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兴趣是对自身从事阅读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内容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态度。而阅读兴趣的产生,首先必激发学生有阅读的需要。如果学生真正能静下心来看书,如果他们的小脑袋里真正装牢了一百首诗歌,几十篇散文,如果他们知道很多典故,能讲许多故事,那么他们的语文无论如何是不会差的。然而,仅靠课内所阅读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如何,最终要取决于他的课外阅读。自接手这一班小不点,我就开始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榜样引领。激发兴趣
1、利用学生读故事,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我所在的学校是离县城最近的一所村小学,儿子在城区小学上二年级,每天中午,我都要把儿子接到我所在的学校吃午饭。由于所处的环境等诸多原因,除极少数的学生外,其他学生都在学校食堂吃午饭。中午这段时间很长,如果让学生放任自流,大好时光白白浪费,还存有许多安全隐患。何不利用这段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对于才人学的孩子来说,,刚刚学拼音,阅读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程度的难度。每天吃完午饭,我就让儿子给这一班小不点读故事。儿子由于从小就喜欢读书,再加上一年的学习,读一些短小的文章已没有什么问题,儿子也很乐意读,每天碗一放,就说:“妈妈,走,去讲故事给他们听。”这一班小不点听得也绕有兴趣。假如哪天儿子没来给他们读故事,就会仰着小脸追问:“老师,今天小哥哥怎么没来给我们讲故事?明天讲不讲故事?”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的面孔,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心里暗暗高兴。趁此机会,我就趁热打铁:“你们看小哥哥多了不起!会读好多好多的故事,小哥哥家里有很多好看的故事书,等你们把拼音学好了,你们也会自己读故事了。”
2、在识字教学中适时表扬,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对于刚学完拼音的低年级儿童来说,就要开始积累了,在教学生字时,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扩词,可以增加学生词汇量,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所教学的苏教版语文第一册《江南》一课是一首诗歌,有一位学生马上说,我会背诵古诗《鹅》,我马上表扬了他:“你真了不起!”这时又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还会……春眠不觉晓……我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你也很不错,你们能说出和书上不一样的古诗,真棒!”接着又问;“你们是从什么书上看到的呀?”他们都说是从书上看到的,于是我又说:“课外书的本领真大,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说出很多很好的词语、背出很多的古诗,而且还可以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呢!”说完就听到有小朋友在轻轻地说:“我明天也要带一本来……”“我回去也要看了……”。果然,第二天就看见很多学生都带了成语书、古诗等等。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
二、营造氛围,激活兴趣。
1、通过教师引读,激活阅读兴趣。
由于一年级学生自我的选择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可以不失时机跟孩子们一块阅读一部好书的开头,引起他们的兴趣。如老师有声有色地跟学生一起背《三字经》,并做简要的解释,学生马上就会棒着《三字经》背起来,比老师还快走一步。
再比如,我常在展会课的时候给他们讲《七彩语文》里跳跳鼠和哈哈猪的故事,那只调皮的跳跳鼠和可爱的哈哈猪常引得小朋友哈哈大笑,可晨会课的时间却又那么短暂,十分钟一晃就过去了。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孩子们总要无奈地叹口气,眼睛里满是期待。苏教版教材比较有特色,提倡识写同步进行,多识少写。兴趣有了,全班的学生悄然间形成了一股读书热潮,书包里的读外书也逐渐多了起来。
2、通过播放制作精美的动画片、儿童片激活阅读兴趣。
小学生喜欢看对故事内容熟悉的图书,特别是那些深受他们喜爱的动画片、儿童片的配套图书。因此,我利用每周三下午的阅读课定期为孩子们播人动画片、儿童片和听故事一样,只要是内容制作精良的动画片儿童片,就能引起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例如,我们播放《海尔兄弟》、《宝莲灯》等动画片后,《十万个为什么》和《宝莲灯》等图书一上架,立刻就成为孩子们的抢手货,大家争相借阅。
3、巧用课堂教学阵地,激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教师应树立开放的课堂教学观,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也十分喜欢表演。
三、活动展示,养成习惯。
学生都是热爱活动的。我常常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开展一些与课外阅读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1、记下每周读的故事书名,不会写的字写拼音,同时也巩固了拼音。每周五晨会课进行一次比赛,看看谁读的故事最多。
2、定期召开“读书会”——要求人人带上所读的书,一一登台向大家介绍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通过介绍,大家知道了许多自己没有读过的书的名字、简要内容,并且交流了读书经驗,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胆量。
3、及时评价——用成果鼓励学生。任何人都希望对自己的作为有所认可,小学生也是如此。及时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对于还没养成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评价阅读效果,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也就是在活动中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作出及时、合理的评价,使学生的劳(转下页)动得到认可,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每周评选出的“课外阅读之星”,对班级其他学生的促动很大。
四、结束语
