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体验”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之一。依据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在学生心田上播撒审美的种子,浇灌出寻美、悦美的花朵,追求赏美、造美的硕果,这应成为一节成功语文课的标志。
人教版7年级下册第17课《安塞腰鼓》是一篇描绘了黄土高原特有的安塞腰鼓的火烈与激越,反映了黄土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歌颂了黄土文化生命奔腾的力量美和阳刚美。它在苏教版小学课本中也有,初中增加了一些难以理解的段落和词语。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删减了小学已进行过的修辞的赏析与训练等,改为美文美读、美赏、美创,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文学熏染和艺术感悟。
一、美点呈现和审美意识之间的整合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文学创作成熟期的一篇经典美文。他对于黄土高原的无限热爱,凝结成了这样一篇处处闪耀着美的诗意散文。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捕捉文本中美的元素,带领学生共同得到美的体验与熏染,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但作为7年级的中学生,其审美感觉是懵懂的、偶然的、直觉性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感官刺激,如视听艺术、语言表述等对于眼、耳、脑的综合刺激,使其产生发现、感叹、惊艳、兴奋、震撼等心理变化,从而进一步研读文本,探寻美点。为此,我们设计了展现黄土高原具有犷野特质的土地的图片集,设计了安塞腰鼓击打画面的人物群像,收集了安塞腰鼓表演的直观视频,链接了安塞旅游的专业网站等超越文本的可视、可听的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安塞腰鼓所包含的美,完成一次美点寻踪,意在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语文的训练点则在于:文本跳读,准确筛选、把握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文本,引用、组合文本语句,表述个人独特体验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审美愿望和审美资源之间的整合
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学科,语文课上学生不可避免地有审美渴望,这是语文的魅力,教师机械地传达对教材分析的体验是不可取的。
击打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上的“绝活儿” ,是安塞这个特殊地域所产生的特殊的民间艺术。作者以一腔饱满的激情和一支厚实的笔触抒写了一曲对遍体沟壑的黄土高原这块热土以及对陕北人生命光亮与活力的赞歌,而这些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距离感。为此我们在设计时,搜录了朗读视频、表演视频,整合了一批图片资源,实实在在地满足了学生的审美愿望,激趣与拓展的目的都达到了。
语文的训练点则在于:挖掘内心感悟,表达观感。对比不同的艺术观感,认知文学创作的不同语言风格。
三、艺术美的熏陶和工具性之间的整合
本课时的设计思路是“美之旅”,从安塞腰鼓出发,了解腰鼓所凝结的人物美、土地美、精神美、风俗美等,进而了解舞蹈艺术的不同形态,而这样的不同形式的舞蹈美,又是与文学思维密切相连的,因为文学即人学。这样的“美之旅”,不仅仅是看一看,乐一乐,我们从听、说、读、写4个基本点设计了语文训练点,视频、图片、音乐等只是素材而已。
为了避免让学生陷入“舞蹈知识的普及课”的错误认识或只满足于看和听的低层次享受。本课时设计了许多语文点的训练:
如,对难点语句的突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如何理解?对比、反衬等手法的认知。
如,从句式仿写的角度,进行思维表达训练。如,从审美角度,对《安塞腰鼓》写作主旨的认知与归纳。
四、审美直觉和审美赏析之间的整合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可见,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的关系极其密切。《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审美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初中生而言,已具备一定审美能力,但这只是一种朴素的审美直觉,缺乏理性的感知和分析,提炼与融合。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搜集有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赏析,以激起学生纯洁无瑕的审美情感。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们搜集了3个视频,多个图片集,并根据多媒体资源,结合语文学习需求,设计了相关的审美赏析、审美创造题。
如,欣赏舞蹈《千手观音》,比较不同观感。如,我们要艺术地在生命的天地里徜徉,现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去点燃生命的艺术之火。模仿例句,说一说你对安塞腰鼓的艺术感悟。
美学思想的浸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有时候须要披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以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扩大语文教学目标的外延,收获更多的并非预期的教育教学成果。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美的因素,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视点,着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鉴赏、创造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实现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210002)
