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在这一门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把握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或活动的形式,营造乐学氛围,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受到思想熏陶,提高生活技能。
关键词欣赏活动 游戏活动 操作活动 实践活动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德育课程尤其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促进他们思想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住《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宗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多创设一些儿童能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最终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课堂上,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提高生活能力。
一、欣赏活动
欣赏活动是以儿童的视觉、听觉、自身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活动形式,能活跃孩子们的思维,为他们创设一个乐学的情境,从而激发起孩子们探索、求知的愿望,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努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们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中掌握知识,接受道德教育。
如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一课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们朗诵了艾青爷爷的“春姑娘”这首诗后接着又过渡道:春天是一个孕育希望、充满生机的季节,它是那样的美好。历史上有许多诗人都纷纷作诗来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歌颂大自然。谁能给大家背背这些诗歌?学生们开动脑筋,纷纷举手诵出了“春晓”、“春夜喜雨”、“江南春”等名篇。笔者发现同学们的兴致显得格外高涨,他们在音律和谐的诵读声中得到了美的熏陶,激发了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游戏活动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取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对儿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等是很有用的。
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上册“拉拉手 交朋友”一课时,我在课堂上穿插了一个集体游戏——“找朋友”。首先我讲清游戏的规则,然后就带领学生们到操场上开始做游戏。首先,我让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让两位同学站在圆圈中间分别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懂得了同学之间应成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在游戏过程中他们也体验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
在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这一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个个主动参与,充分体验到了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同时把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也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总是在动态中进行,符合儿童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较好地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儿童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努力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学习。
课堂上,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贺卡、设计精美的书签、绘制漂亮的图画,都能够很好地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我和春天一起玩》,课前我布置学生自带材料做一个小风车。课上,我发现孩子们带来了纸、塑料等各种制作材料,他们都认真的动起手来……在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和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风车做成功了。接着,我就让他们拿着自己的小风车到操场上试一试,他们在操场上跑着、笑着,个个玩得是那么尽兴。相信在这次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一定都体验到了动手、动脑的无穷乐趣。
鼓励儿童自己动手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劳动和操作技能,更大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使教学与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实践活动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旨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为载体,逐步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学生学习了某些课题以后,让他们模拟社会实际生活的情境进行表演,在活动中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我会打电话,看电视》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打电话这一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在引导学生对书上几位小朋友打电话的做法给出评判之后,我又创设了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每组学生选择其中一两个生活情境模拟打电话。练习过后,学生们对电话语言应简洁明了,交谈应有礼貌等通话基本要求已较好地掌握了。促进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他们将来踏上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和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欣赏活动 游戏活动 操作活动 实践活动
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课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德育课程尤其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促进他们思想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住《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宗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多创设一些儿童能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最终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课堂上,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提高生活能力。
一、欣赏活动
欣赏活动是以儿童的视觉、听觉、自身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活动形式,能活跃孩子们的思维,为他们创设一个乐学的情境,从而激发起孩子们探索、求知的愿望,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努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们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中掌握知识,接受道德教育。
如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一课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学生们朗诵了艾青爷爷的“春姑娘”这首诗后接着又过渡道:春天是一个孕育希望、充满生机的季节,它是那样的美好。历史上有许多诗人都纷纷作诗来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歌颂大自然。谁能给大家背背这些诗歌?学生们开动脑筋,纷纷举手诵出了“春晓”、“春夜喜雨”、“江南春”等名篇。笔者发现同学们的兴致显得格外高涨,他们在音律和谐的诵读声中得到了美的熏陶,激发了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游戏活动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取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对儿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等是很有用的。
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上册“拉拉手 交朋友”一课时,我在课堂上穿插了一个集体游戏——“找朋友”。首先我讲清游戏的规则,然后就带领学生们到操场上开始做游戏。首先,我让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让两位同学站在圆圈中间分别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懂得了同学之间应成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在游戏过程中他们也体验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
在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这一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个个主动参与,充分体验到了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同时把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也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总是在动态中进行,符合儿童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较好地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儿童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努力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学习。
课堂上,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贺卡、设计精美的书签、绘制漂亮的图画,都能够很好地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我和春天一起玩》,课前我布置学生自带材料做一个小风车。课上,我发现孩子们带来了纸、塑料等各种制作材料,他们都认真的动起手来……在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和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风车做成功了。接着,我就让他们拿着自己的小风车到操场上试一试,他们在操场上跑着、笑着,个个玩得是那么尽兴。相信在这次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一定都体验到了动手、动脑的无穷乐趣。
鼓励儿童自己动手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劳动和操作技能,更大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使教学与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实践活动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旨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为载体,逐步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学生学习了某些课题以后,让他们模拟社会实际生活的情境进行表演,在活动中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我会打电话,看电视》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打电话这一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在引导学生对书上几位小朋友打电话的做法给出评判之后,我又创设了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每组学生选择其中一两个生活情境模拟打电话。练习过后,学生们对电话语言应简洁明了,交谈应有礼貌等通话基本要求已较好地掌握了。促进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他们将来踏上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和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