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婺源做旅游,有着自己的考量和意志,以及从零起步时高瞻远瞩的视界。
一、从零起步的小县城,终成“中国最美乡村”
婺源旅游的迅猛发展势头,一点也不逊于南昌、井冈山、景德镇、瑞金、安源。更值得称道的是,在旅游发展方面,它像一个“治未病”的中医,从一开始就避免了雾霾在婺源滋生的所有外部条件。
尽管婺源境内没有妇孺皆知的庐山,没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没有享有“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的三清山,没有“道教祖庭”龙虎山,没有堪称天下奇观的“云雾草原”武功山,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旅游崛起之路。
婺源做旅游,有着自己的考量和意志,以及从零起步时高瞻远瞩的视界。
婺源,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处,曾是徽州六县之一,东邻衢州,西毗景德镇,北枕黄山,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可以说是处在中国旅游资源核心福地。况且,婺源本就素有“书乡”、“茶乡”之称,还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祖籍所在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
站在婺源看四周,会为自己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而心潮涌动、沾沾自喜,然而90年代初婺源开始做旅游时,计划将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来打造时,却是家徒四壁,甚至没有一家旅行社,没有一个景区,没有一个像样的宾馆。
经过十余年“破釜沉舟式”的发展,如今的婺源已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是一幅方圆近3000平方公里的巨幅水墨山水画卷。“田间有村,村后有山,山上古树浓荫;村前有水,水倚田园,接天田园无穷碧……”
近年来,已经有国内上千家旅游部门领导一路风尘仆仆到此来了解情况。乡村游是婺源旅游的最大亮点,那么婺源乡村旅游到底开始是怎么做的,又是一步步怎样使自己名声大噪的呢?
二、起步阶段:放胆、放开、放活,充分利用政策和利益导向杠杆
总的来说,十余年来,婺源的旅游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过程,即从2001年至2005年的分散开发阶段,从2006年至2010年的整合运营阶段,从2011年至今仍在进行的转型升级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可以说最开始时完全是政府主导的,而从婺源旅游的发展经验来看,也唯有先政府主导,再政府引导,最后企业主导,才能将第一个阶段的目标顺利达成。
政府如何主导,这是一个问题。婺源政府的做法主要基于三个层面:一是政策问题。二是利益导向问题。三是政府抓环境治理问题。在政策层面,当时婺源总的思路是,放胆、放开、放活,允许先上车后买票。
所谓“放开、放胆”,就是在限定条件下,允许村委会、乡镇政府、行政干部保薪留职做旅游。不管是招商引资、股份制等等,允许多种体制并存,原则只有一条,只要能迅速搞来钱就支持。
此政策一出,立刻就把婺源所有的社会资金全部调动了起来,而且有大量外部资金进入,可以说当时婺源开发旅游的情绪高涨,有搞古村落景区的,有搞生态景区的,有搞水上漂流的,有搞骑马游、骑车游的,有搞溶洞景区的,有搞文化景区的等等,各种旅游景区、景点如雨后春笋一般从土地里长了出来。
当时有一个干部身先士卒,率先下去搞了三个景区,还经营了三大宾馆。后来在第二阶段的资源整合中,他只剩下了三个宾馆在经营,后来他又到景德镇投资,办了一个瓷砖厂,做起了实业。
所谓“先上车,后买票”,就是允许先建设后报批。只有敢于解放思想,我们就会发现世上总有一扇门向我们敞开着。在这一政策的鼓励下,当时婺源一下有二十多个景点被开发了出来。试想,若是等上面给了你项目指标,再去立项,再去报批,那要等到何年何月啊!
