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话题六谈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2062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德睿,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器技术及艺术铸造研究员,为我国金属文化事业发展孜孜以求,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在阳光明媚的四月,记者在上海见到了年逾古稀的谭教授,开始了一段饶有趣味的对话。
  
  一谈:鉴定专家不专业越俎代庖一把抓
  
  记者:在收藏越来越热的当下,文物鉴定专家在收到热捧的同时,也有来自各方对专家的质疑之声,对此现象您是怎么看待?
  
  谭教授:首先我要声明一点我本人是从事中国古代青铜器技术与艺术铸造的研究,换言之就是如果要称呼我为专家也只能是青铜器铸造领域的专家,而非青铜器鉴定专家。鉴定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就拿青铜器来讲,需要对文物的历史背景、器形、纹饰、古文字、金属工艺有一个系统的认知,但是现在的某些人,只是看了几本书就以专家自居,四处给人家看东西,你问他可曾实地去器物制作工场考察过?零距离看过几件真文物几件假文物?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专家又怎么让人信服。而且现在的鉴定界越俎代庖之事也时常发生,比如说明明是搞玉器鉴定的专家跑去给人家鉴定瓷器,这势必会出现冤假错案。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文物鉴定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这种不专业的现象频频出现,归根究底还是一个“钱”字。
  
  二谈:“罢黜百家,唯我独尊”的一言堂
  
  记者:学术界历来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是今天的文物界,话语权只在少数人手中,您怎么看?
  
  谭教授:乱!现在的文物界懂的人不说话,不懂的人乱说话。更有甚者在利益的驱使下,盗卖者有之,把真断假假当真者有之,大肆炒作者有之,致使很多珍贵文物流失,有的价格远远背离文物本身的价值。
  
  三谈:鉴定机构称权威鉴定证书满天飞
  
  记者:在越来越多的人对鉴定证书的公信力保持怀疑,为什么那些鉴定机构还大肆宣传其鉴定具有权威性?
  
  谭教授:其实这都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利益驱动下,故意把假说成真,给藏家开具鉴定证书,收取高额的鉴定费用。哪一家负责的国家级博物馆曾用博物馆名义为藏家开具鉴定证明?严肃负责的文物科技鉴定部门只是出具检测报告,不会出具真伪结论。在此我要奉劝广大藏友,文物是中国的文化体现,多看多实践才是收藏的正道。
  
  四谈:全民总动员大家一起来寻宝
  
  记者:随着“鉴宝”大热,各省市电视台也相继推出自己的“鉴宝”节目,您有没有看过这当中的某个节目?
  
  谭教授:还是看过一些的,这些节目在相关知识普及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文物鉴定是严肃的,那些所谓鉴宝活动充其量只能算是艺术品评估,其与文物鉴定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码事,特别不应该谈价格。那些在荧幕上火了多年的鉴宝寻宝活动,又寻到了什么?说到底无非是打着鉴定的旗号,圈钱罢了。
  五谈:论坛、杂志谁的影响力更大
  
  记者: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对传统传媒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对此您是怎样看待的?
  
  谭教授:不工作时我也喜欢上一些收藏论坛逛逛,论坛是言论自由的地方,信息覆盖面广,各方的反馈能及时让广大网友分享,但是也有些人以“国宝帮”自居,拉帮结派打压一些真正搞收藏的朋友,这些是网络所不能避免的。杂志制作需要一个周期,其学术性,严谨性都是互联网所不能与之相比的,总之是各有所长,互补所短。
  
  记者:作为杂志的后生,您对我们《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有什么看法?
  
  谭教授:我看了你们杂志的创刊,觉得你们的定位很新颖,以科技与传统双轨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特色,这在之前的杂志是没有出现过的。杂志风格鲜明既有学术性,又有前瞻性,是本难得的杂志。
  
  六谈:入界需谨慎 收藏要理性
  
  记者:您有什么话想对即将加入到收藏行列的朋友们讲呢?
  
