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海南苗村旅游之探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ju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茂村是一个典型的苗族村落,景色優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乡民安居乐业。在海南全面建设旅游岛的前提下,挖掘当地苗族民族文化,丰富苗族村落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全省特色苗族村落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海南琼中南茂;苗族;民俗;旅游
  南茂村位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的东南部,距琼中县城42千米,距离镇墟20千米。依山傍水,北靠白马岭,西朝南茂岭,东向七步水,南依牛路岭水库。白马岭海拔1264米,南茂岭海拔1270米。南茂村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槟榔、荔枝、龙眼、水稻、木薯、菠萝、益智等。经济支柱产业为橡胶、槟榔等。
  南茂村是海南较为典型的苗族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在海南全面建设旅游岛的前提下,发展南茂村旅游,对促进全省特色苗族村落旅游、让非遗文化重焕光彩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依托苗村景点建设“富美乡村”,亮出苗区特色
  南茂村地处琼中森林地带,周边有多条河流发源地,地理位置优越。南茂村发展旅游经济不但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
  1.1 自然资源
  南茂村座落于南茂岭山腰下,海拔较高,气候宜人,森林茂密,风景优美。由于道路不便使苗村的发展受外部干预较小。南茂村原始苗族村落、南茂河、七步水瀑布、牛路岭水库沿线河流等,均可开发成规模旅游景点。
  1.2 苗家村落
  新中国成立前,在国民党反动派惨无人道的灭苗政策下幸存的南茂村苗民逃上了南茂岭、南燕岭、秤银岭、白马岭避难。为了保卫山上的难民,苗民们组织苗军奋起反抗,击退了国民党反动派驻兵的残酷打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苗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十分关怀。为了让南茂苗族从高山上搬下来,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县相继成立了移民委员会,向村民发放移民补助,帮助建房,分配土地,拨发耕牛、农具,发放贷款等,山上苗民逐渐搬下山定居建房,住进了茅草房。在国家帮助下,苗民们自力更生,通过种植菠萝收益将茅草房更换成琼海式砖瓦房。现在苗民们又种植槟榔获得收益,建造了现代的平顶房和楼房。琼海式砖瓦房、平顶房和楼房相交辉映,构成了美丽的苗村村落。
  1.3 南茂村基督教堂
  南茂村当地苗民多信仰基督教。对于民国时期海南苗族社会开始接受基督教有多种说法,但均与苗族首领陈日光有关。一种说陈日光带随从到镇上,美国一基督教牧师见其气度不凡,觉得是不平常之人,便向其传教,陈日光逐渐信教,便向苗民传教了。另一种说法是陈日光被熊所伤,伤口久治不愈,一个汉族商人带陈日光到加积美国基督教会创建的福音医院就医,免费为其治疗。在其疗养期间,当地基督教上层乘机向其灌输上帝救人的思想。陈日光伤好后便参加了基督教的洗礼,成为海南苗族社会中第一个基督教徒。后来在他的积极发动下,很多苗民加入基督教拜上帝,办教堂,南茂村成为海南苗族拜上帝的中心。目前,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苗民于每周三、五、日在教堂做活动。
  1.4 “无辜受难英灵永生”纪念碑
  1939年,日军侵琼,琼崖守备司令吓得惊慌失措,带领司令部、各县政府机关的人员、家属几千人涌入山区,如同蝗虫入境,给山区黎苗百姓带来灾难,苛捐杂税多如牛毛,黎族、苗族人民贫困交加。黎族领袖王国兴决心带领黎族、苗族人民闯条生路。1942年6月举行具有历史意义的白沙起义第一次会议后,王国兴多次写信给苗族首领邀请苗族同胞共举义旗。南茂村苗族首领接信后多次召开会议决定组织苗民参加白沙起义,但被叛徒告发,国民党反动派立下杀机,镇压苗族人民武装暴动,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惨案。为了纪念1943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2000多名苗民,教育后人,不忘历史,展望今朝,不忘党恩,琼中县政府于1995年立下“无辜受难英灵永生”纪念碑。
  1.5 苗族传说故事
  1.5.1 打岗岭传说
  传说当年有一村民到集市买一对水缸回村,当买缸人挑缸走到一山岭被石子绊到,担子不稳,一只缸滚到河里去了,买缸人心想,一只缸既不好提又不好拿干脆将缸打烂。谁知,后来发现掉进河里的缸并没摔烂,便气恼地将河里的缸又打烂了,于是该地就被命名为打缸岭。
  1.5.2 马当兜(苗语音译,意思是马的坟)