景点有了,游客来了,接下来的配套怎么办呢?因为当时婺源还没有导游这个服务群体。问题来了,必须要想个办法解决。当时婺源的应急办法是,培训一些乡村教师、机关干部来做导游。
其中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没有宾馆供游客住宿。当时婺源旅游部门做的一个最大胆尝试是,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建议县政府下面各个部门都做招待所,并根据衙门大小,在能够容纳的住宿人数上做了硬性规定。
为了解决游客吃住问题,2002年政府在新县城规划了两条街专门做食宿,并给予800元一个平米的土地优惠。
结果,在此利益政策的驱动下,在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的前提下,两条街上很快就建起了100多个宾馆。发展到现在,仅婺源县城在住宿方面就可以同时提供1.7万个床位,其中五星级标准的宾馆一家,四星级宾馆5家,三星宾馆7家。
做旅游,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是个关键。当时婺源的决心是,只要旅游开发到哪里,公路就保证通到哪里,且作为公益事业来做,征用的水田给予2000元一亩的补偿。现在这一做法是有违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
常言说,要想富,先修路。然而修路本身也是一个极耗钱的事情,要修那么多路,钱从哪里来呢?对此,婺源想出的办法是,进行资源转换。婺源是个山多水多电站多的地方,为了筹集到资金,政府索性就搞起了“以水换路”,即把水面公开向外拍卖。
对投入做旅游的企业,婺源充分利用了税收杠杆的利益导向功能,规定前两年免税,而为了回避国家相关政策,也相应采取即征即退的办法。那么三年后怎么办呢,为了能吸引住大家的投资热情,政府规定,后三年征的税返回企业一半。
婺源旅游做得好,旅游局可以说功莫大焉。然而在我国,很多旅游方面的事情是县一级旅游主管部门所无法涉足的。如旅行社、导游年检都是由市级以上旅游局来做,三星、四星、五星旅行社、导游的评审,都由市级以上旅游部门负责,县级旅游部门根本没有这个职能。
那么,在此背景下,婺源是怎么做呢?婺源的办法是,从发改委开始,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在做一些与旅游相关的项目时,旅游部门的意见具有相当重的话语权。也就是在某些项目要立项的时候,必须先书面发函,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旅游部门同意了,才可以立项,旅游部门没盖章,一定是无法通过的。 举一个例子,当时在靠景德镇方向有一个镇,这个镇有很丰富的煤矿资源和石灰资源,当时该镇领导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充满了各种美好幻想。然而,经过各种利弊权衡,旅游局向县委县政府给出的意见是“不行。”原因很简单,若如此开发会造成水土流失,而其所带来的噪音会影响赋春镇“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鸳鸯湖栖息地”里鸳鸯在那里的生存。
有一个问题是绕不开的,尤其对婺源来说更是如此。即对于旅游部门来说,是不具有对旅游企业管理执法权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婺源独辟蹊径,专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成立了旅游工商分局。从这件事可以充分说明,婺源县委县政府对当地旅游的重视及对旅游局工作的全力以赴的支持。可以说为了打造婺源旅游,县委县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都是围绕婺源旅游来服务的。
新成立的旅游工商分局,编制是县工商局的,其他都是旅游局出的,其中包括办公室、经费、车子等。后来,随着旅游局发展的需要,缺少编制成了一个大问题。2012年时,婺源旅游局下面新成立了两个部门,如导游管理服务中心、旅游指挥调度中心。结果一下子就增加了20个事业编制,如果这些要走正常程序,对一个县级旅游局来说恐怕是想都不敢想的。
三、八大战役:只为彻底改善旅游环境
好的环境是旅游的前提条件。婺源在环境治理方面又是怎么做的呢?这要从旅游局带头打的五场环境战役说起。
第一场战役是,把全县全境那些消耗资源的,有碍观光旅游的厂矿统统关掉,如木具加工企业、石灰窑、煤窑、砖厂等。那么关闭的损失谁来承担呢?婺源的办法是,对于乡镇失去的财政收入损失,采用相应的政策弥补,对企业、老百姓这块采用一次性弥补,如当年有一家中密度预制板厂,政府一次性就弥补给了他5800万的资金。
第二场战役是清坟,即全县实行火化,所有公路沿线、景区、景点的坟墓,不管老坟墓、新坟墓一概搬迁,原则是可视范围不能有坟。同时,对于搬迁的坟墓,政府给予老坟墓300-500元补偿,新坟墓按造价来弥补。总之一条,就是在可视的范围,要将各种坟墓统统清进公墓山。应该说,这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落实起来压力也很大,因为土葬是当地风俗,当时老百姓抵触情绪很大,不可接受。
