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总书记曾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就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教师在着眼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意识下,应该把创新意识的培育要放在首位,让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落地生根。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合作学习、一题多解等的学习方式来激发、提高、促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创新意识;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主要是关于对学生的知识、技巧、情绪、态度、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而形成的综合体现;是每个学生在适应自己个体发展,社会要求,获得幸福之前所具有的必备性品格与关键技巧。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简单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情境教学激发创新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小学数学的学习大多数都基于学生的生活情境。因此,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教师就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在这些生活情境中学会去主动发现和分析处理数学问题,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质疑情境
创设一个质疑情境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带进来,引入到课堂,让学生寻找自己去学习和理解数学的愿望。例如,在进行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分别出示了这样几道题:3 3 3 3 3 3 3 3 3,7 7 7 7 7 7,8 8 8 8 8 8 8 8,学生既计算方法操作起来费时,又容易错误,这时我又分别做了几道类似的题目和其他学生的抢答,但学生总是比老师慢,甚至答不上来。这时我便提出: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计算得这样快吗?因为老师把这类题用另一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你们想学习这种计算方法吗?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就上来了,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激励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二)创设交流情境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与他人交流——交流各自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等。我们要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并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益处,使“交流”成为他们所认同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多点为数学课堂教育中的学生创造交流机会,在相互的交流和探讨过程中使得学生彼此认真地去学习,慢慢地积累自己对待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方法。
例如,在开展《时、分、秒》的学习中,由于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这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研究,互相进步。学生通过自己找来的、听来的、已经知道的知识在小组里交流学习,并做好知识的归纳与记录;再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进行知识的补充与修正,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学会分享同学的成果。教师进行点拔后,小组相互出题,考考同组的同学,也考考其他组的同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的高度的自主性。在小组里,乐于思考的同学带动着不爱思考的同学,成绩好的同学尽自己努力帮助落后的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思维意识的培养。
(三)创设想象情境
想象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爱因斯坦曾经这样对他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也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可供学生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我曾给学生思考过这样一道题: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角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角的两条边继续延长,这个角会有怎样的变化?如果我用粉刷把这个角的两条边擦掉一部分,这个时候角又有什么变化呢?问题一提出来,学生想象的大门就打开了:角的两边不管是长还是短,这个角的大小都没有变化。堂上多点类似这样的想象练习,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会有一定的提升。
二、实践操作提高创新意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单从课堂老师的讲解中去发现数学的规律与法则,是很难达到内化。因此,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不但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最直接的体验,为后面的学习乃至知识的创新做好的充分的准备。
比如,在課堂上教学椭圆的面积时,先和其他学生一起复习椭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通过转化得来的,再启发他们想求椭圆的面积我们又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转化为一个怎样的图形呢?接着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圆平均分成8份,看看你能把它拼成什么图形?结果,有些学生拼成了近似的正方形,有些拼成了近似的正三角形,还有些拼成了近似的正方形或阶梯。最后通过三个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推导得到圆的表面积。学生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把圆的表面积变成了长方形。通过类似这样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合作学习促进创新意识
创新要走进课堂,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思考。只有学生主动思考了,才会触发他们的探索,进而去创新。实践表明,课堂上适时有效地引导和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了小组合作,在他们自主独立思维的基础上,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合作式学习的平台和条件,为他们营造了思维的摩擦和碰撞,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十分有利。
比如我在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复习梯形的基本面积计算公式时,我首先给大家分别出示两道简单的数学复习题:①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以后,我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动手剪剪、拼拼、试着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此时学生因为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和探索的时间、空间,学习兴趣很浓,教室里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在这一活动中既发挥了每个人的长处又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互相的支持和帮助,梯形面积公式很快就推导出来了。学生们勇于实践、不断尝试,最后一共推导出六种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这些方法可谓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灵活性、多样性、创造性的开发,创新意识进一步的提高。
四、一题多解发展创新意识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其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解题策略也往往会有不同。
例如,在教学“56-18”时,全班大多数学生都说用竖式计算,而我也肯定了大家的说法,而这时有一个学生仍然举着她的小手。她站起来大声说到“老师。我不写竖式也能算出来!把18看成20,56减20等于36。因为现在是减20,比原来多减了2,就要加回去,所以答案是36加2等于38。”受到这个学生的启发,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也可以先算56减16等于40,然后再用40减2等于38。”
又比如在进行教学一个圆环的面积时,很多的学生都希望是直接利用大圆的面积来减去一个小圆的面积,当提出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又有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得出另一种算法π(R2-r2)。
课堂中通过交流展示不同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尝试表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倾听并努力理解别人不同的策略,从认知的碰撞中受到启发,互相提高,从而促进数学的学习思维和提高创新意识的能力。