人教版7年级下册第17课《安塞腰鼓》是一篇描绘了黄土高原特有的安塞腰鼓的火烈与激越,反映了黄土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歌颂了黄土文化生命奔腾的力量美和阳刚美。它在苏教版小学课本中也有,初中增加了一些难以理解的段落和词语。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删减了小学已进行过的修辞的赏析与训练等,改为美文美读、美赏、美创,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文学熏染和艺术感悟。
一、美点呈现和审美意识之间的整合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文学创作成熟期的一篇经典美文。他对于黄土高原的无限热爱,凝结成了这样一篇处处闪耀着美的诗意散文。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捕捉文本中美的元素,带领学生共同得到美的体验与熏染,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但作为7年级的中学生,其审美感觉是懵懂的、偶然的、直觉性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感官刺激,如视听艺术、语言表述等对于眼、耳、脑的综合刺激,使其产生发现、感叹、惊艳、兴奋、震撼等心理变化,从而进一步研读文本,探寻美点。为此,我们设计了展现黄土高原具有犷野特质的土地的图片集,设计了安塞腰鼓击打画面的人物群像,收集了安塞腰鼓表演的直观视频,链接了安塞旅游的专业网站等超越文本的可视、可听的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安塞腰鼓所包含的美,完成一次美点寻踪,意在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语文的训练点则在于:文本跳读,准确筛选、把握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文本,引用、组合文本语句,表述个人独特体验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审美愿望和审美资源之间的整合
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学科,语文课上学生不可避免地有审美渴望,这是语文的魅力,教师机械地传达对教材分析的体验是不可取的。
击打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上的“绝活儿” ,是安塞这个特殊地域所产生的特殊的民间艺术。作者以一腔饱满的激情和一支厚实的笔触抒写了一曲对遍体沟壑的黄土高原这块热土以及对陕北人生命光亮与活力的赞歌,而这些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距离感。为此我们在设计时,搜录了朗读视频、表演视频,整合了一批图片资源,实实在在地满足了学生的审美愿望,激趣与拓展的目的都达到了。
语文的训练点则在于:挖掘内心感悟,表达观感。对比不同的艺术观感,认知文学创作的不同语言风格。
三、艺术美的熏陶和工具性之间的整合
本课时的设计思路是“美之旅”,从安塞腰鼓出发,了解腰鼓所凝结的人物美、土地美、精神美、风俗美等,进而了解舞蹈艺术的不同形态,而这样的不同形式的舞蹈美,又是与文学思维密切相连的,因为文学即人学。这样的“美之旅”,不仅仅是看一看,乐一乐,我们从听、说、读、写4个基本点设计了语文训练点,视频、图片、音乐等只是素材而已。
为了避免让学生陷入“舞蹈知识的普及课”的错误认识或只满足于看和听的低层次享受。本课时设计了许多语文点的训练:
如,对难点语句的突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如何理解?对比、反衬等手法的认知。
如,从句式仿写的角度,进行思维表达训练。如,从审美角度,对《安塞腰鼓》写作主旨的认知与归纳。
四、审美直觉和审美赏析之间的整合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可见,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的关系极其密切。《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审美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初中生而言,已具备一定审美能力,但这只是一种朴素的审美直觉,缺乏理性的感知和分析,提炼与融合。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搜集有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赏析,以激起学生纯洁无瑕的审美情感。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们搜集了3个视频,多个图片集,并根据多媒体资源,结合语文学习需求,设计了相关的审美赏析、审美创造题。
如,欣赏舞蹈《千手观音》,比较不同观感。如,我们要艺术地在生命的天地里徜徉,现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去点燃生命的艺术之火。模仿例句,说一说你对安塞腰鼓的艺术感悟。
美学思想的浸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有时候须要披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以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扩大语文教学目标的外延,收获更多的并非预期的教育教学成果。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美的因素,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视点,着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鉴赏、创造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实现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钟英中学(2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