第三场战役是给房子穿衣带帽。婺源的建筑是徽派建筑,白墙灰瓦,小桥流水,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老百姓新建了很多贴着瓷砖像火柴盒子一样的不规则小楼。在这场战役中,婺源规定房子要按照图纸规划进行改造、拆迁。
其中有一个问题,改造、拆迁的资金怎么解决?婺源想出来的办法是三三制,即县财政拿一点,乡财政拿一点,旅游企业拿一点。当然,老百姓也要拿一点,同时允许不愿意拿的可以出力不出钱,同时对那些改的好的改的快的给予奖励,不配合的给予惩罚。
在这件事情上有一个很棘手的例子,即有一处人家,别人都改了,就他不该,原因是他有5、6个店面,一年出租下来能收50多万房租费,其中还不包括他的其他经营。更要命的是,人家租了他10年,并一次性给了他十年的房租。
当年拆他的店面的时候,县委书记亲自赶到了现场,好说歹说他还是不同意,最后县委书记郑重表明了县里对这个问题的立场,必须要按照规定拆掉。百姓们听了县委书记这个话,也意识到了县里对拆迁改造的决心,也就放弃了固执对抗到底。
第四场战役是对全县的绿化,即对全境的公路进行美化,包括种花、种草、种树、种藤,并逐步实现了林相更优化、农田林网化、城镇园林化、道路林阴化、景区花园化、河岸滩涂绿洲化的美化目标。
第五场战役是要在全县砍除烟囱,即所有的冒烟的企业要统统关闭,冒烟的烟囱统统砍掉。该项工作的目标是,让游客行走在婺源景点景区,包括在去往的路上,除了山雾,看不到冒烟的地方。
五场战役打下来,可以说整个婺源面貌焕然一新,直接提升了婺源旅游的质量与品质。然而对婺源来说,这些战役的胜利,并没能让婺源停下进一步深度改造旅游软硬环境的脚步。在婺源转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后,又围绕环境先后打了三次战役。
其中第一场战役是,全境禁止砍伐林木,让百姓们改变观念,做饭时全部以气代柴,沼气、液化气、天然气都可以。也就是说,婺源旅游局不想让因烧柴火而到处炊烟袅袅,因为那样一方面会使水土流失,另一方也会影响婺源旅游的空气质量。
第二场战役是,开展生态养殖。婺源是有名的茶乡,境内有18万亩茶叶,为了保证茶叶品质,婺源特别制定了新的地方法规,规定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全境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只能用有机肥。
第三场战役,狠抓全境卫生,将全境的卫生作为第一大事来抓。老实讲,这或许是整个八大战役中最难打的一场仗。这场战役开始于2010年,并在战役开始后搞了个300工程,即在资金方面村里投100万,乡镇投100万,县里投100万。
婺源县里的这个100万,是财政性资金,也就是说,有了这些钱,全县的清洁工们就可以放心地吃财政饭了。到了2012年三方各增加100万,300工程变成了600工程。这些资金除了用作清洁工的工资外,还用于对乡村考核,搞得好的给予奖励。
300工程时,婺源的卫生有了一些效果,但不明显。于是从2012年开始,婺源就采取了有奖有罚的办法,于是一年下来效果更好了一点,但整体还是不尽如人意。
到了2013年,为了将卫生彻底搞好,婺源专门成立一个机构,叫卫生管理办公室,专门为这个部门配了人员和车子,并单独给予经费。他们的工作也不复杂,就是一年到头拉着摄像机检查卫生,第一次检查到的村,上电视台曝光,第二次检查到的,县委书记找乡镇党委书记找其谈话,第三次检查到,所在村的党委书记和乡镇书记就地免职。
这招还不算最狠,更绝的是,末尾淘汰制的引入,把卫生做成了“一把手工程”,即全县所有村要进行卫生打分排名,且每月每季度都有检查,全县排名倒数第一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也会被免职。这一与“帽子”挂钩的办法的施行彻底解决了乡村的卫生问题。 四、第二阶段:在市场倒逼下开始资源整合运营
纵看婺源的整个旅游发展过程,从2001年到2005年,是其在量上的一个井喷期,而且当时每年的游客量都呈现百分之几百的增长。
由于对量的重视,使得各种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快速分布完成。然而到了2005年,这一政策的弊端逐步暴露了出来。
由于当时各家旅游景区,各个点分散,在对外营销上,大家各自孤军奋战,各家打各家的品牌。这种各自为战的弱点,很快给了全国各地旅行社有了可乘之机。
当时全国上下所有旅行社形成了一个旅行社集团,并对全国各景区景点进行集团式采购,由于量太大,各景区景点难以抵挡其诱惑,或者说完全被其绑架,于是就出现了各景区景点门票相互压价,恶性竞争。
这种不利的局面使得婺源很多景区景点的收入大打折扣,而更多的钱只能无奈地让旅行社赚去。
