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而居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glin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水而居,是一种诗意的生存,人类的本心因水而栖憩。
  1843年,梭罗离开喧嚣的城市,在距离康科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搭建起一座小木屋,在那里独自生活了两年又两个月。“我们的生命就像河流中的水”,在《瓦尔登湖》中,他这样赞美水对于生命的意义。
  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有一个瓦尔登湖。这个湖或许并不是现在正守望的地方,它存在于我们的心灵,给我们活力,让我们安宁,如同故乡。我们可能终老于此,也可能离开它,但一生念兹在兹,直至化作尘泥。
  我生于水乡,是在水边长大的,几番迁徙后,定居在了一个南方城市。这个城市虽然地处运河之津、长江北岸,但水声距离我的居所很远。临水而居的梦想,一直在心头如鲠。我曾经非常羨慕河边的人家,出门见水,绿树在望,生活中会有不少情趣。
  在奔波20多年后,我终于迁居到一个小小的人工湖边。当初这里地处偏远,少人问津,我是看中了小湖,才不嫌其远而买下。没想到城市发展太快,才过了几年这里就繁华起来。当初的一时之念,倒成了先见之明。湖为自然河道扩建,面积不大,状若水晶,故取名水晶湖。湖、河相通,三面环绕小区,我如安家在水之央,心情因湖光水色而宁静。我问自己,这就是所谓的诗意栖居吗?
  迁到新居后的一天,我晚饭后去水晶湖散步。出了小区北门,一条景观河道由东往西,过了桥,然后右拐百十来米,就来到了水晶湖边。环湖两岸,三三两两的人正在散步或者慢跑。政府部门建设了步道,方便市民健身休闲。水晶湖是步道的起点,然后顺着河道向南,经过前面马路的桥洞,到了一个休闲广场,又继续顺河向前,延伸到其他几个小区。
  站在湖边的栈道上,凝望一池湖水,一抹夕晖照在波面上,如丝绸般微微漾动,仿佛从远方传来柔柔的乐音。岸边的芦苇、菖蒲,自在地舒展着。令人微醺的晚风,涤荡着心头的尘埃,让灵魂渐渐平静。
  突然,有几只不知名的水鸟,从菰蒲深处飞起,扑棱棱地掠过水面,消失在天空的阴影中。如同石子投入水面,鸟飞的痕迹划过我的思绪,我想起了原本生活在这里的一群小野鸭。
  这水晶湖还叫作赵家支沟时,我曾几次看见河面上游弋着几只小野鸭,不知道它们是飞来的,还是土著生灵。那时,沿河两岸芦苇遍生,水草缠绵,野趣横生。我远远地看到,三五只小野鸭,在河面上自在嬉戏,一会儿追逐着水波,一会儿又钻进草丛。我曾经幻想,如果能保持河道的原生态景观,不打扰野草和禽鸟自由生长,把这份野趣保留给周围小区的居民,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可惜的是,城市的生态文化,是以另一种逻辑和面貌存在的。果然,过不多久,开来了几台挖掘机,改造河道、扩湖建桥,野草被全部清除,改植景观花草,一条野河变成了人造公园。我不知道那一群可爱的小野鸭去哪儿了,它们是飞走了,还是死去了?总之,我再也没有看到过它们。但愿,它们迁徙到了城市的另一处地方,它们还会重新回到这里吗?可是现在的水晶湖,已经没有了野趣,不再是鸟兽们的完美家园了。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告别家园的还有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拆迁进城,从此被称为了新市民。高楼取代了庄稼、田地变成了马路,人工景观替代了天然的河道、田畴,曾经的田园牧歌远去了。
  临水而居,是很多城里人的梦想。不过,我们所面对的美景,只是盆景式的公园。城市不断扩张,因为我们的临水而居,而让他们或它们失去了栖所。在异化的城市生态里,我们的乡愁也失去了土壤,或漂泊,或停留,抑或随遇而安,让阵痛归于沉默,最终只能从内心寻找生命的瓦尔登湖。在水晶湖边,我想起那一群小野鸭,心头萦绕着一份歉疚。作为新到的居民,我要感恩土地原来的主人们。既然无法改变城市化的脚步,那就更要守护土地的灵魂,追求城市与自然的相融,努力让曾经安家于此的大自然精灵们,与人类一起和谐生活在新的家园。
  恍惚中,我看到另一个自己,化作一只小野鸭,从水边的一丛菰蒲中游出,逐流而上,寻觅曾经的梦想和誓言。
其他文献
一  没有预感,没有防备,如我一扭头荒草突然就长出来一样,丁酉清明前两天,一辆白色的老年代步车,在姐家的院子里,夺走了62岁的姐姐的心跳。  惊闻噩耗,正在先生家坟院祭奠的我,雷击般一下子失去知觉……醒来后仍旧很是恍惚,看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看草木相互挤挨起伏,看我清瘦而秀美的姐姐着蓝色上衣在乡间小路上款款行走……  姐姐!眼泪随着这一声哭喊汹涌奔泻。我气喘吁吁跑到一棵树下,对着手机向那个给我传递
