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的细节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自然流露、教学艺术的表达、人格魅力的体现。文章从“关注新课精彩导入,激‘趣”’‘‘关注课堂朗读,促‘悟”…关注肢体语言,动‘情”…善抓课堂精彩评价,激‘活”’等方面论述教师如何关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细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生活中最打动人的、最让人难忘的是细节;课堂卜,最让人感动、最值得回味的也是细节。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关注哪些细节呢?
一、关注新课精彩导入,激“趣”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的乐章序曲。导入的情境创设得好,就会引人人胜,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收到先声夺人的奇效。新课的导入可以创设悬念,以紧扣学生心弦,促成求知若渴的状态。既可以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可以用故事或猜谜等形式开讲。不论是以“情”、以“境”还是以“疑”、以“趣”来导入,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例如,笔者在教授四年级课文《绿叶的梦》时,利用课余时间采集一些课文里描述过的“椭圆形的”“针形的”“蛋形的”等树叶,同时让有条件的学生搜集一些漂亮的叶子,在课堂卜让学生观察,真切体会课文中作者对绿叶的感情,从而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比如同册书的课文《一只贝》,笔者拿一些贝壳让学生放到耳边听听大海的声音、观察贝壳的花纹、想想这只贝壳是否曾经孕育过珍珠、想象它在海边沙滩卜的情景,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学习中了。教学《桂林山水》《走进丽江》等课文时,笔者用幻灯片展示一些照片,让学生领略美景的同时思考如何用语言描述这些美景,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感受非常深刻。
二、关注课堂朗读,促“悟”
“渎书百遍,其义自见。…‘渎”无疑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环节。但是,“怎样读”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的课堂书声琅琅,但学生是为读而读、为热闹而读,实则是无效的“读”。课堂朗渎应该“渎得精准,读出层次”。教师在卜-课前吃透教材的重难点,课堂卜有日的地引导学生精准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采用指名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朗读的层次性,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通过朗读由浅人深地引导学生走向课文的深处,领悟文章的精髓。例如笔者在教学《紫桑葚》一文时,由于文章比较长,让学生画出描写许世友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渎中思、读中悟,许世友关心群众利益的高大形象便在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渎中浮现出来。
三、关注肢体语言,动“情”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很重要。教师的讲话要做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有波有澜,既有高亢激越的鼓励,也有轻声低语的诱导。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无声的语言更具魅力,那就是教师的肢体语言。教师虽然不能与表演艺术家、演说家相比,但教师卜课时要力求像他们那样去吸引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欣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师在讲课时,应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大部分是伴随着言语行为出现在课堂中的,是补充课堂中的重要内容,使情感表达更生动、具体且有感染力。小学阶段,学生的言语理解能力较弱,90%的情感是通过非语言形式表达而获得的,而体态语的形象性特点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内容,新信息。教师正确地运用体态语能有效传递知识信息、表达情感。如教学《七律·长征》时,笔者这样施教:朗读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右手向前伸出高举,手掌自然张开,掌心向上,手平移然后划一弧形,以形象展示“远、万水千山”的情景,突出红军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手掌先半开,掌心向卜-,先从近往远划,再突然收回,手掌向下,波浪状向下点。对比突出红军把“五岭”看作“细浪”,把“乌蒙”看作“泥丸”的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朗读到“云崖暖”时,则轻收手掌捂胸,读到“笑开颜”时,双手高举过头顶,目光仰视指尖,脸卜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些手势语的特点切合诗的意境,简洁但不失形象;切合诗的韵律,富有鲜明的节奏感。配合朗读,成功再现了诗人豪迈的革命气概,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四、善抓课堂精彩评价,激“活”
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适当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一些课堂上激励评价较笼统,不能发挥“激励”的功能,如“太棒了!”“真聪明!”这样的表扬使得原本应精彩的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悄然流失;而一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或为了追求“完美”的教学效果,对那些思考问题较慢、常常答非所问或者因胆小而不敢发言的学生置之不理。其实,教师无需华丽的语言,无需忘我地煽情,只要能多给他们一些进步的机会,便能使他们心生希望。评价越实在、越准确,对学生越有用,评价包括纠错和批评。赏识不是教育的全部,一切评价都是教师爱心、学识、反应能力的自然流露,“评价语言”很难“预设”。课堂评价可以大气、灵动,可以诗情飞扬、韵味十足,可以朴实无华、严谨细腻……评价越实在、越准确,对学生越有用,捕捉课堂的点滴契机给予学生中肯、富有激情的评价,能迅速点燃学生心中的那团火。窦桂梅老师说:“老师时时有温度,堂堂有温度,才能让孩子有温度。”只有这样,才能激活课堂,点亮课堂,燃起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方能就其深。教学细节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共作,有很多教学细节被忽视,而这些教学细节卻总是与教学息息相关,对这些教学细节的关注,关系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培养、整体素养的提高,从长远来看,事关国家将来人才能力的强弱和素质的高低。关注教学中的细节,能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合理、精确,更富有智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生活中最打动人的、最让人难忘的是细节;课堂卜,最让人感动、最值得回味的也是细节。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关注哪些细节呢?
