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情境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是学生发展思维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只有在各种有益的环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以提高。情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多方面的。笔者一直致力于教学情境的研究,以期用这些事例作为日后重新审视自己教学的依据,以便不断总结、改进、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在讲完“四则混合运算”之后,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不错,对四则运算的前期知识掌握得准确到位,对教师在课堂上强调了再强调的运算顺序也背得滚瓜烂熟。大部分学生对于一般的练习题做得很好。那对于一些稍转弯的题目,他们是否也会得心应手呢?我出了如下的题目作为考核他们对稍难题目的掌握情况。
小强在做计算题(1800-□)÷25+192时,没有注意题里的括号,先用方框里的数除以25,然后按加减的顺序计算,得1968,那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多少呢?学生乍一看这道题,有点摸不着头脑。在这里,我设置了3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1)假如这道题目的结果就是1968,那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2)根据这样一个运算顺序和这样的一个结果,你能得到什么?(3)求出方框的数,你能解决最后的问题吗?学生小心翼翼地开始了第一个问题的探讨,有的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了:1800-□÷25+192=1968。他们发现错解是先除,再减,再加,这样一个顺序,得到了结果1968。接着,我让学生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都能看出来,算式有了,结果有了,这不是让我们求方框代表多少吗?那么,怎样求呢?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妥当。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发言非常精彩:“我们首先把除的商看作一部分,1800-( )+192=1968。加减混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1800-( )=1968-192,也就是1800-( )=1776,( )=24,24就是□÷25的结果,□里代表的数是600。”这位学生的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我表扬了他。还不等我再强调第三个问题,学生恍然大悟,自己就开始在练习本上计算起来。他们用求出的方框里的数,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求出了这道题正确的答案。大部分学生做对了,一道思考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通过这次的教学,我觉得教师设置的问题意在点拨,而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我们设置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寻求解答策略,从而自主得出答案。
二、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
学完“四则混合运算”后,学生开始接触应用题。数学大纲虽然对一部分应用题的两种解法不做要求了,但对于部分类型的题目仍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因为这些类型题目的两种解法代表着不同的思考方向,且这两种思考方法对学生分析应用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教师怎样教学这部分知识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呢?
上课伊始,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买东西的场景模拟表演。一个男生向售货员买了3支圆珠笔,花了3元钱;一个女生向售货员买了3支钢笔,花了9元钱。我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这个过程表达出来,并且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如,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女生比男生多花多少钱?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共多少钱?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多少钱?此时,我适时引入新课:“好,今天我们就锁定最后一个问题,来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先求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各多少钱,再减就可以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这和他们的想法一样。我问:“还有其他方法吗?”有几个学生也能说出用9-3,求出3支钢笔比圆珠笔多花多少钱,再用6÷3得出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多少钱。这时,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这几位学生,表扬他们能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由此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共多少钱?学生很轻松地得出9÷3=3(元),3÷3=1(元),3+1=4(元);9+3=12(元),12÷3=4(元)两种方法。学生学会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把第四题的两种方法、策略用到了和刚才题目类型相同的第三个问题中。此时,我抓住时机问:“如果一种笔买3支,另一种笔买4支,还能用这样的两种方法解答吗?”学生讨论得出只能用第一种,不能用第二种。这样,学生就对这种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只有数量相同时,才能求出几个多出的,再求1个多出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这类问题的区别和联系。看来,教师把生活中的情境搬到课堂上,学生对此感到既新奇有趣,又亲切自然。他们主动向生活靠拢,向知识靠拢,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联想,产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动力。
三、创设故事情景,进入角色
故事最能牵动学生的敏感的神经。当然,教师在数学课上不能每节课都去讲故事,但适时地利用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效果还是不错的。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我没有急于切入正题,直接去讲定律,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猴和小狗一块到商店去买3套衣服,每件上衣65元,每条裤子35元,应该付多少钱?小狗摸摸头说:‘3套衣服,就是3件上衣和3条裤子。3件上衣65×3=195(元),3条裤子35×3=105(元),一共是195+105=300(元)。’小猴急忙说:‘太慢了,你那种方法太笨了吧。一套衣服就是35+65=100(元),3套就是300元,我算得多快啊。’”我问学生:“假如你是售货员,你应该怎样评价呢?”学生大多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这两种算法都对,都有各自的道理。我继续启发学生:“这两种算法都对,结果也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在两个算式之间画上等号。65×3+35×3=(65+35)×3。”接着,我让学生仿照这个等式再写出几个,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之后,我告诉学生:“在你们亲手写的这几个等式中,有一个重要的定律,你们既然能写出来,也一定能把这个规律找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等式左右两边进行了有目的的观察。他们通过讨论自己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表述出了乘法分配律。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比教师强加于他们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这对于今后的巩固应用也是很有益处的。这节课整体看来是比较成功的。其中故事情境有不可磨灭的功劳。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简短的故事、熟悉的人物、有趣的情节、活跃的气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创设竞争情境,让学生在比赛竞争中,激发活力、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意识。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思考,联系生活,主动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就会使数学教学魅力四射和高效。
