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轴系装配草图模型,实现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定义,在某传动零件重新设计后,可以方便地进行相关零件的设计修改,大大降低设计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设计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避免那些简单、重复劳动。因此,研究基于装配草图的轴类零件自动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装配简图中产品数据模型的建立
1、传动件和辅助联接、定位零件数据模型的建立
传动件主要有齿轮、带轮、链轮等,它们都一些普遍的结构形式。除了结构参数之外,由于力学计算的需要,模型中还包括了传动参数(如齿轮的模数、齿数等)。这些模型的建立可通过与本系统配套的传动件CAD设计模块获得。
辅助联接、定位零件如链键、螺母等大多为标准件,可通过建立标准零件库直接提取。
2、轴的特征库的建立
特征的定义是零件造型的基础,本系统建立以下轴的特征库,可实现特征直接提取,实现最后轴类零件的特征定义。
形状特征:分为主特征和辅特征,主特征又分为圆柱体轴段和圆锥体轴段等;辅特征为轴段上的其它特征,如键槽,花键,螺纹等,根据不同类型可以再往下细分。
材料特征:轴所选取的材料。
精度特征:各种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
材料特征:材料牌号、热处理方式等。
3、装配关系
装配关系是零件之间实现约束的关键,通过对各种装配关系的功能要求、几何关系方面的分析,将装配关系分类成以下层次结构(只列出部分):
(1) 定位关系 可分为平面贴合、柱面贴合、平面对齐、直线对齐及相切等。由于轴一般为圆柱体组合,所以传动件与轴的定位关系一般都有柱面或锥贴合关系。轴向定位關系主要属于平面贴合关系,在定义时可从平面贴合关系派生而来,具体归纳为:轴肩定位、轴套定位、圆螺母定位、弹性挡圈、锁紧挡圈及紧定螺钉等定位方式。
(2) 联接关系 可分为螺纹联接、平键联接、花键联接及销联接等。
(3) 运动关系 可分为相对运动和传动。
4、参数的推理机制
由于轴的结构是通过装配简图推算而来,故其结构参数应依存于装配简图中的各原始参数,并在简图数据发生时自动进行相应调整,在此采用参数映射表的方式,实现上述功能。
二、轴类零件设计系统的实现
(1) 在装配简图的定义过程中,主要从产品的功能出发,确定轴系部件的大致组成。
(2) 在装配简图定义结束后,根据传动件、支撑件的定义,可以得到轴的受力情况,从而建立受力模型,供结构设计时参考。
(3) 遍历传动件与轴的装配关系,自动为轴定义与装配关系相对应的特征。主要流程如下:首先判断装配类型,根据装配与特征映射关系选定轴上与其相应的特征,特征参数可以特征库得到,无法得到的由用户自行定义,并与装配关系中相关参数建立参数映射表。同时建立特征与该装配关系的联系,以便在装配关系发生变动时相应特征也相应变化。
(4) 某些特征(如轴段4等)在步骤(3)中产生不完全,还有一些特征(如倒角等)无法产生,还需由人工对特征进行选取、添加、编辑、修改。
(5) 在特征定义完全后,根据受力模型,进行强度、刚度分析。包括:弯矩、扭矩、合成弯长计算,危险截面判断,安全系数、挠度等的计算。
(6) 强度、刚度分析合格后,生成最后的具体零件图、装配图。
三、实例分析
假设简图包含以下信息:箱体位置确定,包括左右、内外箱壁位置。
