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试图从使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学、 “投其所好”“寓教于乐”和提问要适度并注意启发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问题上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兴趣 主导 提问 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领会应掌握的知识呢?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
一、必须使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学
学生升入了中学,已掌握了语文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一般的读写能力,如果不能及时地从深广度、知识面、时代性等方面加以拓展和深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容易衰退。特别是有些课文,学生若是粗枝大叶地浏览一下,浅尝辄止,不仅不能理解其中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会感到平淡无味。也有些课文,既無生词,又无难句,精通明白,看来并不艰深,学生又往往会认为很容易学,或没什么可学,感到学不学一个样,因而也不感兴趣。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并创造各种条件来加以改变,加强引导,使学生感到确有内容可学,从而对语文产生兴趣。
教师的引导,力气应花在既是课文关键之处,又是学生极易忽略之处。比如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七节开头第一句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学生容易忽略“首先”这词的作用,因而体会不到其中包含的深义和本句在全文中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点拨学生由表及时地思索、前后连贯地推敲,使其领会“首先”这个词在这里带有关键性的作用。这就是抓住关键,点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这样既抓住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又进行了实践第一的唯物观点教育,还打开了学生考虑问题思路,学生学起来津津有味。学生对有些课文理解的肤浅,教学时要循循善诱,培养认真钻研的好学风。又如《师说》文尾补叙的几句话,学生一般认为此节文字说明了作此文的缘起,旨在鼓励自己的学生。教师要在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挖掘:这一段提出“李氏子蟠”的学习问题,是全文最重要的论证,在结构上,是对前文论述的再递进,是真正明确全文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关注社会,企图变革社会的意图。要启发学生把握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
诸如此类,繁不胜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体会到:在语文中,即使一词一句也寓有奥妙,语文是在有内容可学的,不深入学习是学不到知识的。
二、“投其所好”,“寓教于乐”
现在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相对薄弱,即使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激起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很容易热情逐渐消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积极参与,用较巧妙的方式重新集中学生注意力。 “投其所好”说的就是这一点。
举个例子来说,有位教师正在上课,由于学校搞基础建设,教室窗外正在施工,搬砖声、谈笑声、砖头抛进汽车的响声,淹没了师生的对话声。这时学生纷纷把目光投到窗外,注意力分散,眼看这堂课就要浪费……
“同学们”这位老师提高嗓门,“注意力有两种,一种是有意注意,一种是无意注意。外面声音嘈杂,影响我们学习,同学们向外看属于无意注意,我们要把注意力从无意注意转到有意注意上来,集中思想,认真学习,这对我们的意志是一种锻炼和培养,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毛泽东同志年轻时常常有意到吵闹的地方去看书,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不知道我们同学做得到做不到?”这时教师故意露出怀疑的神色。这一下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好胜心,齐声说“能”!
这样,这堂课学生目不斜视、耳不偏听,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听讲,讨论问题发言踊跃,异常热闹,甚至比平时的课效果还要好得多。
人的个性发展,既包括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前面说的那位教师化弊为利,既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智力因素培养)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非智力因素培养)。
三、提问要适度并注意启发性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提问是最主要的手段。如何提问也就成了一门学问,一个问题提得好,启发学生思考,并思有所得;提得不恰当,很可能让学生茫然失措或不屑一顾,以致影响课堂气氛甚至削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提问不宜过难。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一时间不知从何下手,理不出头绪,结果要不就干脆放弃思考,要不对自己的语文能力产生怀疑,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积极性。一时间,课堂气氛也沉闷起来,学生注意力分散。相对太难来说,问题也不能太易。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自我本位主义很强烈,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首先他们会从心底里对这位教师产生轻视,是不屑于回答如此简单的问题,注意力又开始分散,课堂气氛便又差了。
我们在把握好问的难易度后,还要注意提问的启发性。难易适度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循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当有的学生回答的与自己预想的有差距时,只要回答有理有据即可承认并加以鼓励。切不可把学生的思路规定在自己设好的框框之中,生拉硬扯往上套,这样学生根本没有得到训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以上我谈了几点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心得。当然调动学习学习积极性还有多种方式,愿与各位同仁探索。
