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hua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民教育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法治的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实现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的转型,需要理念的指引,更加需要制度的保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局限性;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026-02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研究现状
  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研究现状。(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法制教育等,其中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2)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在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学科建设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非常多,有如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这样以学科形式展开的思政教育学研究,也有如聂月岩所著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样对思政教育实践的研究,对个体和社会群体的探索及调查研究也不在少数,许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著作供我们参考。其中,《困惑与思考: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热点问题探讨》一书对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做了深入的探讨,系统地研究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理论[2]。
  2.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研究现状。(1)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公民及公民教育,从词义到历史的发展,都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紧密联系。所谓公民教育是指使公民养成对自身角色身份的正确认识,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从而培养国家与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的过程。[3]从性质方面来看,公民教育是国家以权利与义务统一为基本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有公民实施的教育。从内容方面来看,公民教育是对基本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育,它是广泛的、非专业的。(2)公民教育的研究现状。2002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设专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并将公民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新的社会课程改革中。2003年,郑州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民教育研究中心。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中小学公民教育读本《新公民读本》用于校本课程的教学。公民教育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转型,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成为当前各国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面临的挑战
  1.理论内涵不足,與实践严重脱离。概念是建构理论的基石,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政治,它的理论内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的巨大变化,传统单一的政治教育管理已经很难覆盖到全社会。经济全球化席卷整个世界,社会的经济活动由单一转变成多元,社会快速流动,观念急剧更新,这使得社会成员的存在方式发生改变。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2.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灌输手段面临严峻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这种机械式的灌输方式大大降低了受教育者的责任感,因为在这种教育方式日复一日的作用之下,学生学到的只是被动地记忆和机械地服从,久而久之便抛弃了自己的思想,沦为书本的奴隶。
  3.教育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队伍建设混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水平及理论修养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施教者的道德素质和理论水平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在一些高校的专业授课教师中,依然存在着学历水平较低、专业不对口或专业水平较差、施教能力不高的现象。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瓦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甚至做人的道德底线,这无疑加大了教育实施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某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识或道德等方面的缺失直接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使人们不得不关注道德滑坡、行为失范和公共道德的严重不足等问题。
  三、从政治教育到公民教育的改进思路
  1.学校开设公民课程,开展课外实践。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积极开设公民课程。公民课程的基本内容应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讲卫生、讲礼貌,大到宪法制度,从公民权利到公民义务,从司法独立到宪政国家等等。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应有的价值诉求是,受教育者应接受科学的知识,树立科学的精神和高尚的文化品格,汲取教育中所蕴含的自由、民主、科学、理性的价值观念,确立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积极探索的优秀人格。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我们提倡把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与非意识形态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性放在突出的位置,从促进人性的发展与完善的角度出发做好教育。这也是公民课程的历史使命。
  充分调动学生在校园活动、学生管理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及公共事物参与热情,培养政治参与意识。应该明确学生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学校的管理、服务领域,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用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参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在学校的学生干部选举中把民主公开放在突出的位置,鼓励学生参与,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进步的热情氛围,不仅为团体注入活力,而且学生在参与选举的过程中对权利和义务又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后的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增强了自信,为以后步入社会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2.改进教育方法,注重启发引导。在我国中小学甚至是大学的教育中,灌输过多而启发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忽视受教育者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把灌输与启发割裂开来,会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很难达到教育目的。改传统思想政治课灌输式教育模式为案例式、渗透式教学非常重要。教育者应该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摆脱书本的束缚,以平等的方式,通过身边的事件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让学生在这些活动和环境里形成公民意识。同时,教育者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上多考虑学生的需要,照顾到学生的感受,使教育真正起到解决学生的思想矛盾和现实困惑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要改变“说空话、说套话”的现象,从实际出发,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考虑到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激发学生作为公民的主体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性的权利观和义务观,培养独立意识和理想认同感。
  3.完善教育体制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保障。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参与指导公民教育。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牵扯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统一专门的指导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很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很难达到教育目的。拿我国的德育来说,现如今,在全国大部分省都设有德育专业委员会,共同谋划如何开展德育,制定怎样研究德育的问题。我国公民教育也需要有类似的机构,用来指导公民教育方向、确定目标、规范内容、安排课程体系、监督公民教育的实施过程、评估公民教育的效果。促进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增强实践效果。这样机构的确立,能加快我国公民教育走向成熟。要培养公民教育专任教师队伍。专任教师的培养在我国公民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某些教师灵活性较差,适应新课改的能力也较低,造成教学质量偏低。而教育者首先应该具备自由平等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展示出现代化公民应有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素质。专任教师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着专业的知识,对课程内容熟悉掌握,以及充分明白学生在本课程目标达成过程中面对的各种困难,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国需要加强公民教育的专任教师师资力量建设,培养一支专业高效的教师队伍。
  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我们必须要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化的公民教育转型,这是我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基本定位。我们应该坚信,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公民教育,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不远的将来定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输送合格的现代化公民。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越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4.
  [2]秦树理.国外公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2.
  [3]张晶.公民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5):22-23.
其他文献
摘要:电大教学资源库建设是电大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直接影响着电大的教学效果和办学成效。本文通过对汽车维修专业电大远程教育微学习资源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微学习资源建设策略,指导建设适合武汉电大汽车维修专业远程开放教育的微学习教学资源库。  关键词:远程教育;微学习;资源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8-0177-02  随
摘要:综合实验是高校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科研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当前我国高校综合实验课程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内容和方法滞后等问题,不足以满足现代教育需求。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优化。本文结合生物科学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
摘要:幼儿园是儿童活动的场所,他们在这里生活、學习。为了能够使得幼儿园空间设计符合幼儿的需求,就需要使得设计充满趣味性,以对儿童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本论文针对幼儿园空间设计中的趣味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空间设计;趣味性;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47-02  目前的幼儿园设计多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进行设计,建设单
摘要:通过分析材料科学基础MOOC课程建设和特征,对比研究了该课程的MOOC教学特点以及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在材料科学基础的授课过程中,应大力推进MOOC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与贯通,为进一步改革大学专业课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MOOC;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
摘要:大学时期是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承担有教育功能。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面临各种冲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图书馆当仁不让的职责。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配合该时事热点,北京农学院图书馆开展了“二战专题”活动,促使大学生了解历史,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加强思想建设,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
摘要:为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探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本文结合湖南工学院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实践教学,将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四个方面——实验教学、消防实训、课程设计和消防安全调查,并提出启发式教学与任务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安全工程;职业能力;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火灾与爆炸灾害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已被多数院校及教育工作者关注并了解,其灵活的教学流程设计,推动了教学实践的创新。本文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把握学生学习现状及课程特点,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展开教学实践。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总结实践成果、反思不足。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
摘要:本文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借助MATLAB等数学软件,以大学数学理论知识为基础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管理等领域内的问题,使得数学建模与大学数学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让大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建模;大学数学;数学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
摘要:智慧图书馆为图书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各图书馆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经费紧张等困难,但是借助外部力量也能加快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介绍智慧图书馆建设模式及构建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慧图书馆;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2-0241-03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高
摘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是“国培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甘肃省农村中小学参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平台上的远程学习行为进行了调研。总结了调研数据和访谈情况,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的适应性。  关键词:农村教师;远程学习;学习平台;学习行为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