应该说,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过程,也是一个自然淘汰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婺源的四十多家景区景点死掉了十几家。这是令婺源旅游局所始料未及的,内部战争还在进行,外部战斗已大兵压境,严重威胁到了整个婺源的旅游市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2006年开始,婺源被迫进入整合运营阶段。当时县里、市里、省里都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要求旅游局迅速拿出方案,对婺源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集团、一个品牌、一张门票,以集团对集团,来改变所处的不利地位。
这是一个说起来简单,具体落实起来却困难重重的事情。为解决这个问题,为拿出可行的方案,大大小小的会开了不下百次。
想要办好这件事,没有“铁血宰相”的决心和狠劲是办不好的,因为想要将大小旅游景区景点统一起来,自然区位好的不愿意,规模大的不高兴,当时的情形是盈利好的对统一极度不信任,各种极端的对抗形式都出现过。
对婺源来说,2006年是最难熬的一年,为了将大家统一起来,当地政府不知道动了多少脑筋,想了多少办法。对于当年的情景,大家伙的集体记忆是,挺难的,至今回想仍心有余悸。很多时候好的办法总是逼出来的,当时婺源的办法很灵活,可以入股,作为原始股,或通过评估,付他钱走路。直到2007年我们才整合到位,而对于这个过程,婺源政府最深的感触就是,要循序渐进,一开始一定不能太过强硬。
为了使大家认识到整合带来的好处,政府甚至还自己成立了一个旅游发展公司,一张门票的有效期为十天,即有了这张票,游客可以住下来,慢慢地游婺源。如果这张票游两个景点,就让两个景区来分,游三个就让三个分。就这样先通过小范围的试运行成功,再陆续将剩下来的整合进来。
据统计,2006年,整个婺源的所有门票加起来还不到4000万元, 2007年经过集团化运行一年,到了2008年初就实现了门票收入8000多万元。而2006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次为283万,2007年为340万人次,仅比上一年增加了不到60万,但整个收入却翻了一倍还多。
整合运营成功后的婺源,2007年第一次统一到央视做广告。要知道央视的战略合作广告都是“千万以上”起步的,如果没有集团一体化运作,很难想象婺源何年何月才会上央视。另外,与其他景区景点所不同的是,婺源没有营销旗下的各个景点,而是将整个婺源当成了一个品牌。
婺源在整合运营成功后,面临同样问题的广西阳朔和湖南凤凰古城,也曾派人过来学习考察过,也想搞整合。回想当年,同是天涯沦落人,婺源可以体会被旅行社盘剥的滋味,于是就把自己的整合运营经验和盘托出。
整合之前,婺源的景区建设可谓是步履艰难。然而整合之后,由于资源统一,资金充裕,打造景区的质量和品质就不再是问题了,并先后将7个景区打造成了4A级景区。
在婺源,江湾风景区是5A级的,2012年,为将其打造成5A景区,婺源旅游集团一次性就投入进去一个多亿,而且不到半年时间就打造成功了,创造了当年规划,当年启动,当年申报,当年成功的奇迹。试想若是没有之前的整合运营,婺源的这个奇迹能创造吗!
五、第三阶段:全域旅游,进入深度乡村休闲游新时代
从2011年至今,婺源旅游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开始进行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婺源的旅游更多只停留在观光层次,人来得虽然多,但走得也快,对门票收入过度依赖。为了尽快转型升级,2010年时新的规划设计已经启动,对于这次规划,婺源计划打破以往的旅游格局,积极向休闲度假、深度旅游转型。
第三次规划是个大手笔,要对婺源整个旅游区域规划,同时还有交通规划和业态规划。此次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基础上,将休闲、度假、会展、康体融为一体,增加“康体、科技”两大要素。
未来的婺源,将会是一个更美的地方,通过一条小溪进去,里面有不同的村庄,而且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功能。年轻人来,有不夜城、嘉年华,老年人来了,可以在另一个地方静静养老,在那里服务人员对老人的照顾会比儿女照顾的更体贴入微。
第三次转型升级后,婺源对旅游治理的追求已不仅限于人数的多少,而是更在乎休闲的品味与质量,在婺源乡村不是开车子,而是要坐轿子、骑车子、骑马。而且在婺源的乡村,不仅要做农家乐、渔家乐,还要做洋家乐。
婺源的观光游、乡村游、休闲游,从分散到统一,从统一到高度融合,不断在自我否定中实现超越。对于旅游、乡村和工业,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将一二三产有机统一在一起,下一步婺源将做这样的尝试:即把茶园与旅游相结合,把工业与旅游结合,形成生产过程的观光与购买。
同时,受海南旅游岛模式运营成功的影响,婺源也向省发改委立项,计划在当地做一个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看了婺源的整个计划,非常满意,2012年11月经过国家旅游局评审,婺源正式批复同意在婺源设立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至此婺源成为全国首家“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并迎来新一轮的旅游发展机遇。
