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下的地理社团活动方案设计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地理核心素养落实的难点是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社团活动作为地理第二课堂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束缚,具有组织灵活,方式多样,时间尺度可控等方面的优势。本文以PBL教学模式(项目教学)理论方法为指导,以“发现山地”为项目教学的问题导向,以人本主义教学理念为核心,以落实地理核心素养为重点,突出PBL教学模式特点,设计本活动方案。
  关键词:社团活动;PBL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62
  一、PBL教学法概述
  基于问题和项目的教学即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法,也叫“项目式教学法”,这是一种通过让学生展开一段时期的调研、探究,致力于用创新的方法或方案,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困难或者挑战,从而在这些真实的经历和体验中习得新知识和获取新技能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批判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规划和完成一系列任务,最终实现某个目标或者解决某个问题,这就是项目。学生为了成功地完成項目,必须整合自己的各个学科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促进团队协作,最终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做出评价。综上所述,PBL项目学习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又丰富了社团活动的内涵,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
  二、PBL地理社团活动的一般设计思路
  2.1、定——社团项目主题
  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地理社团活动项目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核心是要根据项目目标确定驱动问题(Driving Question),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任务去解决驱动问题,因此驱动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它应该有以下特征: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对学生有挑战性,不是轻易就能够解决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这样的活动项目主题才有价值。
  2.2、查——活动项目主题资料
  要求社团活动成员务必动手、动脑查阅各种与社团活动相关的资料,力求详实,准确,可以课本上,图书馆、采访手记,报纸、统计年鉴,网络查阅等,总之学生动手查阅资料甚至实地考察的过程是获取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极大促进了学生个人核心素养的提高。
  2.3、析——社团项目主题资料
  在项目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兴趣小组学生能够分析地理事物或则地理现象产生原因,存在的形态,分布情况,具有的类型及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别,从而把握地理核心概念,地理核心知识,对于地理事物的分析会更加准确。在分析时,地理事物的描述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之分,在不同分析方法指导下学生的思维品质会得到更大提升。
  2.4、研——社团项目主题的地理作用
  获得知识的过程很艰辛,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的知识迁移、知识关联、知识创新。通过对地理现象(事物)所产生的作用把地理环境各要素结合起来。实现核心素养的真正提高。
  2.5 做——社团项目设计(产品)
  PBL教学法从来不把知识的获得作为学习的根本目的,真正有用的知识是让知识变得有用。学生呈现地理社团活动作品的方式是没有限制的。任何形式的地理社团活动成果都可以成为产品创意。板报、海报或者演讲报告,设计图、论文、摄影、DV等都是社团活动的主题成果。
  2.6、享——社团活动地理价值
  地理价值在哪里?PBL地理社团活动结束后,参与社团活动的老师和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地理的价值。因为每一次学习都是挑战,每一次学习都能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价值,成就地理学科的真正学习动力不仅仅是考试。
  三、PBL教学设计——“发现山地”PBL地理社团活动教学设计
  1.围绕“山地”这一地理主题展开社团活动,通过PBL社团活动并充分发挥学生本身的创造力,分析力、实践力去突破相关地理基本知识。
  2.学会根据需要查阅山地相关资料,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学习资料的方法,或可自发实地(某山地)调研的行动力。
  3.根据资料学习掌握分析、描述山地地形的基本方法,能用图形图片,数据表格,地图、等直线等定性、定量方法表达山地特征、并总结山地的一般特点。
  4.通过小组协作与探究活动,归纳总结山地可能产生的地理影响和作用。
  5.根据探究结果绘制地理办板报、海报、绘制思维导图、地图、摄影图片、小论文等形式提交小组成果资料。
  6形成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初步具备高水平学习的能力。
  活动阶段1
  1.各兴趣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山地地形的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并做发言准备
  2.利用课后活动时间,在辅导教师指导下,小组内共同整理并学习山地相关资料,并展开山地相关知识的总体学习或学习。
  3.可选择某山地实地考察
  活动阶段2
  利用社团活动课,辅导教师指导下,兴趣小组内完成以下工作:
  根据资料学习掌握分析、判断是否为山地的基本方法
  绘制景观图、剖面图、摄影图片等定性描述山地
  3.利用数据表格,地图、散点图、等直线定量方法表达山地特征
  4.探究山地形成过程,比较不同山地的成因
  活动阶段3
  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社团活动课,,兴趣小组完成以下工作
  1.高一地理兴趣组--根据山地的特征判断山地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绘制思维导图,或写出小论文
  2.高二地理兴趣组—根据山地的成因判断山地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根据要求绘制思维导图,或其他相关创意产品
  活动阶段4
  3.展开“发现山地”成果分享会
  4.举办社团内“山地”思维导图展览   5.举办“发现山地”地理摄影大赛或者山地纪录片观影活动
  三、实施效果反馈
  1.PBL地理社团活动极大提升学生的地理兴趣
  PBL教学模式的地理社团活动实践表明,PBL教学模式是非常高效和实用的。地理社团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热情上升。由于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小组和团队的积极功能带动了个体学习兴趣的提升。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思想碰撞中得到启发和创造。从实地求证中获得真知,真正体现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育真谛。通过调查、观察、实证、交流,展示、动手制作等一系列过程,学生实现了“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分享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的教育目的。
  2.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
  PBL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极大的改变了老师传授知识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地理社团活动方法,教师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和创造情景来引导学生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新知。这就需要老师摒弃经验主义,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了适应PBL教学模式而加强学生管理知识,科学研究方法及技能的学习,从而促使PBL教师成为优秀的知识传播者和创造者。
  3.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高中地理学科培养的重要目标。活动调查区域的选择上,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中的调研活动培养了学生地理实践力。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展现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在问题的解决上巩固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社团活动总结会上学生的交流辩论,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通过PBL社团活动使得学生成为真正利用所学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的人。
  4.为高效地理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解决方案
  PBL教学有助于提高社团活动效率、减少社团活动目标的不确定性。PBL社团活动从问题设计到分析都围绕问题解决为而设计和探索。学生带着问题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分析问题,在不断的思维碰撞和实地调研中增长见识,获得灵感,寻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PBL地理社团项目库的建立,极大便利了地理社团活动的设计思路。项目库从根源上解决了项目从哪里来的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PBL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它关乎社团活动的方式和方向,对整个社团活动的设计和顺利实施是起到局定性作用的。因此PBL项目库的建设意义重大。
  四.存在问题与展望
