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母语学科和一门基础性学科,汉语言文学必须应用到任何课程的学习活动之中。常言道“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就是对这一“普遍联系现象”的最典型佐证。
语言是记载并传承历史文明(科学文化是文明现象之一)的主要承载工具,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几乎与汉语言文学的成长过程同步运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面的广深度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笔者立足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把语文教学与历史知识整合
凡是编入基础教材中的语篇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或者存在相应的创作背景,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把它们联系起来。与之相对应的是,善于把语文教学与历史(背景)知识积极地渗透并融入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丰富课程内涵、拓展学生视野、增加教学厚度,而且有利于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开创一条无限发展的活水源头通道。
比如,《藤野先生》讲述了鲁迅当年在日本留学与藤野先生的一段交往及其弃医从文的过程。筆者向学生讲述了他“弃医从文”这一历史缘由。原来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看到清朝留学生在饱受中国人耻辱的上野公园里游玩,听到他们傍晚学跳舞的喧闹,后来在仙台还看了相关纪实片,由此认定了一个事实和道理——学医只能医治国人身体,却无法唤醒思想上的良知,要想唤醒并治好他们的思想,必须以笔为战斗武器,高举民族觉醒大旗,并在黑暗道路上向着光明奔去。这不仅增进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让学生找到了对鲁迅文章学习的切入点。
再如,《最后一课》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历史背景下,以法国阿尔萨斯地区沦陷后一所小学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这些都是文史结合的现象。
二、把语文教学与信息知识整合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良好环境,集中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其音像和谐、直观形象、动静自如的优势功能极大地激发了教与学的活跃状态;二是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有利于触摸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三是它的储备海量特点,非常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四是强大的“人机互动”功能,非常有利于解放教与学的实际问题。
比如,《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格致景物的说明文。为了达成“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课程目标,笔者把搜集到的形式各样的相关图片与课文内容、朗读声音结合起来制作了Flash课件,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课文的朗读和讲析,适时展示与之相对应的图像、内容和声音。如此同步进行,通过一系列的动画演示,把原本比较抽象枯燥的文本内容变得直观可感,从整个过程和结果来看,课堂活动既充满了美感,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再以《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为例。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通过多媒体这一途径,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文本知识,还了解了这一故事所发生的相关历史背景。如此而为,不仅实现了课堂教学窗口的有效“前移”,还对课程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把语文教学与音乐知识整合
语文教学中善于把这两种不同的“语言”相互渗透与融合起来,定能从中赢得非同一般的实质性效果。尤其对于一些具有音乐特质类的课文,如《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还有苏轼笔下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其本身就是歌词类课文,有鉴于此,如果采用音乐形式来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朱未然的《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是一首展示黄河磅礴气势和赞颂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史诗般语篇。全曲分为三个乐段,其中第一乐段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跌宕起伏,自然流畅;第二乐段速度稍快,音调热情;第三乐段情景交融,音调激越,展示了中华民族就像黄河一样,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伟大形象。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优势,一方面直接采用视听画面和音乐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胸中那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一方面以读启悟,品读诗歌,由此激发了学生的胸中激情和满腔热情。
再以《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学为例。这是作者在周总理与世长辞之时创作的一首感人肺腑的抒情诗。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了郭兰英演唱的《绣金匾》歌曲,那歌词与音律,还有那发自内心的深情呼唤,撞击人心、催人泪下,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调,铺设了心境。
总之,语文教学还可与数理化、物化生等各科知识进行渗透、整合和优化。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定能从中赢得令人期待的效果。以上所言,与同行们相互商榷和共勉。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25500)
语言是记载并传承历史文明(科学文化是文明现象之一)的主要承载工具,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几乎与汉语言文学的成长过程同步运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面的广深度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笔者立足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把语文教学与历史知识整合
凡是编入基础教材中的语篇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或者存在相应的创作背景,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把它们联系起来。与之相对应的是,善于把语文教学与历史(背景)知识积极地渗透并融入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丰富课程内涵、拓展学生视野、增加教学厚度,而且有利于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开创一条无限发展的活水源头通道。
比如,《藤野先生》讲述了鲁迅当年在日本留学与藤野先生的一段交往及其弃医从文的过程。筆者向学生讲述了他“弃医从文”这一历史缘由。原来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看到清朝留学生在饱受中国人耻辱的上野公园里游玩,听到他们傍晚学跳舞的喧闹,后来在仙台还看了相关纪实片,由此认定了一个事实和道理——学医只能医治国人身体,却无法唤醒思想上的良知,要想唤醒并治好他们的思想,必须以笔为战斗武器,高举民族觉醒大旗,并在黑暗道路上向着光明奔去。这不仅增进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也让学生找到了对鲁迅文章学习的切入点。
再如,《最后一课》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历史背景下,以法国阿尔萨斯地区沦陷后一所小学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这些都是文史结合的现象。
二、把语文教学与信息知识整合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良好环境,集中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其音像和谐、直观形象、动静自如的优势功能极大地激发了教与学的活跃状态;二是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有利于触摸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三是它的储备海量特点,非常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四是强大的“人机互动”功能,非常有利于解放教与学的实际问题。
比如,《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格致景物的说明文。为了达成“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课程目标,笔者把搜集到的形式各样的相关图片与课文内容、朗读声音结合起来制作了Flash课件,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课文的朗读和讲析,适时展示与之相对应的图像、内容和声音。如此同步进行,通过一系列的动画演示,把原本比较抽象枯燥的文本内容变得直观可感,从整个过程和结果来看,课堂活动既充满了美感,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再以《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为例。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通过多媒体这一途径,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文本知识,还了解了这一故事所发生的相关历史背景。如此而为,不仅实现了课堂教学窗口的有效“前移”,还对课程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把语文教学与音乐知识整合
语文教学中善于把这两种不同的“语言”相互渗透与融合起来,定能从中赢得非同一般的实质性效果。尤其对于一些具有音乐特质类的课文,如《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还有苏轼笔下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其本身就是歌词类课文,有鉴于此,如果采用音乐形式来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朱未然的《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是一首展示黄河磅礴气势和赞颂中华民族英雄气概的史诗般语篇。全曲分为三个乐段,其中第一乐段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跌宕起伏,自然流畅;第二乐段速度稍快,音调热情;第三乐段情景交融,音调激越,展示了中华民族就像黄河一样,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伟大形象。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优势,一方面直接采用视听画面和音乐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胸中那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一方面以读启悟,品读诗歌,由此激发了学生的胸中激情和满腔热情。
再以《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学为例。这是作者在周总理与世长辞之时创作的一首感人肺腑的抒情诗。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了郭兰英演唱的《绣金匾》歌曲,那歌词与音律,还有那发自内心的深情呼唤,撞击人心、催人泪下,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调,铺设了心境。
总之,语文教学还可与数理化、物化生等各科知识进行渗透、整合和优化。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定能从中赢得令人期待的效果。以上所言,与同行们相互商榷和共勉。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