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时期的学习能力远远超于成年时期,所以要培养一个人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幼儿时期抓起。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度量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标尺。幼兒的学习能力强,是塑造他们文明礼仪的最好时期。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在幼儿时期开展幼儿文明礼仪的课程。
幼儿时期 文明礼仪 课程研究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6-0042-01
礼仪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的水平,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定”。文明礼仪是组成文化精神的重要一块,可以衡量人的发展标准,是一个人的道德发展的外在表现。文明礼仪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幸福息息相关,是人们感受到幸福的前提。如果在一个乱糟糟的社会,人们的安全得不到保证,那么人们又何谈感受幸福。幼儿园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很强,这个时期的幼儿学习能力也很强,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树立幼儿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和谐发展。
1.幼儿文明礼仪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的意义
在21世纪,由于人们对于素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文明礼仪也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西方文化也慢慢的渗入中国的文化当中。西方人们对于现在的中国的文明礼仪进行了讽刺,认为中国是粗俗之地,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设置了一道障碍。这道障碍不能用经济和法律来拆掉,只能靠教育。而幼儿是社会的后备军,从幼儿时期就培养起,可以改变当前的社会不文明的现象。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十分注重幼儿园的文明礼仪课程的设计,让幼儿能在充满礼仪的环境下玩耍,在潜移默化下变得文明,学会文明礼仪。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由此可见,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进行良好的文明礼仪教学是很重要的。但根据现在的社会存在的种种现象来看,幼儿的行为习惯根本不符合文明二字。在实际环境中,“熊孩子”遍地都是,家长带自己孩子去他人家做客,孩子不仅没有乖乖的坐着,而且还在客人家跑来跑去、上蹿下跳,没有经过主人的允许就私自乱动客人家的东西,甚至进行了毁坏。一家人坐一起吃饭时,孩子没有乖乖吃饭,而是边吃边玩,乱扔乱夹。现在的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顾,于是溺爱孩子。所以大部分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了别人口中的“熊孩子”。
因此,在幼儿园进行文明礼仪课程教学,可以让幼儿正确的发展心理,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的发展人格,也有利于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
2.幼儿文明礼仪课程的设计策略
幼儿园时期,幼儿的思维是属于直观思维,所以教师要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学习。要改变原来的反复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通过更直观的经验让幼儿在其中学习到文明礼仪。
(1)改变观念,重视幼儿的文明礼仪的培养
幼儿时期的道德观念没有具体的根据对象,他们仅仅是靠自己的认知做出行为,不在乎他们所做出来的行为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道德要求,而是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的批判来源于他们的直观感受,而不是推理。所以在这个时期,教师不能通过口头的要求去让幼儿的行为变得文明,而是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起关于文明礼仪的认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尊重幼儿的天性,采取的正确教学方法
幼儿时期的特点是可塑性强、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大等等,教师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天性,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让幼儿主动的去学习去思考,而不是单纯的教师讲述,不顾幼儿是否感兴趣。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课程教学,也要尊重幼儿本身的的天性,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能更加的感兴趣,接收的更容易。
(3)树立正确的榜样
教师是幼儿尊重的对象,是幼儿崇拜的偶像。在幼儿园这个阶段,幼儿学习到的一切都来源于教师的行为。所以教师要教好幼儿,首先就得从自身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懂文明懂礼貌,幼儿会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将自己的行为变得懂文明懂礼貌。
除教师外,还有父母。父母伴随幼儿的一生,对幼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由此可见,家长的行为习惯要做到文明礼仪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如果每天讲脏话,爆粗口,那么幼儿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讲脏话,也就形成了一个不文明的孩子。
幼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的生活环境也是幼儿成长的必需条件之一,教师和家长要营造一个文明的环境,做一个文明的榜样,幼儿才能更好的接收到自己要懂文明懂礼貌的讯息,从而做到。
总而言之,幼儿的文明礼仪是在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行为习惯。礼仪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幼儿懂文明懂礼貌了,那么下一代社会也就是懂文明懂礼貌的一代。当这种习惯一旦形成,那么教师就很难去改正,所以在幼儿时期进行文明礼仪课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强.浅谈幼儿文明礼仪存在的问题[J].天天周刊,2018