(责编 高伟)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在讲完“四则混合运算”之后,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不错,对四则运算的前期知识掌握得准确到位,对教师在课堂上强调了再强调的运算顺序也背得滚瓜烂熟。大部分学生对于一般的练习题做得很好。那对于一些稍转弯的题目,他们是否也会得心应手呢?我出了如下的题目作为考核他们对稍难题目的掌握情况。
小强在做计算题(1800-□)÷25+192时,没有注意题里的括号,先用方框里的数除以25,然后按加减的顺序计算,得1968,那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多少呢?学生乍一看这道题,有点摸不着头脑。在这里,我设置了3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1)假如这道题目的结果就是1968,那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2)根据这样一个运算顺序和这样的一个结果,你能得到什么?(3)求出方框的数,你能解决最后的问题吗?学生小心翼翼地开始了第一个问题的探讨,有的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了:1800-□÷25+192=1968。他们发现错解是先除,再减,再加,这样一个顺序,得到了结果1968。接着,我让学生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都能看出来,算式有了,结果有了,这不是让我们求方框代表多少吗?那么,怎样求呢?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妥当。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发言非常精彩:“我们首先把除的商看作一部分,1800-( )+192=1968。加减混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1800-( )=1968-192,也就是1800-( )=1776,( )=24,24就是□÷25的结果,□里代表的数是600。”这位学生的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我表扬了他。还不等我再强调第三个问题,学生恍然大悟,自己就开始在练习本上计算起来。他们用求出的方框里的数,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求出了这道题正确的答案。大部分学生做对了,一道思考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通过这次的教学,我觉得教师设置的问题意在点拨,而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我们设置的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寻求解答策略,从而自主得出答案。
二、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
学完“四则混合运算”后,学生开始接触应用题。数学大纲虽然对一部分应用题的两种解法不做要求了,但对于部分类型的题目仍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因为这些类型题目的两种解法代表着不同的思考方向,且这两种思考方法对学生分析应用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教师怎样教学这部分知识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呢?
上课伊始,我组织学生进行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买东西的场景模拟表演。一个男生向售货员买了3支圆珠笔,花了3元钱;一个女生向售货员买了3支钢笔,花了9元钱。我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这个过程表达出来,并且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如,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女生比男生多花多少钱?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共多少钱?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多少钱?此时,我适时引入新课:“好,今天我们就锁定最后一个问题,来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先求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各多少钱,再减就可以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这和他们的想法一样。我问:“还有其他方法吗?”有几个学生也能说出用9-3,求出3支钢笔比圆珠笔多花多少钱,再用6÷3得出一支钢笔比一支圆珠笔贵多少钱。这时,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这几位学生,表扬他们能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由此鼓励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共多少钱?学生很轻松地得出9÷3=3(元),3÷3=1(元),3+1=4(元);9+3=12(元),12÷3=4(元)两种方法。学生学会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把第四题的两种方法、策略用到了和刚才题目类型相同的第三个问题中。此时,我抓住时机问:“如果一种笔买3支,另一种笔买4支,还能用这样的两种方法解答吗?”学生讨论得出只能用第一种,不能用第二种。这样,学生就对这种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只有数量相同时,才能求出几个多出的,再求1个多出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这类问题的区别和联系。看来,教师把生活中的情境搬到课堂上,学生对此感到既新奇有趣,又亲切自然。他们主动向生活靠拢,向知识靠拢,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联想,产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动力。
三、创设故事情景,进入角色
故事最能牵动学生的敏感的神经。当然,教师在数学课上不能每节课都去讲故事,但适时地利用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效果还是不错的。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我没有急于切入正题,直接去讲定律,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猴和小狗一块到商店去买3套衣服,每件上衣65元,每条裤子35元,应该付多少钱?小狗摸摸头说:‘3套衣服,就是3件上衣和3条裤子。3件上衣65×3=195(元),3条裤子35×3=105(元),一共是195+105=300(元)。’小猴急忙说:‘太慢了,你那种方法太笨了吧。一套衣服就是35+65=100(元),3套就是300元,我算得多快啊。’”我问学生:“假如你是售货员,你应该怎样评价呢?”学生大多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这两种算法都对,都有各自的道理。我继续启发学生:“这两种算法都对,结果也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在两个算式之间画上等号。65×3+35×3=(65+35)×3。”接着,我让学生仿照这个等式再写出几个,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之后,我告诉学生:“在你们亲手写的这几个等式中,有一个重要的定律,你们既然能写出来,也一定能把这个规律找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等式左右两边进行了有目的的观察。他们通过讨论自己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表述出了乘法分配律。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比教师强加于他们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这对于今后的巩固应用也是很有益处的。这节课整体看来是比较成功的。其中故事情境有不可磨灭的功劳。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简短的故事、熟悉的人物、有趣的情节、活跃的气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创设竞争情境,让学生在比赛竞争中,激发活力、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意识。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思考,联系生活,主动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就会使数学教学魅力四射和高效。
(责编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