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与思考马守永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OfJXU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提倡教师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原有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发展,必须有所改变才能促进学生发展。高中物理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是高中教学的重点、难点,为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水平,高中物理教学进行深层次改革,真正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进行尝试性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076-02
  比起初中物理教学,高中物理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达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掌握物理思维方式,能够独立运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让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接轨,让学生切实做到“学以致用”[1]。但是,从现今社会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很多弊端,如侧重书本教学、题海战术等等。面对实际教学和新课改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积极的研究物理教学改革策略,进行尝试和思考,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 高中物理课程的主要特点
  要开展高中物理改革,把改革落在实处,就必须对高中物理课程的主要特点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开展针对性的课程改革。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主要特点包括:
  1.1 结构特点
  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构建多样化、综合性、重基础的课程结构,《课程方案》对高中物理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以适应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及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模块进行了科学划分,共分为12个模块,并将课程模块划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大类[2]。
  必修模块是高考必考内容,是通过正常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物理知识和实践技巧,力学、电学、机械与能量转换等都在必修模块内,且该模块内的大部分内容都强调应用与实践,要求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内容,还要具备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为此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选修模块虽然不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但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重要意義,它与社会紧密联系,选修模块的重点就在于实现物理知识的全方位迁移。
  1.2 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高中物理涵盖社会存在的多种自然现状与物体,为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时常会运用到其他学科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比如属于自然科学中的数学、化学,还有人文社科方面的语文、地理等,在物理学习时学生时常会领略到知识“融会贯通”的特别效果,由此可见高中物理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1.3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高中物理教材集合了国内优秀的物理教育专家和学者的聪明才智,此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物理教材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在各地区都具有适应性,很少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同时物理教学以实践性为主导,在教材中大量引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把抽象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高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要有方向和针对性,除了基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之外,还应该发现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为物理改革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证据,以解决具体的问题,让高中物理改革更具有实践意义。
  2.1 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方法单一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际教学时,大多数学校并没有把新课改落在实处,教育理念陈旧,方法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在多数物理教师看来,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此在物理教学时,他们把重点放在高考之上,精心研究高考题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他们完全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用自己的教学思路影响着学生的思维,缺乏对学生思想的启迪与教育,无法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这种教学方式只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解题高手”,而真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2.2 没有科学处理物理教材与练习辅导资料之间的关系
  物理教材以基本的物理知识为教学内容,教材的重点并不在于知识量的规划输出,而在于培养学生物理思维方式。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高中物理教师把高考视为衡量物理教学的唯一标准,自然而然地会错误地认为物理教材的知识内容过于简单,为此给学生订阅大量的练习辅导资料,奉行题海战术。练习辅导资料的难度普遍较高,一些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会逐渐的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产生负面效应。
  3 有关物理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对话互动活跃气氛
  高中物理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运用对话的方式营造活跃气氛就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佳方式。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沟通,教师可以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时教师对学生们提出:为什么地球要绕着太阳转?为什么苹果成熟后向下落?一系列的提问引发学生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并体现出了对这一现象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查阅资料、询问老师,以解决当前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
  3.2 精选内容重点教学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实现高标准的教学目标是高中物理教师积极探索与研究的重点,精选内容重点教学就是很好的教学策略。要做到精选内容重点教学就需要在课堂教学前,认真备课,熟悉的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内容,确定重点内容之后再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最终实现精选内容,重点教学。
  3.3 以人为本培养能力
  高中物理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课改,而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为此高中物理教学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以启迪学生思路为主,避免单向的知识传输,要让学生获取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在独立思考之后获取的,同时也要密切联系生活,让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关联,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4 实践培养演示实验
  高中物理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注重知识的实践性。为此物理教师在教学时要尽可能采取演示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教师不能让实验变成独自的演示,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演示中,提倡亲力亲为,在实验中充分的吸取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坚决贯彻新课改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方式。物理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学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内容,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远志.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6(61).
  [2]申颖.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
  [3]蔡万忠.浅析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3(0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探究,阐述了调查内容,并给出了详细的调查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072-02  1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的内容  1.1 研究目的  笔者进行此研究,旨在了解新课程标准下,我国高中物理实验教
【摘 要】汉语言文学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其背后蕴藏着无尽的价值与规律,对我们当前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语文汉语言文学作为经典文化备受重视,在教育领域,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本文就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4月30日磨溪重点工程现场喜讯传来,由钻采院定向井公司承担实施的磨溪008-7-H1井水平井地质钻井技术服务完美竣工。该井首次在磨溪龙王庙储层高温(循环温度133℃)、高压(静压力8
【摘 要】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数据处理、原因剖析”,运用数学分析模拟遗传平衡定律的发现,提高对基因频率变化原因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进化的理解“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从个体水平升华到种群水平”。  【关键词】生物进化 ;基因频率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4.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073-02  1 教材分析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
【摘 要】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由于是九年级才开设的课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在学习中会面临较大的困难,难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对此,应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夯实学生化学基础,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信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为化学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文章从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性。  【关键词】
【摘 要】“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