  谭教授:我在文博界工作过,职业道德要求不能收藏文物。不过对于收藏我认为不能抱着捡漏的心态,以小搏大。收藏是一种投资,更是一种文化享受,不能把它当成投机去做,端正了自己的心态,多学习,多实践,多上手,才能辨伪存真。收藏是一门学问,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眼力。
  
  谭德睿,1936年生,浙江嘉兴人。1961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本科毕业。1961年至1981年主要从事现代铸造技术研究工作。1981年至2001年入上海博物馆从事中国古代青铜技术及艺术铸造研究(研究员)。主持传统金属工艺研究工作主要有“苏南地区传统铸造工艺调查报告”、“东汉'水银沁'铜镜表面处理技术研究”(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东周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研究”(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吴越青铜技术研究”(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等。参与西汉“透光”镜的研究复制工作。发表主要论文《商周青铜器陶范技术研究》、《东汉'水银沁'铜镜表面处理技术研究》、《中国青铜时代编钟铸造技术》、《中国青铜器表面保护和装饰技术》、《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东周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研究》等。
  多项研究获高度评价,其中关于陶范铸造技术研究被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商周时期何以能铸造出纹饰精致、器壁薄匀、器形复杂准确的青铜器做出了科学揭示,使中国青铜技术研究更加具体、科学、深化,进一步解开了中国青铜器铸造技术之谜,具有总结性意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古铜镜‘水银沁’表面研究“解开了中外学者议论半个世纪之久的古铜镜千年不锈之谜,挖掘出湮灭已久的代磨镜药配方,具有很高科学史价值”。铜兵器菱形纹饰技术之谜的破解,揭示出“早在2500年前,先人就掌握了一种特殊而又精湛的表面合金化技术。这一发现为中国科技史增添了光辉一页”。吴越青铜技术研究,则“运用现代检测手段揭示出古代科技信息,然后模拟古法再现了吴越匠师在制作剑首同心圆、青铜复合剑和纤细峻深纹饰薄壁器中令人惊叹不已的精湛技术和重大发 明”。
  与传统金属工艺有关的著作有《灿烂的中国古代失蜡铸造》(获1990年度华东地区科技图书优秀奖),《艺术铸造》(1997年获华东地区高校出版系统第三届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担任科教片《西汉'透光'镜》及《明代喷水鱼洗》技术指导。曾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系进行学术演讲。
  目前,谭先生仍壮心不已,担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会长、中国铸造学会顾问、上海中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还担当复旦大学文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及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兼职教授等诸多职务。主编《艺术铸造》、《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属工艺卷》,为我国金属工艺史和艺术铸造事业的发展孜孜以求、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波普博士对大维德瓶展开研究以来,对元青花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陶瓷研究领域的显学。1950年,波普博士以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标型器,对伊朗和土耳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进行考察,首次从这些早期青花瓷器中辨认出一批元青花,将风格类似的都归为“14世纪青花瓷器”。波普博士的研究论文发表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此拉开了元青花研究的序幕。
期刊
