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认可和应用,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因此发生根本性转变,如何全面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仍是教育者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以食品分析课程考核改革为例,在剖析学生对待课堂教学心态特征的基础上,以课程考核改革为切入点,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教学考核方法。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将学习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课程考核;课堂教学;课堂参与度;食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5-0163-02
近二十年来,广大教育学者越来越意识到传统课堂的单向式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师生互动水平较低,因此应积极探索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在这种形势下,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其更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具备满足学生个性化教学的优势,在国内外掀起了一场几乎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與教学流程的教学变革[2]。
《食品分析》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性必修主干课程。笔者积极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实践于该课程教学,但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因此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课堂上也未达到人人参与的群体教学效应。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成为课程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改革要点及学生的课堂心态特征分析
《食品分析》是一门以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课程。虽然各成分理化性质之间的差异很大,检测方法原理各有其特点,但总体上亦有其共性的理论知识和特点。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笔者根据课程特点将课堂教学分为知识体系讲授、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三种类型。在课程教学中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采取一些教学方法和措施,如:(1)每一章节内容提前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点,引导学生利用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以容易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或现象作为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3)课堂上尽可能采用启发式、问题导向式、探究式等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4)教师在课堂上尽量走到学生中间,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近感,提高师生的互动效果。
从总体上来看,相对于过去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活跃了很多,然而几堂课下来发现积极参与互动的总是那些学习比较自觉的学生,仍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也认真听了,但不太吭声。这个结果与预期的全面调动学生主体学习意识还有较大差距。经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态:(1)感觉课余时间少,各种社团活动多,能分配给课前自学的时间精力有限,难坚持,并认为不预习也能应付过去,反正上课时教师还会再讲。(2)人到教室就可以了,学生多(理论课的班级人数一般都在70人左右),教师无法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上参与度如何不会影响成绩评定,平时的考核依据只有考勤。(3)参与课堂互动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必要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准备。而即使课堂上积极参与也不会有什么看得见的“既得利益”,成绩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所以只有考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除了少部分学生确实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并抱有侥幸心理外,总体上很多学生也不是不想学,而是学生的功利心、浮躁心比较重,以看得见的“既得利益”作为思想行动的指导方向盘。这个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从小在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已经习惯了做任何事都寻求省心省力的“捷径”,宁愿坐等教师将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也不愿意去主动探索、挑战的惰性思维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并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是课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决定从课程考核上做文章,通过触动学生的“切身利益”,有形无形地将每次学习任务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迫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课程考核改革
为了真正触动学生的“切身利益”,在课程考核上纠正过去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的权重比例偏低、考核过于简单、缺乏相应量化考核依据等问题,进行细化的考核改革。首先,平时成绩的权重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到40%,期末考试从原来的70%下降至60%。其次,平时成绩的考核除了课堂考勤外,还要增加课堂小测、专题讨论课和课程论文等项目的考核内容。在每个项目的考核上也可以采取一些细化的具体措施,将考核落到实处,做到考核有据可依、有证可查,避免光有条文无行动的形式主义,让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一种驱动力和紧迫感。
1.课堂小测考核。每次上完一章内容就布置下一章内容的学习任务。每次在课堂上先给学生发放手掌大的小便签,进行约3—5分钟的小测。小测的内容既有前面上完的章节内容也有准备要上的章节内容,小测一般为3—5条判断题或选择题等客观题,学生只要在便签上写上自己姓名、学号和答案即可。教师收上来后立刻就可以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答错率高的题目,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提问互动,让学生通过比较错与对的两种不同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小测考核方法在课堂上只需10分钟左右既达到了课堂考勤的目的,又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动了脑筋,留下白纸黑字的考核依据。经过几次小测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有了提高,学生的答题质量也明显有了提升。
2.专题讨论课考核。相对于讲授课,专题讨论课是完全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这种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对专题任务要有充分的准备并达到要求才能开展,因此为了确保每个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一般提前1个多月布置6—8个讨论专题。要求每人必选一题,并独立完成专题的文献查阅和资料整理,最后做成PPT课件,提交所有资料素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班级评审组,按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对学生的个人课件作品进行审核评价,然后再以专题为单位组成专题团队,团队再进一步补充完善专题课件。讨论课主要有专题汇报和提问两个环节,整个过程由学生主持,评审组和教师担当评委。评委除了评价各团队的专题汇报质量,还要记录学生提问和回答等互动情况,以此作为每个学生讨论课考核的依据。讨论课结束后,每个学生提交一份细化的自我评价表,其中包括文献查阅情况,如查阅了几篇文献,其中外文有几篇、精读有几篇等;课件制作质量;讨论课中参加互动的情况,如提了几个问题、回答了几个问题、回答的满意度如何等,并给自己打分。通过一系列细化的具体措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3.课程论文及其他考核。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涉猎更多与课程相关的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课程考核同样将课程论文任务列入考核内容,以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采用学生出题代替过去教师布置作业的做法,既增加了学生挑战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充满挑战性和成就感。
三、结语
通过以上课程考核措施的细化改革,动作虽小,但是将成绩考核融入学生平时学习的成果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有了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应试心态。以上改革效果表明,在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问题上,除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还需要通过合理的考核办法将学习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动真格”,并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良好课堂教学效果。对于专题讨论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评委对学生的课件作品、专题汇报质量和互动情况进行全程审查和评价,学生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当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
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方面,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固然重要,但是真正提升教学质量的,还需要任课教师的精心策划,并从细节入手,探索各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波.挑战与变革:“幕课”时代的中国大学教育[J].未来与发展,2014,(9):25,73-75.