  PBL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难以克服传统教学的束缚,PBL课程理念的的理解不成熟。在社团活动中的具体操作缺少细化和有效性。学生在社团中的表现差异较大。PBL应用在在地理社团活动中的意义不仅丰富了活动地理教学的内容,还发展了地理社团活动的教学价值。使得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创造的的思想品质。期待PBL教学模式的巨大效应更多的促进地理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中地理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J]. 秦學锋.广西教育. 2015(26)
  [2]秦海宏,葛伟,孙雪洁. PBL 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30(6): 121-123.
  [3]吕晓玲. PBL教学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4(4): 109-110.
  [4]齐金玲,牛振海,曹运华,等.PBL教学法在心理咨询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2012,33(19):2672-2673.
  [5]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应然分析及落实路径[J]. 刘桂侠,王建力,王勇,胡蓉,苏迎春,洪惠坤.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01)
  [6]关于中学生创新精神的问题研究[D]. 李素者.河北师范大学 2015
  [7]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J]. 陈寿伟.学苑教育. 2019(01)
  [8]地理实践力视域下的本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杨灿平.云南师范大学 2017
  [10]高中学生地理实验兴趣社团建设的实践探索[J]. 侯建成.地理教育. 2014(10)
  [11]校园“地理影展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 邱涛,左晓凯.地理教育. 2018(05)
  [1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13] 赵艳杰,刘永华.PBL教学方法在网络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1)
  [14] 李晓潇,刘海燕.PBL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8)
  [15] 熊万曦.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D]. 江西师范大学 2007
  [16] 朱爱贞.优化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9)
  [17] 顾芳芳.论中学生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18] 吕鸿.地理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有效途径[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5(09)
其他文献
摘要: 人类社会已进入竞争异常残酷的二十一世纪,在这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获取的方式已不不拘一格,而中学体育课程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令其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并且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最终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础的讲授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毋庸置疑的趋向多种化,把体育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将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并且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兴趣;现
期刊
摘要:随着新教学目标的产生,以及素质教育措施的不断落实,信息技术也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被摒弃,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开始采用线上教育平台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促使视听进行结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线上教学 语文 写作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71  前言  很多
期刊
摘要: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重要催化剂,教师只有将其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才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动性及学习能力,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的体验,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应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增强其学习兴趣,锻炼其自主学习及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开展数学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并在常规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效的融入相关的数学思想或者方法。数形结合则是学科范围内一种比较常见的数学思想,将其合理的渗透到课程教学当中,将让数学课呈现出全新的教学面貌,让知识的呈现更具有直观性。因此,通过分析数形结合这一思想的概念与意义,探索其在数学课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价值。  关键词:属性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创新,许多人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讳莫如深,新课改将高中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重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本文将对基于活动体验的高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展开分析。  关键词:活动体验;高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64  在数学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应用题一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大难题,如何灵活运用所学,有效解决问题,是广大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我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往往采取以下策略向学生呈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当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题教学;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水平,同时也要促进学生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德育教育是现代小学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能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帮助。如何实现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巧妙融合,逐渐成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师的核心教研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因此,体育教学成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最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很多的教学问题,中学与小学体育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使得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体育教师有必要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进行适当的研究,来促进学生可以尽快适应不同时期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模
期刊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优良传统。家国情怀作为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一种信仰,一直是世代传承的精神支柱,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拼搏、奋斗。对于当今的时代特点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中学生历史课堂对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人文学科基础之一的历史课堂,在培育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感与世界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家国情怀素养及其内涵进行解读,然后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
期刊
摘要:足球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能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体育课引入足球游戏后,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可以在游戏中锻炼运动技能,对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本文首先分析足球游戏的作用,进而阐述游戏设计原则,最后对足球游戏在教学中的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游戏;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377  引言  足球游戏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