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行中保持“韧劲”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f_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份各项宏观数据表明,当前继续依靠短期需求推动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且伴随着“加杠杆”等副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加强,虽使经济数据再次下行,但中国经济增长仍保持了相当大的韧劲
  2016年是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年。从国际环境来看,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IMF与世行接连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发达国家低速复苏,美国经济增速回落,加息预期不断延后;欧洲与日本经济面临通缩威胁,负利率政策效果不佳;新兴市场国家仍面临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由此可见,全球经济复苏,必须走出对以货币宽松为核心的需求管理政策的依赖,将重心转移到结构性改革、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上来。
  从国内来看,2016年一季度以来,尽管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措施的供给侧改革全面启动,但在强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保驾护航下,3月份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以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市场复苏等手段推动的短期周期性复苏。
  二季度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进一步深化推进。从4、5月份的宏观数据来看,与一季度相比,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力度正在加强,各项政策正在进一步落实,经济结构也逐步改善。与此同时,中国实体经济在下行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韧劲。


  供给侧改革逐步落实,实体经济呈现较强韧劲
  1.实体经济低位运行,但未继续恶化,经济结构有所改善。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增长6%,与4月份持平,季调后环比增长0.45%,较4月份略提高0.03个百分点,折年后增长5.54%。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1-4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整体上看,工业增长的表现虽处于低位,但并未出现恶化态势。从用电量来看,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比4月份提升0.2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9%,比4月份提升0.3个百分点,这也反映出实体经济在企稳。
  5月份工业数据从结构来看有所优化。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主要是受供给侧改革下的去产能政策影响;而制造业增速则出现加快趋势,由4月份的6.9%提升至7.2%。此外,5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速比4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较4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显示出工业结构的优化。
  2.从内需来看,消费企稳,投资增速回落,与一季度投资反弹而消费回落形成对比。1-5月份,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9.6%,增速比1-4月份显著回落0.9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经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长0.49%,相当于折年后增长6%,为近年来的新低。房地产投资过热已出现降温,1-5月份同比增长7%,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5月份当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6.6%,较4月份显著回落了3.2个百分点,是2016年初以来连续回升后出现的一个拐点。房地产市场在5月份也有所降温,当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10.6%,较4月份增速大幅回落15.3个百分点;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4.2%,较4月份大幅回落19.8个百分点;当月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4.5%,较4月份大幅回落12.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出现降温,是促使投资增速整体回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健发展来看并非坏事。
  民间投资继续下行已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为11638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9%,增速比1-4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2%,比2015年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的下行,反映出民间资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抱有疑虑,由此形成对未来投资回报预期的下降。相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国有资本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将随着制度供给的改善而减小,有望促进民间投资逐步回升。
  从消费来看,名义消费虽小幅回落,但实际消费明显回升。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6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比4月份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符合市场预期。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比4月份明显回升0.4个百分点。1-5月份,中国网上零售额为18089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4633亿元,增长2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3%。
  实际消费增速回升体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5月份名义消费增速小幅下降,主要受到节假日减少(2016年5月份节假日为10天,比2015年同月少1天)及零售价格涨幅减缓的影响。去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7%,结束了2015年末随着物价上涨实际消费增速连续回落的局面。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物价走势与实际消费走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通胀造成的收入效应要大于替代效应,而近期物价的回落激发了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消费存在一定刚性,只要居民收入不出现大幅下降,实际消费难以出现持续下降。由于实际GDP增长更多考虑的是实际消费的作用,实际消费增速回升将对二季度经济增速起到一定支撑。


