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冠名为《现代图书出版导论》的书,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版本,1997年6月已经是第六次修订版了,现在的编辑读起来是不是有一些过时?
德国人喜欢用数字说话,严谨又周密。第一章关于德国现代出版发展历程的文字,就是这么个特点。不研究外国出版史,大可一目十行地“浏览”。
然而,从第二章起,要留心了。作者介绍了“现代图书出版社的组织结构”,读来几无历史距离感。因为比较之后发现,今天我们所在的图书出版单位的架构和作者成书时代的并无多少差别。作者所提醒的一些问题,恰恰是不时困扰我们现代出版人的问题。
“尤其重要的是编辑部和出版社其他部门的交流。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编辑和生产人员之间的隔阂和距离;我们只要有意识地消除偏见(生产人员=技术官僚主义者,编辑=创造性劳动者)就能很容易地越过这道障碍。处在当今的技术和财务条件下,任何编辑和选题策划人如果还长期抱有这种偏见,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仿佛担心多说了身为出版人的读者会伤了自尊,作者没再展开。到底该怎么消除偏见呢?在书后的其他章节中,其实是能找到答案的,不过读的时候要记住前面说过的“偏见”。
编辑和策划人是需要敏感的,他们需要对市场需求敏感,对读者意见敏感,对经济效益敏感,对书稿内容敏感,对图书审美敏感,但具备这些敏感的素质,能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创意,并不意味着他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创造性的。许多时候编辑应该是一个能够沉下心来放下身段的踏踏实实的执行者、作嫁者、服务者。比如面对作者。勒林用着重号标出了他的提醒:“作者是任何一家图书出版社的衣食父母,没有了作者,我们大概也就可以忘掉一切了。”在衣食父母面前,编辑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呢?如今一些初出茅庐的外行编辑,喜欢把自己过度策划的、论证不成熟的“体例”抛给作者,让作者来做文字内容填空,确是一种把自己的浮躁当成创造性工作了,是把自己“端”得太高。
把服务管理者当成技术官僚主义者,当是编辑、策划者容易对编辑管理部门、出版印制管理部门工作者的偏见。《现代图书出版导论》一书的“书稿的加工,编辑与电脑,介绍作者的短文和标题保护”一章,为编辑的常态化工作列出了审查清单,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是编辑需要时时自问的。从这些工作内容中,我们看到一个编辑在审查作品内容、进行法律(版权)上的审查、对书稿进行形式审查时需要多少定力。这些工作看不出什么“创造性”,是流水线般的程序化的、机械本能的。
不妨摘取审查清单中的几条,来和我们日常工作中的编辑心理与习惯做比较:
——出版社是否得到经双方签字的出版合同?(面对这一问题,我们的许多编辑甚至是老编辑会说:是编辑的事吗?这是编辑部主任的事,总编办负责。)
——是否得到了书稿中包含的第三人的文章的使用授权?(相当一部分编辑至今还会强调:主编负责制,文责自负,已经交代过作者了。)
——是否给书稿附上了事先与生产人员商定的排版说明书?书的开头几页(含封面、空白衬纸、内封、目录、前言等)是否完整?(这是一个编辑和出版印制管理部门打交道时应该做到的,于他人而言是提供工作便利,于自己而言是对自己的后续工作负责。可惜常见有编辑的做派是草字一行:版式同某某书。)
还有:
——是否应根据出版合同的付款条件发出付酬通知?
——是否在编辑部的文件柜里保存了一份交付排版的书稿的复印件?
——由于编辑人员常常要同时编辑加工多部书稿,是否能促使本作品的修改期限不与其他作品的修改期限在编辑那里发生冲突?
