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德睿,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技术及艺术铸造研究员,为我国金属文化事业发展孜孜以求,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在阳光明媚的四月,记者在上海见到了年逾古稀的谭教授,开始了一段饶有趣味的对话。
一谈:鉴定专家不专业越俎代庖一把抓
记者:在收藏越来越热的当下,文物鉴定专家在收到热捧的同时,也有来自各方对专家的质疑之声,对此现象您是怎么看待?
谭教授:首先我要声明一点我本人是从事中国古代青铜器技术与艺术铸造的研究,换言之就是如果要称呼我为专家也只能是青铜器铸造领域的专家,而非青铜器鉴定专家。鉴定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就拿青铜器来讲,需要对文物的历史背景、器形、纹饰、古文字、金属工艺有一个系统的认知,但是现在的某些人,只是看了几本书就以专家自居,四处给人家看东西,你问他可曾实地去器物制作工场考察过?零距离看过几件真文物几件假文物?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专家又怎么让人信服。而且现在的鉴定界越俎代庖之事也时常发生,比如说明明是搞玉器鉴定的专家跑去给人家鉴定瓷器,这势必会出现冤假错案。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文物鉴定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这种不专业的现象频频出现,归根究底还是一个“钱”字。
二谈:“罢黜百家,唯我独尊”的一言堂
记者:学术界历来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是今天的文物界,话语权只在少数人手中,您怎么看?
谭教授:乱!现在的文物界懂的人不说话,不懂的人乱说话。更有甚者在利益的驱使下,盗卖者有之,把真断假假当真者有之,大肆炒作者有之,致使很多珍贵文物流失,有的价格远远背离文物本身的价值。
三谈:鉴定机构称权威鉴定证书满天飞
记者:在越来越多的人对鉴定证书的公信力保持怀疑,为什么那些鉴定机构还大肆宣传其鉴定具有权威性?
谭教授:其实这都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利益驱动下,故意把假说成真,给藏家开具鉴定证书,收取高额的鉴定费用。哪一家负责的国家级博物馆曾用博物馆名义为藏家开具鉴定证明?严肃负责的文物科技鉴定部门只是出具检测报告,不会出具真伪结论。在此我要奉劝广大藏友,文物是中国的文化体现,多看多实践才是收藏的正道。
四谈:全民总动员大家一起来寻宝
记者:随着“鉴宝”大热,各省市电视台也相继推出自己的“鉴宝”节目,您有没有看过这当中的某个节目?
谭教授:还是看过一些的,这些节目在相关知识普及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文物鉴定是严肃的,那些所谓鉴宝活动充其量只能算是艺术品评估,其与文物鉴定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码事,特别不应该谈价格。那些在荧幕上火了多年的鉴宝寻宝活动,又寻到了什么?说到底无非是打着鉴定的旗号,圈钱罢了。
五谈:论坛、杂志谁的影响力更大
记者: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对传统传媒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此您是怎样看待的?
谭教授:不工作时我也喜欢上一些收藏论坛逛逛,论坛是言论自由的地方,信息覆盖面广,各方的反馈能及时让广大网友分享,但是也有些人以“国宝帮”自居,拉帮结派打压一些真正搞收藏的朋友,这些是网络所不能避免的。杂志制作需要一个周期,其学术性,严谨性都是互联网所不能与之相比的,总之是各有所长,互补所短。
记者:作为杂志的后生,您对我们《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有什么看法?
谭教授:我看了你们杂志的创刊,觉得你们的定位很新颖,以科技与传统双轨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特色,这在之前的杂志是没有出现过的。杂志风格鲜明既有学术性,又有前瞻性,是本难得的杂志。
六谈:入界需谨慎 收藏要理性
记者:您有什么话想对即将加入到收藏行列的朋友们讲呢?
