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中小学馆校合作的路径探索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e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博物馆学校是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馆校合作深入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我国的馆校合作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我们可以从美国博物馆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借鉴经验,力求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馆校合作之路。
  【关键词】博物馆学校 馆校合作 博物馆 中小学教育
  自2008年全国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博物馆作为大众教育机构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其教育功能日益突显。特别是作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学校意识到:单纯依靠学校的正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应该充分利用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独特的场所优势,加强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开展馆校合作是值得博物馆界与教育界共同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美国博物馆学校的发展经验中借鉴,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馆校合作道路,为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开拓新的视野、开启新的思路。
  一、美国博物馆学校经验分析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博物馆学校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博物馆学校的运营方面一直处于领先的主导地位。可以说,美国博物馆学校是博物馆界与教育界深入合作的产物,标志着馆校合作发展到高级阶段。下面我们将从美国博物馆学校发展的背景和运行模式分析其特点,借鉴并实践到国内的馆校合作中来。
  (一)美国博物馆学校简介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博物馆联盟出版的《新世纪的博物馆》中提出:“博物馆和学校之间还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尤其是在当前学校急需教育伙伴来加强科学、艺术、人文等方面教育的情况下……”随着美国社会各界对博物馆教育的关注和支持,1990年和1991年纽约州的布法罗科学博物馆与明尼苏达州科技馆率先开始运作。学校初期的管理权由所在学区管理,但学校与博物馆间的合作关系十分密切。学生的教学课堂被转移到博物馆内,同时,学生们也在校园内设计别具特色的博物馆。这样一来,打破了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界限,将学习过程转变成创造的过程,同时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截至2015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大约有40多所博物馆学校建立。博物馆学校的大量涌现,促进了美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卓著的教育成果赢得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美国的博物馆学校以公立学校为主,通常分成“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和“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两种。“磁石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比较独特,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设置课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并且,“磁石学校”在促进教育机会平等、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特许学校”是学校与州政府签订合约,合约里详细地阐述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模式、管理机构设置、资金的分配与使用等,学校自身拥有管理上的自主权。这两种类型的博物馆学校都是中小学与博物馆进行合作的结果,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为目标,把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美國博物馆学校的运行模式
  美国博物馆学学者Kira King根据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深入度,将博物馆学校的运行模式分为三种:机构协作(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和虚拟公司(virtual corporation)。
  “机构协作”模式下,博物馆与学校有着清晰的界限,博物馆专家依据自身的馆藏资源对学校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教师再将博物馆的知识和技能传达给学生,博物馆专家不直接与学生产生联系。“战略联盟”模式中,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更加密切,博物馆的专家长期驻扎在学校里,与学校的教师共同设计课程完成教学任务,但不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虚拟公司”模式较之前面两者合作深入度最强,博物馆与学校之间没有界限,双方共同负责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包括课程规划、职业能力拓展、行政、评估等工作等。
  (三)美国博物馆学校的特点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美国博物馆学校呈现以下特点:
  1. 社会合作广泛,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博物馆学校与社会上的艺术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多家教育文化机构有合作关系,具有比较广泛的合作层面,而且这种合作不是短期的,通常以合约的方式构成长期的合作。在长期的合作中,实现共同管理和教学的模式,较传统教育更为灵活,运营模式更为新颖。
  2. 教学理念先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博物馆学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变为教育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博物馆教学的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策划展览、完成教育目标,将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完美地结合,同时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团队意识的养成。可以说,博物馆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3. 依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设置灵活新颖的课程
  博物馆学校较传统学校而言,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博物馆的实物展览、多媒体技术开展体验性学习。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制作不同的课程模块,突出课程的艺术性和科技性,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
  4. 教师与专家互换角色,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在博物馆学校里,博物馆的专家要长期驻校,与教师共同研究教育课题,设置教学课程以及进行评估监督等工作。而学校的教师要定期去博物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博物馆的专家进行业务交流,双方互相弥补短处,发挥各自的优势,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当下,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学校,但是美国博物馆学校可以为我们开展馆校合作提供一些好的模式和经验。我们不妨以此借鉴,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馆校合作道路。
