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葱姜茶防春季流感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14909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季潮湿多雨,时邪毒盛,流行病广泛时可用板蓝根、大青叶、菊花、金银花等煎汤饮用。常用食品如葱、大蒜、食醋也有预防作用。
  ◆姜白汤:生姜6片,葱白5根,紫苏5克。水煎沸后,加盐适量,取汁温服。
  ◆豆豉姜苏茶:生姜15克,紫苏10克,淡豆豉15克。三药同煎,加适量水,煮沸后加蓋浸10分钟,当茶饮。
  ◆芫荽葱白饮:芫荽15克,葱白6段,生姜3片,食醋适量,水煎服用。
  ◆荆防饮:荆芥、防风各10克,生姜3片,甘草3克。煎汤代茶饮。
其他文献
細心的人会发现,一些年龄偏大、身体偏胖的人的耳垂上面会有一道明显的折痕。有人说这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有人将这种现象与冠心病联系到一起。那么,耳垂上有折痕真的意味着心脏不好吗?  耳折痕与冠心病还真有点关系  耳垂折痕并非与生俱来,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男性多于女性。耳垂折痕从外观上比较容易辨认:耳垂皮肤上有对角折叠或皱纹,从耳屏间切迹向后延伸约45°角。  关于耳垂折痕与冠心病的相关
期刊
王女士是广州一家公司的员工,今年38岁。以前从无高血压病史。最近由于工作较忙,出现头昏不适,精神不集中,失眠,到医院就医,当时测血压是140/90毫米汞柱。医生告诉她:“血压高了”,并未做太多解释,所以王女士满腹疑问:“才38岁,血压就高了,到底是不是得了高血压?要不要吃降压药?生活上要注意哪些方面?”  偶然高血压是个“苗头”  不同时间、连续三次测血压,数值超过正常范围,才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对
期刊
高血压增加老年人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也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辽宁省金秋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王丽杰表示,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特殊性,成为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  两个老人就有一人高血压  什么是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呢?辽宁省金秋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王丽杰说:一般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
期刊
如今,很多医生都会告诉患者,高血压是一种终身疾病,不能治愈。其实,他们的本意是为了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告诫病人应坚持终身服药。实际上,部分高血压病通过努力是可以治愈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有20%左右的自愈率,通过行为干预可提高高血压病的治愈率。  医学专家公认的是,高血压病是一种行为疾病,与人们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病人只注重服药,而不注重消除生活中导致高血压病发生的
期刊
老百姓常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作病”。这是什么意思呢?  冬天气血闭藏,储藏营养,为第二年的生发做好准备。冬天不很好地储藏阴精,春天的时候容易得热性疾病。冬天冷的时候毛孔处于闭塞状态,有助于气血内收,伏天热的时候毛孔开放,有助于气血往外走,这时候如果经常开空调,代谢不畅,能不得病吗?  农村很多上百歲的老人都住平房,因为平房冬暖夏凉,这些老人得地气,能长寿。在平房里消暑,我不主张用空调,最
期刊
某天,一位朋友心急火燎地打电话给我,说:“我做了个造影,结果现在肾脏出了问题,还挺严重。我造影做的是心脏又不是肾脏,怎么肾脏出了问题?”  这位朋友不是我遇到的第一例对比剂肾病患者了。對比剂肾病这个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关键在于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造影剂对肾的损伤问题。  造影剂使用呈井喷之势  对比剂肾病,又称造影剂肾病,是使用碘造影剂后发生肾功能异常的重要并发症,也是医源性肾功能衰竭的成因之
期刊
更年期是女性健康,特别是心脏健康的一个“分水岭”。对女性而言,绝经期前后呵护好心血管健康尤为重要。  绝经后冠心病几率猛增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艳指出,冠心病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典型杀手”,但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却未得到足够关注。女性冠心病有其独特的发病规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虽然女性冠心病初发年龄较男性平均晚10年左右(绝经前女性发病率仅为男性的1/10—3/1
期刊
有的人吞服胶囊时,总觉得好像贴在喉壁上,有时胃也难受。于是开始尝试着把胶囊剥开,把里面的药粉倒到勺子里,用水和匀了再吃,不过,这样服药是否会影响药效?  对此,医生解释说,胶囊不建议剥开吃,因为药物做成胶囊剂型的目的,有些是为了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方便服用,如一些中成药胶囊;有些是為了定时定部位释放药物,如控缓释胶囊、肠溶胶囊等。特别是控缓释胶囊、肠溶胶囊更不能剥开吃,
期刊
“酒精性低血糖”,你听过吗?聚会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在所难免,但每到这个时候,因为喝酒而引发的意外时有发生。  日前,家住广州荔湾的李先生和好友们聚会,还没动筷子就和好友们连干了好几杯白酒,觥筹交错间,李先生出现头晕、心慌、手抖,继而瘫倒在地上,还全身大汗淋漓。众同伴急忙拨打“120”叫来救护车送医。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并化验证实,李先生不是醉酒,而是空腹大量饮酒引起的低血糖,出现“酒精性低血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