  3.外贸形势趋于稳定,出口下降主要源于外需低迷和价格下降。5月份中国出口总额为1810.6亿美元,同比下跌4.1%,增速较4月份放缓2.3个百分点,且略低于市场预期。经季节调整后同比下降6.2%,较上月放缓6个百分点,季调环比增长2.2%。结合季调前后数据来看,5月份出口仍然维持弱势格局,但逐步趋于稳定。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1.2%,季调同比下降0.9%,季调环比增长1.5%,略快于美元增速,与人民币汇率同比贬值有关。当前,中国出口维持弱势格局,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外需低迷;另一部分原因则来自于商品价格下降。从全球贸易格局来看,中国出口下降的幅度要低于全球贸易总量下滑的幅度。2015年,中国出口同比下降2.9%,全球出口同比下降12.2%。从全球贸易份额来看,中国还在继续上升。2015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贸易的13.9%,较2014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中国出口产品仍具有较强竞争力。   4.通胀小幅回落,整体保持温和水平。5月份CPI同比上涨2%,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略低于市场预期。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2%,服务价格上涨2.1%。经测算,若使用2010年为基年的商品分类及权重计算(旧口径),5月份CPI同比约上涨2.1%,较上月旧口径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CPI环比回落0.5%,其中,食品烟酒价格环比下降1.8%,影响CPI下降约0.54个百分点。
  5月份CPI无论从同比还是环比看,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价格的回落,其中,鲜菜价格回落对CPI的影响最大。在能源价格方面,5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2次提价,汽油、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7%和3.8%,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6个百分点。去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长1.6%,较4月份回升0.1个百分点,这反映长周期下的内生需求小幅提高,通胀仍处于温和区间。
  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降幅大幅收窄。PPI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缩小0.6个百分点;环比则上涨0.5%,为连续第三个月环比回升,涨幅比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下降3.8%。1-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1%。从总体看,国际国内原材料供过于求的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善,去产能的过程又具有渐进性,预计未来工业品价格难以持续上涨。
  5.新增贷款回归稳定增长,货币增速回落显示需求侧刺激逐步让位于供给侧改革。新增贷款回归正常水平,居民中长期贷款仍是主力。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0.1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与4月末持平,比2015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855亿元,比4月份多增加4299亿元,同比多增加847亿元,外汇贷款减少181亿美元。从结构看,短期贷款增加357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478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减少121亿元;新增票据融资增加1564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7106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5281亿元,占5月份新增贷款总量的54%,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8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416亿元。在4月份新增贷款出现“急刹车”式的环比大幅下降后,5月份新增贷款回归到正常水平。
  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大幅低于新增贷款,源于表外业务的收缩。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99亿元,比2015年同期少11745亿元,也远低于市场1万亿左右的预期。社会融资规模比当月新增贷款减少2775亿元,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主要是由于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066亿元。一方面源于监管层对于表外业务加强监管;另一方面则源于企业流动资金充裕(M1增速较快),对票据融资需求下降,而居民中长期贷款旺盛,银行将一部分票据融资额度转向贷款。此外,企业发行债券负增长,以及外币贷款负增长,也是促使社会融资规模低于新增贷款规模的原因。
  M2增速快速回落,M1与M2增速差继续扩大。5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1.8%,增速比4月末降低1个百分点,高于2015年同期1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3.7%,增速分别比4月末和2015年同期高0.8个和19个百分点;M0同比增长6.3%。M2增速回落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由于去年5月末M2余额环比增加了2.66万亿,具有较高的基数;二是社会融资总量增长乏力,派生存款相应减少。M2增速下降反映出当前需求侧刺激逐步让位于供给侧改革,但M1增速较高,这反映出大量居民存款转化为企业活期存款,资金仍有“空转”现象。
  6.人民币释放了一定贬值压力,但贬值预期较为稳定。5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整体有所贬值。即期汇率由4月末的6.4855小幅贬值至5月末的6.5846附近,累计贬值1.51%。进入6月份以来,随着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意外走弱,美联储未如期加息,美元指数转为走弱,人民币汇率逐步稳定在6.58附近。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与即期价差基本小于200bp(基点),除5月中旬及端午节在岸休市期间外,人民币兑美元离岸与在岸价差也在200bp以内。同时,12个月NDF汇率在6.7附近,均表明当前人民币贬值预期比较稳定。5月份以来,人民币CFETS指数(对一篮子货币)约贬值了1.1%,小于对美元的贬值幅度。
  央行并未大规模干预,有利于稳定贬值预期。5月末官方外汇储备余额为31917.36亿美元,较4月份下降了279.32亿美元。以SDR计价的5月末外储余额为22751.33亿SDR,较3月份增加了34.9亿SDR。相较于去年四季度与2016年一季度外汇储备的下降量来看,同样,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下降量明显减少。可见,5月份央行并未大规模动用储备干预市场。当前,人民币汇率稳定主要源于市场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5月份以外汇储备为口径计算的“热钱”流出规模大约为800亿美元,较4月份增加了约525亿美元,但与2016年初贬值压力最大的千亿以上级别的规模相比,并不算太大。
  当前,人民币释放贬值压力有利于出口,为供给侧改革赢得空间。但若贬值预期大幅提升,可能诱发资本大规模外流,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因此,汇率有所贬值,但贬值预期保持稳定是当前我们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政策展望与建议
  5月份各项宏观数据表明,当前继续依靠短期需求推动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且伴随着“加杠杆”等副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加强,虽使经济数据再次下行,但中国经济增长仍保持了相当大的韧劲。未来,中国将在保持总需求稳定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长期潜在经济增长不失速,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增长模式。
  1.需求管理政策应把握好力度,既要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有利环境,也不能取代改革。稳健的货币政策应保持松紧适度。当前,M2增速有所回落,基本处于合理区间。未来中国的货币宽松将保持一定限度,并由偏宽松周期进入一段观察期。此外,货币政策在强调“稳健”的同时,也应避免“急刹车”和“矫枉过正”。在总量增长空间较小的情况下,需加快金融改革,疏通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从而有效降低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的融资成本。
