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造精神,并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生物学问题”。生物课堂上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旨在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从问题信息中归纳出一定规律、运用规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教学法;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要关注全体学生,忌只点个别学生(差生或优生),问题难易不同请不同的学生回答,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不能让你的问题提出后无人能回答或者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回答,也就是说要使你的问题适应各类学生的水平,让优生有思考的余地,让差生有提高信心的机会。
(二)把握教学节奏
教师要把握教学节奏,抑扬顿挫,给生思考空间,学生回答问题后应马上请学生坐下并及时点评。课前提问时,先告诉学生要提问的问题,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再根据学生的反应确定谁适合回答这个问题。此外提问应忌先点拨后回答,也尽量少让学生齐声回答。
(三)注重正面激励
对待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进行鼓励和正面引导。不管回答正确与否,鼓励是不可少的,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一句“真有新意!”、“想法很独特!”、“你很会思考!”、“角度不错!”的肯定,都能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更加深厚的兴趣。
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深度思维的心理因素,具体是指问题成为生学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的心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产生探究学习的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优化课堂教学,不断促进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创设情境:(1)生物实验演示;(2)趣味事实叙述;(3)实物、图片、模型等实物展示;(4)检验错误,激发矛盾;(5)问题变形或者设计开放性问题等等。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所设情景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善待学生提问,引导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是实现课堂教与学交流互动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多以问题作为渠道,教师对待学生各种问题的态度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
首先,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传统的“权威”意识,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信息时代学生的问题也许会问得不着边际,打乱课堂所谓的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有时甚至可能会使教师“下不了台”。笔者认为,当下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扩大信息量,博采广学,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师生的交流是平等的、互动的,要注意发现和保护学生问题意识的“嫩芽”,想方设法为他们创设适宜的“生态环境”。
其次,正确引导学生提问,学会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一般都是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问,有时会有很强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加强引导,指导学生正确提问,并教给学生方法,去寻找、搜集和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它们能给学生一定的启迪,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以学习的乐趣。
三、“问题教学法”中的问题设计
“问题教学法”中的关键是问题设计,如何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风暴,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深入研究的,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问题要目的明确,有思考价值
在问题设计时,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生物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并由此转化为相互关联的问题组,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有意义学习的主动建构者。
在“人的体温及其调节”的教学中,先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列出预习提纲,布置预习作业,测量自己及家人在不同时间的口腔、腋下、直肠的温度,创设问题情境后,再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联想①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什么会打寒战,皮肤出现“鸡皮疙瘩”?②我们冬天出汗多,还是夏天出汗多?③带婴幼儿看病时,为什么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钟后,再给他们量体温呢?通过分析比较、迁移,找出上述现象的原因,深化理解,从而总结出人的体温概念及其调节规律。
(二)问题要紧扣课标,有层次性
在生物教学实施中,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从整体考虑,注意提问的坡度,过难问题,要设计辅性提问,即设计课堂提问要考虑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引向求知的新境界。
如在学习“性别决定”时,我先为学生介绍了人类的婚姻情况,古有一女多夫制,也有一夫多妻制,最后发展为现在的一夫一妻制。此时可提问:“这种发展是不是很合理呢?理由是什么?”学生很感兴趣,仔细分析。有同学回答:当然合理,因为人类的男女比例接近1:1。我马上抓住他的问题很自然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性别为何接近1:1呢?”学生又开始活跃起来了,经过讨论后,有同学主动回答:男性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带X染色体,另一种带Y染色体;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只含X染色体,而不同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从而保证了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是1:1。紧接着又提出了“生男生女是由女方决定的吗?”(问题其实很复杂)此时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情感教育,重男轻女的思想是要不得的,通过把学习的主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降低难度,在逐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加深认识,全面学习。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可以有效地达到强化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问题教学法”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能言堂、乐言堂,让学生真正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教学法;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要关注全体学生,忌只点个别学生(差生或优生),问题难易不同请不同的学生回答,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不能让你的问题提出后无人能回答或者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回答,也就是说要使你的问题适应各类学生的水平,让优生有思考的余地,让差生有提高信心的机会。
(二)把握教学节奏
教师要把握教学节奏,抑扬顿挫,给生思考空间,学生回答问题后应马上请学生坐下并及时点评。课前提问时,先告诉学生要提问的问题,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再根据学生的反应确定谁适合回答这个问题。此外提问应忌先点拨后回答,也尽量少让学生齐声回答。
(三)注重正面激励
对待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进行鼓励和正面引导。不管回答正确与否,鼓励是不可少的,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一句“真有新意!”、“想法很独特!”、“你很会思考!”、“角度不错!”的肯定,都能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更加深厚的兴趣。
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深度思维的心理因素,具体是指问题成为生学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的心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产生探究学习的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优化课堂教学,不断促进和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创设情境:(1)生物实验演示;(2)趣味事实叙述;(3)实物、图片、模型等实物展示;(4)检验错误,激发矛盾;(5)问题变形或者设计开放性问题等等。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所设情景能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善待学生提问,引导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是实现课堂教与学交流互动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多以问题作为渠道,教师对待学生各种问题的态度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
首先,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传统的“权威”意识,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信息时代学生的问题也许会问得不着边际,打乱课堂所谓的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有时甚至可能会使教师“下不了台”。笔者认为,当下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扩大信息量,博采广学,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师生的交流是平等的、互动的,要注意发现和保护学生问题意识的“嫩芽”,想方设法为他们创设适宜的“生态环境”。
其次,正确引导学生提问,学会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一般都是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问,有时会有很强的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加强引导,指导学生正确提问,并教给学生方法,去寻找、搜集和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它们能给学生一定的启迪,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以学习的乐趣。
三、“问题教学法”中的问题设计
“问题教学法”中的关键是问题设计,如何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风暴,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深入研究的,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问题要目的明确,有思考价值
在问题设计时,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生物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并由此转化为相互关联的问题组,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有意义学习的主动建构者。
在“人的体温及其调节”的教学中,先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列出预习提纲,布置预习作业,测量自己及家人在不同时间的口腔、腋下、直肠的温度,创设问题情境后,再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联想①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什么会打寒战,皮肤出现“鸡皮疙瘩”?②我们冬天出汗多,还是夏天出汗多?③带婴幼儿看病时,为什么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钟后,再给他们量体温呢?通过分析比较、迁移,找出上述现象的原因,深化理解,从而总结出人的体温概念及其调节规律。
(二)问题要紧扣课标,有层次性
在生物教学实施中,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从整体考虑,注意提问的坡度,过难问题,要设计辅性提问,即设计课堂提问要考虑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引向求知的新境界。
如在学习“性别决定”时,我先为学生介绍了人类的婚姻情况,古有一女多夫制,也有一夫多妻制,最后发展为现在的一夫一妻制。此时可提问:“这种发展是不是很合理呢?理由是什么?”学生很感兴趣,仔细分析。有同学回答:当然合理,因为人类的男女比例接近1:1。我马上抓住他的问题很自然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性别为何接近1:1呢?”学生又开始活跃起来了,经过讨论后,有同学主动回答:男性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带X染色体,另一种带Y染色体;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只含X染色体,而不同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从而保证了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是1:1。紧接着又提出了“生男生女是由女方决定的吗?”(问题其实很复杂)此时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情感教育,重男轻女的思想是要不得的,通过把学习的主题分解成若干个问题,降低难度,在逐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加深认识,全面学习。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可以有效地达到强化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问题教学法”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能言堂、乐言堂,让学生真正学习的主人。