一、关注新课精彩导入,激“趣”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的乐章序曲。导入的情境创设得好,就会引人人胜,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收到先声夺人的奇效。新课的导入可以创设悬念,以紧扣学生心弦,促成求知若渴的状态。既可以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可以用故事或猜谜等形式开讲。不论是以“情”、以“境”还是以“疑”、以“趣”来导入,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例如,笔者在教授四年级课文《绿叶的梦》时,利用课余时间采集一些课文里描述过的“椭圆形的”“针形的”“蛋形的”等树叶,同时让有条件的学生搜集一些漂亮的叶子,在课堂卜让学生观察,真切体会课文中作者对绿叶的感情,从而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比如同册书的课文《一只贝》,笔者拿一些贝壳让学生放到耳边听听大海的声音、观察贝壳的花纹、想想这只贝壳是否曾经孕育过珍珠、想象它在海边沙滩卜的情景,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学习中了。教学《桂林山水》《走进丽江》等课文时,笔者用幻灯片展示一些照片,让学生领略美景的同时思考如何用语言描述这些美景,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感受非常深刻。
二、关注课堂朗读,促“悟”
“渎书百遍,其义自见。…‘渎”无疑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环节。但是,“怎样读”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的课堂书声琅琅,但学生是为读而读、为热闹而读,实则是无效的“读”。课堂朗渎应该“渎得精准,读出层次”。教师在卜-课前吃透教材的重难点,课堂卜有日的地引导学生精准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采用指名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朗读的层次性,以读促思、以读促解、以读促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通过朗读由浅人深地引导学生走向课文的深处,领悟文章的精髓。例如笔者在教学《紫桑葚》一文时,由于文章比较长,让学生画出描写许世友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渎中思、读中悟,许世友关心群众利益的高大形象便在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渎中浮现出来。
三、关注肢体语言,动“情”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很重要。教师的讲话要做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有波有澜,既有高亢激越的鼓励,也有轻声低语的诱导。课堂教学中,除了有声语言,无声的语言更具魅力,那就是教师的肢体语言。教师虽然不能与表演艺术家、演说家相比,但教师卜课时要力求像他们那样去吸引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欣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教师在讲课时,应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大部分是伴随着言语行为出现在课堂中的,是补充课堂中的重要内容,使情感表达更生动、具体且有感染力。小学阶段,学生的言语理解能力较弱,90%的情感是通过非语言形式表达而获得的,而体态语的形象性特点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内容,新信息。教师正确地运用体态语能有效传递知识信息、表达情感。如教学《七律·长征》时,笔者这样施教:朗读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右手向前伸出高举,手掌自然张开,掌心向上,手平移然后划一弧形,以形象展示“远、万水千山”的情景,突出红军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手掌先半开,掌心向卜-,先从近往远划,再突然收回,手掌向下,波浪状向下点。对比突出红军把“五岭”看作“细浪”,把“乌蒙”看作“泥丸”的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朗读到“云崖暖”时,则轻收手掌捂胸,读到“笑开颜”时,双手高举过头顶,目光仰视指尖,脸卜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些手势语的特点切合诗的意境,简洁但不失形象;切合诗的韵律,富有鲜明的节奏感。配合朗读,成功再现了诗人豪迈的革命气概,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四、善抓课堂精彩评价,激“活”
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适当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一些课堂上激励评价较笼统,不能发挥“激励”的功能,如“太棒了!”“真聪明!”这样的表扬使得原本应精彩的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悄然流失;而一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或为了追求“完美”的教学效果,对那些思考问题较慢、常常答非所问或者因胆小而不敢发言的学生置之不理。其实,教师无需华丽的语言,无需忘我地煽情,只要能多给他们一些进步的机会,便能使他们心生希望。评价越实在、越准确,对学生越有用,评价包括纠错和批评。赏识不是教育的全部,一切评价都是教师爱心、学识、反应能力的自然流露,“评价语言”很难“预设”。课堂评价可以大气、灵动,可以诗情飞扬、韵味十足,可以朴实无华、严谨细腻……评价越实在、越准确,对学生越有用,捕捉课堂的点滴契机给予学生中肯、富有激情的评价,能迅速点燃学生心中的那团火。窦桂梅老师说:“老师时时有温度,堂堂有温度,才能让孩子有温度。”只有这样,才能激活课堂,点亮课堂,燃起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方能就其深。教学细节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共作,有很多教学细节被忽视,而这些教学细节卻总是与教学息息相关,对这些教学细节的关注,关系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培养、整体素养的提高,从长远来看,事关国家将来人才能力的强弱和素质的高低。关注教学中的细节,能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合理、精确,更富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