  田尾村村口处的路边有一座巨大的坟堆,每个苗民经过时都要捡三块石头扔在上面。传说不知何年,有位苗族英雄骑马四处为苗民造福,他的马每天奔跑非常劳累,终于有一天走到村路口时倒在地上死了。英雄非常悲痛,便把马埋在了路边,在坟堆上放了三块石头。为了纪念这匹马,村民们纷纷捡石头给马堆坟。
  2 发掘利用苗村传统民俗,让非遗文化重焕光彩
  海南苗族传统文化多种多样,如传统的服饰、饮食、节庆等包罗万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文化习俗已不存在。例如,由于禁止烧山砍山,山兰稻谷不能播种,其生产模式消失;禁止狩猎,传统的狩猎工具驽已不存在,围猎也逐渐消亡;苗村的传统民族服装,除50岁以上的妇女佩带头帕外,其他服装与汉人无异,民族服装仅有女装,男装在本地已消亡近百年,随着环境的改变,传统服饰所用的天然原料已更换成现代工业化工原料;过去在婚礼、节庆中出现的苗家“双刀舞”只有在表演时才能出现等。苗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通过不断发掘、开发,才能将传统文化传承。
  3 完善南茂村旅游规划,探索最佳苗村旅游模式
  目前,乡村旅游已逐步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引擎。乡村旅游模式多样,在规划时,以考虑生态旅游为前提,兼顾苗村村民的共同利益,这样才能使旅游模式合理化。以下几种模式可供探讨。
  一是苗区村落生态旅游型。目前,南茂苗村虽初步引进一些文化宣传项目,但从内容看多为黎族元素,苗族特色未能体现,使进入苗寨的客人误以为走进黎村。因此,在经营在该类型的旅游模式时,要注重苗族内涵发掘,重点讲求村落民居发展整体推进,使村民融入整个旅游项目,村民既是民族文化的展示者,又是非遗传承的受益者。带动苗村经济发展,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解决三农问题,以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是田园风光休闲型。将南茂村附近的七步水瀑布、牛路岭水库、南茂岭等自然风景区纳入旅游范围,进行升级改造。结合苗村传统农业,以当地主要经济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为主导,依托整体景区建设与苗区开发,扩宽苗民就业渠道,使苗区农业与服务业发展相结合,变农民为业主、居民,参与经营旅游项目。
  三是农家乐旅游型。把苗区村落附近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登山、漂流、采摘槟榔等农事活动,引进开发民宿,使游客能吃住在苗家,与苗民同劳动,参加苗村传统节庆,享受苗族民俗风情等。
  4 结语
  要避免民俗文化在旅游当中出现冲击,甚至消亡的现象,同时要处理好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南茂岭是多条河流发源地,附近村民已经用上化学类的洗涤用品,大量使用必然造成源头水源的污染。同时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势必对当地土壤造成很大破坏。要做好环境保护、村民利益与旅游经济效益共存,才能将乡村旅游发展做得有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四川新津馆藏的《菖蒲寿石图扇面》,构图巧妙,格调高雅,诗书画意,四美并臻,为吴门画派代表画家文嘉的青绿山水画的精品之作。  关键词:吴门画派;文嘉;谢枋得;菖蒲;寿石;新津  菖蒲是我国传统花卉之一,与兰花、菊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具有“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的品德,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从宋代开始,菖蒲附石共养成为文人案头清供之佳品,也成为文人墨客喜好的诗画题材,留下了陆治
期刊
摘 要:中小型博物馆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种种因素限制,其发展比较艰难缓慢。文章以三门峡市博物馆为例,通过展现近几年三门峡市博物馆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丰富陈列展览、加强馆际交流、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做法,浅谈中小型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中小型博物馆;发展;社会教育  我国中小型博物馆数量占博物馆总数的绝大多数,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
摘 要:因铁稳定性差,化学性质活泼,铁质文物在金属类文物中最容易遭到腐蚀破坏,且腐蚀产物疏松,不同腐蚀交错反应,对铁质类文物的破坏相当严重。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际保护修复了一件民间收藏汉代铁环、铁鼻、铁铺首组合的铁质文物。根据铁器保护修复流程简要分析汉代铁质文物的腐蚀机理,保护修复过程中遵循保护修复真实性、最小干预性、修复材料可逆、修旧如旧原则等文物保护与修复原则,准确把握铁器文物修复的“度