期刊
寄伯去世好多年了,有时还会梦到他。  我还在襁褓时,有高人指点,说把我过继给男孩子多的人家才好,于是我妈四处打听,后来找到寄伯家。  当时,寄伯已有三个儿子,他第一眼看到我,就笑呵呵地答应了。这也许是我和寄伯有缘。他给我取名:林珏。这样,出生几个月的我就给他做过房女儿。  后来,寄伯又生了四个儿子。对我这个独生女,当成掌上明珠一样,阿囡阿囡唤我,从没对我说过一句重点的话。  那个时代,农村人孩子生
期刊
外婆年少就喜欢上了佛经,捧上一本经卷便可足不出户,待在闺阁中,并誓与佛经、青灯相伴到老。那时的外婆该是怎样的女子呢?她该是像一株初生木棉一样安静柔和地生长,却又浮动着薄荷清浅的香味吧,或许她还有着如莲的心思:一盏青灯一卷经书,罗衫飘飘临窗读。  除了习读经文,外婆也捣鼓草药。外婆到底研读了佛经外的多少医书呢?在我的印象里,经外婆手拂过,百草皆为药,她的室前一串串挂着,门里一堆堆码着,到处堆放着草药
期刊
清明节前,在母亲的坟前燃起一堆冥钱,恍惚中,许多年淡忘了的往事又涌上心头,似乎有好多话要对母亲说。  母亲出生在苏北灌南百禄大姓王家,上世纪60年代随父亲去了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在牧场的土坯房里,母亲先后生下我们兄弟三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身上穿戴的衣裤鞋帽都要母亲手工完成。兄弟间依次相差两岁,大穿新、二穿旧、三穿破邋旧;正三年、反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此这般,母亲就更忙了,何况三个半大小
期刊
老家并没有山,所谓南山,不过是小村东南几里外的一处土坡漫冈。南山处有我家的园田地,一条毛毛道从近二分之一处斜穿而过。毛道往南不远,有一处并不很深的凹陷洼地,我家的几垄田搭着洼地边沿擦过。  那时候种地,男女老少齐上阵。每年谷雨前后,种玉米和栽土豆这样的大田是要抢时间的,而大田抢种一结束,母亲会适时从房梁下墙垛间,翻出一包儿又一包儿的豆角籽。我太熟悉那些花花溜溜、各式各样的豆子了:挤豆、泡豆、油豆、
期刊
哥哥比我大一岁半,上学时比我高两级,可无论在学识还是阅历和魄力上都让我徘徊在不可逆转的差距中。他聪明好学、情趣广泛,从童年起他就始终站在我的前面,是我无法超越的偶像。  哥哥喜欢K歌,他每次回来我们都要去卡拉OK,我一定会为哥哥点上《三国演义》的片尾曲,“黯淡了刀光剑影……”还有《雍正王朝》中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和《胡雪岩》中的《情怨》。这都是他最喜欢唱的歌,而且唱得非常投入,其实,这几首也是我喜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他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在2010年金秋时节举办的“全国百名作家看白茶”中国散文年会笔会福鼎现场,我与他有了一面之缘。  他,就是著名诗人汪国真。  那天清晨,从微信朋友圈看到汪国真去世的消息,在评论时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同样的信息一个一个跳出来,我再一个一个地搜索质疑,直到从权威媒体看到同样的新闻,我才敢确认汪先生是真的走了。  读汪国真的诗,主要
期刊
那块地位于一长片波涛般起起伏伏的菜地的中间,和我们住的屋子仅隔着一条小区干道。  远远望去,这路道和长片的菜地似乎是两条紧紧相依的不同景象的小河:一条已经是冬天干白僵硬的河床,枯燥冷漠得让人恹恹欲睡。另一条则像流淌在春天里的花溪,荡漾着斑斓的光彩和热闹的生机。  我们的小菜地大约有五十平方米,分成了三绺,由大姑妈按季代种些家乡常见的农家菜。地是10多年前拆迁过来时母亲开垦的。  走到它身边,我眼前
期刊
稀里哗啦。喝完便大喊,那声音哀怨而凄凉,飘荡在夜空的上方,被夜风撕扯得支离破碎,直至嗓音沙哑,开始呜咽,最后倒头大睡。  村里人夜晚害怕经过巴爷的老屋,他们害怕他鬼嚎般揪心的喊叫。这多多少少也是苦闷的日子把他熬扯得疲惫不堪的结果。我曾经想过,巴爷在静谧的夜晚的狂喊,也是酒精刺激他,苦度寂寞的一种方式吧。  巴爷是喜欢娃儿的。他总是站在远处,呆呆地看着疯闹的孩子。要是看到农妇怀抱婴儿,他的眼里就会流
期刊
在北京的某一个院子,一个不起眼的院子,有些我心仪的人和物。这个院子坐落在北京朝阳区,这一片地区有一个极好听的名字:芍药居;而这个院子,则叫鲁迅文学院——一个让许多视文学如生命的人仰慕、向往的地方。  我,喜欢叫它鲁院。  它极小,但却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人一靠近它就会肃然起敬,高山仰止。每次触摸它,我总能感觉到一股浓重、强大的文化底气,仿佛有一块暗自发力的磁铁,于无声无息、无言无语之中赋予我思想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