谭教授:我在文博界工作过,职业道德要求不能收藏文物。不过对于收藏我认为不能抱着捡漏的心态,以小搏大。收藏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文化享受,不能把它当成投机去做,端正了自己的心态,多学习,多实践,多上手,才能辨伪存真。收藏是一门学问,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眼力。
谭德睿,1936年生,浙江嘉兴人。1961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本科毕业。1961年至1981年主要从事现代铸造技术研究工作。1981年至2001年入上海博物馆从事中国古代青铜技术及艺术铸造研究(研究员)。主持传统金属工艺研究工作主要有“苏南地区传统铸造工艺调查报告”、“东汉'水银沁'铜镜表面处理技术研究”(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东周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研究”(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吴越青铜技术研究”(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等。参与西汉“透光”镜的研究复制工作。发表主要论文《商周青铜器陶范技术研究》、《东汉'水银沁'铜镜表面处理技术研究》、《中国青铜时代编钟铸造技术》、《中国青铜器表面保护和装饰技术》、《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东周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研究》等。
多项研究获高度评价,其中关于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被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商周时期何以能铸造出纹饰精致、器壁薄匀、器形复杂准确的青铜器做出了科学揭示,使中国青铜技术研究更加具体、科学、深化,进一步解开了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之谜,具有总结性意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古铜镜‘水银沁’表面研究“解开了中外学者议论半个世纪之久的古铜镜千年不锈之谜,挖掘出湮灭已久的代磨镜药配方,具有很高科学史价值”。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之谜的破解,揭示出“早在2500年前,先人就掌握了一种特殊而又精湛的表面合金化技术。这一发现为中国科技史增添了光辉一页”。吴越青铜技术研究,则“运用现代检测手段揭示出古代科技信息,然后模拟古法再现了吴越匠师在制作剑首同心圆、青铜复合剑和纤细峻深纹饰薄壁器中令人惊叹不已的精湛技术和重大发 明”。
与传统金属工艺有关的著作有《灿烂的中国古代失蜡铸造》(获1990年度华东地区科技图书优秀奖),《艺术铸造》(1997年获华东地区高校出版系统第三届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担任科教片《西汉'透光'镜》及《明代喷水鱼洗》技术指导。曾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系进行学术演讲。
目前,谭先生仍壮心不已,担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会长、中国铸造学会顾问、上海中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还担当复旦大学文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及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兼职教授等诸多职务。主编《艺术铸造》、《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属工艺卷》,为我国金属工艺史和艺术铸造事业的发展孜孜以求、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一谈:鉴定专家不专业越俎代庖一把抓
记者:在收藏越来越热的当下,文物鉴定专家在收到热捧的同时,也有来自各方对专家的质疑之声,对此现象您是怎么看待?
谭教授:首先我要声明一点我本人是从事中国古代青铜器技术与艺术铸造的研究,换言之就是如果要称呼我为专家也只能是青铜器铸造领域的专家,而非青铜器鉴定专家。鉴定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就拿青铜器来讲,需要对文物的历史背景、器形、纹饰、古文字、金属工艺有一个系统的认知,但是现在的某些人,只是看了几本书就以专家自居,四处给人家看东西,你问他可曾实地去器物制作工场考察过?零距离看过几件真文物几件假文物?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专家又怎么让人信服。而且现在的鉴定界越俎代庖之事也时常发生,比如说明明是搞玉器鉴定的专家跑去给人家鉴定瓷器,这势必会出现冤假错案。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文物鉴定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这种不专业的现象频频出现,归根究底还是一个“钱”字。
二谈:“罢黜百家,唯我独尊”的一言堂
记者:学术界历来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是今天的文物界,话语权只在少数人手中,您怎么看?
谭教授:乱!现在的文物界懂的人不说话,不懂的人乱说话。更有甚者在利益的驱使下,盗卖者有之,把真断假假当真者有之,大肆炒作者有之,致使很多珍贵文物流失,有的价格远远背离文物本身的价值。
三谈:鉴定机构称权威鉴定证书满天飞
记者:在越来越多的人对鉴定证书的公信力保持怀疑,为什么那些鉴定机构还大肆宣传其鉴定具有权威性?
谭教授:其实这都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利益驱动下,故意把假说成真,给藏家开具鉴定证书,收取高额的鉴定费用。哪一家负责的国家级博物馆曾用博物馆名义为藏家开具鉴定证明?严肃负责的文物科技鉴定部门只是出具检测报告,不会出具真伪结论。在此我要奉劝广大藏友,文物是中国的文化体现,多看多实践才是收藏的正道。
四谈:全民总动员大家一起来寻宝
记者:随着“鉴宝”大热,各省市电视台也相继推出自己的“鉴宝”节目,您有没有看过这当中的某个节目?