  二、博物馆与中小学馆校合作的路径探索   我国的馆校合作始于20世纪全国博物馆“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立,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与美国博物馆学校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笔者以自身所在的辽宁省为例,通过省内各家博物馆官方网站的调研,以此来了解博物馆与中小学开展馆校合作的情况。
  (一)博物馆与中小学馆校合作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共有博物馆一百余所,拥有官方网站的博物馆仅有20%,如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张氏帅府博物馆等。其中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于一体的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其组织构成中设有社会教育部,其官方网站设立了社会服务专栏,专栏内包含志愿者服务、三下乡、互动社区、小讲解员天地及公众活动预约五大专题,同时特别开设儿童博物馆二级网站。可以说,辽宁省博物馆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博物馆的教育职能。2016年,辽阳省博物馆共开设青少年实践课程14次,組织志愿者及专家团队进校园宣讲5次,开展小讲解员假期培训2次,博物馆展厅内教学活动2次。此外,笔者还浏览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旅顺博物馆、鞍山市博物馆等不同级别的博物馆官方网站,以期对全省的博物馆中小学教育活动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经对比发现,国家一级博物馆整体发展水平较好,馆内多设有教育机构和教育服务区,并有专职人员负责青少年的教育活动。而区县级的博物馆发展水平一般比较落后,由于人员配备不足,资金缺少,很少开展青少年的教育活动,甚至没有建立官方网站。
  (二)博物馆与中小学馆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地区经济差异导致博物馆发展不平衡
  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各省份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辽宁省也是如此。像沈阳、大连这样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经济条件好,博物馆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较快,因而,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自然就比较频繁。但是反观辽宁西部经济落后的朝阳、阜新等地,辖区内的博物馆很少开展中小学的社会教育活动,即使开展也是以参观展览和讲座活动为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馆校合作。
  2.缺少复合型专业人才
  馆校合作的基础是博物馆的专家与学校的教师通力合作,这要求双方既懂得博物馆的专业知识,又掌握教育学的基本规律。然而,我国的博物馆教育人员主要由讲解员组成,其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学历背景很难胜任馆校合作的教育工作,极大地阻碍了馆校合作的发展进程。同时,中小学的教师也不能只研究单一学科,需要拥有交叉学科的知识面,才能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题和活动。因而,对于馆校双方来说,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3.课程开发不科学,难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
  目前,博物馆所开设的实践课程多围绕传统节日举办,课程设置主要是结合馆内的藏品或者展览来设定。这些课程本身并没有内在的联系,无法形成连贯系统的教学模块,更无法与中小学的教育目标相匹配,所以对传统教学难以形成补充和提升。此外,博物馆的课程开发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历史、文化、艺术等学科,还应该拓展天文、数学、化学等学科,形成更加适合素质教育的科学课程体系。
  (三)博物馆与中小学馆校合作的策略
  1.政府倡导,政策先行
  中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博物馆与中小学实行馆校合作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保证。明确博物馆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确定博物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社会职责和地位,并在专项资金上给予必要的保证,以便于馆校合作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深思的是,馆校合作究竟要不要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我们未来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2.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设计特色课程
  馆校合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设计的好坏。博物馆课程的开发与传统教育课程开发不同,既要体现博物馆特有的文化资源,又要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切合,同时还要有吸引学生兴趣的能力。这就要求博物馆的专家与学校的教师成立课题组,专门针对馆校合作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博物馆课程。
  3.组织专业培训,加强馆校交流
  馆校合作是通过一所或多所博物馆及教育机构普惠整个中小学教育,如果单纯依靠博物馆的专家进校园,其覆盖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学校的教师开展专业培训,让教师队伍加入到博物馆教育中来,培养教师成为博物馆教育的行家里手。同时,还要注意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让文化与科学不同领域的教师成为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这样将有利于博物馆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设计。
  4.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
  完善的评估机制将为馆校合作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提供教育体制改革的准确信号,我们不妨从博物馆、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等方面来设计评估反馈机制,不断提升馆校合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可以从美国博物馆学校的经验中借鉴,让社区参与到馆校合作的评估工作中来,广泛听取社会意见和声音,使馆校合作具有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馆校合作任重道远,在国家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下,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博物馆与学校各自的教育优势,加强合作交流,为提升全民素质培育优秀人才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Kira S King. Museum Schools: Institutional Partnership and Museum Learning.Case Studies,1998:9.
  [2]美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管理丛书:博物馆教育与学习[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中国国家博物馆.博物馆教育体验项目案例分析[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4]宋向光.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美)珍妮特.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6]郭俊英,王芳.博物馆以教育为圆心的文化乐园[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7]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陈平.关于博物馆向学校推行教育功能的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7(2).