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获取丰富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积累和摸索课外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以求把人类精神的食粮带给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更找到课外阅读的钥匙。
一、榜样引领。激发兴趣
1、利用学生读故事,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我所在的学校是离县城最近的一所村小学,儿子在城区小学上二年级,每天中午,我都要把儿子接到我所在的学校吃午饭。由于所处的环境等诸多原因,除极少数的学生外,其他学生都在学校食堂吃午饭。中午这段时间很长,如果让学生放任自流,大好时光白白浪费,还存有许多安全隐患。何不利用这段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对于才人学的孩子来说,,刚刚学拼音,阅读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程度的难度。每天吃完午饭,我就让儿子给这一班小不点读故事。儿子由于从小就喜欢读书,再加上一年的学习,读一些短小的文章已没有什么问题,儿子也很乐意读,每天碗一放,就说:“妈妈,走,去讲故事给他们听。”这一班小不点听得也绕有兴趣。假如哪天儿子没来给他们读故事,就会仰着小脸追问:“老师,今天小哥哥怎么没来给我们讲故事?明天讲不讲故事?”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的面孔,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心里暗暗高兴。趁此机会,我就趁热打铁:“你们看小哥哥多了不起!会读好多好多的故事,小哥哥家里有很多好看的故事书,等你们把拼音学好了,你们也会自己读故事了。”
2、在识字教学中适时表扬,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对于刚学完拼音的低年级儿童来说,就要开始积累了,在教学生字时,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扩词,可以增加学生词汇量,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所教学的苏教版语文第一册《江南》一课是一首诗歌,有一位学生马上说,我会背诵古诗《鹅》,我马上表扬了他:“你真了不起!”这时又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还会……春眠不觉晓……我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你也很不错,你们能说出和书上不一样的古诗,真棒!”接着又问;“你们是从什么书上看到的呀?”他们都说是从书上看到的,于是我又说:“课外书的本领真大,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说出很多很好的词语、背出很多的古诗,而且还可以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呢!”说完就听到有小朋友在轻轻地说:“我明天也要带一本来……”“我回去也要看了……”。果然,第二天就看见很多学生都带了成语书、古诗等等。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
二、营造氛围,激活兴趣。
1、通过教师引读,激活阅读兴趣。
由于一年级学生自我的选择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可以不失时机跟孩子们一块阅读一部好书的开头,引起他们的兴趣。如老师有声有色地跟学生一起背《三字经》,并做简要的解释,学生马上就会棒着《三字经》背起来,比老师还快走一步。
再比如,我常在展会课的时候给他们讲《七彩语文》里跳跳鼠和哈哈猪的故事,那只调皮的跳跳鼠和可爱的哈哈猪常引得小朋友哈哈大笑,可晨会课的时间却又那么短暂,十分钟一晃就过去了。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孩子们总要无奈地叹口气,眼睛里满是期待。苏教版教材比较有特色,提倡识写同步进行,多识少写。兴趣有了,全班的学生悄然间形成了一股读书热潮,书包里的读外书也逐渐多了起来。
2、通过播放制作精美的动画片、儿童片激活阅读兴趣。
小学生喜欢看对故事内容熟悉的图书,特别是那些深受他们喜爱的动画片、儿童片的配套图书。因此,我利用每周三下午的阅读课定期为孩子们播人动画片、儿童片和听故事一样,只要是内容制作精良的动画片儿童片,就能引起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例如,我们播放《海尔兄弟》、《宝莲灯》等动画片后,《十万个为什么》和《宝莲灯》等图书一上架,立刻就成为孩子们的抢手货,大家争相借阅。
3、巧用课堂教学阵地,激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教师应树立开放的课堂教学观,把小课堂变成大课堂。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也十分喜欢表演。
三、活动展示,养成习惯。
学生都是热爱活动的。我常常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开展一些与课外阅读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1、记下每周读的故事书名,不会写的字写拼音,同时也巩固了拼音。每周五晨会课进行一次比赛,看看谁读的故事最多。
2、定期召开“读书会”——要求人人带上所读的书,一一登台向大家介绍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通过介绍,大家知道了许多自己没有读过的书的名字、简要内容,并且交流了读书经驗,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胆量。
3、及时评价——用成果鼓励学生。任何人都希望对自己的作为有所认可,小学生也是如此。及时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对于还没养成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评价阅读效果,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也就是在活动中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作出及时、合理的评价,使学生的劳(转下页)动得到认可,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每周评选出的“课外阅读之星”,对班级其他学生的促动很大。
四、结束语
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获取丰富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积累和摸索课外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以求把人类精神的食粮带给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更找到课外阅读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