联轴器参数选定,在轴上位置已知,定位方式采用左端面用轴端挡板定位,右端面用轴肩定位,与轴联接方式采用普通平键联接。
左支承轴承类型选定,在轴上位置已知,定位方式采用左端面由轴承端盖定位,右端面用套筒定位,与轴联接方式采用过盈配合。
齿轮参数选定,在轴上位置已知,定位方式采用左端面用套筒定位,右端面用轴肩定位,联接方式为普通平键联接。
右支承型号与左支承一致,在轴上位置已知,定位方式采用左端面用轴肩定位,左端面用轴承端盖定位,联接方式为过盈配合。
轴的材料,输入、输出已知。
根据以上数据,产生轴相应特征,得到最小轴径。
按传动件在轴上位置从左至右:
联轴器所在轴段选定轴径(≥最小轴径),根据柱面贴合关系,产生轴段0特征;根据联轴器左端面的轴端挡板定位关系(平面贴合关系),选定轴端挡板参数,同时轴段0产生中心孔0特征;根据联轴器右端面的轴肩定位关系,在与联轴器右端面位置相同处加入轴段1,轴段1的轴径(d1)为轴段0的轴径加上轴肩高度(h1),轴肩高度给出推荐值,同时轴段0的宽度(10)确定(为联轴器与轴配合宽度(b1)减去w1),各参数产生映射关系(d1=d0+h1;10=b1-w1);根据联轴器与轴的平键联接关系,产生平键特征。结合轴段0直径,选取平键0参数。
左支承根据支承类型,参考左边相邻轴段(轴段1)的轴径(必须大于等于其轴径)为支承选出具体轴承型号。根据轴承与轴的柱面贴合关系,为轴加入轴段2特征,该轴段的轴径(d2)等于轴承的内圈内径(sd1),并产生映射关系(d2=sd1);根据轴承右端面与套筒定位关系,为轴系加入零件套筒0,其右端面位置确定;根据左端面与轴承端盖的定位关系,为轴系加入轴承端盖0,其主要参数由用户指定。
齿轮1根据柱面贴合关系和轴肩定位关系产生轴段3,轴段4,方法与上述类似,左端面套筒定位,从轴系中已有套筒中选取套筒0,则套筒0右端面位置确定。
右支承与左支承类似。
经过上述设计过程后,即可轻松地设计出零件图及装配图。
四、小结
基于装配草图的设计对Top-Down设计思想进行了良好的贯彻。从传动方案入手,支持概念设计,易于保持轴的设计与整体方案的一致性。根据功能与结构的映射关系,达到了功能与结构的统一。提高了设计的自动化程度,对设计人员的思维进行了部分模拟。
一、装配简图中产品数据模型的建立
1、传动件和辅助联接、定位零件数据模型的建立
传动件主要有齿轮、带轮、链轮等,它们都一些普遍的结构形式。除了结构参数之外,由于力学计算的需要,模型中还包括了传动参数(如齿轮的模数、齿数等)。这些模型的建立可通过与本系统配套的传动件CAD设计模块获得。
辅助联接、定位零件如链键、螺母等大多为标准件,可通过建立标准零件库直接提取。
2、轴的特征库的建立
特征的定义是零件造型的基础,本系统建立以下轴的特征库,可实现特征直接提取,实现最后轴类零件的特征定义。
形状特征:分为主特征和辅特征,主特征又分为圆柱体轴段和圆锥体轴段等;辅特征为轴段上的其它特征,如键槽,花键,螺纹等,根据不同类型可以再往下细分。
材料特征:轴所选取的材料。
精度特征:各种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
材料特征:材料牌号、热处理方式等。
3、装配关系
装配关系是零件之间实现约束的关键,通过对各种装配关系的功能要求、几何关系方面的分析,将装配关系分类成以下层次结构(只列出部分):
(1) 定位关系 可分为平面贴合、柱面贴合、平面对齐、直线对齐及相切等。由于轴一般为圆柱体组合,所以传动件与轴的定位关系一般都有柱面或锥贴合关系。轴向定位關系主要属于平面贴合关系,在定义时可从平面贴合关系派生而来,具体归纳为:轴肩定位、轴套定位、圆螺母定位、弹性挡圈、锁紧挡圈及紧定螺钉等定位方式。
(2) 联接关系 可分为螺纹联接、平键联接、花键联接及销联接等。
