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图兰朵》中,普契尼想象出了一个只能存在于假想中的图景,那里一直盘桓着永恒的恐惧。这部作品中忧郁的场景和冷冰冰的仪式刻画出了一个沉醉在死亡中的世界和为刑罚而狂热的民众;那是一个幽闭的空间,每一个动作都在病态而催眠的仪式——恐惧的果实——中被放大。这个王国中,每个动作都是幻影,到处都充斥着死亡。
《图兰朵》是一个道德童话。对普契尼来说,这里的中国变成了一个极端实验的消失点:一个想象之地,在那里恐惧可以变成爱。这个中国很难被定义,几乎是梦幻的;在图兰朵公主的王国里,权力不能自证,只能在谜语中寻得庇护,这与康拉德刻画出来的神秘人物库尔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者让后者在临死时喊出“啊!恐怖,恐怖!”的话语。
如果说在普契尼这部未完成的巨作中,每个人物都是一个确切的有声世界的物化体现的话,那么图兰朵公主似乎只体现了残忍的声音。美丽的公主要向什么复仇?她童年经受了什么创伤,让她要用如此残酷的行为向男人们索取代价?在故事中,这些问题并没有答案,只是在心理上预示了一些迹象。
众人都说普契尼的音乐很有戏剧性,非常感性,《图兰朵》的音乐完全展示了这一点,同时还包裹在神秘之中,具有迷人的阴暗感。虽然普契尼实际上并未完成这部歌剧,但在完成了的部分中,他令人难忘地描绘出了柳儿为爱做出的牺牲。人性的热情和光辉都体现在了柳儿的身上,在这个女性形象中,普契尼在很大程度上投射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最后的時刻,柳儿死去了,但普契尼没有写完这个关键时刻,也是中国公主和鞑靼王子卡拉夫之间的爱情即将胜利的时刻,就好像“《帕西法尔》中,随着第三幕的换景,(他们)找到了中国的“圣杯”?到处都是鲜花和爱情?”——这是1921年普契尼在给雷纳托·西蒙内的一封信中写道的,只不过是用疑问的语气。西蒙内是与朱塞佩·亚达米合作完成脚本的剧作家,
可以确定的是,对作曲家来说,这部作品是伟大的戏剧传统与欧洲音乐经验的结合点。当时的欧洲音乐经验业已成熟,在许多音乐家如拉威尔、德彪西、巴托克和勋伯格中都有体现。
对于我和我的合作者们——舞美设计詹尼·卡鲁乔、服装设计弗朗切斯卡·萨托利——来说,《图兰朵》是一部魔幻的作品,应该融合梦幻般的场景。
在这部歌剧中,死亡被预告,并确实发生了。但是,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无情公主图兰朵的“融化”,那也是一个标志性的颜色变换的高潮,场景的颜色基调变了。在一天中各个时段都结束时,改变发生了,白色的黎明到来,并随着朝阳初升的光线不断变亮。在第一幕——也是最漂亮的一幕——中,一切情节是随着黄昏时淡红的颜色展开的,节奏紧张(尤其在卡拉夫毫无理由突然爱上公主时),动作持续,打击乐声不停。之后,颜色转为了更深的蓝色,那时的人们正颤抖着等待着最后一个不幸的人被斩首,因为他觊觎了他们的公主。整体上,这些令人悲痛的时刻沉浸在一片和谐的凝滞氛围中。当图兰朵出现在高处时,一丝不详的光线照亮她,烘托出了她莫测的美丽,而这一下子击中了卡拉夫。然后,他就冲向那面巨大的锣——锣矗立在后方。
宫殿的内部只在第二幕出现,它的形状像一个图书馆——迷宫。三位大臣的三重唱伴随着意大利即兴喜剧面具的移动,面具代表了一种不受魔力控制的犬儒主义。随后,国王在他的马车中出现了,周围都是白色和黄色的旗帜以及显示了无比财富的礼服,主体颜色呈蓝色。灯笼照亮一切,同时夸大了场景的不确定感和闪烁感,一直营造出一种魔幻而多变的氛围。图兰朵公主单独在高处出现,准备接受卡拉夫的挑战。随着她的谜语一个一个被猜中,她慢慢地走下来,最后和卡拉夫站在同一平面上,站在他面前,显得不安而脆弱。
最后,是众人期待已久的黎明。在黎明中,图兰朵公主要猜出王子的名字。但在此之前,仍然是夜晚时,卡拉夫王子在王宫花园里唱出了著名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接下来的是对公主柳儿的拷打。这是作曲家亲自写下的最后一笔,是全剧最高潮的时刻,是在注定了图兰朵失败的黎明之前。
普契尼是《帕西法尔》的忠实拥趸。他曾试图顺着瓦格纳的思路从头开始构思《帕西法尔》的结尾,但是却没能看到自己的“圣杯”,即这对爱人相拥着走上那条台阶——之前图兰朵公主走下来的台阶——宫廷护卫在他们面前一字排开的壮大场面。这个结尾是阿尔法诺和词作家写的结尾,却并不被托斯卡尼尼大师所认同。而且根据一些音乐家——以克劳迪奥·萨托利为首——的看法,普契尼不想写完这部作品是“因为他自己也不喜欢这个计划好的胜利结尾”。
歌剧的情节很深入,背景是很典型化的中国,也很奢华。一直到普契尼完成的部分,《图兰朵》都彷如一个发条,精妙,如影随形。歌剧的情节中始终充斥着不详,折射出一种令人感到压抑的魔力。被洗脑的民众行动一致,不会进行道德层面的反思。然而,歌剧对于主人公们的刻画是非常清晰的,需要分开来看:卡拉夫的渴望,柳儿的极端尝试,想要粉碎图兰朵公主的顽固抵抗。为了表现出空间的凝滞感,舞台场景结合了一些投影,使两者融为一体。阿尔法诺写的结尾部分,即对爱的礼赞,呈现在一个镜面地板上,倒映出主人公们以及歌剧本身。《图兰朵》,普契尼的这部百科全书式的歌剧,就好像一个棱镜,收集并放大了能反映出二十世纪音乐中的现代性的碎片。(作者系上海歌剧院全新制作的《图兰朵》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