因此,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对于他们创新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要长期坚持。而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多给学生一点空间,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多给学生一点鼓励,也多给学生一点机会,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尽可能的把握每一次契机,使创新意识得到积累,最终厚积薄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关键词】核心素养;创新意识;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主要是关于对学生的知识、技巧、情绪、态度、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而形成的综合体现;是每个学生在适应自己个体发展,社会要求,获得幸福之前所具有的必备性品格与关键技巧。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简单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情境教学激发创新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小学数学的学习大多数都基于学生的生活情境。因此,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教师就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在这些生活情境中学会去主动发现和分析处理数学问题,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质疑情境
创设一个质疑情境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带进来,引入到课堂,让学生寻找自己去学习和理解数学的愿望。例如,在进行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分别出示了这样几道题:3 3 3 3 3 3 3 3 3,7 7 7 7 7 7,8 8 8 8 8 8 8 8,学生既计算方法操作起来费时,又容易错误,这时我又分别做了几道类似的题目和其他学生的抢答,但学生总是比老师慢,甚至答不上来。这时我便提出: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计算得这样快吗?因为老师把这类题用另一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你们想学习这种计算方法吗?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就上来了,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激励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二)创设交流情境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与他人交流——交流各自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等。我们要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并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益处,使“交流”成为他们所认同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多点为数学课堂教育中的学生创造交流机会,在相互的交流和探讨过程中使得学生彼此认真地去学习,慢慢地积累自己对待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方法。
例如,在开展《时、分、秒》的学习中,由于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这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研究,互相进步。学生通过自己找来的、听来的、已经知道的知识在小组里交流学习,并做好知识的归纳与记录;再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进行知识的补充与修正,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学会分享同学的成果。教师进行点拔后,小组相互出题,考考同组的同学,也考考其他组的同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的高度的自主性。在小组里,乐于思考的同学带动着不爱思考的同学,成绩好的同学尽自己努力帮助落后的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思维意识的培养。
(三)创设想象情境
想象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爱因斯坦曾经这样对他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也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可供学生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我曾给学生思考过这样一道题: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角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个角的两条边继续延长,这个角会有怎样的变化?如果我用粉刷把这个角的两条边擦掉一部分,这个时候角又有什么变化呢?问题一提出来,学生想象的大门就打开了:角的两边不管是长还是短,这个角的大小都没有变化。堂上多点类似这样的想象练习,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会有一定的提升。
二、实践操作提高创新意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单从课堂老师的讲解中去发现数学的规律与法则,是很难达到内化。因此,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不但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最直接的体验,为后面的学习乃至知识的创新做好的充分的准备。
比如,在課堂上教学椭圆的面积时,先和其他学生一起复习椭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通过转化得来的,再启发他们想求椭圆的面积我们又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转化为一个怎样的图形呢?接着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圆平均分成8份,看看你能把它拼成什么图形?结果,有些学生拼成了近似的正方形,有些拼成了近似的正三角形,还有些拼成了近似的正方形或阶梯。最后通过三个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推导得到圆的表面积。学生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把圆的表面积变成了长方形。通过类似这样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合作学习促进创新意识
创新要走进课堂,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思考。只有学生主动思考了,才会触发他们的探索,进而去创新。实践表明,课堂上适时有效地引导和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了小组合作,在他们自主独立思维的基础上,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合作式学习的平台和条件,为他们营造了思维的摩擦和碰撞,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十分有利。
比如我在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复习梯形的基本面积计算公式时,我首先给大家分别出示两道简单的数学复习题:①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以后,我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动手剪剪、拼拼、试着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此时学生因为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和探索的时间、空间,学习兴趣很浓,教室里讨论的场面非常热烈。在这一活动中既发挥了每个人的长处又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互相的支持和帮助,梯形面积公式很快就推导出来了。学生们勇于实践、不断尝试,最后一共推导出六种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这些方法可谓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灵活性、多样性、创造性的开发,创新意识进一步的提高。
四、一题多解发展创新意识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其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解题策略也往往会有不同。
例如,在教学“56-18”时,全班大多数学生都说用竖式计算,而我也肯定了大家的说法,而这时有一个学生仍然举着她的小手。她站起来大声说到“老师。我不写竖式也能算出来!把18看成20,56减20等于36。因为现在是减20,比原来多减了2,就要加回去,所以答案是36加2等于38。”受到这个学生的启发,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也可以先算56减16等于40,然后再用40减2等于38。”
又比如在进行教学一个圆环的面积时,很多的学生都希望是直接利用大圆的面积来减去一个小圆的面积,当提出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又有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得出另一种算法π(R2-r2)。
课堂中通过交流展示不同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尝试表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倾听并努力理解别人不同的策略,从认知的碰撞中受到启发,互相提高,从而促进数学的学习思维和提高创新意识的能力。
因此,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对于他们创新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要长期坚持。而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多给学生一点空间,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多给学生一点鼓励,也多给学生一点机会,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尽可能的把握每一次契机,使创新意识得到积累,最终厚积薄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