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文化交流为支撑,以互利共荣为宗旨的发展内涵。倡导“一带一路”有利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布局;有利于加强区域将合作,走向共同繁荣;有利于增强中国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
关键词:一带一路;背景;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33-01
一、“一带一路”提出的时代背景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最高决策层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乎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繁荣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顶层设计”。
二、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建设“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文化交流为支撑,以互利共赢为宗旨的发展内涵,具体地说,就是坚持合作共赢,弘扬丝路文化精神;加强“五通”建设,推动互联互通;健全发展机制,促进区域间的精诚合作。
(一)坚持合作共赢,弘扬丝路精神。2014年6月5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阐述了丝路精神的基本内涵。
1.和平合作。中国将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到地区事务,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近睦远交,使沿线国家对我们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通过对话找到各个国家间的共赢因素,为解决地区焦点问题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全方位立体化合作。
2.互利共赢。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其他国家;通过扩大同相关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共迎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二)加强“五通”建设,推动互联互通。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可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先做起来:第一,加强政策沟通,即各国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第二,加强道路联通,即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第三,加强贸易畅通,即丝路国家应该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探索区域性自由贸易,推进跨境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第四,加强货币流通,即推广中俄等国在本币结算方面开展良好合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
(三)健全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合作。“一带一路”外交战略的实施需要在一定的机制下运行,这些机制包括实施的原则、方向、目标、步骤等。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双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世界人民,打造国家间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点线片依次推进,促进区域合作。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增进国家友谊。“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经济、文化等人文交流。利用各种交流发展机制,举办丝路国家间友好交流活动;促进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的友好交流和文化活动。鼓励青年学生赴对方国家留学交流;加强旅游、航空、新闻出版等领域合作;交流发展经验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文化交流机构互访,开展对口合作。
三、倡导“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一)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如今,在“一带一路”鼓励和平衡下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
(三)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共建丝路经济带 打造利益共同体——汪洋在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EB/OL].http://politics. people.com.cn/n/2014/0902/c1024-25582779.html
[3]《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建设陆海丝绸之路” 分组会上的演讲》( 2014 年 3 月 22 日) ,中国外交部网站,http: / www. fmprc. gov. cn/mfa_chn/ziliao_611306 /zt_ 611380 / dnzt_ 611382 / ydyl_ 667839 / wjbxw_ 667920 / t1140481. shtml
[4]龚婷: 《“一带一路”: 美国对中国周边外交构想的解读》,载孙哲主编 《中美外交: 管控分歧与发展合作》,时事出版社,2014,第 382 ~ 383 页。
关键词:一带一路;背景;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33-01
一、“一带一路”提出的时代背景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最高决策层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乎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繁荣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顶层设计”。
二、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建设“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以文化交流为支撑,以互利共赢为宗旨的发展内涵,具体地说,就是坚持合作共赢,弘扬丝路文化精神;加强“五通”建设,推动互联互通;健全发展机制,促进区域间的精诚合作。
(一)坚持合作共赢,弘扬丝路精神。2014年6月5日,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阐述了丝路精神的基本内涵。
1.和平合作。中国将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到地区事务,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近睦远交,使沿线国家对我们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通过对话找到各个国家间的共赢因素,为解决地区焦点问题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全方位立体化合作。
2.互利共赢。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其他国家;通过扩大同相关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共迎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二)加强“五通”建设,推动互联互通。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可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先做起来:第一,加强政策沟通,即各国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第二,加强道路联通,即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第三,加强贸易畅通,即丝路国家应该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探索区域性自由贸易,推进跨境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第四,加强货币流通,即推广中俄等国在本币结算方面开展良好合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
(三)健全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合作。“一带一路”外交战略的实施需要在一定的机制下运行,这些机制包括实施的原则、方向、目标、步骤等。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共建,就是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双方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共享,就是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世界人民,打造国家间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点线片依次推进,促进区域合作。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增进国家友谊。“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教育、经济、文化等人文交流。利用各种交流发展机制,举办丝路国家间友好交流活动;促进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的友好交流和文化活动。鼓励青年学生赴对方国家留学交流;加强旅游、航空、新闻出版等领域合作;交流发展经验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文化交流机构互访,开展对口合作。
三、倡导“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一)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传统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区、海洋国家先发展起来,陆上国家、内地则较落后,形成巨大的贫富差距。传统全球化由欧洲开辟,由美国发扬光大,形成国际秩序的“西方中心论”,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农村从属于城市,陆地从属于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应。如今,在“一带一路”鼓励和平衡下向西开放,带动西部开发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在国际社会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同时,“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向西推广中国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将使沿途、沿岸国家首先获益,也改变了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这就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
(三)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共建丝路经济带 打造利益共同体——汪洋在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EB/OL].http://politics. people.com.cn/n/2014/0902/c1024-25582779.html
[3]《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建设陆海丝绸之路” 分组会上的演讲》( 2014 年 3 月 22 日) ,中国外交部网站,http: / www. fmprc. gov. cn/mfa_chn/ziliao_611306 /zt_ 611380 / dnzt_ 611382 / ydyl_ 667839 / wjbxw_ 667920 / t1140481. shtml
[4]龚婷: 《“一带一路”: 美国对中国周边外交构想的解读》,载孙哲主编 《中美外交: 管控分歧与发展合作》,时事出版社,2014,第 382 ~ 3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