婺源是一个人口并不多的小县城,而2011年全年旅游就接待游客约 61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67亿元,综合收入约29亿元。2012年接待总人次达839万,实现门票收入2.14亿元,旅游综合收入为43亿元。2013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千万,实现门票收入2.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51.2亿元。
从近三年的一窜数字可以看出,婺源旅游已经走在了崛起的路上,并充满了继续向前冲的后劲。
当然,旅游没有一层不变的体制,对于婺源的“一票制”、“一个集团”,几年发展下来也渐渐呈现出垄断的问题,而这样不仅对市场不利,还将弱化旅行社服务,对发展很不利。”
现在的婺源旅游正期盼着,有更多当然更高层次的旅游航母级合作者进来,以使婺源旅游形成新的竞争机制。
一、从零起步的小县城,终成“中国最美乡村”
婺源旅游的迅猛发展势头,一点也不逊于南昌、井冈山、景德镇、瑞金、安源。更值得称道的是,在旅游发展方面,它像一个“治未病”的中医,从一开始就避免了雾霾在婺源滋生的所有外部条件。
尽管婺源境内没有妇孺皆知的庐山,没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没有享有“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的三清山,没有“道教祖庭”龙虎山,没有堪称天下奇观的“云雾草原”武功山,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旅游崛起之路。
婺源做旅游,有着自己的考量和意志,以及从零起步时高瞻远瞩的视界。
婺源,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处,曾是徽州六县之一,东邻衢州,西毗景德镇,北枕黄山,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可以说是处在中国旅游资源核心福地。况且,婺源本就素有“书乡”、“茶乡”之称,还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祖籍所在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
站在婺源看四周,会为自己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而心潮涌动、沾沾自喜,然而90年代初婺源开始做旅游时,计划将旅游作为主导产业来打造时,却是家徒四壁,甚至没有一家旅行社,没有一个景区,没有一个像样的宾馆。
经过十余年“破釜沉舟式”的发展,如今的婺源已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是一幅方圆近3000平方公里的巨幅水墨山水画卷。“田间有村,村后有山,山上古树浓荫;村前有水,水倚田园,接天田园无穷碧……”
近年来,已经有国内上千家旅游部门领导一路风尘仆仆到此来了解情况。乡村游是婺源旅游的最大亮点,那么婺源乡村旅游到底开始是怎么做的,又是一步步怎样使自己名声大噪的呢?
二、起步阶段:放胆、放开、放活,充分利用政策和利益导向杠杆
总的来说,十余年来,婺源的旅游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过程,即从2001年至2005年的分散开发阶段,从2006年至2010年的整合运营阶段,从2011年至今仍在进行的转型升级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可以说最开始时完全是政府主导的,而从婺源旅游的发展经验来看,也唯有先政府主导,再政府引导,最后企业主导,才能将第一个阶段的目标顺利达成。
政府如何主导,这是一个问题。婺源政府的做法主要基于三个层面:一是政策问题。二是利益导向问题。三是政府抓环境治理问题。在政策层面,当时婺源总的思路是,放胆、放开、放活,允许先上车后买票。
所谓“放开、放胆”,就是在限定条件下,允许村委会、乡镇政府、行政干部保薪留职做旅游。不管是招商引资、股份制等等,允许多种体制并存,原则只有一条,只要能迅速搞来钱就支持。
此政策一出,立刻就把婺源所有的社会资金全部调动了起来,而且有大量外部资金进入,可以说当时婺源开发旅游的情绪高涨,有搞古村落景区的,有搞生态景区的,有搞水上漂流的,有搞骑马游、骑车游的,有搞溶洞景区的,有搞文化景区的等等,各种旅游景区、景点如雨后春笋一般从土地里长了出来。
当时有一个干部身先士卒,率先下去搞了三个景区,还经营了三大宾馆。后来在第二阶段的资源整合中,他只剩下了三个宾馆在经营,后来他又到景德镇投资,办了一个瓷砖厂,做起了实业。
所谓“先上车,后买票”,就是允许先建设后报批。只有敢于解放思想,我们就会发现世上总有一扇门向我们敞开着。在这一政策的鼓励下,当时婺源一下有二十多个景点被开发了出来。试想,若是等上面给了你项目指标,再去立项,再去报批,那要等到何年何月啊!
