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口算训练是体操中的重要一节。口算也称心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学习其他计算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
有的人可能认为,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先进计算工具不断问世,廉价的计算器更是俯拾皆是,随便在计算工具上一按,得数就出来了,还用学什么计算、口算?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只有人的智慧才是无穷的,一切计算工具不就是人发明的吗?而人这超凡的能力就是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就是从简单的口算开始的。再说,计算器也有发生故障的时候。更主要的是口算的扎实发展,直接牵动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口说,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不仅促发学生的思维,还发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能力。这也是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培养建设人才的需要。
要保证时间,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复训练,还要不断训练,尽量做到人人过关。因此,每天要用3~5分钟,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且让训练的与本节课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时,可安排乘加的口算内容;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可安排乘减的口算内容的练习题。这样开始时比较费时间,但只要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教会方法、讲清算理,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如果学生有一些口算方法,计算起来就更为方便了。而且,这可集中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对教师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有一定帮助。口算方法都是从实际运算中总结出来的,要想达到口算正确与迅速,不仅要掌握口算方法,还必须懂得算理和思路。尤其重要的是利用运算规律、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行口算。
要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加强综合性训练。培养口算能力,重在平时,贵在坚持。也就是说,要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无论是小数目还是具有某些特征的数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尽量用口算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判断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熟练巩固口算方法,并进一步转化为技能。
口算能力的提高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计算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计算又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可以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口算能力的培养,应当贯穿于整个小学(乃至中学)数学教学全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鼓励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大胆口算
分析学生的口算差错原因,有的老师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出错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几种。
1.数字、计算符号看错。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笼统、粗糙、不具体。而口算题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例如:有的学生常把“-”看作“ ”,把“16”写成“61”,把“100”当成“10”等。
2.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每一节课的有意注意时间15分钟左右,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35 25和“60-1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35 25-1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造成错误。
3.印象模糊。从运算形式看,小学生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运算,再到抽象运算。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其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常因口算方法的表象不清晰而产生差错。如一些一年级学生口算8 7等进位加法时,头脑中对“分解”“凑十”“合并”的表象模糊,想象不出“凑十法”的具体过程,因而出现差错。
4.意志力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不良习惯。
二、坚持每天课前5分钟练习
如何提高口算能力,要求學生练习形式多样,扎实有效。我的训练方法如下:坚持用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基本训练。这种口算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坚持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时,选择如下方法。
1.用口算簿。上课前要求学生在口算薄上写几个口算题,然后快速的计算,这种速算的形式,效果比较显著。
2.运用口算卡视算。课前老师准备口算卡,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
3.听算练习。口头念题,让学生在算术本上写得数。念完题,报得数。这种练习形式难度大些,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地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
我在训练学生口算时,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而且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三、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
1.充满趣味的开火车比赛。
2.我是名医,会诊典型错例。
3.学生之间听算比赛。
总之,小学一至六年级,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有的人可能认为,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先进计算工具不断问世,廉价的计算器更是俯拾皆是,随便在计算工具上一按,得数就出来了,还用学什么计算、口算?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只有人的智慧才是无穷的,一切计算工具不就是人发明的吗?而人这超凡的能力就是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就是从简单的口算开始的。再说,计算器也有发生故障的时候。更主要的是口算的扎实发展,直接牵动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口说,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口算不仅促发学生的思维,还发展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及表达能力。这也是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培养建设人才的需要。
要保证时间,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复训练,还要不断训练,尽量做到人人过关。因此,每天要用3~5分钟,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且让训练的与本节课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时,可安排乘加的口算内容;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可安排乘减的口算内容的练习题。这样开始时比较费时间,但只要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教会方法、讲清算理,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如果学生有一些口算方法,计算起来就更为方便了。而且,这可集中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对教师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有一定帮助。口算方法都是从实际运算中总结出来的,要想达到口算正确与迅速,不仅要掌握口算方法,还必须懂得算理和思路。尤其重要的是利用运算规律、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行口算。
要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加强综合性训练。培养口算能力,重在平时,贵在坚持。也就是说,要增强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无论是小数目还是具有某些特征的数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尽量用口算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判断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熟练巩固口算方法,并进一步转化为技能。
口算能力的提高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计算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计算又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可以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口算能力的培养,应当贯穿于整个小学(乃至中学)数学教学全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我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鼓励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大胆口算
分析学生的口算差错原因,有的老师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出错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几种。
1.数字、计算符号看错。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笼统、粗糙、不具体。而口算题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例如:有的学生常把“-”看作“ ”,把“16”写成“61”,把“100”当成“10”等。
2.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每一节课的有意注意时间15分钟左右,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35 25和“60-1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35 25-1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造成错误。
3.印象模糊。从运算形式看,小学生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运算,再到抽象运算。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其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常因口算方法的表象不清晰而产生差错。如一些一年级学生口算8 7等进位加法时,头脑中对“分解”“凑十”“合并”的表象模糊,想象不出“凑十法”的具体过程,因而出现差错。
4.意志力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不良习惯。
二、坚持每天课前5分钟练习
如何提高口算能力,要求學生练习形式多样,扎实有效。我的训练方法如下:坚持用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基本训练。这种口算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坚持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时,选择如下方法。
1.用口算簿。上课前要求学生在口算薄上写几个口算题,然后快速的计算,这种速算的形式,效果比较显著。
2.运用口算卡视算。课前老师准备口算卡,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
3.听算练习。口头念题,让学生在算术本上写得数。念完题,报得数。这种练习形式难度大些,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地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
我在训练学生口算时,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而且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三、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
1.充满趣味的开火车比赛。
2.我是名医,会诊典型错例。
3.学生之间听算比赛。
总之,小学一至六年级,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