江苏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特产宜兴紫砂壶始创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是我国特有的陶瓷工岂品。宜兴紫砂壶工艺独特,造型丰富,包泽古雅,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是茶文化、陶文化与壶文化的最佳结合,深得历代文人雅上与上层精英的青睐与厚爱。    在中国紫砂陶艺史上,西泠篆刻家陈曼生(1768—1822年)开书法与砂壶结合的先河,制作了不朽的名作“曼生壶”。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书画家瞿应绍,他把书法绘画与紫砂壶有机
期刊
对古玉的爱好和收藏,或许会有很多种立场。可以怡情,也可以牟利;可以风雅,也可以庸俗;可以玩玩历史文化,也可以跟跟时尚潮流  总之,古玉的玩法有很多,而区别只取决于一点:立场或境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藏家丁峰先生雅舍所展示的部分高古玉器,一种浮尘之外超然脱俗的感觉油然而生。那不单是因为这些拙朴简雅的藏品,刹那间会把你不由自主引进悠远的时光隧道,更是那不事张扬、安然沉稳的收藏境界,让你心有所动。
期刊
六朝古都、十代都会的南京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收藏家队伍庞大,特别是玩古瓷者众多。近二十多年来,还出现了一个以收藏、研究、宣传、保护古瓷片为己任的“瓷片族”,在这里李绍斌先生是最早的“瓷片族”成员。2011年,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年会暨瓷友雅集在南京召开,我有幸受邀参与了这一盛会,感受到这个研究会的蓬勃气势及掌舵人李绍斌先生的个人魅力。    拾遗补缺变废为宝保护文物传承文明    搜集和研究古瓷片标
期刊
以枕慰首乃人生大事也。人生之时日无常,每日以枕为伴凡十之二三,因此,可以说枕头是人生最重要的伙伴;人死之时日长眠,枕头则是人们在另一个世界永远的朋友。  有关枕头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现在已难以准确考证,但是,从常理常情推测,远古时代的先民们完全可以享受到以枕慰首之乐。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枕,卧为所荐首者也”。“荐”者,草垫子也。由此可以推知,人类早期使用的枕头应该是用草制成的,既简单又实用。到战
期刊
唐寅(1470-1523年),初字伯虎,后更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桃禅仙史等,江苏吴县吴趋里(今苏州)人。少有俊才,博雅多识,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在诗文上声名显赫,展露出迥异的个性,具有蔑视圣贤、关注民生的特点,从而成为江南纵情任性的代表人物,并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桢卿一起号称“吴门四才子”。在绘画上,尤其擅长山水与人物,作品运用形象化的笔墨来表现
期刊
英国巴特勒家族在“中和堂”款器的收藏与研究方面可以说蜚声海外。1900年巴特勒家族藏品展览图录《巴特勒家族藏17世纪中国瓷器》之附录就列举了世界各大博物馆和私人庋藏的“中和堂”器物,进行专项研究。2005年又在英国航空公司鼎力支持下与我国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17世纪景德镇瓷器特展,两年间分别于上海博物馆及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展出,并由瑞士信贷银行赞助出版了《上海博物馆与英国巴特勒家族所藏17
期刊
有人说,收藏圈每天都在上演着捡漏发财和打眼破财的传奇故事。当然,眼力、信息、再加上运气,哪个行当不都是如此啊,只不过近些年收藏这个话题被媒体炒得已经成了一种让全民都要发疯的现象而显得更加离奇荒诞罢了。  其实收藏对我来说,似乎和这类故事相距甚远,我一直觉得这只是一个累并快乐着的事儿。我收藏老家具,初衷是个爱好,玩的是个过程。我一直认为古玉、古瓷、金银首饰等是有闲、有钱人的奢侈品,且深不可测。然而老
期刊
中国画传统本质属性的探讨     在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确切一点说是在“五四运动”革“四王”之命之后山水画以石涛为“革命的典范”、花鸟画以“扬州八怪”以及吴昌硕为中国画“先进的传统”的思潮氛围下,就有这样两位“逆潮流”者,那就是张大千和谢稚柳。张大千旗帜鲜明地阐明“不做文人画家”,谢稚柳更是态度坚决“不入一笔明清”。  事实证明,正因为张、谢不为狭隘的恣肆笔墨文人画“潮流”所惑,并以他们超凡的艺术
期刊
中国明清两朝文物资源丰富,藏品众多。除字画、瓷器、玉雕、铜器外,更多的则是杂项。提起鼻烟壶,不少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称赞:好东西!它虽小,但雅致、古朴、精巧、多样,让一些玩家爱不释手。  鼻烟在清代风靡一时,尤其在康熙、乾隆年间,朝野上下皆嗜鼻烟,几乎烟不离身,壶不离手,视为第二生命。有人曾比喻“可一日无米面,不可一日无鼻烟。可一日不饮食,而不可一日不闻烟”。因此,装鼻烟的各种烟壶风行一时,达到了顶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