这些需要自查自检的工作反映了一个编辑与选题管理部门人员、部门内人员之间的交集,一个成熟的编辑应当是协调高手,用极强的责己精神,对自己做人做事有敏感的边界意识,同时,对现实功利要有相当的钝感,一些常规性、服务性工作,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成就感,甘于做螺丝钉、做齿轮,默默地做,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编辑生活。
读过本书后的第一冲动是把那些提醒编辑自问的问题列出来,介绍给出版社的编辑朋友们,当然还有那些书中打上着重号的句子。要做到行思敏捷而不浮躁,踏实而有力度,是多么的不容易。当我们因为倦怠而麻木,缺乏动力、缺乏定力,看看这本书吧,肯定有直接的收益——那是—个德国的出版家在和你说他的体会和心得、经验与教训、常理与规律。
(作者单位系南京大学信管系)
德国人喜欢用数字说话,严谨又周密。第一章关于德国现代出版发展历程的文字,就是这么个特点。不研究外国出版史,大可一目十行地“浏览”。
然而,从第二章起,要留心了。作者介绍了“现代图书出版社的组织结构”,读来几无历史距离感。因为比较之后发现,今天我们所在的图书出版单位的架构和作者成书时代的并无多少差别。作者所提醒的一些问题,恰恰是不时困扰我们现代出版人的问题。
“尤其重要的是编辑部和出版社其他部门的交流。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编辑和生产人员之间的隔阂和距离;我们只要有意识地消除偏见(生产人员=技术官僚主义者,编辑=创造性劳动者)就能很容易地越过这道障碍。处在当今的技术和财务条件下,任何编辑和选题策划人如果还长期抱有这种偏见,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仿佛担心多说了身为出版人的读者会伤了自尊,作者没再展开。到底该怎么消除偏见呢?在书后的其他章节中,其实是能找到答案的,不过读的时候要记住前面说过的“偏见”。
编辑和策划人是需要敏感的,他们需要对市场需求敏感,对读者意见敏感,对经济效益敏感,对书稿内容敏感,对图书审美敏感,但具备这些敏感的素质,能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创意,并不意味着他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创造性的。许多时候编辑应该是一个能够沉下心来放下身段的踏踏实实的执行者、作嫁者、服务者。比如面对作者。勒林用着重号标出了他的提醒:“作者是任何一家图书出版社的衣食父母,没有了作者,我们大概也就可以忘掉一切了。”在衣食父母面前,编辑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呢?如今一些初出茅庐的外行编辑,喜欢把自己过度策划的、论证不成熟的“体例”抛给作者,让作者来做文字内容填空,确是一种把自己的浮躁当成创造性工作了,是把自己“端”得太高。
把服务管理者当成技术官僚主义者,当是编辑、策划者容易对编辑管理部门、出版印制管理部门工作者的偏见。《现代图书出版导论》一书的“书稿的加工,编辑与电脑,介绍作者的短文和标题保护”一章,为编辑的常态化工作列出了审查清单,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是编辑需要时时自问的。从这些工作内容中,我们看到一个编辑在审查作品内容、进行法律(版权)上的审查、对书稿进行形式审查时需要多少定力。这些工作看不出什么“创造性”,是流水线般的程序化的、机械本能的。
不妨摘取审查清单中的几条,来和我们日常工作中的编辑心理与习惯做比较:
——出版社是否得到经双方签字的出版合同?(面对这一问题,我们的许多编辑甚至是老编辑会说:是编辑的事吗?这是编辑部主任的事,总编办负责。)
——是否得到了书稿中包含的第三人的文章的使用授权?(相当一部分编辑至今还会强调:主编负责制,文责自负,已经交代过作者了。)
——是否给书稿附上了事先与生产人员商定的排版说明书?书的开头几页(含封面、空白衬纸、内封、目录、前言等)是否完整?(这是一个编辑和出版印制管理部门打交道时应该做到的,于他人而言是提供工作便利,于自己而言是对自己的后续工作负责。可惜常见有编辑的做派是草字一行:版式同某某书。)
还有:
——是否应根据出版合同的付款条件发出付酬通知?
——是否在编辑部的文件柜里保存了一份交付排版的书稿的复印件?
——由于编辑人员常常要同时编辑加工多部书稿,是否能促使本作品的修改期限不与其他作品的修改期限在编辑那里发生冲突?
这些需要自查自检的工作反映了一个编辑与选题管理部门人员、部门内人员之间的交集,一个成熟的编辑应当是协调高手,用极强的责己精神,对自己做人做事有敏感的边界意识,同时,对现实功利要有相当的钝感,一些常规性、服务性工作,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成就感,甘于做螺丝钉、做齿轮,默默地做,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编辑生活。
读过本书后的第一冲动是把那些提醒编辑自问的问题列出来,介绍给出版社的编辑朋友们,当然还有那些书中打上着重号的句子。要做到行思敏捷而不浮躁,踏实而有力度,是多么的不容易。当我们因为倦怠而麻木,缺乏动力、缺乏定力,看看这本书吧,肯定有直接的收益——那是—个德国的出版家在和你说他的体会和心得、经验与教训、常理与规律。
(作者单位系南京大学信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