景点有了,游客来了,接下来的配套怎么办呢?因为当时婺源还没有导游这个服务群体。问题来了,必须要想个办法解决。当时婺源的应急办法是,培训一些乡村教师、机关干部来做导游。
其中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没有宾馆供游客住宿。当时婺源旅游部门做的一个最大胆尝试是,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建议县政府下面各个部门都做招待所,并根据衙门大小,在能够容纳的住宿人数上做了硬性规定。
为了解决游客吃住问题,2002年政府在新县城规划了两条街专门做食宿,并给予800元一个平米的土地优惠。
结果,在此利益政策的驱动下,在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的前提下,两条街上很快就建起了100多个宾馆。发展到现在,仅婺源县城在住宿方面就可以同时提供1.7万个床位,其中五星级标准的宾馆一家,四星级宾馆5家,三星宾馆7家。
做旅游,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是个关键。当时婺源的决心是,只要旅游开发到哪里,公路就保证通到哪里,且作为公益事业来做,征用的水田给予2000元一亩的补偿。现在这一做法是有违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
常言说,要想富,先修路。然而修路本身也是一个极耗钱的事情,要修那么多路,钱从哪里来呢?对此,婺源想出的办法是,进行资源转换。婺源是个山多水多电站多的地方,为了筹集到资金,政府索性就搞起了“以水换路”,即把水面公开向外拍卖。
对投入做旅游的企业,婺源充分利用了税收杠杆的利益导向功能,规定前两年免税,而为了回避国家相关政策,也相应采取即征即退的办法。那么三年后怎么办呢,为了能吸引住大家的投资热情,政府规定,后三年征的税返回企业一半。
婺源旅游做得好,旅游局可以说功莫大焉。然而在我国,很多旅游方面的事情是县一级旅游主管部门所无法涉足的。如旅行社、导游年检都是由市级以上旅游局来做,三星、四星、五星旅行社、导游的评审,都由市级以上旅游部门负责,县级旅游部门根本没有这个职能。
那么,在此背景下,婺源是怎么做呢?婺源的办法是,从发改委开始,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在做一些与旅游相关的项目时,旅游部门的意见具有相当重的话语权。也就是在某些项目要立项的时候,必须先书面发函,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旅游部门同意了,才可以立项,旅游部门没盖章,一定是无法通过的。 举一个例子,当时在靠景德镇方向有一个镇,这个镇有很丰富的煤矿资源和石灰资源,当时该镇领导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充满了各种美好幻想。然而,经过各种利弊权衡,旅游局向县委县政府给出的意见是“不行。”原因很简单,若如此开发会造成水土流失,而其所带来的噪音会影响赋春镇“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鸳鸯湖栖息地”里鸳鸯在那里的生存。
有一个问题是绕不开的,尤其对婺源来说更是如此。即对于旅游部门来说,是不具有对旅游企业管理执法权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婺源独辟蹊径,专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成立了旅游工商分局。从这件事可以充分说明,婺源县委县政府对当地旅游的重视及对旅游局工作的全力以赴的支持。可以说为了打造婺源旅游,县委县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都是围绕婺源旅游来服务的。
新成立的旅游工商分局,编制是县工商局的,其他都是旅游局出的,其中包括办公室、经费、车子等。后来,随着旅游局发展的需要,缺少编制成了一个大问题。2012年时,婺源旅游局下面新成立了两个部门,如导游管理服务中心、旅游指挥调度中心。结果一下子就增加了20个事业编制,如果这些要走正常程序,对一个县级旅游局来说恐怕是想都不敢想的。
三、八大战役:只为彻底改善旅游环境
好的环境是旅游的前提条件。婺源在环境治理方面又是怎么做的呢?这要从旅游局带头打的五场环境战役说起。
第一场战役是,把全县全境那些消耗资源的,有碍观光旅游的厂矿统统关掉,如木具加工企业、石灰窑、煤窑、砖厂等。那么关闭的损失谁来承担呢?婺源的办法是,对于乡镇失去的财政收入损失,采用相应的政策弥补,对企业、老百姓这块采用一次性弥补,如当年有一家中密度预制板厂,政府一次性就弥补给了他5800万的资金。
第二场战役是清坟,即全县实行火化,所有公路沿线、景区、景点的坟墓,不管老坟墓、新坟墓一概搬迁,原则是可视范围不能有坟。同时,对于搬迁的坟墓,政府给予老坟墓300-500元补偿,新坟墓按造价来弥补。总之一条,就是在可视的范围,要将各种坟墓统统清进公墓山。应该说,这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落实起来压力也很大,因为土葬是当地风俗,当时老百姓抵触情绪很大,不可接受。
第三场战役是给房子穿衣带帽。婺源的建筑是徽派建筑,白墙灰瓦,小桥流水,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老百姓新建了很多贴着瓷砖像火柴盒子一样的不规则小楼。在这场战役中,婺源规定房子要按照图纸规划进行改造、拆迁。