[2]李家俊.幼儿园文明礼仪课程的研究[J].日日周刊,2017
幼儿时期 文明礼仪 课程研究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6-0042-01
礼仪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的水平,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定”。文明礼仪是组成文化精神的重要一块,可以衡量人的发展标准,是一个人的道德发展的外在表现。文明礼仪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幸福息息相关,是人们感受到幸福的前提。如果在一个乱糟糟的社会,人们的安全得不到保证,那么人们又何谈感受幸福。幼儿园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很强,这个时期的幼儿学习能力也很强,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树立幼儿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和谐发展。
1.幼儿文明礼仪课程的研究与开发的意义
在21世纪,由于人们对于素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文明礼仪也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西方文化也慢慢的渗入中国的文化当中。西方人们对于现在的中国的文明礼仪进行了讽刺,认为中国是粗俗之地,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设置了一道障碍。这道障碍不能用经济和法律来拆掉,只能靠教育。而幼儿是社会的后备军,从幼儿时期就培养起,可以改变当前的社会不文明的现象。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十分注重幼儿园的文明礼仪课程的设计,让幼儿能在充满礼仪的环境下玩耍,在潜移默化下变得文明,学会文明礼仪。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由此可见,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进行良好的文明礼仪教学是很重要的。但根据现在的社会存在的种种现象来看,幼儿的行为习惯根本不符合文明二字。在实际环境中,“熊孩子”遍地都是,家长带自己孩子去他人家做客,孩子不仅没有乖乖的坐着,而且还在客人家跑来跑去、上蹿下跳,没有经过主人的允许就私自乱动客人家的东西,甚至进行了毁坏。一家人坐一起吃饭时,孩子没有乖乖吃饭,而是边吃边玩,乱扔乱夹。现在的幼儿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顾,于是溺爱孩子。所以大部分幼儿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了别人口中的“熊孩子”。
因此,在幼儿园进行文明礼仪课程教学,可以让幼儿正确的发展心理,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的发展人格,也有利于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
2.幼儿文明礼仪课程的设计策略
幼儿园时期,幼儿的思维是属于直观思维,所以教师要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学习。要改变原来的反复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通过更直观的经验让幼儿在其中学习到文明礼仪。
(1)改变观念,重视幼儿的文明礼仪的培养
幼儿时期的道德观念没有具体的根据对象,他们仅仅是靠自己的认知做出行为,不在乎他们所做出来的行为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道德要求,而是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的批判来源于他们的直观感受,而不是推理。所以在这个时期,教师不能通过口头的要求去让幼儿的行为变得文明,而是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起关于文明礼仪的认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尊重幼儿的天性,采取的正确教学方法
幼儿时期的特点是可塑性强、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大等等,教师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天性,让幼儿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让幼儿主动的去学习去思考,而不是单纯的教师讲述,不顾幼儿是否感兴趣。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课程教学,也要尊重幼儿本身的的天性,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能更加的感兴趣,接收的更容易。
(3)树立正确的榜样
教师是幼儿尊重的对象,是幼儿崇拜的偶像。在幼儿园这个阶段,幼儿学习到的一切都来源于教师的行为。所以教师要教好幼儿,首先就得从自身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懂文明懂礼貌,幼儿会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将自己的行为变得懂文明懂礼貌。
除教师外,还有父母。父母伴随幼儿的一生,对幼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由此可见,家长的行为习惯要做到文明礼仪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如果每天讲脏话,爆粗口,那么幼儿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讲脏话,也就形成了一个不文明的孩子。
幼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的生活环境也是幼儿成长的必需条件之一,教师和家长要营造一个文明的环境,做一个文明的榜样,幼儿才能更好的接收到自己要懂文明懂礼貌的讯息,从而做到。
总而言之,幼儿的文明礼仪是在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行为习惯。礼仪对于幼儿的综合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幼儿懂文明懂礼貌了,那么下一代社会也就是懂文明懂礼貌的一代。当这种习惯一旦形成,那么教师就很难去改正,所以在幼儿时期进行文明礼仪课程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强.浅谈幼儿文明礼仪存在的问题[J].天天周刊,2018
[2]李家俊.幼儿园文明礼仪课程的研究[J].日日周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