关键词 兴趣 主导 提问 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领会应掌握的知识呢?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
一、必须使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学
学生升入了中学,已掌握了语文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一般的读写能力,如果不能及时地从深广度、知识面、时代性等方面加以拓展和深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容易衰退。特别是有些课文,学生若是粗枝大叶地浏览一下,浅尝辄止,不仅不能理解其中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会感到平淡无味。也有些课文,既無生词,又无难句,精通明白,看来并不艰深,学生又往往会认为很容易学,或没什么可学,感到学不学一个样,因而也不感兴趣。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并创造各种条件来加以改变,加强引导,使学生感到确有内容可学,从而对语文产生兴趣。
教师的引导,力气应花在既是课文关键之处,又是学生极易忽略之处。比如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七节开头第一句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学生容易忽略“首先”这词的作用,因而体会不到其中包含的深义和本句在全文中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点拨学生由表及时地思索、前后连贯地推敲,使其领会“首先”这个词在这里带有关键性的作用。这就是抓住关键,点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这样既抓住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又进行了实践第一的唯物观点教育,还打开了学生考虑问题思路,学生学起来津津有味。学生对有些课文理解的肤浅,教学时要循循善诱,培养认真钻研的好学风。又如《师说》文尾补叙的几句话,学生一般认为此节文字说明了作此文的缘起,旨在鼓励自己的学生。教师要在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挖掘:这一段提出“李氏子蟠”的学习问题,是全文最重要的论证,在结构上,是对前文论述的再递进,是真正明确全文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关注社会,企图变革社会的意图。要启发学生把握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
诸如此类,繁不胜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体会到:在语文中,即使一词一句也寓有奥妙,语文是在有内容可学的,不深入学习是学不到知识的。
二、“投其所好”,“寓教于乐”
现在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相对薄弱,即使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激起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很容易热情逐渐消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积极参与,用较巧妙的方式重新集中学生注意力。 “投其所好”说的就是这一点。
举个例子来说,有位教师正在上课,由于学校搞基础建设,教室窗外正在施工,搬砖声、谈笑声、砖头抛进汽车的响声,淹没了师生的对话声。这时学生纷纷把目光投到窗外,注意力分散,眼看这堂课就要浪费……
“同学们”这位老师提高嗓门,“注意力有两种,一种是有意注意,一种是无意注意。外面声音嘈杂,影响我们学习,同学们向外看属于无意注意,我们要把注意力从无意注意转到有意注意上来,集中思想,认真学习,这对我们的意志是一种锻炼和培养,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毛泽东同志年轻时常常有意到吵闹的地方去看书,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不知道我们同学做得到做不到?”这时教师故意露出怀疑的神色。这一下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好胜心,齐声说“能”!
这样,这堂课学生目不斜视、耳不偏听,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听讲,讨论问题发言踊跃,异常热闹,甚至比平时的课效果还要好得多。
人的个性发展,既包括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前面说的那位教师化弊为利,既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智力因素培养)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非智力因素培养)。
三、提问要适度并注意启发性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提问是最主要的手段。如何提问也就成了一门学问,一个问题提得好,启发学生思考,并思有所得;提得不恰当,很可能让学生茫然失措或不屑一顾,以致影响课堂气氛甚至削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提问不宜过难。如果问题太难,学生一时间不知从何下手,理不出头绪,结果要不就干脆放弃思考,要不对自己的语文能力产生怀疑,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积极性。一时间,课堂气氛也沉闷起来,学生注意力分散。相对太难来说,问题也不能太易。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自我本位主义很强烈,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首先他们会从心底里对这位教师产生轻视,是不屑于回答如此简单的问题,注意力又开始分散,课堂气氛便又差了。
我们在把握好问的难易度后,还要注意提问的启发性。难易适度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循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当有的学生回答的与自己预想的有差距时,只要回答有理有据即可承认并加以鼓励。切不可把学生的思路规定在自己设好的框框之中,生拉硬扯往上套,这样学生根本没有得到训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以上我谈了几点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心得。当然调动学习学习积极性还有多种方式,愿与各位同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