  杨静坤 辽宁省博物馆
其他文献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人给了苏州极高的评价,苏杭二州在古人眼中可谓是人间天堂。常去苏州的我亦有这种感觉。在我眼中,苏州之美是一种南方的美,一种小家碧玉的美,一种有别于北派风格的美,这种美就像苏州的园林、美人以及那软糯的“吴侬软语”一般,透着水乡特有的滋润。“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苏州城内河道交错、水系众多,给人一种“城在水中,水在城旁”的感觉。13世纪的《马可·波罗
期刊
【摘 要】梁九章生活于清代中晚期的佛山,作为当地望族梁氏一族的成员,他素好文艺鉴赏,工画梅,喜爱收藏书法、奇石,在京为官期间结识了多位文人名士。辞官归乡后,他将自己多年集藏的书法碑帖,选取精者,摹刻上石,并以馆号命题为“寒香馆法帖”。佛山市博物馆收藏有其画作《墨梅图》,该画曾为其侄子梁元超收藏,画上有国荃、何翀、罗岸先等人题跋,对研究晚清文人士大夫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当时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参
期刊
我国的高古(宋及宋以前)石雕造像的收藏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近年河北、河南、江苏、陕西等地陆续成立省级专项收藏协会、研究会,多地民间建起佛造像博物馆、石刻艺术馆。尽管大多数此类民间组织和场馆,仅停留在收藏、欣赏、展示的层面,但涌现出数量和质量方面相当可观的民间藏品实物,包括许多残碎标本,成为国营博物馆的有力补充,起到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深化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参照物。可是民间收藏界历来鱼龙
期刊
“寿州瓷黄”是陆羽在《茶经》中对寿州窑瓷器最显著特点的记载,这使得许多人对寿州窑釉色的认知至今仍停留在仅烧造黄釉瓷的狭窄层面上。事实上,作为注重釉色的寿州窑在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下创造性地成功烧制黄釉瓷同时,其黑釉瓷、褐釉瓷、酱红釉瓷的烧制一样非常成功,且特点显著。  寿州窑的黑釉瓷与黄釉瓷一样同属青瓷系列,其主要着色剂氧化铁在氧化气氛中生成黑色釉。唐代时期能烧制纯正黑釉的窑口比较少见,而寿州窑
期刊
【摘 要】西汉早期,道教因素在铜镜中便初见端倪。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道教义理的改进等诸多原因,使得铜镜中的道教因素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关键词】铜镜 道教因素 纹饰 流变  道教是中国三大宗教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中国道教史》的要点,道教主要来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
期刊
【摘 要】东莞麻涌是一个具有百年粤剧文化底蕴的水乡,20世纪20年代成立于麻涌漳澎村的小英雄粤曲班就是东莞乃至广府千百个粤剧戏班的缩影。1929年小英雄粤曲班在广州太平戏院首次登台演出后,一炮走红,顿时声名鹊起,在广东粤剧曲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几十年来,小英雄粤曲班培养了曾师马、丁公醒等大批粤剧界的名师大家。随着社会动荡,小英雄粤曲班历经了聚散离合,由于历代小英雄粤曲班的学员们不断努力和坚持,种种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现代化博物馆理念的更新,结合抗战类纪念馆自身考虑,加强展览策划及设计布展,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仅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策划布展为例,总结策划布展经验做法,展望战争类纪念馆的未来工作方向,积极寻找符合当前纪念馆展览的特点的科技化、现代化及数字化的方法,对陈列展示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抗战 纪念馆 展览策划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陈列馆、纪
期刊
最近读到一篇专论“写意雕塑”的文章。开篇即言:“‘写意雕塑’的文化概念是15年前我在‘第八届中国雕塑论坛’上演讲的主题。当时,对于这个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十多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的重新认识与反思……写意雕塑已为更多的专家和艺术家所认同。近年来,更是有不少人将‘写意雕塑’作为活化传统的代名词而加以研究。”文中的“15年前”应是2001年。读到此处不禁感慨由衷,在“文革”与“前文革”造成的历史
期刊
【摘 要】邓散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大家,成就卓著。他一生自励,治学严谨,对书刻艺术精益求精。本文从邓散木的书法、篆刻作品来浅析他在艺术生涯中不懈的进取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键词】邓散木 书法 篆刻 艺术  邓散木(1898—1963年)上海人,原名铁,字钝铁。30岁后易名“粪翁”,居室名“厕简楼”,自号“厕简子”,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散木”。1960年后因病截去左下肢,又
期刊
【摘 要】常州博物馆藏王翚《山水册页》是画家晚年的精彩之作,四帧册页技法纯熟,用笔细腻,从中可以看出王翚高超的仿古技艺,做到了“集古大成”,也反映了他从容沉静、淡雅秀逸的个人风貌。  【关键词】王翚 山水册页 仿古  王翚是一代山水宗师,清代“四王”之一。其山水画清丽淡雅,笔精墨妙。王翚在青年时就已崭露头角。他与同为清初六大家(含清四王)的恽寿平交谊甚笃,二人时常交流切磋。“四王”的王鉴初次见到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