(3) 运动关系 可分为相对运动和传动。
4、参数的推理机制
由于轴的结构是通过装配简图推算而来,故其结构参数应依存于装配简图中的各原始参数,并在简图数据发生时自动进行相应调整,在此采用参数映射表的方式,实现上述功能。
二、轴类零件设计系统的实现
(1) 在装配简图的定义过程中,主要从产品的功能出发,确定轴系部件的大致组成。
(2) 在装配简图定义结束后,根据传动件、支撑件的定义,可以得到轴的受力情况,从而建立受力模型,供结构设计时参考。
(3) 遍历传动件与轴的装配关系,自动为轴定义与装配关系相对应的特征。主要流程如下:首先判断装配类型,根据装配与特征映射关系选定轴上与其相应的特征,特征参数可以特征库得到,无法得到的由用户自行定义,并与装配关系中相关参数建立参数映射表。同时建立特征与该装配关系的联系,以便在装配关系发生变动时相应特征也相应变化。
(4) 某些特征(如轴段4等)在步骤(3)中产生不完全,还有一些特征(如倒角等)无法产生,还需由人工对特征进行选取、添加、编辑、修改。
(5) 在特征定义完全后,根据受力模型,进行强度、刚度分析。包括:弯矩、扭矩、合成弯长计算,危险截面判断,安全系数、挠度等的计算。
(6) 强度、刚度分析合格后,生成最后的具体零件图、装配图。
三、实例分析
假设简图包含以下信息:箱体位置确定,包括左右、内外箱壁位置。
联轴器参数选定,在轴上位置已知,定位方式采用左端面用轴端挡板定位,右端面用轴肩定位,与轴联接方式采用普通平键联接。
左支承轴承类型选定,在轴上位置已知,定位方式采用左端面由轴承端盖定位,右端面用套筒定位,与轴联接方式采用过盈配合。
齿轮参数选定,在轴上位置已知,定位方式采用左端面用套筒定位,右端面用轴肩定位,联接方式为普通平键联接。
右支承型号与左支承一致,在轴上位置已知,定位方式采用左端面用轴肩定位,左端面用轴承端盖定位,联接方式为过盈配合。
轴的材料,输入、输出已知。
根据以上数据,产生轴相应特征,得到最小轴径。
按传动件在轴上位置从左至右:
联轴器所在轴段选定轴径(≥最小轴径),根据柱面贴合关系,产生轴段0特征;根据联轴器左端面的轴端挡板定位关系(平面贴合关系),选定轴端挡板参数,同时轴段0产生中心孔0特征;根据联轴器右端面的轴肩定位关系,在与联轴器右端面位置相同处加入轴段1,轴段1的轴径(d1)为轴段0的轴径加上轴肩高度(h1),轴肩高度给出推荐值,同时轴段0的宽度(10)确定(为联轴器与轴配合宽度(b1)减去w1),各参数产生映射关系(d1=d0+h1;10=b1-w1);根据联轴器与轴的平键联接关系,产生平键特征。结合轴段0直径,选取平键0参数。
左支承根据支承类型,参考左边相邻轴段(轴段1)的轴径(必须大于等于其轴径)为支承选出具体轴承型号。根据轴承与轴的柱面贴合关系,为轴加入轴段2特征,该轴段的轴径(d2)等于轴承的内圈内径(sd1),并产生映射关系(d2=sd1);根据轴承右端面与套筒定位关系,为轴系加入零件套筒0,其右端面位置确定;根据左端面与轴承端盖的定位关系,为轴系加入轴承端盖0,其主要参数由用户指定。
齿轮1根据柱面贴合关系和轴肩定位关系产生轴段3,轴段4,方法与上述类似,左端面套筒定位,从轴系中已有套筒中选取套筒0,则套筒0右端面位置确定。
右支承与左支承类似。
经过上述设计过程后,即可轻松地设计出零件图及装配图。
四、小结
基于装配草图的设计对Top-Down设计思想进行了良好的贯彻。从传动方案入手,支持概念设计,易于保持轴的设计与整体方案的一致性。根据功能与结构的映射关系,达到了功能与结构的统一。提高了设计的自动化程度,对设计人员的思维进行了部分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