期刊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金属。中国古铜器的冶铸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古铜器的类型包括酒器、食器、水器、陪嫁、观赏和日常生活用器等。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历史沿革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  在中国
期刊
摘 要:邓散木是我国著名的书刻艺术家,他的隶、篆书法写得出神入化,沉雄绝俗。尤其是晚期的草隶、草篆作品,风格高古,独辟蹊径。  关键词:隶书;篆书;邓散木;书法  中国书法艺术是世界上最璀璨的明珠,它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中国汉字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熠熠生辉,书法作为中国古老的艺术形态已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从甲骨、钟鼎、篆、隶发展演变到真、行、草各种书体,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古至今各体书法
期刊
摘 要:江寒汀先生作为海上画派的花鸟写意画领军人物、上海花鸟画“四大名旦”之首,其画技注重写生又博采传统花鸟画名家特长。其“江家花鸟”笔墨精炼,意境细腻平和又多彩多姿,为后学者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江寒汀;花鸟画;小写意  上海自近代开埠以来,逐步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孕育出诸多享誉画坛的“海上画派”画家。20世纪30年代,海上画派名家江寒汀、唐云、张大壮
期刊
摘 要: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两河流域,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4000多年前。当时的贵族在祭拜先祖时普遍遵从一种沃盥之礼,盥水器的雏形便在那时候应运而生。盥水器从“盉”向“铜匜”的发展不仅是青铜器自身形制和实用功能的转变,也代表了当时青铜器所在的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衍变过程。南京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春秋末期的罗儿铜匜是一件典型的南方青铜盥器,它为我们
期刊
摘 要:潘玉良是民国时期杰出的女画家,其艺术创作涉及领域较多,但彩墨画是最能体现其“合中西于一冶”的艺术主张。文章分析了潘玉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求学经历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并从其后期成熟的彩墨画作品中挑选几幅人物画和静物画,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剖释,探讨她是如何把西方绘画手法和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进行融合的。  关键词:潘玉良;时代背景;求学经历;彩墨画  1 时代背景  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思潮涌入
期刊
摘 要:2017年5月—2018年3月,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策划推出的“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先后在桂林博物馆、玉林市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了广西从史前到各个历史时期考古重要发现的珍贵文物400余件(套),展现了广西丰硕的考古研究成果和灿烂的历史文化。此次展览规模大、时间长、亮点突出、意义重大,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文章通过对“八桂溯源——广西考古成果特展”的介绍,分析本次展览的特点,探
期刊
摘 要: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新晋网红,在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取得巨大反响。文章结合时代背景,从博物馆营销传播的四个方面对故宫博物院展开分析,并总结了经验,为其他博物馆提供借鉴蓝本。  关键词:网红时代;博物馆;营销传播  近几年,博物馆文创、展览等话题不断出现在新闻、微博等大众媒体和网络社交平台上,吸引大众的眼球与关注。过去,博物馆一直处于文化消费的被动地位,等待人们参观与了解。在市场经济背景下,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