[2]蔡红梅,许晓东.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177-180.
关键词:课程考核;课堂教学;课堂参与度;食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5-0163-02
近二十年来,广大教育学者越来越意识到传统课堂的单向式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师生互动水平较低,因此应积极探索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在这种形势下,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其更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具备满足学生个性化教学的优势,在国内外掀起了一场几乎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與教学流程的教学变革[2]。
《食品分析》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性必修主干课程。笔者积极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实践于该课程教学,但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因此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课堂上也未达到人人参与的群体教学效应。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成为课程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改革要点及学生的课堂心态特征分析
《食品分析》是一门以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课程。虽然各成分理化性质之间的差异很大,检测方法原理各有其特点,但总体上亦有其共性的理论知识和特点。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笔者根据课程特点将课堂教学分为知识体系讲授、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三种类型。在课程教学中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采取一些教学方法和措施,如:(1)每一章节内容提前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点,引导学生利用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以容易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或现象作为切入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3)课堂上尽可能采用启发式、问题导向式、探究式等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4)教师在课堂上尽量走到学生中间,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近感,提高师生的互动效果。
从总体上来看,相对于过去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活跃了很多,然而几堂课下来发现积极参与互动的总是那些学习比较自觉的学生,仍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也认真听了,但不太吭声。这个结果与预期的全面调动学生主体学习意识还有较大差距。经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态:(1)感觉课余时间少,各种社团活动多,能分配给课前自学的时间精力有限,难坚持,并认为不预习也能应付过去,反正上课时教师还会再讲。(2)人到教室就可以了,学生多(理论课的班级人数一般都在70人左右),教师无法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上参与度如何不会影响成绩评定,平时的考核依据只有考勤。(3)参与课堂互动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必要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准备。而即使课堂上积极参与也不会有什么看得见的“既得利益”,成绩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所以只有考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除了少部分学生确实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并抱有侥幸心理外,总体上很多学生也不是不想学,而是学生的功利心、浮躁心比较重,以看得见的“既得利益”作为思想行动的指导方向盘。这个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从小在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已经习惯了做任何事都寻求省心省力的“捷径”,宁愿坐等教师将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也不愿意去主动探索、挑战的惰性思维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并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是课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过深入分析,我们决定从课程考核上做文章,通过触动学生的“切身利益”,有形无形地将每次学习任务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迫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课程考核改革
为了真正触动学生的“切身利益”,在课程考核上纠正过去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的权重比例偏低、考核过于简单、缺乏相应量化考核依据等问题,进行细化的考核改革。首先,平时成绩的权重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到40%,期末考试从原来的70%下降至60%。其次,平时成绩的考核除了课堂考勤外,还要增加课堂小测、专题讨论课和课程论文等项目的考核内容。在每个项目的考核上也可以采取一些细化的具体措施,将考核落到实处,做到考核有据可依、有证可查,避免光有条文无行动的形式主义,让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一种驱动力和紧迫感。
1.课堂小测考核。每次上完一章内容就布置下一章内容的学习任务。每次在课堂上先给学生发放手掌大的小便签,进行约3—5分钟的小测。小测的内容既有前面上完的章节内容也有准备要上的章节内容,小测一般为3—5条判断题或选择题等客观题,学生只要在便签上写上自己姓名、学号和答案即可。教师收上来后立刻就可以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答错率高的题目,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提问互动,让学生通过比较错与对的两种不同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小测考核方法在课堂上只需10分钟左右既达到了课堂考勤的目的,又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动了脑筋,留下白纸黑字的考核依据。经过几次小测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有了提高,学生的答题质量也明显有了提升。
2.专题讨论课考核。相对于讲授课,专题讨论课是完全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这种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对专题任务要有充分的准备并达到要求才能开展,因此为了确保每个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一般提前1个多月布置6—8个讨论专题。要求每人必选一题,并独立完成专题的文献查阅和资料整理,最后做成PPT课件,提交所有资料素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班级评审组,按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对学生的个人课件作品进行审核评价,然后再以专题为单位组成专题团队,团队再进一步补充完善专题课件。讨论课主要有专题汇报和提问两个环节,整个过程由学生主持,评审组和教师担当评委。评委除了评价各团队的专题汇报质量,还要记录学生提问和回答等互动情况,以此作为每个学生讨论课考核的依据。讨论课结束后,每个学生提交一份细化的自我评价表,其中包括文献查阅情况,如查阅了几篇文献,其中外文有几篇、精读有几篇等;课件制作质量;讨论课中参加互动的情况,如提了几个问题、回答了几个问题、回答的满意度如何等,并给自己打分。通过一系列细化的具体措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3.课程论文及其他考核。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涉猎更多与课程相关的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课程考核同样将课程论文任务列入考核内容,以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采用学生出题代替过去教师布置作业的做法,既增加了学生挑战的难度,又激发了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充满挑战性和成就感。
三、结语
通过以上课程考核措施的细化改革,动作虽小,但是将成绩考核融入学生平时学习的成果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有了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的应试心态。以上改革效果表明,在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问题上,除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还需要通过合理的考核办法将学习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动真格”,并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良好课堂教学效果。对于专题讨论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评委对学生的课件作品、专题汇报质量和互动情况进行全程审查和评价,学生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当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
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方面,从教学管理者的角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固然重要,但是真正提升教学质量的,还需要任课教师的精心策划,并从细节入手,探索各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孙波.挑战与变革:“幕课”时代的中国大学教育[J].未来与发展,2014,(9):25,73-75.
[2]蔡红梅,许晓东.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