽取样本的第三个数字,由此循环往复,直到抽取出50个最终样本。
(二)研究数据分析
根据系统抽样的50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样本,利用SPSS工具描述统计的频率分析得出:
(三)研究发现与讨论
由表中的数据指数可以看出:
本区域的家长对社区早教均持支持态度,但缺少一定的渠道获得全方位的指导和教育机会;
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较短,不能进行早期教育的有效指导和监管;
社区早教易与私人早教机构产生混淆;
隔代教育是构成该社区教育的教育组织模式的主体。
三、结论
0-3岁婴幼儿社区早期教育的管理,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执行,构建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督导,评估,又包括微观层面的早期教育机构,家庭内部教养指导工作的管理。我们力求将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结合起来,有效形成合力,促进社区早期教育的发展。
(一)行政方面
1.提供优质服务平台
形成以各类早教机构为主干,社区为依托,为社区内0-3岁婴幼儿提供形式各异的早期教育,并对其家庭提供教育指导的公共服务平台。
2.加强政府配套
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社区早教的领导和管理,将其作为日常事务的实质性工作来建设和考察,与绩效挂钩。制定符合实情的规章制度,保障社区早教中家庭、社区、幼儿园和政府的利益和职责。
3.提供经费保障
加大对社区早教硬件和软件的资金投入,提升分管早期教育社区工作人员的各项待遇,并建立适当的鼓励机制。
4.建立督导检查评价机制
将“0-3岁社区早期教育”有序纳入地方基础教育体系,督促有关工作人员按时递交工作计划和总结等文本性资料。督导部门检查,及时指导相关部门对社区早教现存的问题进行商讨,有效地协调配合,有机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
(二) 社区方面
1.专业引领,科学指导
建立社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如“0-3岁婴幼儿早教保育中心”“早期教育教养中心”,切实保障指导中心拥有充足的人力、物资和专门人员。划定基本活动区域,满足社区不同家庭对社区早期教育的需求,建立“互联网 ”的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及时反馈信息,以开展有效指导。
2.加强社区幼儿园与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
有效联动,形成合力,并全力打造适合该社区的早期教育模式。
(三)家庭方面
1.增强早期教育教养意识
家庭通过多种途径关注婴幼儿的日常照顾和教养的科学方法。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早期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吸收和借鉴学习。
2.加强亲子沟通
家庭成员需用心呵护和陪伴,能够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在社区早教活动中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因为“给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
【参考文献】
[1]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常铁威.新社区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34-35.
[3]张晗.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建构途径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15(01):116-119.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5]王萍,张丽娜,郑晓岩.社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3):41-43.
[6]陈红梅,金锦秀.从局外走向局内——关于幼儿园成为社区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中心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9(09):29-32.
[7]万迪人,谢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发展与管理[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社区早教;现状;中小型城市;婴幼儿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从全球视角来看,婴幼儿早期教育社区化是发达國家早期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据欧盟委员会统计办公室近期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大约有1/4的三岁前儿童被送入集体托儿所或其家庭所在街区的临时托儿所。教师及家长要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地投入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减轻和分担家庭育儿的压力。
社区早教是以一定的区域为基地进行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组织形式。社区早教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坚持社区为根,特色发展;坚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的呼声愈加响亮。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普惠,庞大的婴幼儿数量逐渐成为社区人口的核心元素,不失时机地开展早期教育则是社区教育建设和教育社会化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典型社区的实地调查和分析,以小见大探索中小型城市社区早教的开发方向,以促进社区教育的全面发展。
上海市“真如中学社会教育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社区教育开始发展。此后,社区教育逐步在我国北京等大城市发展起来。2016年6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为着力点,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但是,受地域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小型城市社区早教的发展极其缓慢,根据相关文献和社会实践调查,国内中小型城市社区早期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一)教育经费不足
