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形象美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审美教育作用,教师的道德美能够引领学生趋向真善美,教师广博的知识是灌溉学生大脑和心灵的“活水”,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端正的作风是滋养学生一生的“养分”。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在学习与修炼中完善自身,以自身的形象、道德、知识和风度之美化育学生,成为教育对象的榜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社会尊重的好教师。
[关键词] 教师;美育;形象美;道德美;知识;风度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从教师身上直接接受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受到真理的启迪和开化,并且往往在人格和行为上视教师为效仿的榜样。所以,教师必须具有美好的形象、高尚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和高雅的风范,才能从诸方面感化学生,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教师形象的美育
教师的形象美是能够产生审美教育作用的。首先,教师形象美的形式能使教育对象产生愉悦感受。教师与学生接触时,自身那英俊的相貌、健壮的体魄、和祥的面孔等都被学生感知,产生愉悦的心理而起到审美教育作用。其次,教师那种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充分表现出的聪明才能、诚实坚毅等美好品质与自由创造的本质特征,集中展现出教师形象美的内容。这种形象美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被审美主体的学生感知,于无形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产生美育的效果。
二、教师道德的美育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性的。无产阶级的道德就是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道德。这种美好的道德表现在教师职业上,就是教师的道德美,即师德美。
教师的道德美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个不同层次。
教师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联系,共同作用构成了师德美育体系。这个体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才能发挥好师德榜样的美育作用。
三、教师知识的美育
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关心,是以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为基础的。那么,什么是广博深厚的知识呢?就是教师掌握的知识要有科学性、宽广性、精深性。
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并努力使掌握的知识更具有科学性、宽广性和精深性,这样在学生中的威望才会越来越高,才会使学生更加敬重你,更加喜欢你;反之,就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拥护,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知识的剧增且更新周期不断加快,学生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知识面不断扩大。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断学习,使掌握的知识不断得到丰富、扩展、更新,成为活知识库。这就要求教师乐于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使自己脑海中经常有“活水”流入,这样才能成为灌溉学生的一脉“活水”。教师就是“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保证自身知识的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作用。
四、教师风度的美育
教师的风度是无私奉献精神及美好心灵的表现。从语言方面来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语言形态;一是口头语言,二是书面语言。从举止方面来看,其美育作用更为重要。举止是教师风度的集中表现,也是学生仿效的榜样。因此,教师“自己便当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从态度方面来看,它是言谈与举止的总和,是风度的根本所在。所以,教师要端正态度,以身作则,垂先示范,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这样的风度才是美的,才能在教书育人中发挥审美教育的真正作用。但由于人们对教师风度美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规范化制度建设,致使有的教师时常出现失态现象,破坏了教师队伍的威信,削弱了教师风度美的教育作用,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说得好:“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两者缺一不可。正是基于这个特点,人们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形象、道德、知识和风度对学生具有深广、长远的影响,并且通过学生作用于社会和家庭,通过学生的“现在”影响他们的“今后”乃至一生。要当好一名教师,只有使自己的形象、道德、知识和风度都成为教育对象的榜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党和人们交给的教学任务,才能成为一位受学生爱戴,家長欢迎,社会尊重的好教师。
责任编辑 王 芸
[关键词] 教师;美育;形象美;道德美;知识;风度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从教师身上直接接受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受到真理的启迪和开化,并且往往在人格和行为上视教师为效仿的榜样。所以,教师必须具有美好的形象、高尚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和高雅的风范,才能从诸方面感化学生,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教师形象的美育
教师的形象美是能够产生审美教育作用的。首先,教师形象美的形式能使教育对象产生愉悦感受。教师与学生接触时,自身那英俊的相貌、健壮的体魄、和祥的面孔等都被学生感知,产生愉悦的心理而起到审美教育作用。其次,教师那种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充分表现出的聪明才能、诚实坚毅等美好品质与自由创造的本质特征,集中展现出教师形象美的内容。这种形象美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被审美主体的学生感知,于无形中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产生美育的效果。
二、教师道德的美育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性的。无产阶级的道德就是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道德。这种美好的道德表现在教师职业上,就是教师的道德美,即师德美。
教师的道德美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个不同层次。
教师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联系,共同作用构成了师德美育体系。这个体系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才能发挥好师德榜样的美育作用。
三、教师知识的美育
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关心,是以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为基础的。那么,什么是广博深厚的知识呢?就是教师掌握的知识要有科学性、宽广性、精深性。
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并努力使掌握的知识更具有科学性、宽广性和精深性,这样在学生中的威望才会越来越高,才会使学生更加敬重你,更加喜欢你;反之,就不会真正受到学生的拥护,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知识的剧增且更新周期不断加快,学生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知识面不断扩大。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断学习,使掌握的知识不断得到丰富、扩展、更新,成为活知识库。这就要求教师乐于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教育对象学习,使自己脑海中经常有“活水”流入,这样才能成为灌溉学生的一脉“活水”。教师就是“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保证自身知识的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作用。
四、教师风度的美育
教师的风度是无私奉献精神及美好心灵的表现。从语言方面来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语言形态;一是口头语言,二是书面语言。从举止方面来看,其美育作用更为重要。举止是教师风度的集中表现,也是学生仿效的榜样。因此,教师“自己便当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从态度方面来看,它是言谈与举止的总和,是风度的根本所在。所以,教师要端正态度,以身作则,垂先示范,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这样的风度才是美的,才能在教书育人中发挥审美教育的真正作用。但由于人们对教师风度美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规范化制度建设,致使有的教师时常出现失态现象,破坏了教师队伍的威信,削弱了教师风度美的教育作用,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说得好:“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两者缺一不可。正是基于这个特点,人们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形象、道德、知识和风度对学生具有深广、长远的影响,并且通过学生作用于社会和家庭,通过学生的“现在”影响他们的“今后”乃至一生。要当好一名教师,只有使自己的形象、道德、知识和风度都成为教育对象的榜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党和人们交给的教学任务,才能成为一位受学生爱戴,家長欢迎,社会尊重的好教师。
责任编辑 王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