  2.从三组供给关系入手,继续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通过改善制度供给,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放权力度,统筹考虑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域的审批事项,推动放权配套联动,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透明化,赋予企业更多的自主决策权。
  二是通过加大金融供给侧改革力度,提升金融配置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市场体系,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在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基础上,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传导机制,用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逐步降低企业杠杆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通过加快国企改革和放开民企准入,解放生产力,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满足民众需求。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积极引入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人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促进民间投资增长。
其他文献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推出3年来,引发全球关注和讨论。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在杭州成功举行,世界经济格局的新起点到来。在过去3年里,我们在与其他国家的朋友接触时,总会打一个比方来介绍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一一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提出的登月计划。那时候,世界上没有人相信登月的可能性,但当第一个美国人登陆月球后,大家就知道这个“美国梦”是可以实现的。正如今天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
期刊
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20余年的全球稳定增长时期,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相对缓慢,各国宏观调控多是“无为而治”。危机以来,为了走出衰退,各国纷纷重拾宏观调控工具,宏观经济理论中出现了量化宽松、零下界利率、前瞻性指引等新名词,宏观调控的实践也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日前,《中国经济报告》记者就国外宏观调控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价值等问题,专访了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
期刊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复苏弱于预期。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边际效果逐步递减,而财政政策受制于高企的债务水平和冗长的政治议程,被束之高阁。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报告》记者邀请刘元春、苏剑、许伟三位专家围绕后危机时期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经验以及“中国方案”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经济形势及调控着力点  中国经济报告:如何评价中国近几年的宏调政策工具
期刊
弗里德曼说,政府在货币体系方面的作用已获得广泛认可。但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从货币政策框架到资源配置,都可能受到政府的过度干预。因此,需要明确界定政府的职能边界。  最佳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什么?是货币市场政策(“直升机撒钱”式的货币融资)还是信贷市场政策(信贷融资)?从历史经验看,决策者很难做出选择,经常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不同利益的博弈也导致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增加。不过,宏观经济理论可以帮
期刊
在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引导下,强调尊重由文化与历史因素形成的各国不同国情的新“丝路共识”,将推动各国基于经济与环境系统相互支持,共建新的利益共同体  2016年5月20-23日,在卡塔尔举办的“阿拉伯世界与中国”是首个中阿之间的非政府会谈。6月20-21日,时隔1个月,“丝路国际论坛”又在波兰华沙召开。  阿拉伯及东欧国家的关注点在于中国在国际上的新兴地位,另外,中国与阿拉伯及东欧国家要共同发展与
期刊
资产评估法出台背景  2006年6月,在财政部的积极推动下,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牵头起草资产评估法,提出迫切需要通过立法解决评估行业行政多头管理、市场人为分割,评估基本准则、标准和规范不统一,评估法律责任不完善、不统一等问题,要统一评估行业管理模式、评估市场准入条件、评估师资格管理制度、评估准则体系和技术规范、评估法律责任等。  但自该法起草开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诸多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
期刊
只有当金融资源与体制改革和政治政策相互配套时,“一带一路”才有可能让潜力得以发挥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项目,如果能够成功推行,将给中国和周边各国带来诸多好处。当然,中国和受资助国都需要克服一系列制度挑战。本文将通过历史经验来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潜力以及可能面临的误区。  对“一带一路”的需求  中亚的贸易潜力严重受制于该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羸弱的制度。  中亚地区基础设施不足极
期刊
短期看,政府投资虽然可以弥补民间投资的下降,但对中长期经济发展而言,提振民间投资更有必要  2016年1-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速仅3.9%,较2015年10.1%的增速大幅下降。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比2015年仅下滑0.4个百分点。由于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对总体投资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速度远远超过全社会固
期刊
中波两国应该加强各自发展战略对接,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体。期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家、投资人来波兰开展经贸合作,共创两国美好明天  2016年6月21日上午,丝路国际论坛暨中波地方与经贸合作论坛在波兰华沙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同心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强调共商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区域经济繁荣,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报告》记者就中波投资与贸易合作的相关问题,专访了波兰
期刊
2016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不稳定,消费平稳增长,制造业投资、外贸形势严峻,工业生产下行压力大。2016下半年,企业投资和外需疲弱将继续抑制经济增长,而拉动经济增长的则将是基建投资和消费  2016上半年经济回顾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不稳定。一季度“稳增长”政策发力,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反弹至10.7%,较2015年增加0.7个百分点,而进入二季度,增速出现回调,1-5月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