其中有一个问题,改造、拆迁的资金怎么解决?婺源想出来的办法是三三制,即县财政拿一点,乡财政拿一点,旅游企业拿一点。当然,老百姓也要拿一点,同时允许不愿意拿的可以出力不出钱,同时对那些改的好的改的快的给予奖励,不配合的给予惩罚。
在这件事情上有一个很棘手的例子,即有一处人家,别人都改了,就他不该,原因是他有5、6个店面,一年出租下来能收50多万房租费,其中还不包括他的其他经营。更要命的是,人家租了他10年,并一次性给了他十年的房租。
当年拆他的店面的时候,县委书记亲自赶到了现场,好说歹说他还是不同意,最后县委书记郑重表明了县里对这个问题的立场,必须要按照规定拆掉。百姓们听了县委书记这个话,也意识到了县里对拆迁改造的决心,也就放弃了固执对抗到底。
第四场战役是对全县的绿化,即对全境的公路进行美化,包括种花、种草、种树、种藤,并逐步实现了林相更优化、农田林网化、城镇园林化、道路林阴化、景区花园化、河岸滩涂绿洲化的美化目标。
第五场战役是要在全县砍除烟囱,即所有的冒烟的企业要统统关闭,冒烟的烟囱统统砍掉。该项工作的目标是,让游客行走在婺源景点景区,包括在去往的路上,除了山雾,看不到冒烟的地方。
五场战役打下来,可以说整个婺源面貌焕然一新,直接提升了婺源旅游的质量与品质。然而对婺源来说,这些战役的胜利,并没能让婺源停下进一步深度改造旅游软硬环境的脚步。在婺源转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后,又围绕环境先后打了三次战役。
其中第一场战役是,全境禁止砍伐林木,让百姓们改变观念,做饭时全部以气代柴,沼气、液化气、天然气都可以。也就是说,婺源旅游局不想让因烧柴火而到处炊烟袅袅,因为那样一方面会使水土流失,另一方也会影响婺源旅游的空气质量。
第二场战役是,开展生态养殖。婺源是有名的茶乡,境内有18万亩茶叶,为了保证茶叶品质,婺源特别制定了新的地方法规,规定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全境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只能用有机肥。
第三场战役,狠抓全境卫生,将全境的卫生作为第一大事来抓。老实讲,这或许是整个八大战役中最难打的一场仗。这场战役开始于2010年,并在战役开始后搞了个300工程,即在资金方面村里投100万,乡镇投100万,县里投100万。
婺源县里的这个100万,是财政性资金,也就是说,有了这些钱,全县的清洁工们就可以放心地吃财政饭了。到了2012年三方各增加100万,300工程变成了600工程。这些资金除了用作清洁工的工资外,还用于对乡村考核,搞得好的给予奖励。
300工程时,婺源的卫生有了一些效果,但不明显。于是从2012年开始,婺源就采取了有奖有罚的办法,于是一年下来效果更好了一点,但整体还是不尽如人意。
到了2013年,为了将卫生彻底搞好,婺源专门成立一个机构,叫卫生管理办公室,专门为这个部门配了人员和车子,并单独给予经费。他们的工作也不复杂,就是一年到头拉着摄像机检查卫生,第一次检查到的村,上电视台曝光,第二次检查到的,县委书记找乡镇党委书记找其谈话,第三次检查到,所在村的党委书记和乡镇书记就地免职。
这招还不算最狠,更绝的是,末尾淘汰制的引入,把卫生做成了“一把手工程”,即全县所有村要进行卫生打分排名,且每月每季度都有检查,全县排名倒数第一的,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也会被免职。这一与“帽子”挂钩的办法的施行彻底解决了乡村的卫生问题。 四、第二阶段:在市场倒逼下开始资源整合运营
纵看婺源的整个旅游发展过程,从2001年到2005年,是其在量上的一个井喷期,而且当时每年的游客量都呈现百分之几百的增长。
由于对量的重视,使得各种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快速分布完成。然而到了2005年,这一政策的弊端逐步暴露了出来。
由于当时各家旅游景区,各个点分散,在对外营销上,大家各自孤军奋战,各家打各家的品牌。这种各自为战的弱点,很快给了全国各地旅行社有了可乘之机。
当时全国上下所有旅行社形成了一个旅行社集团,并对全国各景区景点进行集团式采购,由于量太大,各景区景点难以抵挡其诱惑,或者说完全被其绑架,于是就出现了各景区景点门票相互压价,恶性竞争。
这种不利的局面使得婺源很多景区景点的收入大打折扣,而更多的钱只能无奈地让旅行社赚去。
应该说,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过程,也是一个自然淘汰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婺源的四十多家景区景点死掉了十几家。这是令婺源旅游局所始料未及的,内部战争还在进行,外部战斗已大兵压境,严重威胁到了整个婺源的旅游市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2006年开始,婺源被迫进入整合运营阶段。当时县里、市里、省里都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要求旅游局迅速拿出方案,对婺源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集团、一个品牌、一张门票,以集团对集团,来改变所处的不利地位。
这是一个说起来简单,具体落实起来却困难重重的事情。为解决这个问题,为拿出可行的方案,大大小小的会开了不下百次。
想要办好这件事,没有“铁血宰相”的决心和狠劲是办不好的,因为想要将大小旅游景区景点统一起来,自然区位好的不愿意,规模大的不高兴,当时的情形是盈利好的对统一极度不信任,各种极端的对抗形式都出现过。