近几年中国政府用于早期教育的投入只占全国教育经费的1.5%,对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投入甚微,对中小型城市的社区早教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
(二)早教市场机制紊乱,缺乏行业准入机制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3000万的0-6岁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到正规的早期教育。一方面,中国的早期教育市场鱼龙混杂,目前以东方爱婴、红黄蓝、小豆丁为代表的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逐渐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另一方面,对早教机构监管不力,行业无统一准入标准,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导致教育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三)社区早教结构单一,集资困难
现存的社区早教多依靠个体单独经营,由于股权结构单一容易造成资金不足,缺乏稳定的造血能力。目前大多数社区早教只能通过个体或少量的政府模块来维持,难以定期购买及更换早教教具,建立婴幼儿亲子各类专业活动室的经济压力较大,使得经营者投入社区早教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挫。
(四)社区早教依托幼儿园与第三部门,稳定性和实践性不强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社区早期教育在幼儿园和第三部门的推促下得以缓慢发展,因其公益性突出,呈现出较强的随意性,实践主体分工不明确,导致其实践性不强。
二、现状调查
(一)研究抽样
本研究对金虎小区居民发放问卷,对所得的数据采用概率抽样的系统抽样。
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问卷调查表打乱顺序,并将挑选出的500个有效调查问卷随机编上号码,制定样本抽样框;
第二步:按公式求出抽样间距, K=E/F=500/50=10。此次抽样间距为10,即每隔10个样本抽取1个;
第三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确定系统抽样的随机起点;
第四步:在抽样框中,由第三步确定的随机起始点间距K位抽取样本的第二个数字,其对应的个体为样本的第二个个体,再隔10位抽取样本的第三个数字,由此循环往复,直到抽取出50个最终样本。
(二)研究数据分析
根据系统抽样的50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样本,利用SPSS工具描述统计的频率分析得出:
(三)研究发现与讨论
由表中的数据指数可以看出:
本区域的家长对社区早教均持支持态度,但缺少一定的渠道获得全方位的指导和教育机会;
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较短,不能进行早期教育的有效指导和监管;
社区早教易与私人早教机构产生混淆;
隔代教育是构成该社区教育的教育组织模式的主体。
三、结论
0-3岁婴幼儿社区早期教育的管理,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定、执行,构建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督导,评估,又包括微观层面的早期教育机构,家庭内部教养指导工作的管理。我们力求将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结合起来,有效形成合力,促进社区早期教育的发展。
(一)行政方面
1.提供优质服务平台
形成以各类早教机构为主干,社区为依托,为社区内0-3岁婴幼儿提供形式各异的早期教育,并对其家庭提供教育指导的公共服务平台。
2.加强政府配套
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社区早教的领导和管理,将其作为日常事务的实质性工作来建设和考察,与绩效挂钩。制定符合实情的规章制度,保障社区早教中家庭、社区、幼儿园和政府的利益和职责。
3.提供经费保障
加大对社区早教硬件和软件的资金投入,提升分管早期教育社区工作人员的各项待遇,并建立适当的鼓励机制。
4.建立督导检查评价机制
将“0-3岁社区早期教育”有序纳入地方基础教育体系,督促有关工作人员按时递交工作计划和总结等文本性资料。督导部门检查,及时指导相关部门对社区早教现存的问题进行商讨,有效地协调配合,有机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
(二) 社区方面
1.专业引领,科学指导
建立社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如“0-3岁婴幼儿早教保育中心”“早期教育教养中心”,切实保障指导中心拥有充足的人力、物资和专门人员。划定基本活动区域,满足社区不同家庭对社区早期教育的需求,建立“互联网 ”的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网络,及时反馈信息,以开展有效指导。
2.加强社区幼儿园与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
有效联动,形成合力,并全力打造适合该社区的早期教育模式。
(三)家庭方面
1.增强早期教育教养意识
家庭通过多种途径关注婴幼儿的日常照顾和教养的科学方法。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早期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吸收和借鉴学习。
2.加强亲子沟通
家庭成员需用心呵护和陪伴,能够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在社区早教活动中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因为“给孩子最好的爱是陪伴”。
【参考文献】
[1]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常铁威.新社区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34-35.
[3]张晗.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建构途径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15(01):116-119.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5]王萍,张丽娜,郑晓岩.社区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3):41-43.
[6]陈红梅,金锦秀.从局外走向局内——关于幼儿园成为社区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中心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9(09):29-32.
[7]万迪人,谢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发展与管理[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