谭教授:还是看过一些的,这些节目在相关知识普及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文物鉴定是严肃的,那些所谓鉴宝活动充其量只能算是艺术品评估,其与文物鉴定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码事,特别不应该谈价格。那些在荧幕上火了多年的鉴宝寻宝活动,又寻到了什么?说到底无非是打着鉴定的旗号,圈钱罢了。
五谈:论坛、杂志谁的影响力更大
记者: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对传统传媒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此您是怎样看待的?
谭教授:不工作时我也喜欢上一些收藏论坛逛逛,论坛是言论自由的地方,信息覆盖面广,各方的反馈能及时让广大网友分享,但是也有些人以“国宝帮”自居,拉帮结派打压一些真正搞收藏的朋友,这些是网络所不能避免的。杂志制作需要一个周期,其学术性,严谨性都是互联网所不能与之相比的,总之是各有所长,互补所短。
记者:作为杂志的后生,您对我们《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有什么看法?
谭教授:我看了你们杂志的创刊,觉得你们的定位很新颖,以科技与传统双轨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特色,这在之前的杂志是没有出现过的。杂志风格鲜明既有学术性,又有前瞻性,是本难得的杂志。
六谈:入界需谨慎 收藏要理性
记者:您有什么话想对即将加入到收藏行列的朋友们讲呢?
谭教授:我在文博界工作过,职业道德要求不能收藏文物。不过对于收藏我认为不能抱着捡漏的心态,以小搏大。收藏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文化享受,不能把它当成投机去做,端正了自己的心态,多学习,多实践,多上手,才能辨伪存真。收藏是一门学问,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眼力。
谭德睿,1936年生,浙江嘉兴人。1961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本科毕业。1961年至1981年主要从事现代铸造技术研究工作。1981年至2001年入上海博物馆从事中国古代青铜技术及艺术铸造研究(研究员)。主持传统金属工艺研究工作主要有“苏南地区传统铸造工艺调查报告”、“东汉'水银沁'铜镜表面处理技术研究”(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东周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研究”(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吴越青铜技术研究”(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等。参与西汉“透光”镜的研究复制工作。发表主要论文《商周青铜器陶范技术研究》、《东汉'水银沁'铜镜表面处理技术研究》、《中国青铜时代编钟铸造技术》、《中国青铜器表面保护和装饰技术》、《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东周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研究》等。
多项研究获高度评价,其中关于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被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商周时期何以能铸造出纹饰精致、器壁薄匀、器形复杂准确的青铜器做出了科学揭示,使中国青铜技术研究更加具体、科学、深化,进一步解开了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之谜,具有总结性意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古铜镜‘水银沁’表面研究“解开了中外学者议论半个世纪之久的古铜镜千年不锈之谜,挖掘出湮灭已久的代磨镜药配方,具有很高科学史价值”。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之谜的破解,揭示出“早在2500年前,先人就掌握了一种特殊而又精湛的表面合金化技术。这一发现为中国科技史增添了光辉一页”。吴越青铜技术研究,则“运用现代检测手段揭示出古代科技信息,然后模拟古法再现了吴越匠师在制作剑首同心圆、青铜复合剑和纤细峻深纹饰薄壁器中令人惊叹不已的精湛技术和重大发 明”。
与传统金属工艺有关的著作有《灿烂的中国古代失蜡铸造》(获1990年度华东地区科技图书优秀奖),《艺术铸造》(1997年获华东地区高校出版系统第三届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担任科教片《西汉'透光'镜》及《明代喷水鱼洗》技术指导。曾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系进行学术演讲。
目前,谭先生仍壮心不已,担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会长、中国铸造学会顾问、上海中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还担当复旦大学文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及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兼职教授等诸多职务。主编《艺术铸造》、《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属工艺卷》,为我国金属工艺史和艺术铸造事业的发展孜孜以求、尽心竭力地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