对婺源来说,2006年是最难熬的一年,为了将大家统一起来,当地政府不知道动了多少脑筋,想了多少办法。对于当年的情景,大家伙的集体记忆是,挺难的,至今回想仍心有余悸。很多时候好的办法总是逼出来的,当时婺源的办法很灵活,可以入股,作为原始股,或通过评估,付他钱走路。直到2007年我们才整合到位,而对于这个过程,婺源政府最深的感触就是,要循序渐进,一开始一定不能太过强硬。
为了使大家认识到整合带来的好处,政府甚至还自己成立了一个旅游发展公司,一张门票的有效期为十天,即有了这张票,游客可以住下来,慢慢地游婺源。如果这张票游两个景点,就让两个景区来分,游三个就让三个分。就这样先通过小范围的试运行成功,再陆续将剩下来的整合进来。
据统计,2006年,整个婺源的所有门票加起来还不到4000万元, 2007年经过集团化运行一年,到了2008年初就实现了门票收入8000多万元。而2006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次为283万,2007年为340万人次,仅比上一年增加了不到60万,但整个收入却翻了一倍还多。
整合运营成功后的婺源,2007年第一次统一到央视做广告。要知道央视的战略合作广告都是“千万以上”起步的,如果没有集团一体化运作,很难想象婺源何年何月才会上央视。另外,与其他景区景点所不同的是,婺源没有营销旗下的各个景点,而是将整个婺源当成了一个品牌。
婺源在整合运营成功后,面临同样问题的广西阳朔和湖南凤凰古城,也曾派人过来学习考察过,也想搞整合。回想当年,同是天涯沦落人,婺源可以体会被旅行社盘剥的滋味,于是就把自己的整合运营经验和盘托出。
整合之前,婺源的景区建设可谓是步履艰难。然而整合之后,由于资源统一,资金充裕,打造景区的质量和品质就不再是问题了,并先后将7个景区打造成了4A级景区。
在婺源,江湾风景区是5A级的,2012年,为将其打造成5A景区,婺源旅游集团一次性就投入进去一个多亿,而且不到半年时间就打造成功了,创造了当年规划,当年启动,当年申报,当年成功的奇迹。试想若是没有之前的整合运营,婺源的这个奇迹能创造吗!
五、第三阶段:全域旅游,进入深度乡村休闲游新时代
从2011年至今,婺源旅游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开始进行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婺源的旅游更多只停留在观光层次,人来得虽然多,但走得也快,对门票收入过度依赖。为了尽快转型升级,2010年时新的规划设计已经启动,对于这次规划,婺源计划打破以往的旅游格局,积极向休闲度假、深度旅游转型。
第三次规划是个大手笔,要对婺源整个旅游区域规划,同时还有交通规划和业态规划。此次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基础上,将休闲、度假、会展、康体融为一体,增加“康体、科技”两大要素。
未来的婺源,将会是一个更美的地方,通过一条小溪进去,里面有不同的村庄,而且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功能。年轻人来,有不夜城、嘉年华,老年人来了,可以在另一个地方静静养老,在那里服务人员对老人的照顾会比儿女照顾的更体贴入微。
第三次转型升级后,婺源对旅游治理的追求已不仅限于人数的多少,而是更在乎休闲的品味与质量,在婺源乡村不是开车子,而是要坐轿子、骑车子、骑马。而且在婺源的乡村,不仅要做农家乐、渔家乐,还要做洋家乐。
婺源的观光游、乡村游、休闲游,从分散到统一,从统一到高度融合,不断在自我否定中实现超越。对于旅游、乡村和工业,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将一二三产有机统一在一起,下一步婺源将做这样的尝试:即把茶园与旅游相结合,把工业与旅游结合,形成生产过程的观光与购买。
同时,受海南旅游岛模式运营成功的影响,婺源也向省发改委立项,计划在当地做一个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看了婺源的整个计划,非常满意,2012年11月经过国家旅游局评审,婺源正式批复同意在婺源设立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至此婺源成为全国首家“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并迎来新一轮的旅游发展机遇。
婺源是一个人口并不多的小县城,而2011年全年旅游就接待游客约 61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67亿元,综合收入约29亿元。2012年接待总人次达839万,实现门票收入2.14亿元,旅游综合收入为43亿元。2013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千万,实现门票收入2.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51.2亿元。
从近三年的一窜数字可以看出,婺源旅游已经走在了崛起的路上,并充满了继续向前冲的后劲。
当然,旅游没有一层不变的体制,对于婺源的“一票制”、“一个集团”,几年发展下来也渐渐呈现出垄断的问题,而这样不仅对市场不利,还将弱化旅行社服务,对发展很不利。”
现在的婺源旅游正期盼着,有更多当然更高层次的旅游航母级合作者进来,以使婺源旅游形成新的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